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13087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1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化学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2015届高三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

(51分)

1.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

 A.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B.移向Cu极,阴离子移向Zn极

 C.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D.和阴离子都移向Cu极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锌铜原电池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A.Zn为负极,Cu为正极,阳离子向Cu极移动,阴离子向Zn极移动,故A错误;

B.Zn为负极,Cu为正极,阳离子向Cu极移动,阴离子向Zn极移动,故B正确;

C.Zn为负极,Cu为正极,阳离子向Cu极移动,阴离子向Zn极移动,故C错误;

D.Zn为负极,Cu为正极,阳离子向Cu极移动,阴离子向Zn极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明确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2.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

 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用锌粉代替锌块可使反应加快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A、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是化学腐蚀;

B、镀锌铁表面破损后形成原电池反应,锌做负极,铁被保护;

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是发生的化学反应,不是原电池反应;

D、锌粉和稀硫酸接触面积大于锌块的接触面积;

解答:

解: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是发生的化学腐蚀,不是原电池反应,故A不符合;

B、镀锌铁表面破损后形成原电池反应,锌做负极,铁被保护,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故B符合;

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是发生的化学反应,故C不符合;

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锌粉和稀硫酸接触面积大于锌块的接触面积,用锌粉代替锌块可使反应加快,和原电池反应无关,故D不符合;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金属腐蚀和电化腐蚀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3.碱性锌锰电池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根据电池的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  )

 A.Zn为负极,MnO2为正极

 B.Zn为正极,MnO2为负极

 C.工作时电子由MnO2经外电路流向Zn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MnO2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碱性锌锰电池中失电子的一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得电子的一极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据此分析.

解答:

解:

A、碱性锌锰电池中,锌失电子作负极,MnO2得电子作正极,故A正确;

B、锌失电子作负极,MnO2得电子作正极,故B错误;

C、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即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MnO2,故C错误;

D、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MnO2电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原理,题目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电极的判断、电子的流向,主要把握原电池反应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4.铅蓄电池充电时,PbSO4(  )

 

A.

在阳极生成

B.

在阴极生成

 

C.

在两个电极上生成

D.

在两个电极上除去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铅蓄电池充电,实质是电解反应,阳极上发生反应为:

PbSO4+2H2O﹣2e﹣=PbO2+4H++2SO42﹣,阴极发生反应为:

PbSO4=Pb﹣2e﹣+SO42﹣,据此分析.

解答:

解:

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电解反应:

Pb﹣2e﹣+SO42﹣=PbSO4,正极电极反应:

PbO2+2e﹣+4H++SO42﹣=PbSO4+2H2O,充电是放电的逆反应,阳极上发生反应为:

PbSO4+2H2O﹣2e﹣=PbO2+4H++2SO42﹣,阴极发生反应为:

PbSO4=Pb﹣2e﹣+SO42﹣,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铅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熟悉其电极反应式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式进行:

Cd(OH)2+2Ni(OH)2

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

 

A.

Cd(OH)2

B.

Ni(OH)2

C.

NiO(OH)

D.

Cd

考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总反应式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判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解答:

解:

总反应式是Cd(OH)2+2Ni(OH)2

Cd+2NiO(OH)+2H2O,由方程式可知,Cd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原电池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则Cd为原电池的负极,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反应.

 

6.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B.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C.

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

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入阴极,据此分析.

解答:

解:

A、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故A错误;

B、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故B正确;

C、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阳极上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

D、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入阴极,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池知识,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7.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锌铜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

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C.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D.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纯铜作阳极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铜为不活泼金属,在铜锌原电池中为正极,电镀时,如镀铜,则铜为阳极,精炼铜时,粗铜为阳极,纯铜为阴极,以此解答.

解答:

解:

A.锌比铜活泼,锌铜原电池中铜是正极,故A正确;

B.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电解质为铜盐溶液,阴极上析出铜,故B正确;

C.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粗铜中的锌、铁、银、金等金属可与铜分离,故C正确;

D.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纯铜作阴极,可起到提纯铜的目的,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把握电解的应用,难度不大.

 

8.在下列装置中(都盛有0.1mol/LH2SO4溶液)Zn片腐蚀最快的是(  )

 

A.

B.

C.

D.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电化学腐蚀较化学腐蚀快,金属得到保护时,腐蚀较慢,作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被保护,腐蚀快慢为:

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

解答:

解:

A中发生化学腐蚀,B中锌作原电池正极,锌被保护,C中锌作负极,发生电化学腐蚀,加快锌的腐蚀,所以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C>A>B,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不同条件下金属腐蚀的快慢,明确腐蚀快慢为:

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9.下列装置中(杯中均盛有海水)能使铁受到保护不被腐蚀的是(  )

 

A.

B.

C.

D.

考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作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被保护,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该装置中Fe作阳极,阳极上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加速被腐蚀,故A错误;

B.该装置中Fe作阴极,Fe电极上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Fe被保护,故B正确;

C.该装置中Fe易失电子作负极、Sn作正极,Fe加速被腐蚀,故C错误;

D.该装置中Fe作阳极,阳极上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加速被腐蚀,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明确金属腐蚀快慢顺序为:

作电解池阳极>作原电池负极>化学腐蚀>作原电池正极>作电解池阴极,同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

 

10.为了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与(  )

 

A.

