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01869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docx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

(临床、预防、影像、口腔医学专业)

一、课程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两门相互关联而研究内容不同的学科。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它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研究;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和生长及其发育机理的科学。

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形成、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的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代码:

031200211,为必修课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专业的主干基础医学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能掌握组织和器官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理解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了解人体胚胎的发生和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为学习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课程和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从细胞的发现和选拔学说的建立起始,组织学发展迄今已300余年。

我国组织学研究起始上世纪初,组织学是从人体解剖学分化出来的一门科学,近40年发展迅猛,许多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近年来,组织学与胚胎学已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

例如:

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妇产科学及儿科学等基础医学及临床科学的研究均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并应用当代组织学的理论与技术解决各学科的问题。

当代组织学研究使用新发明的仪器和相关技术,如图像分析仪、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最具有特色的则是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术。

人体胚胎学建立于公元前300年,人体胚胎学分支学科较多,如分子胚胎学、畸形学、生殖工程学等,生殖工程学是胚胎学中新兴的研究领域,通过人工介入早期生殖过程,以获得人们期望的新个体。

主要技术有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卵质内精子或细胞核注射、配子和胚胎冻存。

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是该领域中最著名的成就。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组织学部分

1.了解基本组织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功能。

2.掌握上皮组织的特点、分类和几种被覆上皮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联系。

了解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及分类。

3.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掌握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功能。

4.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各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功能和正常值。

了解淋巴的概念和基本成分。

了解骨髓的类型和结构,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基本概念。

理解各种血细胞的发生规律。

5.了解软骨组织的结构、类型和功能。

掌握骨组织和骨的结构。

了解骨组织发生的基本过程及发生方式。

6.理解肌组织的特点和类型,掌握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7.了解神经组织的组成;理解神经元(神经细胞)的基本形态和类型;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类型、结构特点和功能。

掌握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及神经纤维的结构和类;掌握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了解神经末梢的类型及功能。

8.各系统组织学

(1)神经系统:

理解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的结构及功能。

了解神经节和脊髓灰质的结构和功能。

(2)眼和耳:

掌握眼球壁各层结构和功能。

了解晶状体、玻璃体的结构、房水循环途径以及眼睑的结构。

了解内耳壶腹嵴、位觉斑和螺旋器的结构与功能。

(3)循环系统:

掌握心脏、动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静脉的结构特点。

了解微循环的概念、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的结构特点。

(4)皮肤:

理解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结构和功能。

(5)免疫系统:

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了解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了解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的概念。

掌握淋巴组织的组成、淋巴结和脾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胸腺、扁桃体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6)内分泌系统: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掌握各内分泌腺的结构及功能联系。

(7)消化管:

了解口腔粘膜、舌、牙的一般结构,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掌握食管、胃、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8)消化腺:

理解唾液腺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掌握肝、胰的结构以及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理解肝的血液循环特点。

(9)呼吸系统:

了解鼻粘膜、喉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气管与主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肺的结构和功能。

(10)泌尿系统:

掌握肾的结构和功能联系。

理解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了解输尿管、膀胱的结构。

(11)男性生殖系统:

掌握睾丸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和精囊的结构和功能。

(12)掌握卵巢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子宫的结构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了解输卵管、阴道、乳腺的结构。

胚胎学部分

1.了解生殖细胞的成熟和获能,了解胚胎外形的建立和发育中的变化。

理解受精的条件、地点、过程和意义。

掌握胚泡形成和植入过程以及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

2.理解绒毛膜、羊膜和脐带的形成、结构和功能。

了解卵黄囊的形成和演变,了解蜕膜的形成和分部;。

掌握胎盘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孪生和多胎、先天性畸形及致畸原因。

4.了解颜面和四肢的形成及常见的畸形。

了解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眼耳的发生和常见畸形。

(二)基本技能

1.了解石腊切片的一般制作过程和HE染色方法。

2.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

3.能在光镜下辨认各种主要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能初步辨认电镜照片中主要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主要超微结构。

4.能绘光镜图并用文字描述光镜下所见主要结构。

三、教学内容

第1章组织学绪论

【教学目标】

一、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性质和任务及其在医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了解组织学发展简史和当代组织学现状。

三、了解组织学常用研究技术。

四、了解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五、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

一、织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

基本组织的概念和分类。

二、组织学发展简史和现状。

三、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四、组织学技术简介。

光镜技术:

石腊切片术。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嗜酸性、嗜碱性和中性的含义。

电镜技术:

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的图象观察。

组织化学术、放射自显影术、图象分析术、细胞培养术和组织工程等(自学)。

【实习内容】

录像片:

组织切片的制作过程。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电镜图像:

透射电镜的细胞结构图像、扫描电镜的结构图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基本组织的概念和分类。

2.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嗜酸性、嗜碱性和中性的含义。

难点: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教学方法】

一、大课讲授:

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2章细胞

【教学目标】

一、理解细胞各部结构及相关的功能。

二、了解细胞周期

【教学内容】

一、细胞膜结构及相关的功能。

二、细胞质结构及相关的功能

三、细胞核结构及相关的功能

四、细胞周期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细胞各部结构

难点:

细胞周期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第3章上皮组织

【教学目标】

一、掌握上皮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二、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三、了解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外分泌腺的结构。

四、理解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

一、上皮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二、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的分类。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移上皮的结构和功能。

三、腺上皮和腺:

腺上皮和腺的概念。

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

浆液性细胞、粘液性细胞;浆液性腺、粘液性腺、混合性腺。

四、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与功能。

游离面:

绒毛、纤毛。

侧面:

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

基底面:

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

【实习内容】

录像片:

上皮组织

光镜标本:

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电镜图像:

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上皮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2.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难点:

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教学方法】

一、大课讲授:

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4章结缔组织

【教学目标】

一、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分类。

二、掌握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三、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内容】

一、结缔组织的特点、分类及来源。

二、疏松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

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的特点。

基质(蛋白多糖生物大分子和分子筛、纤维粘连蛋白、组织液)。

三、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实习内容】

录像片:

固有结缔组织

光镜标本:

疏松结缔组织切片。

电镜图像: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胶原纤维。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难点:

基质分子筛的结构。

【教学方法】

一、大课讲授:

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5章血液和淋巴

【教学目标】

一、理解血液的组成。

二、掌握血细胞的结构、功能和正常值。

三、了解淋巴的概念和基本组成成分。

四、了解骨髓的结构。

五、了解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概念。

六、了解血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规律。

【教学内容】

一、血液的组成:

血细胞分类和计数的正常值。

二、红细胞:

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

正常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网织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和计数意义。

三、白细胞:

白细胞的分类。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功能。

四、血小板的结构及功能。

五、淋巴的形成及基本成分。

六、骨髓和血细胞发生:

骨髓的结构。

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

血细胞的发生过程及形态演变规律。

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发生。

【实习内容】

录像片:

血液

光镜标本:

血涂片

电镜图像:

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血细胞的结构、功能和正常值。

难点:

血细胞的发生过程及形态演变规律。

【教学方法】

一、大课讲授:

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及讨论

第6章软骨和骨

【教学目标】

一、了解软骨组织的结构、类型和功能。

二、掌握骨组织的结构及功能。

了解长骨的结构。

三、了解骨发生的基本过程和骨发生的方式。

【教学内容】

一、软骨

软骨组织的结构:

软骨细胞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软骨的纤维与基质。

软骨膜的结构与功能。

软骨的分类,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的分布、结构特点和功能。

软骨的生长方式。

二、骨

(一)骨组织的结构:

骨基质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

骨板、密质骨、松质骨的结构。

骨组织的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二)长骨的结构:

骨干(环骨板、哈佛氏系统和间骨板)的结构、骨骺的结构、骨膜的结构和功能。

三、骨的发生

(一)骨组织发生的基本过程(骨组织的形成和骨组织的吸收)。

(二)骨发生的方式:

膜内成骨与软骨内成骨。

(三)骨的进一步生长:

骨的加长和骨的增粗。

【实习内容】

录像片:

软骨、骨和骨发生。

光镜标本:

透明软骨、骨磨片、新生儿手指骨。

电镜图像:

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重点和难点】

重点:

骨组织的结构及功能。

难点:

骨发生的基本过程和骨发生的方式。

【教学方法】

一、大课讲授:

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7章肌组织

【教学目标】

一、理解肌组织的特点和类型。

二、掌握三种肌纤维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联系。

三、了解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教学内容】

一、肌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二、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肌原纤维、肌节、明带与暗带)。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肌丝、横小管、肌质网、三联体)。

骨骼肌纤维收缩的肌丝滑动原理。

肌肉的结构(肌内膜、肌束膜、肌外膜)。

三、心肌:

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特点。

四、平滑肌:

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特点。

【实习内容】

录像片:

肌组织

光镜标本: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纵横切面

电镜图像: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纤维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三种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2.肌节的超微结构。

难点: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教学方法】

一、大课讲授:

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8章神经组织

【教学目标】

一、了解神经组织的组成及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二、掌握神经元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联系。

了解神经元的分类。

三、掌握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

四、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功能。

五、了解神经纤维的类型与结构。

了解神经的结构。

六、了解神经末梢的概念、分类和几种代表性神经末梢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内容】

一、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

神经组织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二、神经元:

神经元的基本形态。

神经元的胞体、树突、轴突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联系。

神经元的分类。

三、突触:

突触的概念。

化学性突触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功能。

四、神经胶质细胞:

各种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五、神经纤维和神经:

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的光镜结构。

神经的一般结构。

六、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的概念与分类。

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及肌梭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运动终板的结构与功能。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的基本结构。

【实习内容】

录像片:

神经组织

光镜标本:

脊髓运动神经元、有髓神经纤维纵、横切面。

电镜图像:

神经细胞、突触、运动终板。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神经元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联系。

2.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

难点:

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

【教学方法】

一、大课讲授:

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9章神经系统

【教学目标】

一、掌握大脑皮质的结构及功能

二、掌握小脑皮质的结构及功能

三、理解脊髓灰质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四、了解脊神经节的结构及功能

五、了解血-脑屏障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内容】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节、神经丛的概念。

二、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的神经元种类。

大脑皮质的六层结构(分子层、外颗粒层、外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内锥体细胞层、多形细胞层)及神经传导通路。

三、小脑皮质:

小脑皮质的神经元种类。

大脑皮质的三层结构(分子层、蒲肯野细胞层、颗粒层)及功能。

四、脊髓灰质的结构及功能。

五、脊神经节的结构及功能。

六、血-脑屏障的组成及功能。

【实习内容】

录像片:

神经系统

光镜标本:

大脑、小脑、脊髓、脊神经节。

电镜图像:

血-脑屏障。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大脑皮质的结构及功能。

2.小脑皮质的结构及功能。

难点:

血-脑屏障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方法】

一、自主学习

第10章循环系统

【教学目标】

一、掌握心壁的结构。

了解心瓣膜的结构和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类型和结构特点。

二、掌握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及其与功能联系。

三、掌握毛细血管的类型、结构及与功能联系。

四、理解静脉的结构特点。

五、了解微循环的概念。

【教学内容】

一、心壁的结构:

心壁的构成。

心瓣膜的结构与功能。

心脏传导系统的起搏细胞、移行细胞和蒲肯野纤维的结构特点。

二、动脉:

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特点及结构与功能联系。

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分类。

各类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分布。

四、静脉的结构特点。

【实习内容】

录像片:

循环系统。

光镜标本:

心脏、中动脉、大动脉。

电镜图像: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心壁的构成。

2.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特点。

难点:

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

【教学方法】

一、大课讲授:

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11章皮肤

【教学目标】

一、理解皮肤的组成及功能

二、掌握表皮的结构

三、了解真皮的结构

四、了解皮肤的附属器及功能

【教学内容】

一、皮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表皮:

表皮的分层。

角质形成细胞(基底细胞、棘细胞、颗粒层细胞、透明层细胞、角质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角化过程。

非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

三、真皮:

真皮的分层,乳头层和网状层的结构特点。

四、皮肤的附属器:

毛(毛的组成。

毛干和毛根的结构。

毛囊的结构。

毛球和毛乳头的结构及毛发的生长和替换。

立毛肌的位置及功能)皮脂腺和汗腺的结构与功能。

【实习内容】

录像片:

皮肤

光镜标本:

手指皮、头皮。

电镜图像:

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结构。

难点:

皮肤的附属器。

【教学方法】

实验室教学及讨论

第12章免疫系统

【教学目标】

一、了解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了解主要的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了解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三、了解淋巴组织的组成和类型。

四、了解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的概念。

五、理解胸腺的结构和功能。

六、掌握淋巴结和脾的结构及功能。

七、了解扁桃体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

一、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主要的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的类型与免疫功能,淋巴细胞再循环。

巨噬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和种类。

三、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的组成。

淋巴组织的类型(弥散淋巴组织、淋巴小结)。

四、淋巴器官:

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的概念。

胸腺(胸腺的一般结构,胸腺皮质和髓质的结构与功能。

血-胸腺屏障的结构基础。

胸腺的功能)。

淋巴结(淋巴结的一般结构,皮质和髓质。

浅层皮质、副皮质区、淋巴窦和淋巴索的结构与功能。

淋巴结的功能)。

脾(脾的一般结构,白髓和红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和边缘区、脾索及脾血窦的结构与功能。

脾的功能)。

五、扁桃体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免疫的关系。

【实习内容】

录像片:

免疫系统。

光镜标本:

胸腺、淋巴结、脾。

电镜图像: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淋巴结的结构及功能。

2.脾的结构及功能。

难点: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教学方法】

一、大课讲授:

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13章内分泌系统

【教学目标】

一、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掌握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

