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6757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docx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3)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辩论赛,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的机会,提供了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启发的机会。

为了让大家养成好习惯,班上准备开展一次辩论赛,论题为“养成好习惯是否主要靠自我约束”。

希望在这次辩论中,你能积极搜集资料,活跃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标语我设计】为本次活动拟一句宣传标语。

(2)【主意我来出】正方有两位同学缺乏参赛经验,请你为他们的赛前准备工作提两条建议。

(3)【信息我筛选】作为正方代表,在准备的过程中,你搜集到了以下材料,比赛中你能用上的材料有________,对方可能用上的材料有________。

(只填序号)

①孟母三迁   ②孙悟空头戴紧箍咒   ③祖逖闻鸡起舞   ④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

(4)【收获我总结】假如你作为正方的一名代表参与了辩论活动,请谈谈你在活动中的收获。

【答案】

(1)辩是非,逞口舌谁利;论对错,看知识我丰。

(2)①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整理正方所需的资料,形成观点;②模拟对手进行演练。

(3)③④;①②

(4)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浏览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活动,训练了自己辩证的思维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参与意识。

【解析】【分析】

(1)本题要求拟写一句宣传标语,拟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紧扣辩论的主题;②语言要精炼;③最后使用对偶手法;④语言要通俗、连贯。

答案符合以上几点即可。

(2)根据你所知道的辩论前的准备工作,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3)正方观点为“养成好习惯主要靠自我约束”,祖逖和齐白石都是通过自我约束而形成好习惯,与此相符。

反方观点为“养成好习惯主要靠外力约束”,孟母所认为的环境和孙悟空的紧箍咒都属于外力,与此相符。

(4)根据自己在辩论赛中的体会答题,语言简练、准确即可。

故答案为:

⑴辩是非,逞口舌谁利;论对错,看知识我丰。

⑵①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整理正方所需的资料,形成观点;②模拟对手进行演练。

⑶③④ ①②

⑷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浏览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活动,训练了自己辩证的思维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参与意识。

【点评】⑴本题要求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这样的题虽然没有统一答案,但也要注意所拟写的宣传标语①要能吸引人;②要易于传播;③内容要符合本次活动主题。

⑵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类题属于展示个性与创新意识的题目。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⑶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及论据内容分析其是否能充当本文的论据。

⑷本题考查谈收获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

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

2.为了推进广州市“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公益海报设计评比活动。

下面为参赛作品,请欣赏这两幅海报,并按要求作答。

(1)甲、乙两幅作品,你喜欢哪一幅?

请结合画面内容谈谈理由。

(2)结合你喜欢的那幅海报的内容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口号。

【答案】

(1)示例一:

我喜欢甲。

图中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老师也乐于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该幅作品表现出师生同读的融洽气氛,强调了校园环境对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性。

示例二:

我喜欢乙。

该幅作品是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一起阅读的温馨和谐的画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只有家人共同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更高。

(2)【甲】示例:

①师生同读,携手成长。

②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

【乙】示例:

①构建书香家庭,培育儒雅一代。

②家人齐阅读,增情益智乐融融。

【解析】【分析】

(1)任意选择一幅,写清楚画面主要内容和选择理由即可。

(2)宣传口号能体现海报内容,简洁流畅有号召力即可。

故答案为:

⑴示例一:

我喜欢甲。

图中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老师也乐于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该幅作品表现出师生同读的融洽气氛,强调了校园环境对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性。

示例二:

我喜欢乙。

该幅作品是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一起阅读的温馨和谐的画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只有家人共同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更高。

⑵【甲】示例:

①师生同读,携手成长。

②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

【乙】示例:

①构建书香家庭,培育儒雅一代。

②家人齐阅读,增情益智乐融融。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海报图标主题含义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做此题时,首先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观察:

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

然后把观察所得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写下来即。

其次,还要注意可根据题干要求,思考图标所蕴含的核心含义并表达出来。

⑵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

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

3.对联、歇后语。

(1)读对联,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

应知滴水能穿石,莫待亡羊再补牢。

(2)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强盗抓小偷——(     )

人做不了百人饭——(     )

【答案】

(1)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把事情做好:

