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76949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灾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

为了积极应对企业范畴内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事件或灾难,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救援体系,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缺失,保证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爱护企业稳固,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此预案。

二、适用范畴

本预案适用于四川省所管辖煤矿企业所辖范畴内的各类重大事故。

本预案将事故划分为专门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样事故4个等级。

专门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截了当经济缺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截了当经济缺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截了当经济缺失的事故;

一样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截了当经济缺失的事故。

三、编制依据/引用文献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总局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6、《四川省省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四川省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

8、AQ/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四、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夯实“双基”工作,狠抓三个薄弱环节,强化落实安全责任主体,树立科学的安全进展观。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在一旦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事件或灾难,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缺失。

五、应急救援中心思想

(1)以人为本,快速反应。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躯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依照国发【2018】23号文,给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刻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截了当决策权和指挥权。

(2)统一领导,分级治理。

在企业的领导下,实行统一指挥、分级治理、分级响应。

依照矿山事故的严峻程度、人员伤亡和经济缺失,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3)分工负责,协同应对。

各有关部门按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做好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各单位有关负责人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治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

按照长期预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矿山事故的思想预备、预案预备、物资和经费预备、工作预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将日常治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力量,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

六、危险源辨识差不多情形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宇业煤矿,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的煤炭企业。

依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国家、省有关规定,我矿重大危险源等级类型有:

1、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3、煤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

七、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1、综合预案

综合预案是总体、全面的预案,要紧阐述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宇业煤矿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和程序,是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宇业煤矿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底线”和总纲,对其他紧急情形也可起到应急指导作用。

2、专项预案

通过对我矿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制定了以下专项预案:

①、顶板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②、井下或地面水灾、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③、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救援应急处理预案;

④、瓦斯专门涌出导致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瓦斯超限应急处理预案;

⑤、其它缘故发生灾难事故、事故预兆或重大险情应急处理预案;

除上述灾难事故以外的一样性事故的事故报告、现场抢救等,仍按照《沐川县宇业煤矿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的规定执行;需要医疗急救、用车等,由矿按规定联系办理。

八、应急救援机构及其工作原则

组长:

赵志忠朱晓东

副组长:

王强、朱明贵、王万云、林凤军、朱权文、廖明富、

傅贵强。

成员:

王国金、赵大平、张德维、刘孔忠、陈光兵、郑青年、朱玉忠、赵东、杨贵洪、杨财书。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矿长办公室,由王万云负责日常应急救援安全治理工作及落、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调度室,负责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领导组织和谐工作及下达命令。

⑴、工作原则

1、当发生本预案中的各种突发性灾难事故、事故预兆或重大险情时,矿长是处理突发性灾难事故的全权指挥者,负责赶忙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矿安监科,矿长为指挥长,矿值班副矿长为副指挥长。

由指挥长依照灾难事故性质确定指挥中心成员,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并下达相关救灾指令。

2、矿安监科是第一时刻接到事故报告的部门,当接到事故报告后,部门负责人确实是矿值班领导的第一助手,协助矿值班领导按预案先行组织救灾。

3、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事故单位行政负责人是一线或事故现场的全权指挥者,及时向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灾情情形,并严格按照指挥中心的命令完成所规定的抢险救灾任务。

4、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发生灾难事故时,由安监科科长负责,赶忙按《灾难事故通知集中人员一览表》(附表)的要求,通知有关人员到指定地点集中,接到通知的人员必须迅速到达。

5、为防止应急救援过程中灾难事故的扩大,对抢险救灾中需要矿井反风、矿井停、送电、撤人等涉及重大安全问题的事项,必须经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同意后实施;对需要安排抢救队员或其他救援人员进入有毒有害、爆炸危险或其它重大危险区域进行救援工作的指令,必须由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依照指挥长或副指挥长的命令下达,其他任何部门和人员一律无权下达。

九、灾难事故报告制度

灾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直截了当阻碍着是否能够减少人员伤亡,操纵事故蔓延和降低事故缺失,当发生突发性灾难事故、事故预兆或险情时,严格按照事故报告制度报告,以利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救灾。

1、报告程序:

当发生突发性灾难事故、事故预兆或险情时,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人、现场治理人员或职员必须赶忙向上一级领导或矿长报告;矿长向董事长(总经理)报告。

2、报告内容:

灾难事故发生的单位、时刻、地点、人员伤亡和财产缺失情形,初步分析的事故缘故,所采取的抢救人员、财产和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

3、矿长接到灾难事故报告后,按规定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十、在灾难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各有关人员的要紧职责

1、董事长(总经理):

是处理灾难事故的副指挥长,负责组织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执行指挥长下达的各项救灾命令,负责组织救援所需物资和资金。

2、矿长:

是处理灾难事故的指挥长,负责和谐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

依照事故现场及现场外部信息,向应急救援人员下达有关命令。

3、副总经理:

是处理灾难事故的副指挥长,执行指挥长下达的各项救灾命令,负责组织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依照灾难事故的性质确定指挥中心成员及分工,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并下达相关救灾命令。

4、矿值班副矿长:

是矿救灾指挥长、副指挥长的有力助手,依照灾难事故性质确定是否需要矿应急救援机构以外的应急服务机构的关心;协助指挥长、副指挥长实施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启动应急救援设施和系统;及时与应急救援现场负责人配合,指挥危险区域及现场人员的撤离。

5、矿总工程师:

在矿救灾指挥长、副指挥长领导下,负责处理灾难事故的技术工作,依照救灾命令负责处理某一方面的救灾工作。

6、安监科科长:

依照顾急救援指挥中心实施的应急救援方案、措施和救灾指挥长、副指挥长的命令,实行有效的操纵和监督。

7、生产、掘进副矿长:

接到灾难事故通知后,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并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保持紧密联系。

8、生技科科长:

准确无误地提供相关图纸资料,并在图中标明:

事故地点、可能或差不多受到阻碍的范畴、相关的安全设施和系统、安全区域、灾难事故地点(段)的位置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现场作业人数;把握关键岗位人员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为保证及时提供图纸资料,生技科必须常备的矿井图纸有:

通风系统图、防尘系统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供电系统图、排水系统图、井上下对比图、通信系统图和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9、安监科科长:

接到灾难事故报告后,赶忙按本预案通知有关人员到指定地点集中,并依照灾难事故情形,分别通知做好医疗救援和出车预备。

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及时下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命令,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并做好记录。

10、辅助矿山抢救队:

接到灾难事故通知后,迅速集合队员到指定地点待命,并按事故类别和有关规定整理好所需携带的装备。

对需要抢救队员进入有毒有害、爆炸危险或其它重大危险区域进行救援工作的,必须赶忙通知所有队员回队集合待命,在接到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下达的救灾命令后,方可由抢救小队队长负责,按照矿山抢救队出动救灾的有关规定及指挥中心下达的救灾任务和要求,向指战员说明事故情形、救灾重点、行动打算、行动路线、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等,组织抢救队进行灾区侦察和抢救工作。

在灾区工作的抢救小队必须按预先确定的联系方式保持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联系,并报告有关情形和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以便采取应急措施或布置新的工作任务。

11、矿办公室主任:

保证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器材和通讯工具畅通,保证所需的交通运输工具,以便及时运送人员和救援物资。

12、后勤科科长:

按要求及时预备和提供有关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和器材,并依照顾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命令迅速送达指定地点。

13、副总经理、矿长、总工程师:

评估事故规模,决定是否需要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外的其它应急救援服务机构,并报告指挥中心;落实本单位参加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人员,及时预备应急救援所需物资;明确应急步骤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减少财产的缺失;有序安排受伤人员和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明确撤离步骤、程序、路线);依照顾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命令完成所规定的抢险救灾任务。

14、其他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

依照顾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命令完成所规定的抢险救灾任务。

十一、应急响应

(一)、响应分级

国家按照事故等级和可能造成的缺失,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响应分为四级:

Ⅰ级响应:

差不多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可能造成直截了当经济缺失1亿元以上的专门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超出省(区、市)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跨省级行政区、跨领域(行业、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

Ⅱ级响应:

差不多或可能导致10-29人死亡(或失踪),或50-100人以上中毒(重伤),可能造成直截了当经济缺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超出市(地)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省内跨行政区、行业、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

Ⅲ级响应:

差不多或可能导致3-9人死亡(含失踪),或30-50人中毒(重伤),或可能造成直截了当经济缺失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Ⅳ级响应:

差不多或可能发生3人(不含3人)以下的安全生产伤亡事故(沐川县宇业煤矿响应此项)。

(二)、响应程序

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指挥长应赶忙公布命令,按“重大安全事故通知顺序”,通知指挥中心成员和各专业科室人员赶忙到调度室集合,通知有关抢救抢险队伍赶忙赶赴事故现场。

⑵、指挥中心全体成员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矿调度室,听取事故简单情形介绍,同意指挥长命令,分头开始行动。

⑶、应急启动后,要求尽快做到应急救援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派显现场指挥和谐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如需紧急疏散或转移人员,报警通知职员家属(可采纳“紧急广播”与“警笛”相结合的方式)

十二、指挥和和谐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立前,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矿值班领导负责和谐,全力操纵事故灾难进展态势,防止再次产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的发生,果断操纵或切断事故灾难链。

十三、事故现场爱护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爱护好事故现场;安监科应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负责做好戒备保卫和爱护治安秩序。

十四、应急措施及避难硐室操作流程

A: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一样都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荡,产生专门强的高温气浪,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受灾人员应积极按下列程序进行自救:

1、迅速背向空气震荡的地点,脸向下卧倒,头要尽量低些,用毛巾捂住口鼻,用衣服等物盖住躯体,使肉体的外露部分尽量减少。

在爆炸的瞬时要尽量屏住呼吸,防止吸入大量的高温有害气体。

与此同时,要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操作方法戴好。

2、戴好自救器后,要辩清方向,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有新奇风流的巷道,离开灾区。

3、避灾过程中,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并严格操纵矿灯的使用。

撤退过程中如遇巷道破坏严峻,又不知撤退路线是否安全,就要设法找到或自己构造临时硐室或到较安全的地点临时躲避,要主动照管受伤的人员,还要设法发出呼救信号。

假如有可能连续撤退,要在沿途做出标记,以便抢救队员跟踪查找。

如有可能,要查找及早同地面取得联系。

B:

瓦斯专门涌出导致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瓦斯超限

各区域人员发觉瓦斯专门涌出导致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瓦斯超限或得到瓦斯专门涌出通知后,必须赶忙停止工作,听从瓦斯检查员及其他人员的指挥,做到有秩序地撤退至进风大巷,沿避灾路线迅速撤出地面。

撤退时必须将工具轻放于地,严防金属撞击产生火花。

工作中所用的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安全的地点。

C:

矿井火灾事故

最先发觉火灾的人员,应赶忙报告,弄清火灾性质后选用不同的灭火方式灭火。

假如是电器设备引起火灾,应第一切断电源,然后灭火;如火灾无法操纵威逼人身安全时,则应采取应急措施避灾和自救。

如为矿井火灾,现场人员应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操作方法戴好,迎着风流撤退至空气未被污染的地点;如为地面火灾,应尽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从安全通道撤离灾区。

D:

矿井水灾事故

发生矿井水灾事故或透水事故预兆时,第一要判明水源性质,赶忙发出急救信号,并迅速通知邻近区域的人员一起按规定的路线撤出。

假如出路被水隔断,则要迅速查找位置最高的地点临时躲避,同时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发生地面水灾时,受灾人员应当赶忙发出急救信号,利用防汛工具进行自救和互救,同时通知邻近人员沿高处撤离。

E:

顶板冒落造成埋人、堵人事故

矿井顶板冒落造成埋人、堵人事故时,受灾人员或第一发觉人员应赶忙发出呼救信号,并在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前提下赶忙进行自救和互救,同时派人员向地面报告。

F:

其它缘故发生突发性灾难事故、事故预兆或重大险情

当因其它缘故发生突发性灾难事故预兆或重大险情时,现场人员除按规定报告外,应采取措施确保安全的情形下,及时组织现场人员和抢险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①、避难硐室操作流程

(一)详细使用流程如下:

1、首次使用该系统(第一批人员进入避险系统)。

a.第1批进入避难硐室的人,打开舱门,会有气幕在门的四周形成。

进入过渡舱后,赶忙按下位于喷淋旁边操纵阀,会有空气喷淋在头部上方喷出,用于清洗进入硐室内人员身上的灰尘及有毒气体。

b.打开所有高压氧气瓶阀门,该阀门位于气瓶的顶端;按方向旋转减压器的阀柄(位于气瓶嘴处),同时观看低压表压力(位于减压器上,远离气瓶嘴的那个),调剂压力操纵在0.3MPa以下。

c.打开生存室门,进入生存室,关闭生存室门,旋开供氧系统操纵阀上的,然后依照供氧系统操纵阀侧面的说明以及当时的人数调剂供氧流量,流量调剂阀位于流量计的下方。

d.从座位底下取出二氧化碳吸附剂(粉红色),取出一氧化碳吸附剂(灰色),撕开封口,将二氧化碳吸附剂(粉红色)和一氧化碳吸附剂(灰色)分别倒入空气净化器内的抽屉内,并铺平。

