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82824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4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重庆市南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

重庆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2023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

不选、多选或错选不给分。

1.如果某一细胞ATP合成受抑制,则下列物质进出细胞不受影响的是()

A.性激素B.唾液淀粉酶C.Na+D.核苷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3、细胞ATP合成受抑制,会导致细胞中需要消耗能量的代谢受到影响。

【详解】A、性腺细胞分泌的性激素是脂质类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故ATP合成受抑制,不会受影响,A符合题意;

B、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需要消耗能量,故ATP合成受抑制,会受影响,B不符合题意;

C、Na+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故ATP合成受抑制,会受影响,C不符合题意;

D、核苷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故ATP合成受抑制,会受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红细胞去除膜蛋白后水的运输速率会降低

B.一种物质不会有多种跨膜运输方式

C.通道蛋白介导的水分子的协助扩散速率比自由扩散快

D.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膜等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2、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详解】A、水进入红细胞主要是通过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的,故去除膜蛋白后水的运输速率降低,A正确;

B、一种物质可以有多种跨膜运输方式,比如水可以自由扩散,也可以借助水通道蛋白进行协助扩散,B错误;

C、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具有疏水的尾部,对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故通道蛋白介导的水分子的协助扩散速率比自由扩散更快,C正确;

D、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被转运物质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D正确。

故选B。

3.将猪的甲细胞(有线粒体)和乙细胞(无线粒体)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E(一种无机盐)溶液中,甲细胞通入空气组比未通入空气组吸收E的速率大,而乙细胞通入空气组与未通入空气组吸收E的速率相等。

综上分析,下列结论不能得出的是()

A

甲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E

B.乙细胞吸收E不消耗能量

C.甲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运输E的载体

D.乙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对E的吸收受通入空气的影响,空气是影响呼吸作用生成ATP的因素,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乙细胞对E的吸收不受通入空气的影响,但能进行无氧呼吸,说明运输方式可能与能量有关,也可能无关,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

【详解】A、甲细胞吸收该无机盐时,通入空气组比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大,说明甲细胞吸收该无机盐的过程中消耗能量,方式为主动运输,A不符合题意;

B、由于乙细胞没有线粒体,所以是否通入空气不影响乙细胞吸收该无机盐,乙细胞吸收E是否消耗能量不能确定,B符合题意;

C、甲细胞吸收该无机盐时,通入空气组比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大,说明甲细胞吸收该无机盐的过程中消耗能量,方式为主动运输,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不符合题意;

D、没有线粒体的猪乙细胞最可能是成熟的红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4.将洋葱鳞茎从土壤中拔出,立即取其鳞片叶表皮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待细胞形态不再发生变化,将该表皮从蔗糖溶液中取出并置于清水中,当细胞形态再次不发生变化时,则()

A.细胞中的含水量与实验开始时相等

B.细胞液的浓度较实验开始时高

C.细胞壁对原生质层的“挤压”达到最大程度

D.此时细胞液的渗透压与细胞质基质不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将鳞片叶表皮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细胞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升高;后将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此时细胞吸水,细胞渗透压下降,但由于细胞壁的保护作用,细胞会持续吸水到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为止,但此时细胞内外依然存在浓度差。

【详解】A、取其鳞片叶表皮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待细胞形态不再发生变化,此时细胞液的浓度等于蔗糖溶液浓度,将该表皮从蔗糖溶液中取出并置于清水中,细胞吸水,当细胞形态再次不发生变化时,细胞吸水量达到最大,此时细胞中的含水量略大于实验开始时,A错误;

B、实验最终结束时,细胞外为清水,细胞比实验初始时含水量多,细胞液浓度比实验开始时低,B错误;

C、实验结束时,细胞吸水量达到最大,细胞壁对原生质层

“挤压”达到最大程度,C正确;

D、实验结束时,细胞吸水量达到最大,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细胞液的渗透压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相等,D错误。

故选C。

【点睛】

5.人体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不断将Na+排出细胞,以维持Na+在细胞外的高浓度及细胞内的低浓度,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则主要依靠Na+在膜内外的浓度差提供动力,而小肠上皮细胞的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完成葡萄糖的吸收。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不同

C.ATP供应受阻会影响到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由于结构I和Na+-K+泵均能转运多种物质,不具特异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物质出

入细胞

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举例

O2、CO2、甘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详解】A、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需要载体的协组,不需要消耗能量,输运方式是协助扩散,A正确;B、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顺浓度梯度出细胞进入组织液的方式为协助扩散,B正确;