不要等到出了事情再去补救,应该事先考虑周到。

(2)贼喊捉贼|众口难调

【解析】【分析】

(1)“滴水穿石”是说滴水可把石头打穿。

比喻虽然力量比较小,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

羊因为羊圈的空缺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据此,“应知滴水能穿石,莫待亡羊再补牢”这两句话告诉人们:

做任何事情只有目标专一、坚持不懈,才能把事情做好;千万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去补救,应该未雨绸缪。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平时要注意积累。

“强盗抓小偷”中的“强盗”和“小偷”都属于贼人,所以是“贼喊捉贼”;“人做不了百人饭”是说一个人做饭很难让所有的人满意,所以是“众口难调”。

故答案为:

(1)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把事情做好:

不要等到出了事情再去补救,应该事先考虑周到。

(2)贼喊捉贼;众口难调。

【点评】

(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内涵的能力,解答这道题,正确理解句中的两个成语是答题的关键。

成语能理解正确,句子的内涵自然就理解了。

(2)本题考查积累歇后语的能力,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解答本题要根据平时积累答题,如果实在没积累的歇后语,要根据歇后语的特点及所给前半部分的内容理解分析,写出后半部分内容。

4.根据文章揣摩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仿写两个句子,使之形成排比。

①初中三年的“书山漫步”,收获颇多:

我在赵师秀的约客不来闲敲棋子的声声韵律中感受到他悠闲的心情;我在琦君芳香醇美的春酒里品尝到乡愁思乡的滋味;我在鲁滨孙流落荒岛历尽艰险的经历中感受到他顽强开拓的精神……

②我热爱那些字字珠玑的文字,也喜欢这些风骨独具的文人。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

“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峻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我喜欢疾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例句,然后再根据例句特点进行仿写。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

‘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我喜欢的是这个诗人或作家的两个方面的风格,然后再举这个诗人或作家的两句名言。

注意前面那句是一般人心中对这个诗人或作家的人设,后面那句是特殊的人设,但并不是贬义的。

故答案为:

示例一:

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峻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

示例二:

我喜欢疾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三点,①数清例句的字数;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5.请你参加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

书写孝心)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个表现孝心的故事。

________

(活动二:

体会孝心)请默写一句表现孝道的名句。

________

(活动三:

补充对联)请你补充下面一则对联,体现孝的主题

上联:

父母鸿恩四季在

下联:

________

【答案】示例:

扇枕温衾的故事;示例:

生前厚养为厚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示例:

儿女孝顺三春晖

【解析】【分析】

(1)关于孝心的故事很多,如,鹿乳奉亲、黄香温席、弃官奉亲等等。

(2)孝道名言警句:

①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②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李纲

③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

——伯罗索

④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⑤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劝孝歌》

(3)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

如,儿女孝顺三春晖;儿女报答三春晖。

故答案为:

示例:

扇枕温衾的故事

示例:

生前厚养为厚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示例:

儿女孝顺三春晖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结合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答,要注一平时的积累,要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灵活运用。

6.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据报道,1月14日,在温州市区学院路口,交警依据最新的《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斑马线上看手机的“低头族”某市民开具了10元罚单。

对此你有怎么样的看法?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微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答案】示例:

   看手机是我们的日常,但要把握好看手机的时间和场合的。

过斑马线时看手机,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不负责。

   此次给“低头族”开罚单的行为,为完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罚不是目的,而是希望引起行人的重视。

使大家文明、安全通过斑马线。

【解析】【分析】对于此类试题,要结合材料,有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首先否定“低头族”的行为,肯定交警的行为,再陈述交警的行为对于“低头族”行为避免有什么好处。

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示例:

   看手机是我们的日常,但要把握好看手机的时间和场合的。

过斑马线时看手机,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不负责。

   此次给“低头族”开罚单的行为,为完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罚不是目的,而是希望引起行人的重视。

使大家文明、安全通过斑马线。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

考生做该题时要结合材料,分析材料,提出观点。

考生要注意的是所提出的观点要正确,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正能量。

7.阅读下面内容,请你代表正方写一段辩词,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200字左右)   

   近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增加了一条:

掌握教科书涉及的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知识包括:

古文、诗、词、曲、赋、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就“现代学生有无必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这一辩题,班级展开了辩论。

正方:

________

反方:

我认为现代学生没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知识属于过去,是滞后的,不再适用于今天。

