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92445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大分子药物.docx

生物大分子药物

生物大分子药物

近年来,生物大分子药物发展迅猛,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相比,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透过生物膜、给药剂量低、易在体内降解等特点,这导致其具有与小分子药物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以蛋白多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和核酸药物4类生物大分子药物为例,综述近年来生物大分子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旨在为生物大分子药物及生物类似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大分子药物;蛋白多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核酸药物;药代动力学生物大分子药物是指一类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生产的源自生物体内并被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生物大分子,狭义上也称为生物技术药物。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的研究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得以迅猛发展,其种类也日趋增多。

目前生物技术药物包括DNA重组技术生产的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疫苗、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Ab和细胞因子药物,也包括蛋白质工程技术生产的上述产品的各类修饰物,还包括用

于基因治疗的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和核酶及病毒和非病毒基因递送载体等。

药代动力学研究对于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要,如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设定合适的给药频率和给药剂量,明确药物是否可以到达相应的靶器官等。

但不同于传统的小分子化学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透过生物膜、给药剂量低、易在体内降解等特点,使其在生物体内的处置过程变得更为复杂(见表1),也给药代动力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分别围绕蛋白多肽药物、mAb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conjugate,ADC和核酸药物,对其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1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体内吸收

生物大分子药物包括蛋白多肽药物、核酸药物、ADC药物和mAb药物等,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00~700)相比,其相对分子质量(1500

~150000)较大,不易被吸收,同时存在口服后易被消化道酶降解破坏的问题,各种生物大分子药物在吸收方面存在许多相似的特点,在此一并阐述。

1.1给药方式的选择

由于存在不易被吸收、消化道降解等问题,生物大分子药物口服给药后生物利用度极低。

目前绝大多数生物大分子药物均选用肠道外方式给药,主要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其次是皮下注射给药,少数也可以肌肉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给药时,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峰值,但易产生安全性问题,同时长期多次静脉注射给药存在患者耐受性不好等问题,另外静脉注射给药一般需要在医疗机构完成,容易带来较高的费用。

为了解决生物大分子药物给药途径带来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

一是如何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口服用药;二是不同给药方式的药物吸收机制研究。

大量研究集中在前者,如近期发现羧甲基纤维素-弹性蛋白(CMC-Ela)作为蛋白酶抑制剂可以很好地抑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的活性;吸收促进剂如脂肪酸、胆盐等,可以可逆性地打开紧密连接而提高胰岛素的渗透性。

但蛋白酶抑制剂容易造成体内蛋白酶的缺乏,而吸收促进剂容易损坏生物膜造成局部炎症。

此外,载药系统如纳米、微球、脂质体以及衍生化或化学修饰也是研究如何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口服用药的主要方法。

环孢素是一种预防同种异体器官或组织移植发生排斥反应的药物,特殊的环肽结构使得其口服后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

一项meta分析数据表明,山地明(环孢素的普通制剂)是新山地明(环孢素微

乳化口服液)生物利用度的76%其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显著低于新山地明,提示新型载药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蛋白多肽药物的吸收。

但总体上成功案

例很少,还处于研发与探索阶段

裏1生物大分子陌物与传统小分子玷物的跖代动力学特征比较

Table1Comparisonofpharmacokineticcharacteristicsbetweenbio-macromoleculardrugsandsmallmoleculedrugs

特性

传统小分子药軌

生物大分子药物

参肽和盍白

核酸

单克隆抗体

抗体药物値礙物

相对分子质益

200-700

1500〜70000

6000〜18000

150COO

150000

物理化学性扇

诲解t±茲昇大,带电状态塗昇大

水洛・|±好,带电状态塗昇大

水谊性好,多带矢电荷

水诲性好,帯电状态塗异大

水洛性好.祁•电状态22异大

给药逸径

口服苓

静脉连射或度下给药

紳脉注射或皮下给药

静脉注射或虫下给药

的脉注射

吸收

生物利用度差弄大

生物利用度极低“

存在琳巴芜统吸收

分布

分布广泛

俎次分布有限,多分A在血液

肝脏、宫脏存在曲度分布.心脏-腴.中枢神径宗统等几乎无分布

旨脏分布駁頁,M次是肝脏-稱脏,脑中分布笊少

扌亢体药物偶联丰CDAR)<1、于4,禾UmAb—致;DAK大于4肝分布增加,油妹加快

代谢

CYP4E陆系

帚白牺

核岐酶

甭白祥

霜白酵和C7YP450酶

排泄

存在不同移瘩的月X

以氨呈酸威小从的方犬重利用或经肾排池

U核酿片段的方式经肾排泄

以氨基酸或小肽的方式重利用或经肾排卅

佩含小分子和mAh2种排涉途径

血浆工白统合率

由低到高.荃异大

耒经修饰的核酸(较低》,经修饰的核験(>85%•较高》

半衰期

短GO

未经他饰的核岐,)5■

经修饰的核峻,长(阳或月》

长C数天或数周)

