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97874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docx

高考语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指导

安徽省庐江县汤池中学高考语文作文指导《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含3篇高考满分作文)》

【考点透析】

《考试大纲》基础等级要求作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它是衡量考生作文内容的一条重要标准。

“感情真挚”要求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没有附加感、装饰感。

①体察真情。

考生要善于体验自身所承受的真诚的关心、爱护,观察周围生活的闪光点、动情点,即发现领悟人间真情。

②坦露真情。

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坦露在读者的面前,与读者产生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撞击。

③升华真情。

要让读者产生真正持久的感动,只是作者自己有一腔热情还不够,还需要去体悟真情,升华真情,让读者在热情冷却的过程中得到理性的启悟,以丰富他们的人生。

“思想健康”是要求考生写符合社会文明的内容,表现为“三不要”:

①不要选择毫无意义的材料;

②不要太多表现心中阴暗的东西;

③不要过于表现片面或错误的观点。

综观近十年高考全国卷作文一般从道德情操、价值取向、思想方法上命题,且每年的作文题都贴近考生生活,便于抒发真情实感。

作为高中学生应该有一些基本的是非观念、基本的情感倾向。

具体表现在“理”和“情”两个角度。

1.“理”。

要想使自己的文章能表现一定思想,平时要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①人生态度:

正确看待自己;正确评价别人;与人融洽相处;继承传统美德;提高个人修养;培养意志品质,等等。

②社会观点: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关心我们的世界(热切关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科技发展、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全面辩证地认识我们的世界(不仅要看到消极的一面,更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不仅要看到支流,更要看到主流,不仅要看到眼前,更要看到将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2.“情”。

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最无法欺骗的就是自己的感情,写文章更是这样。

表现感情的目的是为了感染别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真情实感,靠虚伪做作永远打动不了人。

如在考场上,为了取悦阅卷老师,我们有些考生声称自己父母双亡,或自己变成了残疾,仍然克服困难走进了高考考场,此中用矫情和谎言代替真情的做法,是不道德的,应该受到谴责。

同时,感情总是和一定的思想联系在一起,不正确的思想影响下的感情是不健康的。

在文章当中可以表现的感情多种多样,凡是能体现真善美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作为文章的主题。

根据中学生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

热爱自然;热爱家乡;仰慕英雄;热爱亲人;珍惜友情;同情弱者;嫉恶如仇等

【考题评点】

一、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

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

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

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剖析提示:

试题选取某网站“4220”聊天室一段关于遭遇挫折与内心痛苦的话作为材料,由此提炼出“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话题,让考生审视社会,审视人生,审视他人,审视自我,展示自己的思想水平、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

是的,人生在世,谁都有快乐,也会有痛苦。

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商场,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工厂,无论是在疆场还是在赛场,都可能面临挫折,遭受痛苦。

面对挫折与失败,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这是一个心理健康的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优良素质,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纵观古今中外,从司马迁到李白,从郦道元到徐霞客,从诺贝尔到居里夫人,从贝多芬到梵高……谁没有遭遇过挫折?

谁没有经受过痛苦?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能把挫折作为成功之母,将痛苦化为人生的财富,因而使他们事业成功,名垂青史。

事实上,每一位考生在经历了十六七年的人生风雨和十二三年的学海浮沉、书山跋涉之后,也经历过无数次“遭遇挫折”的精神炼狱。

让考生们在人生重大抉择之一的高考中,认真盘点一下人生,梳理一下记忆,做一次心灵的漫游和感情的冲浪,做一次心理按摩,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及时的。

当然,从作文立意上说,除了谈“遭遇挫折后不能放大痛苦”外,还可以认为“遭遇挫折后不应该把痛苦化解掉”(比如盛赞“勾践卧薪尝胆”),或者“遭遇挫折后应该放大痛苦”(比如颂扬“哀兵必胜”)。

另外话题为考生作了选材方面的提示:

“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连过去中学教育视为洪水猛兽、师生们讳莫如深的“恋爱”一词,文题中也提到了。

这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豁达和大度。

作为考生,目光还应放得更宽广些,不要只局限于提示语所提到的这些方面,此外还有失去健康,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荣誉,失去金钱,失去某种地位……也是遭遇人生挫折。

试题为考生自由发挥提供了相对广阔的空间。

 

尊敬的父亲:

父亲,当我以这两个有些沉重的字称呼你时,我的心更加沉重;在这安静的考场,想到了你,以这样的形式写信给您,我想哭。

曾经,当妈妈还在时,你是那样的健朗。

在我心中,你是我的偶像,我时时为你感到自豪。

从妈妈幸福的眼眸里,我知道了你是妈妈一生的依恋。

而你,确实是那一把伞,风雨里为我们挡去潮湿;烈日下为我们遮去酷暑。

您,我的父亲,我的依恋,我的偶像。

还记得吗?

