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8582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docx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doc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学习目标】

   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说明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了解什么是蒸腾作用,掌握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3、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4、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5、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难点:

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阅读P109-110,教师演示观察与思考中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_____________,适于吸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分的运输

(1)实验:

取一段带叶的茎,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利,在阳光下招生3——4小时,会看到_____________变红了;将茎纵向切开,会发现_____________变红。

(2)导管:

有许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所组成,上下细胞间的________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除茎以外,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内也有导管,他们是连接贯通的

(3)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根吸收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根茎叶的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学习任务二:

植物的蒸腾作用

自学教材第110-113页

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器官:

_____________

3、观察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

叶片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叶片的上下表面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气孔的组成和功能

(1)气孔的组成:

是一对半月形的__________围城的空腔。

__________控制着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2)气孔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蒸腾作用的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观察图3—31生物圈的水循环示意图结合课文,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总结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二、课堂助学

1、情境引入:

我们在发豆芽时,在根上有许多毛茸茸的东西,这是什么呢?

有什么作用呢?

2、交流讨论:

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

学习环节一: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讨论:

1、水分在茎内的是通过什么结构运输的?

2、导管有什么特点呢

学习环节二:

植物的蒸腾作用

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保卫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有什么不同?

保卫细胞的这种结构特点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

2、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什么结构散失到大气中?

3、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

学习环节三: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2、如果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

三、诊断评价

1.根尖形成大量根毛有利于(  )

A、根的吸收  B、根的稳定  C、根的固着  D、根的支持

2.移栽的黄瓜幼苗,根部总是带一个土坨,目的是( )

A、保护幼嫩的茎  B、保护根毛  C、防止水分蒸发  D、原来的土好

3.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D.导管只是植物体运输水分的结构 

4、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装有70℃温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的背面冒出的气泡比正面多,这说明                               (  )

A、叶片背面的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B、叶片正面有角质层,背面没有

C、叶片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     D、叶片背面的叶脉多于正面

5、用显微镜观察撕下的蚕豆叶下表皮装片和蚕豆叶的横切面装片,可以看到右面有关

气孔的两个图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a、图b都是气孔的侧面观;

B、图a、图b都是气孔的上面观;

C、图a为侧面观,图b为上面观;

D、图a为上面观,图b为侧面观。

6、植物体内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是(  )

A.运输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7、植物体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主要经过四步:

①根吸收水分②通过气孔散发到空气中③通过导管输送到叶④水分化为水蒸气。

其正确的顺序应该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8、练习徒手切片时,右手要捏紧两片并紧的刀片,主要目的是

A.防止刀片从手中滑脱  B.防止刀片划伤其他同学

C.便于迅速地来回切割 D.使切下的材料足够薄

9、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       (       )

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呼吸作用  C.用于蒸腾作用 D.贮存在体内

10、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11、右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和﹝﹞合称表皮,属于       组织。

(2)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的﹝﹞____部位的组织细胞内。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    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4)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是通过﹝﹞     围成的﹝﹞     散失到叶片外的。

它的作用是             。

(5)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判定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

四、知识梳理,构建知识体系

五、课后记

 

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人的体细胞与蕃茄细胞基本结构的不同之处是,人的体细胞不具有(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B.一块农田C.一窝蜜蜂D.一个池塘

3.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

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A.乙B.丙C.丁D.甲

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农田B.泰山景区

C.生物圈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

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各项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鸟类迁徙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6.生物圈是指()

A.地球上的全部动物境B.地球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圈D.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7.人体的胃有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它在结构层次上应该属于(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8.被誉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A.湿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9.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B.细胞核是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C.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

D.染色体上含有遗传物质

10.“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A.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B.使植物对光照敏感

C.为植物制造淀粉储备原料D.溶解叶绿素

11.植物细胞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场所是

A.液泡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质

12.如图属于一个器官的是(  )

A.

B.

C.

D.

13.图为某些农产品,其中图片中的农产品属于果实的是:

A.花生B.红薯C.莲藕D.马蹄

14.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根部缺少空气,影响呼吸作用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根部缺少水,影响生长D.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15.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

B.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

C.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③

D.两种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都由①②③④⑤组成

16.小麦在籽粒形成期间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就会造成减产。

这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是(  )

A.水B.光照C.温度D.空气

17.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依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墙藓的茎、叶内有输导组织,适于生活在陆生的环境

C.铁线蕨有了根、叶、茎的分化,依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杨树比蕨菜更适于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输导组织发达

18.完整的番茄可保存较长时间,而表皮破损的番茄却很快腐烂,这说明表皮是()

A.机械组织B.保护组织C.营养组织D.分生组织

二、判断题

19.()绿色植物能够制造氧气,所以把它放到卧室里可以为我们日夜净化空气。

20.()呼吸作用只在无光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21.()在探究生物材料的细微结构过程中,将生物材料直接放在载物台上.

2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需要转动转换器。

23.()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自动调节能力,能抵抗任何外界干扰而保持其相对稳定性。

24.()过度放牧,牛、羊的数量反而会减少。

三、连线题

25.植物果实的结构是由花的相应部分发育而来的。

请把它们的对应关系用直线连起来。

26.将下列细胞器与其对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①细胞壁______       A、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②细胞核______       B、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③细胞膜______       C、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④线粒体______       D、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合成有机物

⑤叶绿体______       E、维持植物细胞的形态

27.将生物现象与相应的生物学名词进行配对.