抽屉位于空气净化器内,且有标识。

e.操作完毕,在座椅上休息。

2.再次使用该系统(是指后面的人使用)

a.进入过渡室,关闭过渡室门,赶忙按下位于喷淋旁边操纵阀

b.打开生存室门,进入生存室,关闭生存室门,然后依照供氧系统操纵模块侧面的说明以及当时的人数重新调剂供氧流量,流量调剂阀位于流量计的下方。

c.操作完毕,在座椅上休息。

3.降温除湿系统操作

a.完成上述1步后,室内应安排值班人员,通过舱内测试外表,监测生存室内的大气环境。

b.当发觉生存室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启动空调及空气净化系统使其工作。

c.开启直流风机操纵按钮。

d.值班人员依照室内的温度,操纵调速按钮的开启、关闭及旋转保证室内的温度不超过35℃及各项参数规定的要求。

e.当值班人员观看到二氧化碳吸附(原粉红色)变为粉白色,也就说二氧化碳吸附剂颗粒大部分变为白色时,或者二氧化碳测试仪检测到主舱二氧化碳浓度到9000ppm时,将抽屉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倒出至二氧化碳吸附剂垃圾箱内,更换新的二氧化碳吸附剂,二氧化碳吸附(粉红色)在座位底下。

f.当使用进行到后期,风机不转动时,且降温除湿系统降温成效明显下降,可旋转调速电机操纵按钮。

4、压力保证:

避险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应随时观看压力传感器,确保避难硐室内坚持正压+(100-500)Pa。

当压差小于100Pa时,应启动压风系统或补气系统,压差达到200或小于500Pa时停止;当压差大于500Pa时,应启动手动泄压阀泄压,低于500Pa时关闭手动泄压阀。

注意:

避难硐室内部所有系统是为避难硐室提供生命保证支持的仪器设备,为室内的避难人员生存提供必需的环境生存条件,在无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形下请勿擅自更换或移动。

使用流程如下图所示:

避难硐室使用流程表

(二)详细的操作流程如下

避险人员应由进风侧硐室入口进入,回风侧出口门仅作为备用应急出口使用。

进入硐室的第一批避难人员在开启相应进入方向各系统后,必须进入避难硐室另一侧打开另一边的相应系统。

警示:

当生存硐室内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人呼吸要求(氧气浓度为18.5%至22%,一氧化碳浓度小于24ppm,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

)的安全浓度后,方可取下配戴的自救器。

1、硐室外

.在发生煤矿灾难无法升井脱险时,避难人员依照矿井避灾路线图提示进入避难硐室临时脱离灾难威逼。

.硐室外单向排气阀,请查看是否堵塞。

2、进入硐室

.通过防爆密闭门上的观看窗口查看过渡室是否有其他人在进行喷淋冲洗。

注意:

假如有人正在操作,请等待操作终止进入主硐室门后,硐室外的人方可打开过渡硐室门进入。

.确认过渡硐室无人后,旋转门把手(顺时针为打开,逆时针为关闭)打开过渡硐室门进入过渡硐室。

防爆密闭门打开的同时,假如压风管道没被破坏,风幕系统自动打开。

.当一组人员进入后赶忙从里面把过渡硐室门关闭。

.关闭防护门后开启喷淋阀门。

(三)、压缩空气幕及喷淋(无压风情形下)

当人员打开硐室门后,假如压风管道没有气(气幕不喷气)第一打开所有空气瓶阀门(注意:

要把阀门打开到位)

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为正压时减压器差不多预设气压至0.8MPa,请勿改动!