杭体淞分半亲期小份了化合物滅持绞释妝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广泛存在

存在

那分两物髙剤虽时呈现非线性药代功力爭特征

常di现非线性药代功力学特证

纨n初yj乎特证

耙向性

几乎无

靶向

免疚原性

罕见

常见

生物样本分析对软

小分于药物水自或活性代册产物

•白示白和宅JI太

总核菩骼

总抗冻

连接物、总抗体*小分子药物

1.2皮下给药的淋巴转运

1958年Malek等首次发现外源性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淋巴转运,之后抗体等的淋巴转运也开展了相关研究。

研究发现,皮下注射给药时,大分子药物可以通过组织间液的对流运输进入淋巴循环,继而随淋巴管中淋巴液的单向流动运输至静脉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皮下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会受到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载电荷量以及给药体积与给药部位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生理因素如年龄、体质量也会对同一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产生影响,导致出现较大的差异。

一项在绵羊体内开展的实验显示,皮下注射给药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药物(5-氟-2'-脱氧尿苷为246.2,菊粉为5200,细胞色素C为12300,IFN-a为19000)在绵羊淋巴液中的累积回收率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

提示,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药物,其大部分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此时淋巴转运在药物吸收过程中的作用暂可忽略不计。

相对分子质量为19000时,约60%的药物被吸收

进入淋巴系统。

这也意味着淋巴转运在常见的蛋白多肽药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70000)和核酸类药物(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18000)皮下

给药吸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推测对于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为150000的mAb皮下给药时几乎都是经过淋巴系统摄取。

正常生理情况下,淋巴流量和流动速度均不大。

人在禁食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约产生1.0~1.5mL淋巴液。

这使得皮下注射给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

被吸收,如mAb通常需6~8d达到峰浓度。

故推测淋巴转运的贡献率会对药物的达峰时间产生影响,这也是生物大分子药物皮下注射给药后达峰时间存在差异性的原因。

同时有研究指出,由于在皮下给药部位以及转运至淋巴系统的过程中存在降解,故生物大分子药物皮下注射给药后吸收越快,其生物利用度可能越高。

2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体内分布和消除

2.1蛋白和多肽药物

蛋白和多肽药物因相对分子质量大、亲水性强,导致其在血管外室分布较低,静脉注射给药后大多符合二房室模型特征。

和小分子药物不同,蛋白和多肽药物存在受体介导的靶器官特异性摄取,会影响其在体内的分布。

蛋白和多肽药物在体内不会经历传统小分子化合物的药物代谢反应,其主要是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被降解,产生的氨基酸进入内源性的氨基酸库,被重新运用。

2.2单克隆抗体药物

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可得到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抗体,称为mAb20世纪90年代末,自首个嵌合mAb获批后,治疗性mAb在自身免疫性

疾病和肿瘤治疗方面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mAb药物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鼠源mAb嵌合mAb人源化mAb和完全人源化mAb4个阶段。

目前已获批的

mAb药物均属于人免疫球蛋白IgG家族,其与内源性人免疫球蛋白IgG有相似的结构和相近的相对分子质量(150000)。

2.2.1分布

mAb极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亲水性使其体内分布呈现2个特征。

一是mAb在体内分布多呈现二房室模型,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15.7L)均比较低,

mAb药物主要分布于血浆,其次是间质液和淋巴液。

虽然血浆和间质液之间存在对流运动,但正常组织中血浆蛋白和mAb药物的净流动是从血管中流出并进入间质液。

一旦mAb药物进入间质液,就可以与细胞膜上的靶标结合,通过胞吞进入细胞。

同时,由于淋巴管的直径远大于血管上皮细胞间隙,不

与间质中靶标结合的药物可通过淋巴系统再循环至静脉系统。

二是给药后

织毛细血管的孔径和血液灌注存在差异性。

如脑组织是药物最难分布的器官,

在自身靶向性,不同组织靶点的表达水平会影响其在体内的组织分布。

mAb药物在不同组织的分布出现差异性。

主要的原因有3个方面:

1)不同组

mAb药物在肾脏分布最多,其次是肝脏、脾脏,脑中分布最少。

2)mAb存

3)mAb药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携带的电荷量等对通过毛细血管时的孔径压力造成影响。

2.2.2消除

mAb药物在体内的清除率(0.066~1.33L•d-1)很低,半衰期为数小时或数天,差异较大。

mAb药物具体的消除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讨论的消除途

径主要存在3种:

1)传统的蛋白酶水解。

mAb药物因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不会在肾脏直接滤过,可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降解为肽段,被机体重新利用。

这种

水解是非特异性的,在mAb药物的消除中贡献率也比较低。

2)溶酶体水解。

mAb药物可以与细胞表面膜结合型抗原结合或与细胞表面Fcy受体结合后

内吞至细胞内,也可以非特异性吞饮的方式进入细胞,然后被细胞内的溶酶体降解成肽段和氨基酸。

3)免疫系统清除。

机体除了存在膜结合型抗原外,

还存在可溶性抗原。

可溶性抗原可以与单抗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继而被免疫系统清除。

同时mAb药物可能在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而产生抗药物抗体,mAb

药物与之结合后随即被免疫系统清除。

2.3ADC药物

ADC是一类抗体与小分子药物通过连接物相连接的新型药物。

该类药物可以在保持mAb高度靶向性的同时,引入小分子药物的强细胞毒性。

然而实际研

发过程中困难重重,目前仅有2种ADC药物获批用于临床,分别是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Kadcyla)和治

疗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本妥昔单抗(Adcetris),其抗体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见表2。

一个理想的ADC药物应具有的特征有:

mAb药物应选择性高、亲和力强、人源化、免疫原性低、清除率较慢;连接物应在循环中保持稳定,可在肿瘤细胞内部释放活性药物,具有合适的结合位点;小分子药物应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在生理pH条件下保持稳定,具有合适的药物代谢和转运行为,具有较

好的DAR抗原应具有肿瘤特异性,表达在细胞表面,可与抗体形成复合物并将其胞吞进入细胞。

与mAb药物相比,ADC药物具有相似的药动学特征:

除率低、半衰期长、组织分布有限。

但也存在不同点:

1)ADC药物通常是不同偶联方式的化合物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混合物,这给测定带来了难

度。

2)ADC药物由抗体、连接物和小分子药物3部分组成。

这3个部分在体内的分布、消除等需要分别进行研究,也就需要建立准确测定这3种不同

的组分及可能代谢物的分析方法。

3)ADC药物在体内常通过去偶联作用分别形成mAb药物和小分子物质,二者分别进一步的水解或代谢;也可能直接降

解或分解代谢为含片段的小分子药物,发生和传统小分子化合物相似的代谢和转运等体内处置行为。

由于mAb药物不发生CYP450酶系介导的代谢以及转

运体介导的转运,也就不存在和小分子药物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而ADC药物则有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4)对于ADC药物而言,在DAR小于4时,

共轭和未共轭抗体之间的组织分布无显着差异;然而当DAR大于4时,疏水性增加,共轭会加速血浆清除,并且在肝脏中有蓄积的趋势。

5)理想状态

下,连接物应在肿瘤细胞内释放小分子化合物。

但ADC药物可以通过胞饮作用进入正常细胞,导致非靶细胞内产生不需要的药物释放,可能导致毒性。

表2已荻批ADC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Table2PharmacokineticcharacteristicsofapprovedADCdrugs

药物商品名研究对象给药方式给药剂量/(mg^kg-1)清除率/()半衰期/d稳态分布容积/(mL-kg-1)

大赵

i附单次

20.0

13.015.0

4.8

63.0--S4.0

Kadcyla*

诃qSW

30.0

94〜10.5

16-5.2

68.0—70.0

ivfq3W

3.6

12.9±3,4

3.5±0.8

60.0±13.6

大鼠

iv,单次

5.0

19.8

84〜154

Adcctris*

iv,单次

3.0

113^21.4

L6-2.7

iv,

1.8

25*1

4.4

117*0

2.4核酸药物

寡核苷酸是一类20个左右碱基的短链核苷酸的总称(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内的核苷酸)。

