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7204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时量:

120分钟满分:

1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鸡豚狗彘(zhì)

D.庠序(xiáng)洿池(kuà)贾人(gǔ)间或一轮(jiàn)

2、下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俨然迷惘炮烙飞湍瀑流争喧豗

B.放诞骐骥巉岩巫山巫峡气萧森

C.驯熟伶俐踌躇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杜撰寒喧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东方文明和儒家文明”的框架里,华夏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注重群体整合的文化,这与注重个性的西方文化框架有很大的不同。

B.文理科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

实际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C.《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沃茨巫师学校种种不可理喻的神秘景象,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D.要是比不过他,你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不然最后下不来台的还是你。

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B.蔡校长说:

“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

C.“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划几条标准那么简单。

D.山东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乏人的状况。

5、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部分判词,人物指代正确的一组是()

①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②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④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A.林黛玉贾惜春妙玉巧儿B.王熙凤妙玉贾惜春史湘云

C.秦可卿妙玉贾迎春李纨D.薛宝钗贾迎春妙玉史湘云

6、下面题为《途中》的律诗,语序已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双燕引雏花下教②风卷云开陡顿晴③烟江远认帆樯影④雨中奔走十来程

⑤一鸠唤妇树梢鸣⑥翠条浓处两三莺⑦山舍微闻机杼声⑧最爱水边数株柳 

A.④②①⑤③⑦⑧⑥B.②④⑧⑤①⑥③⑦

C.②④③⑦①⑤⑧⑥D.④②③⑦①⑤⑧⑥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

“何为泣乎?

”对曰:

“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

“仕奈何不一遇也?

”对曰:

“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

是以未尝一遇。

(注)武节,泛指武艺兵法。

7、指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2分)

(1)自伤年老失时()

(2)是以泣也()

8、“昔周人有仕数不遇”中的“遇”词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遇事不慌B.随遇而安C.知遇之恩D.不期而遇

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人或问之:

“何为泣乎?

译文:

(2)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10、简答:

导致“周人”可悲结局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2分)

答: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共18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8分)

闻雁

作者: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

作者: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2分)

(2)这两首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从诗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3分)

(3)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3分)

12、古诗文默写。

(10分,每题1分,错一个字,该题即不得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5),竟无语凝噎。

(6)谈笑间,。

(7),谁怕,。

(8)相当年,金戈铁马,。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太空行走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

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

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氦。

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氦为主的混合气体。

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氦。

这些氦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纺组织中。

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

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氦便游离出来。

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氦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

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氦气逐渐排出。

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氦的含量多少而定。

若氦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

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

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

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

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面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

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

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

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

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

比如在月球上行走。

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脚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蹦跳感到舒适。

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

13、下列对“太空行走”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

B.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

C.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殊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

D.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

14、“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缺乏传播声音的空气,须借助无线电背包与同事联系。

B.没有任何参照物,不易确定正确的方向。

C.没有空气阻力,行走起来轻飘飘的。

D.易遭受微流星体伤害,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

15、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

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C.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1/6,所以与在地面行走一样,而且是“健步如飞”。

D.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共16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6——19题。

拒绝成熟

薛涌

一个少年,若是为了自己的一点想法,执拗地与成人争执起来,总是会被人们宽容地冠以"不成熟”之名。

大多数人,也许都体会过在那个“不成熟”的年华里渴望“成熟”的心情吧。

但,什么是“成熟”呢?

近读丰子恺几十年前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作父亲》,记述了他避居乡间时的一段经历。

一日,门前过一挑担的小鸡贩子,被他的几位孩子围住,异口同声地嚷嚷着:

“买小鸡!

买小鸡!

”那人见孩子们要鸡心切,便存心抬价,终于没有成交。

孩子们哭成一团,对门的大嫂赶忙来劝:

“不要哭,等一会儿还有担子挑来呢!

”她告诉作父亲的,那贩子要的价比市价高一倍还多。

于是,孩子的父亲便回家开导他们说:

“你们大家说‘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

你们下次……”他说不下去了。

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

倘再进一步,就要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

走笔至此,作者不禁感慨道:

“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找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大概以我们的看法,那些吵着要小鸡的孩子是不成熟的,吃亏上当在所难免,作者那些将说而未能说出的教导,则与我们一样地成熟,但作者偏偏为此羞愧。

一位从事过幼儿美术教育的朋友告诉我,他曾很惊奇为什么儿童在画太阳时总是用红色,因为太阳并不是红色的。

如果观察有偏差,为什么这些偏差又如此一致呢?

于是,他找了一群未经任何美术训练的孩子,领他们到野外对着真实的日出画写生,结果,他们的太阳五彩缤纷……

帕斯卡尔说:

“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

”一个幼嫩的花蕾,比一个成熟的果实包含着更多的真理。

成熟的过程,意味着我们逐渐走进人类世代相传的生活轨道和习惯。

这些轨道和习惯之所以如此固定并能赢得众人,并非是因为它们崇高伟大,而是因为它们是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平庸低能的人也能演习的程式,是维系着社会最起码的水平的准则。

它们使人们能够彼此相处,却也可以掩盖人性中的光彩。

莫奈在大自然中看到了xuàn()烂辉煌的日出,他画了下来,人类终于又拥有了一个不同的太阳。

但结果是举世哗然,讥嘲与诽谤声四起,世代相袭的程式,分享不了这非凡的感受,昏花呆滞的老眼,看不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对于那些心智麻木、感性迟钝的人来说,作为日出的色彩,有什么比大红色更简单、更省得体会、更能令他们接受呢?