曾经我们的家是那样的穷,妈妈在家带孩子,你一人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每月拿着那一点微薄的工资糊家,可你从无厌倦。

那日,你下岗了。

妈妈一人坐在沙发上垂泪,她不知以后家里的日子要怎样过下去,不知以后的路怎样熬下去。

父亲,我亲爱的父亲。

你走到妈妈面前,握着妈妈的手,一字一句地说:

“凤啊!

别哭,天塌下来我顶着,我一个堂堂男子汉,难道连个家都养不活。

”是的,以后的日子,你早出晚归,凭着健康的体魄和别人一些微薄的资助,你重新开始,在人心险恶的商海中摸爬滚打,不知疲惫。

每次看到你熬红的双眼,苍老的面容,日益增多的白发,妈妈眼里总是蓄着泪水,而我总是一次次告诉自己,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有出息。

那年,阳光和暖,你将你一年辛苦赚来的钱放到母亲手里,告诉母亲:

“凤儿,你以后和孩子有好日子过了。

”母亲一面点头一面泪落如珠,而你也哭了,当你把脸别到一边时,我告诉自己:

父亲,即使你一无所有,但只要有你,我们依然活得快乐,父亲,我亲爱的父亲。

那天,天气阴冷,像今天。

妈妈在艰难地支撑了半年后,终被那可恨的病魔夺去了生命。

那天,你眼睛红肿,衣服单薄,我一时觉得你苍老了许多,像一棵茁壮的树突然被人一下子砍倒。

那晚,你告诉我,孩子,以后的路你要自己走了,父亲,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为什么?

多少个夜晚,我坐在家门口等你,而你总是醉醺醺地回家,对于流泪的我,你却似乎已看不见,别人说你会打麻将了,我吃惊,当终于在一天帮你洗衣服,看到那个欠条时,我信了。

又有人说,你会跟村里的几个人去抽一种很特别的烟时,我呆了,连眼泪都落不下来了。

父亲,我亲爱的父亲,告诉我,这不是真的,我不愿失去母亲后,再失去一个健全的父亲,我永远不愿自己变成一个孤儿。

母亲,如果你在天堂里,能看到我们,那你告诉父亲:

“即使是已没有了我,但也并不等于失去了一切,这一些困难与曾经艰苦的日子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

”父亲,知道吗,这点挫折,算不了什么,即使失去,我们也可在人间为母亲祝福,母亲希望我们过得好,能为我们顶起生活的一片蓝天,一片希望。

父亲,我爱你,从头开始,母亲为我们祝福,我永远不愿失去你!

此致

敬礼

  女儿

年月日

【简评】

字字情,声声泪,这是一篇饱含着父女深情的优秀散文,读来令人感叹嘘唏,热泪盈眶。

昔日勇于面对艰难困苦、战胜挫折的父亲,一个能为妻儿遮风挡雨,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竟在妻子病故之后,放大痛苦,精神崩溃,急遽地沉沦下去。

女儿为此万箭穿心,痛心疾首,她详细地哭诉往事,希冀唤起父亲面对挫折时的坚毅与勇气,再度坚强地站起来,顶起生活的蓝天。

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没有丝毫的夸饰和矫情,朴实无华,感人肺腑。

尤其是文中那些对父亲深情的呼唤,一声声,一句句,重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

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

甲说:

“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

请以“铭记与忘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剖析提示:

忘记与铭记都是人性的本能,但这里更强调人的主体性,突出对“忘”与“记”的主体选择:

哪些该忘,哪些该牢牢记住,而且重心应在后者。

而在其中,就已经寄寓着人生走向和价值判断:

铭记的,该是影响着人生道路,体现着人生价值的事或人。

烟随风逝,名随史流

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风飘万里却总有散去的那一刻。

可是,你的名字却始终铭留青史。

项羽

看着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壮志。

相信人们忘记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记下来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

江边自尽,是你的宽怀所致,所以人们只会记得你的宽厚,“鬼雄”之称无愧。

人们铭记着你,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了。

司马迁

看着你坐在案边奋笔疾书,写着那部旷世之作。

人们只会钦佩你,佩服你忘记了宫刑的痛苦与耻辱。

仅凭着一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写着别人的事迹,却忘记自身的荣耀。

但是,你的事迹彪炳史册,名字流传千年。

人们铭记着你,就如记得你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李白

看着你在宫中自在逍遥,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着你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