时尚潮流才是先进,发展的,最前沿的,推动社会向前的。

现代学生只有紧跟时尚才能拥抱世界。

【答案】略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表达观点,题目中已经给出了反方观点和理由,反方观点是:

我认为现代学生没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那么正方就要表达与之相反的观点,及赞同现代学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理由可从“传统文化知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另外传统文化知识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等方面阐述理由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要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注意观点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让人信服,语言准确、连贯。

8.综合性学习

   和传统网购相比,团购商品更加五花八门,餐饮、娱乐、电影、健身……几乎生活中的每一个物件都能轻松地上网“团”到。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要说当今网购市场中最火爆的一个词,非“团购”莫数。

几年前大洋彼岸一家名为Groupon的小公司开创了一个商业神话,自此“团购”便作为一个流行语在神州大地蔓延开来。

也就是几个月时间,拉手网、美团网、糯米网等一大批本土团购网站迅速崛起。

不少团购网站拿到了风险投资,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让人们对团购从陌生到熟悉,而今团购已经广泛地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2015年团购销售产品种类分布

(1)阅读上述材料,用简明的语言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

(2)现要在学校中进行网络团购情况调查,拟了一份调查问卷,请你为问卷撰写一份卷首语。

要求有适当称谓,阐明调查的主要内容,表达有诚意。

【答案】

(1)团购网站发展迅速;团购确实已经广泛地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团购品种以餐饮美食、休闲娱乐为主。

(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2)示例:

同学们,网络团购已经渗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家对于网络团购的认识,我们制作了以下问卷,真诚地倾听您的看法和意见,多谢您的参与和合作。

【解析】【分析】

(1)依据材料一中的“也就是几个月时间,拉手网、美团网、糯米网等一大批本土团购网站迅速崛起”“而今团购已经广泛地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材料二中的图表所表明的“团购产品种类多样,以餐饮美食、休闲娱乐为主”的内容概括作答。

(2)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调查问卷的对象是同学);其次要围绕着“网络团购情况调查”主题活动谈调查的目的;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要对参与调查的对象表达诚挚的感谢。

做到文明礼貌,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⑴团购网站发展迅速;团购确实已经广泛地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团购品种以餐饮美食、休闲娱乐为主。

(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⑵示例:

同学们,网络团购已经渗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家对于网络团购的认识,我们制作了以下问卷,真诚地倾听您的看法和意见,多谢您的参与和合作。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能力,答题时注意一定紧扣材料观点,说出自己的观点即可。

9.综合性学习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为此,某校九

(2)班将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

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请简要写出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

________

(2)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

(3)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

________

(4)请观看下面的漫画《家庭聚餐》,然后从孝敬长辈和网络交往的角度,对漫画中年轻人的行为进行评析。

________

【答案】

(1)示例:

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使之成为学习的助手。

(2)示例:

①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②如果将手机带入校园,交给老师保管;③把手机当做学习工具,帮助提高成绩。

(3)(示例:

小明,上课玩手机多耽误听课呀,老师收了你的手机也是为你好,你为什么要生气呢?

如果老师看到你玩手机都无动于衷,那岂不说明你都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

(4)漫画中年轻人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应尽的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

年轻人在家庭聚会时不注重亲情交流而一味用手机聊天,是一种对长辈不尊重不关心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年轻人要尊重、理解和关心长辈,从精神上给予长辈,尤其是老年长辈更多的精神慰藉。

【解析】【分析】

(1)明确要求:

本次活动主题是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指出这个活动的意义。

明确思路:

意义可以理解为价值,这次活动产生了那些好的结果或影响。

这次活动是针对“学生”展开的,那么其意义自然是和学生有关。

示范:

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手机使用时机,正确的使用手机,让它成为学习和生活好助手。

(2)明确要求:

手机正确使用建议;两条。

示范:

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有具体的规定;手机上下载一些学习读书的软件。

(3)思路:

称呼;指出上课玩手机对小明的危害;劝告他要理解老师的用心。

示范:

小明,上课玩手机是不是会影响你听课呢?

这对你自己来说不是有害处吗?

老师,指出你的错误,是为了让你改正,是在帮助你呀,你一定能理解的,对吗?