假如压力低于0.8MPa,调整减压器使低压表数值到0.8MPa。

调剂二次减压阀到0.6Mpa左右

打开喷淋操纵球阀,空气由喷淋向外喷出进行清洗,过程大约20~60秒(注:

每次过渡硐室洗气人数不得超过12人)

(四).进入生存室

1.当一组人员喷淋终止后,开启生存室的密闭门。

2.密闭门开启后过渡室人员快速进入生存室,并关闭生存室密闭门。

(五)、压风供氧

1.在压风管路完好的情形时第一采纳压风供氧,开启压风出口三滤装置后的阀门,听到消音器发出声音确认有风送出表示现在压风供氧开启。

(硐室内一共2个压风供氧出口均需开启)

2.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为正压时减压器及流量均已设置好,请勿改动!

设置参数为:

压力输出0.2-0.3MPa,流量为8m³/分钟。

3.压风“三滤”装置设置有自动排污口,请勿随意触碰,防止堵塞。

(六)、压缩氧供氧系统

在压风管路被破坏的情形下启用压缩氧供氧系统。

1.完全打开每一个氧气瓶(蓝色)阀门(逆时针为打开,顺时针为关闭)

2.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为正压时减压器差不多预设气压至0.3-0.4MP,请勿改动!

假如压力低于0.3-0.4MP,调整减压器使低压表数值到0.4Mp。

打开供氧操纵箱上的操纵球阀

依照0.5升/分钟/每人,按总人数调剂供氧箱供氧流量。

(七)、正压坚持系统

1.在压风管路没有压风的情形下,打开硐室中空气瓶组的空气瓶阀门。

2.调剂空气管路二级减压阀到0.3Mpa

3.打开手动补气管路,依照硐室内外压差调剂补气量。

(八)、空气净化及降温除湿系统

1.硐室中配有2套蓄冰空调和2套空气净化系统。

2.打开压缩空气瓶阀门,调剂每个瓶的减压阀出口压力至0.6MPa。

3.打开空气总阀,调剂空气管道减压阀至(0.3-0.4)MPa;可跟据实际需要调剂压力操纵气动马达风压。

4.打开操纵管路的空气流量操纵阀调剂空气流量;可跟据实际需要调剂流量操纵气动马达的转速。

5.使用过程中假如压差超过500Pa打开手动泄压阀,提高泄压速度由2组直流调速风机带动

6.

从座位下或储物箱内取出一箱二氧化碳吸取剂(4包12公斤),打开真空包装。

将吸取剂放入净化器的药剂箱内。

注意:

当生存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无法降至1%以下,或者吸取剂颜色变为白色(原为粉红色)时更换二氧化碳吸取剂。

(生存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由二氧化碳传感器显示)

从座位下取出一盒一氧化碳催化剂,打开真空包装。

将催化剂放置在净化器的药剂箱中。

请勿更换或移除。

当生存硐室内一氧化碳浓度无法降至24ppm以下时再更换一氧化碳吸取剂。

(生存硐室内一氧化碳浓度由一氧化碳传感器显示)警示:

当生存硐室内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人呼吸要求(氧气浓度为18.5%至22%,一氧化碳浓度小于24ppm,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的安全浓度后,方可取下佩戴的自救器。

从座位下或储物箱中取出一盒干燥剂,打开真空包装。

将干燥剂放置在净化器的药剂箱中。

当硐室内湿度连续上升至70%左右时,更换干燥剂。

(九)、环境监测系统

在硐室侧面设置有甲烷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可通过读取各个传感器读数来确认生存硐室环境。

(十)、通讯

防爆能够直截了当与矿调度指挥中心进行通话,以便救援人员及时了解硐室内情形。

启动救灾通讯,和矿调度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并及时、准确地汇报遇险人员数量,健康情形、硐室内设备运行及事故发生情形等相关信息,并保持和救援指挥中心的联系。

(十一)、卫生间

1.卫生间坐便使用完毕后踩下踏板,完成机械打包后关闭坐便。

2.储便盒装满后抽出,把里面打包好的塑料袋取出放到指定位置。

(十二)、压缩氧自救器

在座椅下面备有压缩氧自救器,当外部环境承诺逃离硐室时,或生存硐室内系统不足以保证职员生命时,避险人员须佩戴好自救器转移。

在转移时应认真观看挂在生存硐室墙壁上的避灾路线图,以便能迅速地逃离灾难或转移到安全地点。

(十三)、其它物品

在座椅下面配备有矿泉水、压缩干粮、急救包、担架、常用工具。

注意:

食品为军用压缩饼干,一包250克(约为5200千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