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讽击了多少权贵之势。

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人生这样一回也无悔了。

人们佩服你,铭记你。

杜甫

看着你在成都郊外过着悠闲的日子,人们讶然于你的轻松,你忘记了你的不得志,却依然记得黎民百姓的日子。

因此,你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如此的博大,你忧国忧民的情感,你宽广无边的胸襟,让后来人铭记于心。

你的佳作,流传百世。

一个“诗圣”之称,你当之无愧。

你们将失败、不得志、耻辱,看得云淡风轻,却将你们的名字铭刻在了我们的心里。

溶溶月,淡淡风,能够忘记该忘记的,留下该留下的,是我们的福分。

让往事随风,看云卷云舒,闻梅花香飘万里,忆花香淡雅。

【简评】

选择在溶溶月,淡淡风的淡雅、香飘的优美环境中,追慕英雄以及历史文化名人,评判人生,对中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不错的加强自身修养的训练。

材料的选择上从项羽到杜甫,从自己熟知的文化历史名人切入,能紧扣话题中的“忘记”与“铭记”,写出中学生对积极人生的真切感悟和思考,眼界尚开阔,情感较真挚。

稍感不足的是主体部分的几个段落有平均使用笔力之嫌,缺少变化。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一些不能显现健康向上思想的高考作文的命运吧!

2002年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

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

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

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他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

登山者犯难了:

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

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

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

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

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

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2002年,江苏省有位考生的作文《我无话可说》,议论文,800字,大致内容如下:

面对这个十分平庸乏味的作文命题,我实在是提不起写作的兴趣。

我可以写捡钱包之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选择上交……但我懒得写它。

我可以写面对落水儿童,经过心灵的较量,选择跳入水中……但我也懒得写它。

说假话的文章太多了……这些假话我实在不愿去说,所以我选择了“无话可说”。

此文得29分。

另一篇高考作文《我的选择——走开》,命运就更惨了。

那是一篇议论文,800字,下面是节选:

看到这个标题请大家原谅我的自私,我对于这样的选择无悔,我也不会在年老的时候受良心的煎熬。

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首先请那位“登山者”接受我最真诚的批评:

你并不是一位具备登山者素质的人。

大家都知道在进行一些冒险活动时必须先弄清楚它的突发危险有哪些,以及怎么去应对,这是最基本的。

在雪山上遇到暴风雪首先应该找一个风较小的、平坦的地方,用登山工具把雪垒成一堵矮墙,墙要与风向垂直,这样才能挡住风,然后支起帐篷躺在里面,直到风停或变小了再去求救。

而你不过是一个莽汉,在暴风雪里乱撞很容易迷路,这样即使风雪停了你也不容易出去了。

然后我们来评述一下我的“自私”。

“登山者”的运气很好,还能遇到一个遇险者,但已“硬邦邦”了。

如果是我,我不会在这个“死”人身上浪费太多时间,虽然我也是个很善良的人,但《农夫与蛇》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

虽然他很可怜,但我比他更糟糕,他完全可以毫无痛苦地去天国,而我呢?

还有知觉,冷、饥饿、疲劳正吞噬着我的肉体、灵魂,我很惨很惨。

“登山者”还“翻了江,倒了海”等等,脱了手套去按摩那个与死神牵手的人,最后是个很好的结局,“遇难者”活了,两人一起走出困境。

很美的结局吗?

嗯哼!

既然按摩可以暖和身心,为什么不给自己按摩呀!

效果不是更好吗?

……

我并非无情无义,是个没有良心的人,但现实如此,受了吧!

我不后悔……我走开!

此文得20分。

诚然,这两篇作文都紧扣“心灵的选择”,回答了“怎样选择”“如何选择”的问题,但为什么还是得了低分呢?

因为它们与命题者意图背道而驰,与公众认同的价值观相悖,不能表现健康积极的写作意旨,读后不能让看到美好的、高尚的、令人奋发的东西,“文以载道”“道以服人”,这样写,高考作文的真正价值何在?

请记住:

阅卷老师在心灵上对符合题意而唱反调的作文,选择的是痛心。

因此,切忌随心所欲,抒发所谓的“真情实感”。

考场作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就要做到下列几点:

一、具体而不空泛。

具体而不空泛,是就文章内容而言的。

文章要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把事物写出来:

记叙要清楚明白,描写要形象生动,叙述应惟妙惟肖,议论要恰如其分,努力使每—种手法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二、真实而不虚假。

真实而不虚假,包括文章选材的真实和细节描写的真实。

细节的真实描写,也是感情真挚所不可或缺的。

三、自然而不做作。

要写真实的“我”,让“我”的激情在文中闪光,即所谓“为情而造文”,切不可无病呻吟。

【难点突破】

“文章不是无情物”,考场作文一定要做到用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别人。

(一)对情感素材的要求

1、情要真

唯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别人。

无病呻吟的感慨,大而空的口号,之所以难以引起他人的共鸣,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透着假”。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一篇文章,如果材料失真,只能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虚假的感觉,根本不可能使人感动。