(4)这则漫画注释语:

家庭聚餐,漫画正中是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两道菜,一位男性老人坐在正中,旁边站着一位女性老人端着菜正要放到桌子上,桌子两边坐着四位年轻人,都拿着手机在看。

家庭聚餐,孩子们都专心玩手机,不和父母老人进行交流,不关心父母。

示范:

孝敬父母角度,漫画中的年轻人代表着当今社会中的一大部分年轻人,他们不和父母进行语言和感情的交流,不关心父母,只是一味的沉浸在手机里,忽略父母的感受,这样的行为是非常不正确的,孝敬是中华传统美德,孝敬的重要一面是感情上的关心,给他们更多的精神慰藉。

网络交往角度,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非常发达的时代,但是不意味我们要完全的把自己陷入其中,我们不能因为网络交往忽略现实生活,网络的交往带有一定的危险和欺骗,我们还是应该更多的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我们的父母、朋友,漫画中的年轻人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他们完全沉浸在网络交往中,忽略了父母,影响了自己正常健康的生活。

故答案为:

⑴示例:

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使之成为学习的助手;

⑵示例:

①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②如果将手机带入校园,交给老师保管;③把手机当做学习工具,帮助提高成绩;

⑶(示例:

小明,上课玩手机多耽误听课呀,老师收了你的手机也是为你好,你为什么要生气呢?

如果老师看到你玩手机都无动于衷,那岂不说明你都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

⑷漫画中年轻人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应尽的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

年轻人在家庭聚会时不注重亲情交流而一味用手机聊天,是一种对长辈不尊重不关心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年轻人要尊重、理解和关心长辈,从精神上给予长辈,尤其是老年长辈更多的精神慰藉。

【点评】⑴本题考查活动意义的分析能力。

班会活动的意义,我们可从活动的主题来得到答案;

⑵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能力。

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⑶本题考查学生劝说的能力。

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

⑷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图意,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说描述图片要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

10.九

(1)班开展以“学会倾听,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年龄段

12-25岁(100人)

30-45岁(100人)

45岁以上(100人)

喜爱倾听的人数比

18%

40%

65%

感恩父母的人数比

20%

45%

70%

(1)根据上面的调查表,请你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所读到的信息。

(2)活动中有一个“感恩老师”的环节,准备张贴一幅赞美老师的对联,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

上联:

三尺讲台育桃李

下联:

________

(3)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学生A说:

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

B说:

感恩同学,带给我们快乐,传给我们温暖;

C说:

感恩挫折,________,________。

班长总结说:

“只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人生充满信心,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感激。

①根据语境要求,给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应该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4)为了让主题班会更具感染力,班委会准备邀请曾被当地政府授予“感恩孝子”荣誉称号的时光老师来作专题报告。

某同学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的邀请函中内容与格式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答案】

(1)喜受倾听的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2)示例:

①两袖清风铸师魂②一腔热血显精神③一生心血哺新人 ④一片丹心付杏坛(共2分。

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

(3)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只要;只有

(4)①“尊敬的时老师”顶格写;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④应写明活动的具体地点。

【解析】【分析】

(1)小题属于探究表格数据所传达的信息,我们在探究时,既要横排看,也要竖排看。

横排看,是不同年龄段的人数比例;竖排看,是“喜欢倾听”和“感恩父母”这两个类别。

再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两个类别的比例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2)小题补对联,拟写对联时,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位置相同的词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意境和谐,志趣高雅。

本题只要符合对联的要求,符合老师的身份即可。

(3)小题仿写,只要和上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写出“挫折”的意义即可。

改语病比较简单,就是关联词不当,“只有……才……”“只要……就……”是固定搭配。

(4)小题考查的是应用文中的邀请函。

邀请函在格式上和大多数应用文是一致的:

题目“邀请函”三个字在第一排居中,称呼在第二排定格,落款部分“单位”在上,“日期”在下。

邀请函在内容上语言要得体,要告诉对方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

故答案为:

⑴喜受倾听的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⑵示例:

①两袖清风铸师魂②一腔热血显精神③一生心血哺新人 ④一片丹心付杏坛

⑶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只要;只有

⑷①“尊敬的时老师”顶格写;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④应写明活动的具体地点。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运用对图表信息的把握能力,注意从中总结归纳共同点,在平时要学会自我方法,运用平时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生要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注意对上联的理解,内容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