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02465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docx

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汇总

2014年西湖区民营经济年鉴

【概况】西湖区是南昌市的中心城区,素有“千年南昌看西湖”的美誉,曾被联合国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区”,是全省的县域经济十大活力县(市、区),全省总部经济服务业基地和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

【地域位置】西湖区是南昌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东经115°49′22″~54′49″,北纬28°36′10″~40′43″。

东与南昌市青山湖区、青云谱区相邻,南与南昌县接壤,西濒赣江航道中心线与红谷滩新区隔江相望,北与南昌市东湖区相连。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4千米,总面积34.8平方千米,其中陆地29.8平方千米,占85.5%;水域5.0平方千米,占14.5%。

人民政府驻朝阳洲街道抚生路369号,邮政编码330025,行政区划代码360103。

管辖1个镇、1个管理处、10个街道办事处,设13个行政村、116个居民委员会、20个家属委员会,全区户籍人口44.51万人。

【行政区划及年末人口数】2014年,绳金塔街道公交家属委员会成建制转制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至年底,西湖区辖桃花镇1个镇(含朝农管理处管辖区),南站、南浦、西湖、朝阳洲、十字街、桃源、广润门、系马桩、丁公路、绳金塔10个街道办事处,共11个乡镇级政区;辖有居民委员会116个、家属委员会20个、村民委员会13个。

2014年末西湖区总户数为148199户,比2013年末净增1747户,增长1.19%。

户籍人口445100人,比2013年末净增590人,增长0.13%。

其中,非农业人口440785人,比2013年末净增468人,增长0.11%。

西湖区2014年行政区划统计表

镇、街道

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居委会数

家委会数

村委会数

驻地

行政区划

代码

邮编

南浦

0.7

11

1

船山路286号

360103001

330009

朝阳洲

2.2

12

1

朝安路朝阳小区20栋

360103002

330025

广润门

0.5

10

船山路657号

360103004

330009

西湖

0.4

8

羊子街208号

360103005

330003

系马桩

0.6

10

系马桩街26号

360103006

330003

绳金塔

0.6

9

2

慧园街5号

360103007

330003

丁公路

1.2

10

9

金盘路179号

360103009

330002

南站

1.3

7

3

洛阳路49号

360103010

330002

桃源

1.6

16

双桃路59号

360103011

330025

十字街

2.1

13

3

1

十字街599号

360103012

330002

桃花镇

23.6

10

1

12

桃花路399号

360103101

330025

合计

34.8

116

20

13

注:

行政区划单位按行政区划代码顺序排列;朝农管理处相关数据包含在桃花镇行政区划数据中。

【经济运行指标统计数】2014年,西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3000万元,同比增长9.0%。

实现财政总收入560988万元,增长7.7%;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2375万元,增长14.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9112万元,增长6.9%;实现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94210万元,同比增长18.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695万元,增长5.8%;实际利用内资311650万元,同比增长22.2%;实际利用外资15393万美元,同比增长14.9%;外贸出口总额54750万美元,同比增长9.8%。

【社会发展指标统计数】2013年,西湖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捷报频传。

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被列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国艾滋病防治示范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中医药特色卫生服务示范区,荣获了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县区、全省工业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并两次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区称号,实现了“双拥”模范区八连冠。

绳金塔、新风楼等一批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开发,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逾6%。

所有街道建立了一站式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在全市率先成立首家社区培训学院。

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新进步,社会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区、街、居三级劳动保障网络基本形成。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力度加大,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连续数年获“全省社会保险先进单位”。

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为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社团以及军队、警察等。

2013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73227万元,占全区GDP比重超过80%,达到80.56%。

从具体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60801万元,占17.1%;批发和零售业908125万元,占27.7%;住宿和餐饮业95922万元,占2.9%;金融保险业354630万元,占8.7%;房地产业296435万元,占9.1%;其他营利性服务业622743万元,占19%;非营利性服务业434571万元,占13.3%。