四、综合题

28.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在校内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请分析回答:

(1)同学们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进行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发育的研究,测得温室中的氧气浓度如图所示。

①温室中的水稻光合作用开始时间____(填“早于”或“等于”或“晚于”)第10天。

②第10〜17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影响蔬菜产量的因素,同学们选择番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分别在三个温室中种植了同一品种的、生长状況相同的20株番茄幼苗,温室的湿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毎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碳浓度(%)

0.1

0.03

0.1

温度(℃)

20

20

30

①为研究温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填标号)两组进行对照试验。

②温室A中的番茄幼苗比温室B中的番茄幼苗长的快,说明___________是影响幼苗光合作用的因素。

(3)为了提高移栽幼苗的成活率,同学们对移狭的幼苗及时浇水,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

29.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活细胞有组织、有秩序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

让我们一起走近细胞,认识细胞。

(1)细胞的形态:

不同细胞形态各异,能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功能也各不相同。

如图甲所示细胞可以构成______,组织,乙图所示细胞构成的组织主要作用是______。

(2)细胞的结构:

衣藻有叶绿体,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细菌没有细胞核,说明不同种类的生物的细胞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三种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______。

(3)细胞的生活: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需要细胞核统一的指挥,细胞核中含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______。

(4)细胞的分裂:

细胞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一部分细胞就进行分裂。

动植物细胞分裂到一定时期,在原来细胞中央,都形成新的___,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___。

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5)细胞的分化:

对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不能分化,通过______繁殖后代;对多细胞生物而言,有些细胞既分裂又分化,细胞分化前后遗传物质是否会发生改变?

______。

30.下图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乙丙丁三类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数量最少的是_____。

(3)在甲乙丙丁四类生物中,如果图中的丁大量死亡,图中____的数量也会随着减少____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

图中还缺少组成生态系统的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A

D

B

D

C

D

B

A

B

A

A

A

B

B

C

B

二、判断题

19.错

20.错

21.错

22.对

23.错

24.对

三、连线题

25.

26.①—E②—A③—B④—C⑤—D

27.

四、综合题

28.早于幼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幼苗呼吸消耗的氧气A.C二氧化碳浓度成熟区

29.肌肉组织调节和控制(或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细胞质、细胞膜统一体细胞膜细胞壁分裂不变

30.分解着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乙丁乙丙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非生物部分

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④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C.⑤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D.⑦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2.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B.海洋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D.生物圈

3.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A、B、C、D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

个)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A

1

90

0

0

0

30

40

B

10

350

0

0

30

0

40

C

150

250

100

800

40

30

1

D

30

200

0

0

0

0

50

A.AB.BC.CD.D

4.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城市生态系统

5.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的是

A.蚕吃桑叶B.人吃蘑菇C.蛇捕食青蛙D.青蛙捕食昆虫

6.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具有生命而千姿百态,但下列哪一种没有生命?

A.生石花B.珊瑚C.鸟蛋D.铁树

7.在你食用橘子时,你一定注意到了橘瓣上的一道道“筋络”,橘瓣上的“筋络”是(  )

A.薄壁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输导组织

8.生物种类较少,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9.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是因为(  )

A.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生长

D.A、B、C三项

10.植物呼吸作用的进行是在()

A.白天B.中午C.晚上D.全天

11.如下图,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A.④和⑤B.③和⑥C.①和③D.②和⑥

1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是一个植物细胞。

以下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③④⑥

B.⑦是细胞壁,具冇保护和支持作用

C.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于结构④

D.结构⑥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13.居家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阳台、庭院中种植花草果蔬,下面的植物中,不需要人工施加含氮肥料的是

A.青菜B.黄豆C.西红柿D.辣椒

14.大气中的氧气没有因人和动物的呼吸而减少,是由于(  )

A.光合作用的结果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高的结果D.氧气大量消耗的结果

15.关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B.焚烧农作物秸秆,使其成为草木灰

C.清明节由烧纸祭祀改用鲜花祭祀D.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16.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根尖的(  )

A.成熟区、根冠B.分生区、伸长区

C.根冠、分生区D.成熟区、伸长区

17.下列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18.下列各项中,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内没有()。

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核D.细胞质

二、判断题

19.()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目的是为了降低植物蒸腾作用。

20.()组成海带植物体的三个部分分别是根、茎、叶

21.()骨主要包括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因此骨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22.()植物的六大器官中都含有营养组织,其特点是细胞壁厚,液泡大。

23.()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常见的是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24.()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连线题

25.将下列结构和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

26.

27.生物的特征

四、综合题

28.如图所示为桃花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说花属于______。

(2)雄蕊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3)子房可发育为乙图中的[______]______;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会看到内有______,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______]______。

乙图中的B和C都是桃子的果皮,由花的______发育而成。

(4)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主要是由于______引起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9.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他的操作过程是:

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凉开水把口漱干净,取一根消过毒的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上的液滴中涂几下,然后把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请回答:

(1)实验中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________.

(2)制作装片前,先将口漱净的目的是________ 

(3)小明的操作过程有错误吗?

如果有,请指出并改正________ .

30.根据下列生物,回答问题。

草、蛇、猫头鹰、蜘蛛、食草昆虫、青蛙、兔、狐、鸟。

(1)利用这些生物,写出两条食物链。

_____;_____。

(2)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_____。

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_____。

(3)生态系统中的_____和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D

C

C

A

B

D

C

D

D

C

A

B

A

B

D

A

B

二、判断题

19.对

20.错

21.对

22.错

23.对

24.对

三、连线题

25.

26.ABCDE

27.BADC

四、综合题

28.器官③花药⑤花丝D果实胚珠A种子子房壁传粉不足人工辅助授粉

29.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有错误,要用盖玻片盖上,再用稀碘液染色

30.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捕食(吃与被吃)食物网物质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