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95663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射洪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射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期一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机读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祭祖的历史十分悠久。

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由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文字记载的,如“报”“又”“岁”等。

这些祭祀性文字表明祭祀是商王朝为了禳祓避祸、祈福求吉而举行的。

他们需要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虽然仅通过部分甲骨文文字无法了解当时祭祀的具体情况但至少得知殷人已经开始祭祀他们的祖先,并将祖先视为可祈福求助的神灵。

这和《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相吻合,“祭,祭祀也。

从示,以手持肉”。

祭字本意就是用手持肉,献给神灵,沟通神人关系。

到了周代,祭祖礼仪更增加了稳固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

从社会结构上看,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

周王自称天子,是“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

这种宗法关系直接体现在宗庙设置上。

即通过国家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彰显他们的社会等级差异。

虽然周代创制的这种宗庙体制没有被后世延续,但祭祖的文化传统却经久不衰,成为后世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凭据。

礼有仪有义,仪是外在表现形式,义是内在价值意蕴,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将孝道观念和祭祖礼仪完美结合起来的是汉代诸儒。

可以说汉儒对中国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贡献是重大的,他们找到了中国人重祭的本源——孝,并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和身体实践,使祭礼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灵魂支撑。

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孝作为儒家主要的思想观念,成为汉王朝立国的重要思想根基,“导民以孝,则天下顺”。

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举孝廉、颁布养老令、推行三年丧制、诵读《孝经》等方式,将孝文化提升到稳固国家政治统治的高度。

同时,汉代统治者将孝道作为一种普世性价值观,着力推广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并逐渐形成了汉代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并逐步向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

汉代以后,中国人的祭祖礼仪既有了规范的礼仪表现形式,又继续追寻着以孝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自此长期活跃在人们的节日礼仪生活中,但是在传统社会,礼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

根据“礼不下庶人”的古礼规定,庶民长期被排斥在国家礼仪制度之外。

庶民即寻常百姓,他们是不拥有任何政治、文化特权的底层。

所以在祭祖礼仪方面,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独有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

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当时受科举制度推行引起的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士庶阶层的严格界限被打破,祭祖礼仪逐渐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

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家礼》的出现,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祭祖礼仪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形态面貌。

《家礼》是一代通儒朱熹编写的冠、婚、丧、祭四礼指南。

他认为,祭礼问题不限于礼仪本身,也关系着家族形态、社会文化发展和国家基层管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他建议人们不用过于拘泥《仪礼》《书仪》等繁琐的礼仪要求。

为了保证祭礼的可操作性,他对传统祭礼仪节进行了大胆的细化、分割、提炼,最后按照祭祀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仪节五个主要方面,制定了祭礼基本模式。

这个模式也成为宋明以来中国人举行祭祖礼仪的标准范式。

(摘编自邵风丽《祭祖礼仪的文化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迄今可追溯的中国人最早的祭祀行为就是祭祖,甲骨文中的祭祀性文字说明殷人通过祭祀祖先来避除灾祸,祈求庇佑。

B.汉代儒生对“孝”进行理论阐发,并且身体力行,将孝道与祭祖礼仪完美结合,使祭祖礼仪有了灵魂支撑。

C.随着儒家地位在汉朝的确立,孝成为了当时立国的重要思想基础,并慢慢发展为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向社会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

D.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普通百姓无法进行国家礼制范畴内的祭祖活动,这一现象在科举制推行之后才有了改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商朝举行祭祀活动,向被他们看作神灵的祖先祈求祝福,这与《说文解字》中对“祭”字的解释是一致的。

B.周代是宗法社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有差异直接体现为周天子自称“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

C.孝道在汉代能成为一种渗透到社会各方面的普世性价值观,与统治者在立法、选才、教育等方面的大力推广有关。

D.周人传承下来的祭祖文化有维系家族人伦、巩固国家统治的重大意义,朱熹对祭礼问题的看法与此有共通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中国人的祭祖传统年代久远,但借助出土文物、各类文献等资料,我们甚至有可能了解到商代祭祀的具体情况。

B.祭祖礼仪在周代具有了稳定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这充分说明“礼”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也是一种价值内涵。

C.晋代李密《陈情表》中所说的“圣朝以孝治天下”与汉代“导民以孝,则天下顺”的思想都强调了孝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性。

D.宋代以前的祭礼较为繁复,不具备可操作性,因而朱熹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祭礼的基本模式才由此形成。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