【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概况】近年来,西湖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的区位优势,着力构建“大商贸、大物流、大楼宇”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区财政总收入、GDP、社会零售品总额、城乡居民年纯收入等总量均位列省、市前茅,综合经济实力处于全省、全市的第一方阵。

当前,我区正处于实现华丽转身的关键时期,老城区百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朝阳新区十一平方公里的新城建设、沿江八平方公里的总部经济带建设、洪城商圈以南五平方公里的改造提升,这些,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

在西湖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民营经济贡献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民营经济总量扩大,贡献增大,发展速度加快。

至201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04.4亿元,增速达13.6%。

2014年全区民营经济在高平台上增长,受国际经济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增速有所下降,但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仍然实现20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4亿元,高于全区GDP增速,占全区GDP的比重首次达到52%,突破了过半大关,对财税的贡献率达78.3%,民营经济优势明显。

目前,全区有民营亿元商品交易市场10家、洪城商圈18大专业市场、786家物流企业、56栋商务楼宇。

其中,洪城大市场作为全国十大工业消费品综合市场排名第四,在2014年实现交易额278亿元,交易额居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之首;区物流企业占全市物流企业的71.5%,是全市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现有5000㎡以上楼宇63栋,建筑面积约176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300余户,有亿元楼宇7栋,超千万元楼宇达14栋。

二是民营经济举足轻重,作用突出,支柱地位逐渐形成。

在我区支柱行业中,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餐饮业、住宿业、批发零售业和建筑安装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

近三年,非公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区第三产业GDP所占比超过50%,表明民营经济的发展顺应了西湖区成为全省“商贸大区”要求。

三是民营经济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2014年,我区民营经济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值达84.6%,区非公经济增加值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0.01∶15.41∶84.58,区域非公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长方式发生转变,民营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优势,符合我区“淡出一产、飞出二产、突出三产”的发展战略。

同时,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已经开始由单纯的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品牌意识增强,涌现出了洪大商圈、煌上煌、和平集团、独一处、喜盈门、银燕物流等一大批品牌和企业,带动了民营企业产品质量和社会形象的提升。

四是民营经济发展活跃,成为全区创新创业的主平台。

至2014年,我区有民营经济实体3.8万户,其中个体户3.3万户,私营企业近5000家,近两年我区新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每年均超过9000户,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

我区民营企业经营范围活跃,除国家有明文限制的外,其他行业都有民营企业涉足。

五是民营经济社会贡献提高,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我区民营经济在吸纳剩余劳动力、解决安排就业方面有着独特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区80%以上的就业人员为民营经济企业吸纳和安置,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4万余人,为我区解决就业和下岗再就业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和做法】

(一)工作举措

1、领导高度重视。

我区高度重视对优化投资环境的组织领导,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头等大事,成立了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专职人员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

区长率先垂范,带头抓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带头抓项目建设。

同时,区各职能部门安排科级领导挂点联系企业,采取边调研、边督查、边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深入非公企业开展调研,积极研究制定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非公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推进全区非公经济稳步发展。

2、出台文件制度。

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2013】14号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民营经济工作的实施意见》。

同时,制定并实施了《西湖区优化投资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西湖区涉企检查备案制度》、《西湖区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西湖区优化投资环境问责办法》、《西湖区招商引资引荐奖励办法》、《西湖区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奖励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楼宇总部经济发展奖励办法》等一系列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政策,积极落实区领导挂点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每年安排西湖区中小企业发展奖励专项资金200万元、融资奖励专项资金30万元,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从制度层面确保民营经济持续、健康、稳定、规范发展。

3、开展非公考核。

我区针对非公经济工作专门建立了非公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各街道和经济关联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目标体系。

每年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非公经济发展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评估和工作督导,建立健全定期报告、工作激励机制,并在全区年度工作大会中进行专项报告。