含氮激素分泌细胞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二、掌握甲状腺的结构。

了解甲状腺素的形成和释放过程。

三、了解甲状旁腺的结构及分泌的激素。

四、掌握肾上腺的结构及分泌的激素。

五、了解垂体的分部。

掌握垂体远侧部和神经部的结构及功能。

理解丘脑下部与腺垂体及神经垂体的关系。

六、了解松果体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教学内容】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

含氮激素分泌细胞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二、甲状腺:

甲状腺的一般结构。

甲状腺滤泡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功能。

甲状腺素的形成和释放过程。

滤泡旁细胞的分布、结构及功能。

三、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的一般结构。

主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功能。

嗜酸性细胞的光镜结构特点。

四、肾上腺:

肾上腺的一般结构。

皮质:

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的光镜结构及分泌的激素。

皮质细胞共有的超微结构特点。

髓质:

髓质细胞(嗜铬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分泌的激素。

五、垂体:

垂体的分部。

腺垂体:

远侧部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分泌的激素,嫌色细胞的光镜特点。

中间部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结节部的结构特点。

垂体门脉系统的组成。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

神经垂体的结构及其与下丘脑的关系。

六、松果体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实习内容】

录像片:

内分泌系统。

光镜标本:

甲状腺、肾上腺、垂体。

电镜图像: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滤泡旁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和髓质细胞。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甲状腺的结构及分泌的激素。

2.肾上腺的结构及分泌的激素。

3.腺垂体:

远侧部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分泌的激素。

难点: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一、大课讲授:

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及讨论

第14章消化管

【教学目标】

一、理解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二、了解口腔的一般结构。

三、掌握食管、胃、小肠、大肠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四、了解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教学内容】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的结构和功能。

二、口腔: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

舌的基本结构舌乳头的类型,味蕾的分布、结构与功能。

牙的组织结构(牙本质、釉质、牙骨质)、牙髓、牙周膜和牙龈的基本结构。

(自主学习)

三、食管:

食管的结构特点(上皮、食管腺、肌层)。

四、胃:

胃粘膜的结构。

胃粘膜上皮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胃底腺的结构,主细胞和壁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功能,颈粘液细胞的特点,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的功能。

贲门腺和幽门腺的结构特点。

五、小肠:

小肠粘膜的结构。

肠绒毛的结构与功能,吸收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功能。

小肠腺的结构,潘氏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内分泌细胞和干细胞的功能。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结构特点。

六、大肠:

结肠和阑尾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七、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淋巴组织的分布及功能,微皱褶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功能。

【实习内容】

录像片:

消化管

光镜标本:

食管、胃、空肠、回肠、阑尾。

电镜图像:

主细胞、壁细胞、小肠上皮、胃肠内分泌细胞。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胃底腺的结构。

2.小肠粘膜的结构。

难点:

胃底腺主细胞和壁细胞的超微结构。

【教学方法】

一、课堂讲授

二、实验室教学

第15章消化腺

【教学目标】

一、理解唾液腺的一般结构,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掌握胰腺的结构和功能。

三、掌握肝的结构,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理解肝的血液循环特点及胆汁排出途径。

【教学内容】

一、唾液腺:

唾液腺的一般结构,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胰腺:

胰腺的一般结构。

外分泌部(腺泡与导管)的结构和功能。

内分泌部(胰岛)的分布,A、B、D、PP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三、肝:

肝的一般结构。

肝小叶的形态与结构。

肝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

肝血窦的结构特点,肝巨噬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窦周隙的结构,贮脂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胆小管的超微结构及胆汁排出途径。

门管区的结构及肝的血液循环。

【实习内容】

录像:

消化腺

光镜标本:

腮腺、下颌下腺、胰腺、人肝、猪肝。

电镜图像:

肝细胞、肝血窦、胆小管、窦周隙与贮脂细胞。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胰腺的结构和功能。

2.肝小叶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难点:

窦周隙及胆小管的超微结构。

【教学方法】

一、大课讲授:

多媒体教学

二、实验室教学

第16章呼吸系统

【教学目标】

一、了解鼻粘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理解气管与主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

三、掌握肺的一般结构。

肺导气部和呼吸部的结构,肺泡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

一、鼻腔:

鼻粘膜前庭部、呼吸部和嗅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气管与主支气管:

气管的管壁结构与功能。

主支气管的结构特点。

三、肺:

肺的一般结构。

肺导气部的组成及管壁结构变化规律。

呼吸部的组成及各段结构特点。

肺泡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肺泡隔、肺泡孔的结构。

气血屏障的组成及功能。

【实习内容】

录像片:

呼吸系统

光镜标本:

气管、肺。

电镜图像:

气管上皮、肺泡与肺泡隔、气血屏障、Ⅰ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肺导气部和呼吸部的结构。

2.肺泡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难点:

肺泡的超微结构。

【教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