成熟使人懒惰,也使人世故。

记得上大学时,校园里的“交响乐热”排山倒海。

我兴冲冲地跟着听讲座、听音乐会,第一主题,第二主题……一天到晚琢磨不完。

但越用功,音乐越不入耳,越不入耳,心里越紧张,越紧张,越无感觉,越无感觉,就越想再多用用功……如此循环,似乎永难入此门了。

可是,当我给一个孩子听莫扎特时,他竟那样沉静、愉快!

我终于发现,音乐对于耳朵的最高要求莫过于天真。

我总想通过音乐来证明自己属于一个时髦的阶层,总怕因没有音乐感觉而被这个阶层遗弃,这种高雅的世故,反而把耳朵堵得死死的。

如果我像孩子一样地单纯、坦然、放松,音乐自己会找上门来。

就像不经意时,会被一阵意想不到的歌声所感动一样。

世故是一道墙,蛮横地切断了我们与世界的天然联系。

当你感官塞滞,性情干枯之时,最好的办法,便是捉拿心中的世故,把它们完完整整地送走。

学识的渊博需要积累,心灵的敏锐却需要回忆——回到你的童年,接受只有孩子才能得到的祝福。

所罗门说:

“所有的新鲜事都不过是遗忘了的事而已。

”童年并非一个行色匆匆的过客,在我们身上小住几日,马上又搬到我们的孩子的躯体里。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童年都是一个真实的人生邀请——如果长大成人就意味着走别人安排好的轨道,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不去看看前人没有到过的地方,为什么还要去旅行?

如果灿烂的幻想发出了召唤,为什么不紧紧跟随,让生活把生命中的精华吸吮干净?

我并非怯于交际。

但每次站在孩子面前,都不免慌张--我惧怕他们清澈的目光,他们的真纯,使我感到了心灵中拥塞着污gòu()。

成人啊,当你尽心尽意地把孩子培养为成人时,别忘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孩子。

因为,只有对孩子,世界才是敞开的。

16、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把给出拼音的字写出来。

(4分)

执拗()吸吮()xuàn()烂辉煌污gòu()

17、请分别说明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分)

(1)一个幼嫩的花蕾,比一个成熟的果实包含着更多的真理。

答:

(2)当你尽心尽意地把孩子培养为成人时,别忘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孩子。

答:

18、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为什么要一再地讲述孩子们的故事,一再的说及童年?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分)

答:

19、本文标题为“拒绝成熟”,请简要说明,作者主张加以拒绝的是什么,他提倡的又是什么?

(4分)

答:

六、语言文字表达(共8分)

2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

材料一:

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纸、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

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

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分)

答:

(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2分)

答:

21、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

(4分,每空1分)

示例:

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

七、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

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

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

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

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

“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

如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

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答案

一、1、C(AshànByèDwū)

2、D(D暄宵)3、C(不可理喻:

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

4、C(A缺主语B有歧义D动宾不搭配)5、B

6、A.(第一联写天气,第二、三联写见闻,由近及远,尾联突出诗人的最爱。

二、7、

(1)悲伤、悲哀(1分)

(2)因此(1分)8、D

9、

(1)有人问他:

“你为什么哭泣啊?

”(2分)

(2)刚练好武艺,重用武士的君主又死了。

(2分)

10、学习本领不专一,盲目跟随君主的好恶而决定自己的行动。

(2分)

三、11、

(1)五言绝句(2分)

(2)思乡之情(1分)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2分)

(3)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3分)

12、(10分,每题1分,错一个字,该题即不得分)

(1)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丛菊两开他日泪(3)别有幽愁暗恨生 (4)竟豪奢

(5)执手相看泪眼(6)樯橹灰飞烟灭

(7)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8)气吞万里如虎

四、13、D14、C15、A

五、16、执拗(niǜ)吸吮(shǔn)(xuàn)绚烂污(goǜ)垢(4分)

17、

(1)未沾染庸俗思想的人,心地单纯,胸怀坦荡,更能发现和领悟生活的真谛。

(2分)

(2)人总要不断长大,但应当永远保持不受世俗玷污的童心。

(2分)

18、作者用童年和孩子与世俗的欺诈、世故形成对比,并对后者进行了针砭。

正反对比的写法,使文章主旨鲜明,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4分)

19、拒绝懒惰、欺诈、守旧和平庸。

提倡保留纯真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真诚地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

(4分)

六、20、

(1)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2分)

(2)赞同网祭,摒弃陋习。

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

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2分)

选做题注意: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也只能完成一题。

(4分)

21、

(1)败北/折戟;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2分,每空1分)

(2)握手言和/难分伯仲/均无建树/难决雌雄(2分,每空一分)

(注意:

能按题目要求表达出比赛“输”或“平”的意思,即可给分)

七、22、作文(共50分):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