4、建立专项资金。

从2013年起,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专项资金以及专门奖励机制,每年安排西湖区中小企业发展奖励专项资金200万元、融资奖励专项资金30万元,同时,制定并实施《南昌市西湖区中小企业发展奖励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着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5、开展主题活动。

为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落到实处,我区于2014年4月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主题实践活动,为民营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帮解惑帮答疑、保转型促发展”,通过“政策宣讲、调查研究和务实帮扶”三大举措,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宣讲赣发省、市【2013】14号文件精神和西发【2013】34号文件精神,重点关注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本着服务企业务求实效的原则,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二)具体做法

1、实行简政放权。

简化行政办事程序,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建立“绿色通道”方面,创新了工作举措,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街办三级联动的审批办证“绿色通道”,配备专人,从立项到开工开业实行特事特办,同时,在全省率先制定《服务“楼宇经济”工作实施方案》,为我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配套服务。

2、推进政务公开。

取消了企业年度检验,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并向社会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为企业提供了便利。

3、重视行风建设。

有效推进民主法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行政执法环境得到优化,在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如在工商行政审批中,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实收资本不再作为登记事项;新设立公司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公司股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即可;放宽了投资领域,按“非禁即准”的原则,对民营资本全面放开投资领域。

4、提高办事效率。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省级试点工作。

在服务理念上,把企业当作政府上帝,用“管家式”的服务,为企业献计献策、排忧解难。

从2014年1月起,我区结合第七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免征企业注册登记费、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取消了企业年度检验费,共减免企业相关费用200多万元。

实行新政策以来,窗口办证业务量同比增长3倍多,有力激发我区市场活力,活跃了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管理服务】

1.开展专题调研。

2014年,西湖区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一是民营经济发展调研。

年初,西湖区中小企业局组成调研组,利用二个月时间,专门针对辖区内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分别深入区属中小微企业、发放百余份问卷调查表和信息采集表,围绕西湖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在个私民营企业、洪城商圈、物流、协(商)会,分别召开座谈会5个,并形成了专门调研报告,作为南昌市民营经济调研第一手资料。

二是组织辖区内145家小微企业参加“南昌市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研究”调研座谈,召开小组活动9次,为企业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形成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合力。

2.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2014年,西湖区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一是出台政策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制定出台中共西湖区委、西湖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民营经济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发[2013]34号),并从2014年起,每年安排西湖区中小企业发展奖励专项资金200万元、融资奖励专项资金30万元,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二是向上争资争项目争政策。

认真落实国务院、省、市有关政策措施,2013年向上争取资金共计211.01万元,其中用于西湖区中小企业局服务中心建设服务平台3万元、调研经费2.01万元,用于扶持4家初创型小微企业30万元,用于扶持2家成长型中小企业40万元,用于扶持4个社会公共服务平台116万元,用于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20万元。

三是建立和完善区成长型中小企业信息库。

2013年筛选认定新入库区成长型中小企业库的企业20家,建立和完善区成长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并从中推出6家申报市级成长型中小企业库,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收集100余家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企业信息,建立较为全面、详实的工作台账,作为全区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发展的资料。

四是主动跟进做好中小企业认定工作。

为助推西湖区中小企业参与一些项目申报、工程招投标等,2013年开始,加大了中小企业认定工作力度。

2013年已对区属33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认定。

五是拓宽融资服务渠道。

加强政银企对接,收集20家企业的融资需求表,组织他们参加3次融资洽谈会。

西湖区中小企业局会同西湖区金融办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日常监管工作,促进其为企业融资更好地提供担保服务。

六是注重抓中小企业培训工作。

举办了《西湖区中小企业资本市场业务知识培训班》,32家中小企业参加。

推荐了63个企业家或企业高层人员参加省市MBA研修班。

3.推进全民创业工程。

2014年,西湖区全力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一是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