C、因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ATP提供能量,ATP供应受阻则会影响到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正确;

D、由题图可知,结构为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Na+-K+泵不断将Na+排出细胞,K+运输进入细胞,两者都具有特异性,D错误。

故选D。

6.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KNO3溶液的起始浓度小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浓度

B.与B点相比,A点对应时刻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较大

C.AB段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KNO3溶液,从而出现BC段的变化

D.B点对应的时刻,KNO3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

AB段,将小鼠红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外界溶液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渗透压,细胞失水,体积变小。

BC段,随着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不断进入细胞,使得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高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细胞体积变大。

【详解】A、据图分析,AB段细胞体积变小,说明硝酸钾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大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细胞失水,A错误;

B、AB段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失水,则B点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A点,B错误;

C、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使得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高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才出现BC段,C错误;

D、B点细胞体积不变,说明KNO3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D正确。

故选D。

7.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

C.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

D.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黑藻叶片细胞含有较多的叶绿体,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也可以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提取色素的原理:

色素能溶解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同时,黑藻叶片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但黑藻叶片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详解】A、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A正确;

B、黑藻成熟叶片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故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B正确;

C、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体积变小,绿色会加深,而随着不断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增大,吸水能力增强,C错误;

D、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以黑藻为素材,考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

8.物质甲、乙通过反应①、②相互转化的反应如图所示,α、β、γ所示位置的磷酸基团分别记为Pα、Pβ、P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与②是可逆反应

B.反应②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叶绿体内膜上

C.线粒体中产生的甲可用于C3的还原

D.用32P标记Pα的甲作为RNA合成的原料,可使RNA分子被标记

【答案】D

【解析】

【分析】1、分析图示可知,甲表示ATP,乙表示ADP,①表示ATP水解,②表示ATP合成。

2、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ATP中化学键中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

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中。

【详解】A、①表示ATP水解,②表示ATP合成,两个反应所需的酶等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A错误;

B、②为ATP的合成,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以在线粒体内膜上合成,而叶绿体内膜上不能合成ATP,B错误;

C、C3还原需消耗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线粒体中产生的甲ATP不能可用于C3的还原,C错误;

D、RNA的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α位的磷酸基团参与构成核糖核苷酸,故用32P标记Pα的甲作为RNA合成的原料,可使RNA分子被标记,D正确。

故选D。

【点睛】

9.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中的A指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ATP分子中磷酸基团之间会形成特殊的化学键

C.末端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D.脱离的末端磷酸基团可使其他分子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1、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

2、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的化学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场所不同:

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ATP中的A指腺苷,而不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

B、ATP分子中磷酸基团之间会形成特殊的化学键(一般称为高能磷酸键),B正确;

C、由于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等原因,使得这种特殊的化学键不稳定,末端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也就是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C正确;

D、当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时,使后者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A。

10.酶和ATP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所需的两种重要的化合物,而细胞内还有与ATP结构类似的GTP、CTP和UTP等高能磷酸化合物,但ATP用途较为广泛。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TP的合成常伴随放能反应,而吸能反应通常伴随ATP的水解

B.UTP、GTP和CTP可能为部分吸能反应提供能量

C.叶肉细胞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D.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可使得ATP转化为ADP的速率加快

【答案】C

【解析】

【分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ATP的合成常伴随放能反应,而吸能反应通常伴随ATP的水解,也还有GTP、CTP等的水解,A正确;

B、与ATP结构类似的GTP、CTP和UTP等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高能磷酸键,可为部分吸能反应提供能量,B正确;

C、叶肉细胞细胞质消耗的ATP来自于呼吸作用,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

D、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需要消耗ATP,所以ATP转化为ADP的速率加快,D正确。

故选C。

【点睛】

1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温度、酸碱度、反应物浓度、酶浓度等。

如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温度升高5℃,则A点位置上升

B.若温度升高5℃,则B点位置不变

C.若再加入少量淀粉酶,则A点位置将会上升

D.若再加入少量淀粉酶,则B点位置将会上升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

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因此该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B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曲线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

【详解】A、本实验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温度升高,酶活性下降,A点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因此A点位置不变,A错误;

B、B点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此时温度升高,酶活性下降,B点下移,B错误;

C、A点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加入少量淀粉酶,A点位置也不变,C错误;

D、B点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此时加入少量的淀粉酶,酶促反应速率会升高,B点会上升,D正确。

故选D。

12.纤维二糖是纤维素初步水解的产物,具有还原性,能被苦杏仁酶催化水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苦杏仁酶能降低纤维二糖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B.纤维二糖存在于大多数植物细胞和某些动物细胞内