万历二年进士。

除汝宁推官。

治行廉平,稍迁户部主事。

二十一年大计京官,与尚书孙鑨秉公澄汰。

首黜所亲都给事中王三余及鑨甥文选员外郎吕胤昌,其附丽政府及大学士赵志皋弟皆不免,政府大不堪。

给事中刘道隆因劾吏部议留拾遗庶僚非法。

得旨,南星等专权植党,贬三官。

光宗立,起太常少卿。

拜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

寻代张问达为吏部尚书。

当是时,人务奔竞,苞苴①恣行,言路横尤甚。

每文选郎出,辄邀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

选郎即公正无如何,尚书亦太息而已。

南星素疾其弊,锐意澄清,独行己志,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诸人惮其刚严不敢犯。

有给事为赀郎求盐运司,即注赀郎王府,而出给事于外。

知县石三畏素贪,夤缘②将行取,南星亦置之王府。

时进士无为王官者,南星不恤也。

魏忠贤雅重之,尝于帝前称其任事。

一日,遣娣子傅应星贽见,南星麾之去。

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大学士魏广微,南星友允贞子也,素以通家子畜之。

广微入内阁附忠贤,尝三至南星门,拒勿见。

又尝叹曰:

“见泉无子。

”见泉,允贞别号也。

广微恨刺骨,与忠贤比而龅南星。

忠贤及其党恶南星甚,每矫敕谕,必目为元凶。

于是御史张讷劾南星十大罪。

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

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

卒戍南星代州。

嫡母冯氏、生母李氏,并哀恸而卒。

子生七龄,惊怖死。

南星抵戍所,处之怡然。

庄烈帝登极,有诏赦还。

巡抚牟志夔,忠贤党也,故迟遣之,竟卒于戍所。

崇祯初,赠太子太保,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二百四十三卷)

【注】①苞苴:

贿赂。

②夤(yín)缘:

攀附权贵。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B、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C、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D、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

明清时,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左、右侍郎。

B.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分为京察、外察,每三年举行一次。

通过考核来决定在京和在外官员的任免及职位的升降。

C.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

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D.登极,本指登上屋顶,后指皇帝即位。

古代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形容皇帝即位,如:

践极、践祚、荣登大宝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南星秉公执法,整肃吏治。

他与尚书孙鑨考核京官,首先就将与他们亲近的王三余、吕胤昌罢黜,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也不能幸免。

B.赵南星忠于职守,锐意除弊。

他对于官场上奔走于升迁之道、贿赂公行的风气甚为痛恨,极力澄清,坚持自己的志向,政府官员以及宫中权贵也不能有所请托,众人十分惧怕他。

C.赵南星刚直不阿,嫉恶如仇。

魏忠贤曾在皇帝面前称赞他的为政才能,并让自己的外甥拉拢他,他不为所动。

因老友之子依附魏忠贤,他拒不接见,惹来怨恨。

D.赵南星遭谗受害,含冤而卒。

他秉公澄汰的做法虽然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但因直接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未能持久。

他也受到打击迫害,含恨卒于戍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每文选郎出,辄邀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

(2)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

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日郊外

宋·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8.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

(6分)

9.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两句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逍遥游》中“,”两句写蜩与学鸠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要效仿先贤、献身正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请在相应题号后的方框内打勾确认。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云空和尚

李伶伶

老马下岗了。

他的腿受过伤,做不了重体力活,表哥在天岩寺给他找了个打扫卫生的工作。

工资虽不高,但是够给他读高中的儿子交学费,也够他和媳妇的生活了。

老马很满意。

老马是个勤快人,总是把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没事的时候,老马喜欢听和尚念经。

寺里会念经的和尚有三个,念得最好的是法号云空的和尚。

云空和尚念的经,让人听了心里特别敞亮,凡来寺里进香的香客,都希望听到云空和尚给自己念经。

云空和尚为人随和,容易接近,老马经常问他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从来不恼。

老马很喜欢和云空和尚在一起,俩人关系也很好。

一天,云空和尚病了,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转,只好去山下医院就医,好多天没回来。

寺里少了云空和尚,显得很忙乱,香客多要求念经,两个和尚应付不过来。

寺主一时找不到会念经的和尚,忽然想到经常和云空和尚在一起的老马,问他会不会念经?

老马说,我念得不太好。

寺主说,你念一段我听听。

老马就念了一段。

寺主听后喜出望外,说,太好了,从明天开始,你就代替云空和尚给香客念经。

老马说,我又不是和尚,我不念!