当然我们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要合乎实际,合乎事理,合乎自然。

采用把发生在甲同学身上的事移到乙同学身上,这种移花接木的方式当然是可以的。

所以,作文中欲抒之情,心须是发自内心的真情。

2、情要美

真情也有高尚与卑劣之分,能引发读者共鸣的唯有高尚的、健康的、积极的感情。

如果是卑俗的情感,即使再真实,也不能感人。

一个小偷,强烈地想偷别人的东西,把这种感情写入文中,感情是真实了,但令人厌恶。

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3、情要浓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感有浓淡之分,浓烈深挚的情感来源于主体深刻的体验。

这就告诉我们,作文选材要选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动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

文学大师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有一个朋友去看望他,敲几次门,都没人回应。

这位朋友推门一看,发现他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抽泣异常。

一问,才得知他写到包法利夫人死了,悲痛不能自已。

大凡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浓烈感情的结晶。

推及到高考,大凡高分作文,都是考生浓烈感情的结晶。

(二)情感表达方式

文章写得动人,不光选材要注意到情真、情美、情浓,还要注意到表达技巧,表达得好,可以使动人的题材倍增其情。

反之,本来有浓烈感情的材料也变得寡淡了。

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1、在矛盾冲突中见真情。

“百炼之后始见真”,真情是锤炼出来的,矛盾冲突的双方便是两把大锤。

2、在细节描写中绘出真情。

其实细腻的细节描写,从来就是很能打动人的。

朱自清散文《背影》之所以一直感人至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作者细致地描绘出了父亲蹒跚地努力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我”买桔子的细节,考生如能在考场作文里设置这样的细节,必然也能打动阅卷老师。

请看实例:

灯灭了,宿舍里一片寂静,静得可以听到室友们的呼吸声。

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夜晚,因为明天我们将展开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寒窗苦读了十二年,也许只为了高考这一仗能一炮打响。

今晚,我没有任何压力,我让自己的思绪弛骋在广阔的草原上,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我的胸前,好漂亮。

……渐渐地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突然,床震动了两下,随即传来室友的呕吐声。

我一下子从睡梦中惊醒。

只见她蜷缩在床头,呼吸急促,不停地颤抖,嘴里还不停地说:

“怕,我怕……”

我飞快从上铺下来,给她倒了水,递过去一条湿毛巾。

就在我递过去的瞬间,她一把抓住了我的手,话没来得及说,又拼命地吐了起来。

茫然不知所措的我,只能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安慰她:

“不要紧张!

每个人都要过这一关的,勇敢一点!

“你,你不要走,陪我睡!

我怕……”我愣住了。

因为我很了解自己的癖性,一旦跟别人挤一张床肯定是睡不着的。

明天是高考的日子。

休息不好一定会影响发挥。

怎么办……我的心呯呯直跳。

夜真的很深了,我也真的困了。

于是,我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

“早点儿睡吧,一定能考好的。

”就在我刚触到床铺时,她又吐了,这一次比以前更厉害了,借着走廊里微弱的灯光,我看到她煞白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与不安,她的呼吸更加急促了,眼里只有无助、失望,却没有泪水。

我的心像被割了一道口子,很疼。

我知道我不能那么自私,同窗三年,今天也许才算是患难见真情。

我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我要让她感受到有一股强大的动力在支撑她,有一颗炽热的心在温暖她。

有生以来第一次,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在给予别人生的希望和勇气。

她蜷缩在我怀里,用她的双手紧紧地握着我。

真的,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正从我的体内注入到她的心房。

她的呼吸渐渐趋于平缓,不再抽搐了,也许她已经进入了梦乡……

这一夜我真的彻夜未眠。

此刻坐在考场里也还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但我一定会振作精神,争取发挥最佳水平。

同时,我也真诚地祝福室友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我无悔我的选择!

文中握手的细节描写极为精彩,这一“握”握出了我的人格与灵魂,握出了浓浓同窗爱,握出了深深的室友情。

3、在情景烘托中衬出真情。

景物描写若能与人物感情结合起来,就能起到很好的渲染烘托作用,从而增强感染力。

4、在文体选择中巧显真情。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百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但都不限文体,考生完全可以选择相对适合传情达意的文体来走表情传意的捷径。

诸多文体中,书信体相对较易直接表达对对方的感情。

1、题目:

我好想

要求:

依据自己的切身感受,提炼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作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2、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

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

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