C.用苦杏仁酶、纤维二糖、麦芽糖和斐林试剂能验证酶的专一性

D.纤维二糖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纤维二糖是纤维素初步水解的产物,具有还原性,能被苦杏仁酶催化水解生成葡萄糖。

所以纤维二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详解】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所以苦杏仁酶能降低纤维二糖水解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

B、纤维素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不存在,而纤维二糖是纤维素初步水解的产物,所以动物细胞内没有纤维二糖,B错误;

C、纤维二糖、麦芽糖及其水解形成的葡萄糖均为还原性糖,均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所以不能用苦杏仁酶、纤维二糖、麦芽糖和斐林试剂验证酶的专一性,C错误;

D、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化合物,因此纤维二糖的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D错误。

故选A。

13.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组实验的温度高低为甲<乙<丙,各组温度条件均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B.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C.该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高于乙组温度

D.如果反应时间足够长,丙组中产物的浓度可能超过甲组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实验是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甲组和乙组最终都达到平衡点,且甲组需要时间短,说明甲组对应温度最接近最适温度,而丙组没达到平衡点,说明在高温调节下,酶变性失活。

【详解】A、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即产物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此时底物消耗完毕,故是受到底物数量的限制,A错误;

B、丙组产物浓度达不到平衡点,说明高温使酶变性失活,变性是不可逆的,因此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不能使酶的活性提高,B错误;

C、甲组比乙组提前达到平衡点,说明甲组更接近最适温度,且甲组温度低于乙组温度,则酶

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C正确;

D、丙组产物浓度低,说明高温使酶变性失活,变性是不可逆的,故即使反应时间足够长,丙组中产物的浓度也不可能超过甲组,D错误。

故选C。

【点睛】

14.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1、无氧呼吸两个阶段的反应:

第一阶段:

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反应式C6H12O6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一阶段:

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

2C3H6O3(乳酸)

2、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

第一阶段:

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反应式C6H12O6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反应场所:

线粒体基质;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

反应场所:

线粒体内膜;反应式24[H]+6O2

12H2O+大量能量(34ATP)

【详解】A、由于葡萄糖无氧呼吸时只能释放少量的能量,故“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吸收大量的葡萄糖来为生命活动供能,A正确;

B、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癌细胞中进行无氧呼吸时,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不会生成ATP,B错误;

C、由题干信息和分析可知,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故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少量的NADH,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NADH,故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癌细胞的“瓦堡效应”,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内容,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阶段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5.下列各项生活经验中,没有应用细胞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A.冷藏水果可延长保存期B.医用创可贴常常是透气材料

C.利用葡萄、粮食酿酒时密封处理D.日间对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分析】1.水果贮藏保鲜时的条件:

零上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低氧(抑制无氧呼吸)、高CO2浓度(抑制有氧呼吸);零下低温使得水果细胞因结冰而冻坏。

2.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酵母菌在适宜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酒精发酵.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

在氧气充足和具有酒精底物的条件下,醋酸杆菌大量繁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详解】A、冷藏水果可降低细胞呼吸,可延长保存期,A不符合题意;

B、医用创可贴常常是透气材料,防止厌氧微生物无氧呼吸大量繁殖,B不符合题意;

C、葡萄、粮食酿酒时密封处理主要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不符合题意;

D、日间对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增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16.以下图解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解中的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解中

(一)、

(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中都有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可以推知①为H2O,根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可以推知②为O2,A正确;

B、图中

(一)、

(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错误;

C、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来自葡萄糖和水,C错误;

D、无氧呼吸不产生水,D错误.

故选A

【点睛】

17.下图为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由黄变绿再变蓝

B.条件X下,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C.试剂甲为酸性条件的重铬酸钾溶液,现象Z为灰绿色变为橙色

D.乳酸菌在X条件下不会生成物质a

【答案】D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生成2分子的丙酮酸和少量[H];第二阶段: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H]和CO2;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与O2结合生成H2O。

2、无氧呼吸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

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与[H]反应生成C2H5OH(酒精)和CO2。

3、分析题图:

X为无氧条件,Y为有氧条件;物质a为二氧化碳,b为水;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现象Z为橙色变为灰绿色。

【详解】A、物质a是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A错误;

B、条件X为无氧条件,酵母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仍存在于有机物中,B错误;

C、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现象Z为橙色变成灰绿色,C错误;

D、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所以在条件X下都不会产生物质a,D正确。

故选D。

【点睛】

18.金鱼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中,肌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