寡核苷酸是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调

节基因表达的基本工具,现在已被开发为基因靶向治疗药物,用于治疗病毒感染、肿瘤和遗传病。

寡核苷酸药物主要包括反义寡核苷酸、小干扰RN(small

interferingRNA,siRNA)、核酸适配体、核酸疫苗等。

241分布静脉注射给药后寡核苷酸快速分布到组织,游离的寡核苷酸主要是被肝脏和肾脏摄取,然后缓慢地消除(可能数周),在体内通常呈现多房室模型特征,缓慢消除阶段的AUC通常约占总AUC的20%。

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寡核苷酸的体内过程常表现出非线性药动学的特征。

由于静脉注射给药后寡核苷酸

N-乙酰基半乳糖胺

快速分布到组织,血浆暴露量远低于组织,使得血浆中的非线性特点不太明显,而个别组织中的非线性特征更为明显。

例如经三氨基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ISIS691257)在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皮下注射给药后,ISIS691257迅速吸收达峰后浓度快速衰减并进入缓慢的消除阶段(消除半衰期约4周),在1~40mg•kg-1剂量范围内血浆和肝脏的处置过程呈现出非线性特征。

寡核苷酸如反义核苷酸和siRNA在肝脏和肾脏分布浓度均较高,但在其他组织如心脏、胰岛、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有限甚至无分布。

有研究人员将小分子甲状腺激素T3和反义核苷酸结合,促进了T3在肝脏和脂肪组织的摄取,这既保持了寡核苷酸积极的代谢作用,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脑、心脏和肌肉的副作用。

另一方面,寡核苷酸的组织分布具有异质性。

在肝脏中,与肝细胞和非实质肝细胞相比,胆管上皮细胞中反义核苷酸的摄取量较低。

寡核苷酸高剂量时,肝细胞中其总浓度与非实质细胞中的浓度相似,但低剂量时非实质细胞中的总浓度通常更高。

在肾脏中,寡核苷酸主要分布到皮质,而肾小球和髓质小管的摄取量较低。

天然的寡核苷酸血浆蛋白结合率一般较低,主要经全身代谢或肾脏排泄。

经硫代修饰的反义核苷酸与血浆蛋白广泛结合(一般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于85%),其中与白蛋白的结合占主要部分,其次是与a-巨球蛋白,与al-酸性糖蛋白的结合可忽略不计。

一项关于硫代磷酸寡核苷酸(ISIS2302)血浆蛋白结

合率的研究表明,ISIS2302在不同种属小鼠、大鼠、猴、人体中表现出了极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97%),其中小鼠的血浆蛋白结合程度相对其他种属

较低。

2.4.2消除寡核苷酸的体内消除过程比较简单,主要由核酸外切酶和内切酶水解成片段化的寡聚体和单核苷酸。

虽然核酸酶在体内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组织其表达可能有差别。

如一个命名为HBV263的双链siRNA体外代谢研究显示,其在血清和肝微粒体中存在不同的代谢模式:

在大鼠和人血清中,双链的反义链优先降解,而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中,双链的有义链稳定性较差。

提示,血清和肝微粒体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核酸酶,且其底物特异性可能不同。

未经修饰的寡核苷酸半衰期很短,只有几秒或几分钟,但经修饰后随着核酸酶抗性的增加及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增加,其半衰期可增至数周或数月。

组织中寡核苷酸的血药浓度是血浆中的上百倍甚至上千倍。

故建议开展临床代谢研究时同时搜集血浆和尿液样品进行分析,血浆中的代谢产物多为母体以及从末端消除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形成的代谢产物,尿液中的代谢产物多为较小的可以通过肾脏有效过滤的寡核苷酸片段。

2.4.3其他

2.4.3.1共轭寡核苷酸

和ADC药物相似,现已开发出共轭寡核苷酸药物以改善细胞摄取并增加寡核苷酸活性。

共轭寡核苷酸药物由3部分组成,即摄取增强部分、链接部分和

寡核苷酸。

增强剂一般是亲脂性天然内源性化合物,例如胆固醇和脂肪酸,几乎无安全问题。

Inclisiran是一种经过修饰的新型siRNA共轭结合物,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一项I期临床研究表明,单次或多次注射inclisiran后,LDL-C水平可显著降低6个月。

2.4.3.2生物分析方法

传统的杂交技术不能实现原药和代谢产物的同时测定,因为代谢物也可与序列特异性分析探针杂交。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LC-MS/MS技术能够分