寺主说,谁让你当和尚了,你不用剃头,也不用穿僧袍,只是在两位师傅忙不过来时,帮着念一会儿就行。

老马还是不同意。

寺主说,不让你白念,念一天给你五十块钱。

老马有点心动,因为念经的收入比他扫院子多得多。

寺主见老马还在犹豫,又说,你要是不愿意念,等云空和尚病好了,你就可以不念了。

寺主把话说到这份儿上,老马就不好再推辞了。

于是从第二天起,老马学着云空和尚的样子给香客念起经来。

香客竟然很喜欢老马念的经。

渐渐地,来找老马念经的人越来越多。

寺院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寺主很高兴。

有一天闲着没事,寺主跟老马说,要不,你把头发剃了吧,我一个月给你两千。

老马很生气,说,我又不是和尚,干吗剃头?

说完,不等寺主再说什么,当即回了家。

媳妇见老马为这事生气,说老马,你可真傻,让你剃头又不是让你当和尚,天底下剃光头的男人多了,难道都是和尚?

再说,咱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我正愁没处张罗学费呢。

老马叹了口气,又回到了寺院,把头发剃了,成了假和尚。

云空和尚得了不治之症,老马经常下山去看他。

这天老马去医院看他时,忘了换下僧袍,云空和尚见到老马,愣了一下,说,你,皈依佛门了?

老马摸着自己的光头说,没有,我是假的,我老婆孩子都指靠我呢,我怎么能出家呢。

云空和尚笑笑,没再说什么。

老马说,对了,我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出家啊?

老马听别人说过,云空和尚出家前有老婆孩子的。

云空和尚摇摇头,什么也没说。

老马想,肯定是发生了什么让他伤心的事,要不然,好好的谁会出家呢。

云空和尚日渐消瘦,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所以不肯再住院,执意回到山上。

老马每天照顾云空和尚的饮食起居,还问他想不想见家人,云空和尚总是摇头。

云空和尚圆寂前,把他那件最好的袈裟和那串他挂了一辈子的佛珠,还有一柜子的经书都给了老马。

老马为云空和尚的离去流了很多眼泪。

老马想好了,等儿子毕业工作后,他就不在这干了,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去。

他可不想像云空和尚似的,到最后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

儿子终于毕业工作了,老马很高兴。

正打算回家享清福呢,媳妇来找他,说儿子想买个房子结婚用,让咱们帮筹点钱。

老马说,我上哪筹去?

媳妇说,你去寺里问问。

老马问寺主能不能借点钱给他。

寺主说,一万以内可以,多了不行。

老马又问,那能不能给我涨点工资?

寺主说,涨倒是能涨,不过有条件。

老马问,什么条件?

寺主说,你得做真和尚。

老马说,我现在和真和尚有什么区别?

寺主说,当然有。

真和尚要守清规戒律,不能有老婆。

老马说,做真和尚,一个月给多少?

寺主说,五千。

老马默默地走回家,把这事跟媳妇说了。

媳妇听后,也沉默了。

老马说,你要是没意见,我就去当真和尚了。

媳妇就哭了。

老马说,你别哭,我还能还俗的。

媳妇说,我等你,我一定等你。

老马和媳妇离了婚,在头顶烧了戒疤,成了真和尚。

那天老马第一次穿上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件袈裟,戴上了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串佛珠,大家都说,老马的身形和气度,俨然另一个云空和尚。

老马每天念经诵佛,但他心里仍想着老婆孩子。

有一天,他隐隐地听说他老婆在和一个胖男人来往。

他不信,回到他原来的家一看,果然看见了他不想看见的一幕。

那一刻,老马心痛不已,万念俱灰。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女人和一个年轻人来到天岩寺找老马。

老马面对他昔日挚爱的妻儿,像不认识似的。

凝视很久后,只说了一句话:

贫僧法号云空。

(摘自《世界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马”的儿子为了凑够上大学的费用,为了买房子结婚,逼迫老马去当和尚,可见“老马”的儿子是个唯利是图的人。

B.作者写云空和尚对老马为僧不言语,死后却将一切都留给了老马,是为下文老马终将接下云空的衣钵这个情节做了铺垫。

C.作品通过写“老马”这一典型人物命运的异变,向我们揭露了寺庙的黑暗,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和极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D.“老马”的妻子上山来探望“老马”,表明她已经对当初的背叛心生愧悔,这给“老马”绝望的生活添上了一丝温情,作者写得温馨动人。

E.作者以小见大,写的是“老马”一家之事,然而家庭是社会的缩影,老马的悲剧其实也是一个社会悲剧。

(2)小说中的主人公“老马”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3)“云空和尚”在小说的第2段就出场了,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贝聿铭: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10岁时就对建筑产生浓厚兴趣。

1935年他到美国留学,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

1948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

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并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他对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

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的赏识。

她断言:

“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

”这座图书馆在当时的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卢浮宫内标志不清,仿佛迷宫。

每年370万名游客大多都会迷失在224间昏暗的屋子里,试图找寻赫赫有名的3件作品:

米洛斯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透过防弹玻璃对着参观者微笑的“蒙娜丽莎”。

密特朗总统许诺:

“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

”随即,总统邀请了世界上15位博物馆馆长评选征集的改建方案,结果有13位馆长同时选中了同一个方案——在拿破仑广场上建一个“金字塔”入口,从地下通入卢浮宫内。

方案的设计者便是贝聿铭。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

1983年,贝聿铭参观了卢浮宫4次,在他眼中卢浮宫正处于一种“可怜”的境地。

8个世纪的不同用途和多次外貌改动使它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建筑。

贝聿铭的构想是建造一座约23米高的金字塔,理论上每小时可以吸纳1.5万名参观者。

在得知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时,法国人不分昼夜地表达他们的不满。

人们认为这一方案“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1:

1的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并投票。

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态度,同意了这个玻璃金字塔的设计方案。

有人回忆,“金字塔”落成那天,记者采访贝聿铭时,“他的脸亮得像金字塔”。

他说,等这一刻等了很久了。

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

20世纪70年代,贝聿铭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回到大陆。

他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

以贝聿铭的世界级名望来说,香山饭店只是一个小小的单子,但他却看重这个报效祖国的机会。

他的步履遍及江南一带的大小城市,他参观了无数的园林和庭院,要为自己设计的建筑风格注入新的生机。

最终,贝聿铭确立了香山饭店这幢建筑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理念。

香山饭店设计的层次感很强,逐渐展开,引人入胜。

贝聿铭说:

“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新鲜空气。

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镜框,那里总有园林。

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中银大厦。

他强调说,香港在1997年要交还中国,这幢建筑必须使福斯特的银行大楼和其他殖民统治的标志相形见绌,使香港著名的老公司放心,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香港会继续繁荣昌盛。

它应该代表“中国人民的抱负”。

贝聿铭有三子一女。

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三个儿子的名字里都含有一个“中”字,寓意是:

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

贝聿铭原本不希望子女继承自己的志向,他告诉儿子们:

建筑师是一种老年人的职业,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才能取得成绩。

但三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事业。

1990年,他和儿子贝礼中还因合作设计洛衫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衫矶美化奖”(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贝聿铭是在多重文化架构下孕育而成的建筑艺术家。

他的衣着等择取了西方的范式——现代建筑、几何学等,他的血脉和基因却是东方华夏民族的自然融通、刚柔相济。

(《“拥有两个世界的精华”贝聿铭》)

②卢浮宫改建时,贝聿铭深知法国人对美国文化的不信任,他没有立即表示对这一计划的热情,而是礼貌又决绝地回复:

“我年纪大了,不想再为了一个项目去搞竞争,要么直接把项目交给我,要么我放弃。

”密特朗当机立断把这个项目单独交给贝聿铭。

(《贝聿铭:

建筑界的外交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年少对建筑的浓厚兴趣,加上留学时的刻苦学习,特别是柴根道夫独具的慧眼和大胆的聘用,让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崭露头角。

B.作为一个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身上的多重文化性,使他能够同时拥有东西文化的精华,并在建筑设计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

C.肯尼的家族最后采用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最主要的原因是贝聿铭能够生动地描述自己的理念,并且受到肯尼迪遗孀的特别赏识。

D.由于法国人的反对,迫于压力的贝聿铭对卢浮宫的改造既要考虑“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又要做到两种建筑艺术的对接。

E.贝聿铭虽然身在外国,但仍心系祖国,骨子里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眷念情怀,同时对祖国的发展与未来充满信心。

(2)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本篇传记在选材、人物塑造、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贝聿铭在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中表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硕人》通过对齐女庄姜的细腻描绘,刻画了一个珠圆玉润、亮丽动人的古典美人。

③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过上寄情山水、恬然自适的隐居生活。

在安全检查座谈会上,有代表指出,当前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级领导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如临深渊的心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

同学们请务必记住,无论我们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登高自卑,决不能好高骛远,妄想一步登天。

他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物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

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①⑤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的百城房价指数显示,2016年6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64元/平方米,环比在经历连续8个月下跌后,本月微涨0.21%。

B、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C、历史文化名城塑造工程将加大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保护、开发与利用,从而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D、“行者精进,忍者不悔”是高仓健的座右铭,高洁的人品固然让他誉满天下,而高超的演技更是让合作者和朋友们对他念念难忘的原因所在。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A.而是,你能够收获丰富的知识选择一份工作

B.而是,你能够在未来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C.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