西湖区中小企业局实施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研究工作,进一步搭建初创型小微企业发展平台,以资源整合方式引导小微企业集群式发展,抱团共赢。

2014年,西湖区已组织了5家小微企业申报《市初创型小微企业项目》,组织7家中小企业申报《市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扶持成长型小企业项目》,推荐2家企业申报省、市级小微创业园。

另外,还组织企业申报入库,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政策帮扶企业成长壮大。

二是表彰全民创业先进典型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开展全民创业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召开西湖区全民创业暨加快民营济发展工作大会。

表彰先进单位(企业、个人)共计42个,其中:

表彰先进中小企业10家、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先进单位20家、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行业协(商)会2家、服务中小企业的优秀个人10名,表彰经费共计25万元。

三是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张显活力。

为引导、鼓舞中小企业做“有梦的人”和“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推荐胡俊华为“中国梦”典型人物。

【工业园介绍】

1.西湖(安义)工业园。

根据和友好县区安义县达成的协议,2006年3月江西安义工业园规划了1500亩土地作为西湖区工业园用地;园区位于南昌市安义县境内,位于安义县城东大门——凤凰山上,南安一级公路穿境而过,距县城1.5公里、南昌市50公里、昌北国际机场35公里、九江港和国际名山庐山100公里、昌九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新祺周车站25公里,完全融入了“南昌半小时经济圈”。

伴随着江西高速路网日益发达,以南昌市为中心的天字型高速框架已完全形成,西湖(安义)工业园已形成8小时之内通达“浙、闽、粤、沪、苏、皖、鄂、湘”等八个省会城市、涵盖人口4.6亿的“8小时经济圈”。

随着南昌西外环高速公路建成及昌北国际机场扩建、昌九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安义已成为临空经济圈中最佳位置的县。

同时,南昌与上海、宁波、厦门、深圳实行“海铁联运”,可以实现“一次报关,一次验证,一次通行”,极大地方便了出口企业。

江西安义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已完成规划区域10平方公里,建成区域3平方公里。

西湖区(安义)工业园现已入驻项目6个,投资总额16.2亿人民币,用地面积352亩。

由江西和强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人民币兴建的电动自行车与燃油助力车制造基地项目,占地100亩,已于2006年10月开工建设,2008年1月份开始试生产,同时,江西和强实业有限公司和南昌大学签订了锂电池科技成果产业合作协议,成立了江西美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3.2亿元,占地100亩,该项目计划打造全国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西湖区申报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基地”项目被列为南昌市2008年已开工的11个“3010”工程项目之一,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基地。

由江西金元莱实业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1000吨/年有机硅农用助剂项目,占地70亩,于2008年3月份开工,2009年3月正式投产。

由江西省三抗保健品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年产50吨甲壳质几丁聚糖系列保健食品项目,占地30亩,于2008年5月开工,2009年5月正式投产。

由香港001集团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江西康道生物有限公司生物制品生产基地项目,占地22亩,于2008年8月份开工,2009年6月正式投产。

由江西司安实业有限公司与青岛康地恩集团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江西康地恩派尼生物有限公司项目占地30亩,于2008年5月开工,2009年底正式投产。

园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园林式、综合型”的开发原则,以打造一流生态配套工业园区为目标,合理布局未来发展空间结构,以南安公路为拓展轴,带动园区滚动发展,形成“一心、二轴、三纵横、四区、六产业、八组团”的布局结构形态。

一心:

即规划在基地偏东南部南安一级公路侧布置集行政、商业、文化娱乐、公共绿地为一体的中心区。

中心区设置管委会、会展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接待中心、购物中心、企业家俱乐部、职工休闲中心等主要项目。

同时,保留中心区域植被情况较好的一处山体,形成工业区内的“绿心”。

二轴:

即一条以南昌至安义县城的通道——南安一级公路为主轴线,一条以园区主干道——凤凰循环大道为中轴线向东西面纵深发展。

三纵横:

即以凤凰路、舞凤路、循环东路为路网框架,向南北两向拓展,并形成内、外环路,“三纵三横”主干道为园区提供与外界的主要联系,内、外环路则完成了各工业组团间的网络联系。

四区:

即在园区内规划建设金融区、生活区、商业区、行政服务区,合理配置小学、幼儿园、医院、便利中心等便民服务项目,各自服务于东、西两侧的工业组团及周边居民。

并派金融、电力、水力、工商等职能部门进驻,为园区提供功能齐全的配套服务。

六产业:

做强做大建材、纺织、食品、电子、化工、磨料磨具六大产业。

八组团:

规划依据安义县及工业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工业布局结构,结合工业区一期已经开发的工业产业现状,由东至西布置了八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组团—纺织园、食品园、建材园、精工园、创业园、磨具园、起步园和高新园。

2.西湖(罗亭)工业园。

地处南昌市西北郊和昌九工业走廊内,距南昌市中心28公里,东邻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靠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近江西安义工业园。

园区总规划面积16.2平方公里,沿南安公路北侧自东向西扩展。

起步区面积为1平方公里,其中大量土地为地势平坦的荒山丘陵地,规划中的两条15米宽和30米宽的道路已基本建设完工。

园区基础设施完善,供电、通讯、国际互联网络已铺设至南安公路北侧,供水设施也将在近期铺设。

西湖(罗亭)工业园现已入驻项目1个,投资总额3千万美元,用地面积258亩。

由香港客商出资3000万美元的江西中巽木业有限公司项目,占地258亩,2009年6月签约,2010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罗亭工业园在发展过程中具备了以下几大优势:

一是交通优势。

工业园区交通便利,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方便快捷。

在城际交通方面,公路有105、316、320国道,高速有京福高速、沪瑞高速、赣粤高速三条国家级高速主干道相互联接,高速路网使园区可以在6小时内直达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福州、厦门、武汉、长沙、合肥、南京等周边大城市。

铁路方面,京九、浙赣、皖赣、向乐4条铁路线在南昌火车站交汇,拥有98股道的全国第二大货运编组站位于南昌向塘,工业园到达南昌火车站和向塘货运站只需20分钟,南昌至全国主要大城市的铁路交通都可以朝发夕至。

与深圳、厦门、宁波的海铁联运路网已全面运营。

航空方面,工业园距南昌昌北国际机场9公里,该机场开通了直飞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香港、新加坡等地的40多条国内国际航线,使得园区可以最便捷地与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往来及文化交流。

水运方面,工业园距南昌港国际集装箱码头11公里(这是我国国内内河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可达10万标箱,码头内设有集“一关三检”和海事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此外,工业园距九江外运港口120公里。

二是成本优势。

素质较高而价位较低的人力资源、体系完备而供应充足的生产要素是工业园区的又一重要优势。

工业园区内及周边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云集,有包括中国重点大学南昌大学在内的40多所院校,80余所专业技术学校,每年可为企业提供近4万余名高素质人才。

而制造产业员工月平均工资600-800元人民币,只有沿海发达地区的60%-70%。

三是生态优势;南昌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湾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环境优雅,境内有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华民族音律发祥地和南昌历史文明的源头,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自然景观更为秀美,是江西省三大避暑胜地之一,为南昌市近郊一块非常难得的风水宝地,经过多年发展,已构成南昌天人合一的最佳人居环境。

【特色产业介绍】

1.以创建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万马服饰广场以服务小微企业创业为宗旨,建立服务平台,以立足于“以创建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工作的理念,积极加快推进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获得了南昌市小微企业创业园专项扶持资金项目。

2014年开始将原有店铺租金浮动优惠方式,固定为小微企业创业二年期间减免租金15%,五年期间减免租金30%的方式。

2014年全年为创业商户减免租金总计72万元;水电费16.64万元。

万马服饰广场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支持下,积极孵化中国成长型服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