离组分并提供每种化合物分子质量的数据。

但LC-MS/MS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寡聚核苷酸富含阴离子,易与蛋白质强烈结合,常规的样品处理方法提取回收率过低;二是基于寡核苷酸理化性质的特殊性,流动相一般比较复杂;三是寡核苷酸和代谢物的浓度通常在组织中比在血浆中高得多。

由于分析灵敏度不足,消除阶段的血浆浓度-时间曲线可能不能表征寡核苷酸药物在体内的真实过程。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寡核苷酸药代动力学研究过程中引起注意。

3结语

近年来生物大分子药物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结构上的保守性使其在动物体内的研究可以很好地为人体研究提供参考,从而大大地缩短了研发周期。

但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相比,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透过生物膜、给药剂量低、易在体内降解等特点,使其在生物体内的处置过程也不同于小分子药物:

皮下给药后淋巴转运在生物大分子吸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内主要由蛋白酶和核酸酶介导发生降解,产生的多肽或核酸片段重新被吸收利用,极少部分经肾排泄;常出现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等。

同时不同类别的生物大分子药物作用机制各有差异而药代动力学行为也显示出了不同的特点,这对生物大分子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预测,生物大分子创新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和生物类似药物的药动学评价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生物大分子研发趋势

近期,美国FDA颁布了“生物类似药行动计划”,以加速其研发和市场化。

这个行动计划包括成立专门的机构(OfficeofTherapeutic

BiologicsandBiosimilars),提供专门的审评模板以及为生物类似药开发机构提供详细的指导,例如如何判断相似性的统计学工具等。

该行动计划提出的背景是美国政府的医疗控费,其目的是加速生物类似药/可替换产品的开发以及限制原研厂商对生物类似药的阻碍。

美国的生物类似药开发本来就落后于欧盟。

据FDA的官员透露,美国获批上市的11个生物类似药只有3个真正得以销售,这11个产品都销售的话,2017年就可以节省45亿美元医疗费用。

和美国相比,欧盟自2006年起,一共批准了37个生物类似药,但是市场进入并没有预期快。

2006年批准的生长激素,到现在为止,也只是占据了不到30%的市场,而2013年获批的类克(Remicade),降价2/3,才在北欧四国获得推广。

在中国,生物类似药指南在2015年颁布,目前还没有生物类似

药上市。

相比于小分子化药仿制药的适应证外延和可替换性而言,生物大分子药物由于其结构复杂性,生物类似药的开发对于开发者和监管机构都是相当大的困难和挑战。

此外,大分子药物由于生产工艺和质控复杂、前期厂房投入大、临床费用高等原因,销售价格不会像化药仿制药那么低,在市场推广方面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市场推广时,难免会遭遇原研药和原研药改良的阻击,Herceptin和Rituxan的类似药很快会面临罗氏产品降价和新获批的皮下

给药剂型竞争。

生物类似药开发不容易,改良创新生物药更难,原创生物药成功机会更是寥寥。

国内的制药公司和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在立项之时,有必要进行综合的判断和评估。

在生物类似药方面,前几年已经明显出现了几个热门单抗品种的扎堆开发现象。

但是有一些蛋白类药物和后续的单抗品种只有很少的公司

开发或者没有人开发。

生物类似药的开发也需要前瞻性,需要提前收集不同批次、不同产地的原研药进行结构功能的研究,对工艺流程和成本有充分的理解,也需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甚至需要进行全球的布局。

改良创新生物药,对于蛋白质药物而言,是指提高活性、半衰期和稳定性等的新一代药物。

对于抗体类药物和CAR-T等,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这类药物,除了做临床的头对头研究,很难说是更好还是更坏。

再谈一下生物大分子新药。

首先生物大分子涵盖了蛋白、抗体、疫苗、细胞治疗、核酸药物、基因治疗等等。

由于单抗热和CAR-T热,业界往往会误解生物药物就这么两类。

这个误解导致药企扎堆研究针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CD47等靶点的抗体,以及重复投入研究针对CD19

和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

在验证的新靶点匮乏的情况下,大分子创新药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1)交叉学科的新技术开发,比如人工智能和材料科学;

2)扩大大分子药物的应用空间,比如打破血-脑脊液屏障;

3)蛋白质深度工程化,增加成药性;

4)蛋白质和基因治疗、基因编辑的结合;

5)新组合和多功能大分子药物。

如此种种,受限于个人经验,不一而足。

新药开发的将来一定是技术不分新旧,分子不分大小,以解决满足医疗需求为主,以解决可及性为重,以全球竞争力为目标。

在我国,生物类似药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3个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