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B.

铜板相连

 

C.

锌板相连

D.

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考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保护钢管不受腐蚀采用的电化学方法有: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即作原电池阳极或电解池阴极都能保护钢管不受腐蚀,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钢管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则钢管作电解池阳极,电解池工作时,阳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加快铁的腐蚀,故A错误;

B.与铜板相连,遇到合适电解质溶液构成了原电池,且作负极,加快钢管被腐蚀,故B错误;

C.与锌板相连,遇到合适的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且作正极,从而保护钢管不受腐蚀,故C正确;

D.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作电解池阴极,从而保护钢管不受腐蚀,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难度不大,金属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时都能受到保护.

 

11.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

生铁比纯铁容易生锈

 

C.

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

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

考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根据是否能构成原电池判断,如果金属能构成原电池的就能产生电化学腐蚀,否则不能产生电化学腐蚀,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中,金属锌为负极,金属铜做正极,Cu被保护,不易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有关,故A不选;

B.生铁中金属铁、碳、潮湿的空气能构成原电池,金属铁为负极,易被腐蚀而生锈,和电化学腐蚀有关,故B不选;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形成原电池装置,其中金属铁为负极,易生铁锈,和电化学腐蚀有关,故C不选;

D.银质奖牌长期放置后在其奖牌的表面变暗是由于金属银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的结果,属于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注意在原电池中,负极金属易被腐蚀,正极金属被保护,明确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区别即可解答,难度中等.

 

12.(2011•安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反应式:

Ag+Cl﹣﹣e﹣=AgCl

 

B.

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C.

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

AgCl是还原产物

考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根据电池总反应可判断出反应中Ag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AgCl是氧化产物;方程式中5MnO2生成1Na2Mn5O10,化合价共降低了2价,所以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以形成闭合电路.

解答:

解:

A、根据电池总反应:

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可判断出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发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

Ag+Cl﹣﹣e﹣=AgCl,而不是正极方程式,故A错;

B、根据方程式中5MnO2生成1Na2Mn5O10,化合价共降低了2价,所以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故B正确;

C、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C错;

D、反应中Ag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AgCl是氧化产物,故D错.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离子的定向移动以及电化学的简单计算,做题时要注意总电池反应式的判断利用,运用两极上的反应特点做题,分析M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该题的难点.

 

13.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Fe+Ni2O3+3H2O

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根据电池的总反应:

Fe+Ni2O3+3H2O=Fe(OH)2+2Ni(OH)2,可以判断出铁镍蓄电池放电时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失电子生成Fe2+,最终生成Fe(OH)2,Ni2O3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为氧化剂,得电子,最终生成Ni(OH)2,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则充电时,阴极发生Fe(OH)2+2e﹣=Fe+2OH﹣,阴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电池充电时,阳极发生2Ni(OH)2+2OH﹣﹣2e﹣=Ni2O3+3H2O.

解答:

解:

A、反应后产物有氢氧化物,可得电解液为碱性溶液,由放电时的反应可以得出铁做还原剂失去电子,Ni2O3做氧化剂得到电子,即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故A正确;

B、根据总反应Fe+Ni2O3+3H2O=Fe(OH)2+2Ni(OH)2,可以判断出铁镍蓄电池放电时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失电子生成Fe2+,碱性电解质中最终生成Fe(OH)2,负极反应为:

Fe+2OH﹣﹣2e﹣=Fe(OH)2,故B正确;

C、充电可以看作是放电的逆过程,即阴极为原来的负极,所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Fe+2OH﹣﹣2e﹣=Fe(OH)2,所以电池充电过程时阴极反应为Fe(OH)2+2e﹣=Fe+2OH﹣,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会升高,故C错误;

D、充电时,阴极发生Fe(OH)2+2e﹣=Fe+2OH﹣,阳极发生2Ni(OH)2+2OH﹣﹣2e﹣=Ni2O3+3H2O,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有关知识,做题时注意根据总反应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判断化合价的变化,以得出电池的正负极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14.2011年4月19日至28日,以“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车展在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车展期间,新一代电动汽车因其“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而倍受关注.液态锂离子电池是一种被采用的车载电池,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如下:

正极6C+xLi++xe﹣═LixC6,负极LiNiO2﹣xe﹣═Li1﹣xNiO2+xLi+.则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电子从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B.

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

 

C.

该电池的总反应为LiNiO2+6C

Li1﹣xNiO2+LixC6

 

D.

充电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Li1﹣xNiO2+xLi++xe﹣═LiNiO2

考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得失电子相同的条件下,将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电池反应式,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外电路流向正极,电解质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充电时,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解答:

解:

A.放电时,电子从电池的负极流向电池的正极,故A错误;

B.放电时,Li+应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B错误;

C.得失电子相同的条件下,将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电池反应式,则电池反应式为LiNiO2+6C

Li1﹣xNiO2+LixC6,故C正确;

D.充电时,阳极应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6C+xLi+,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根据电子的流向、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极反应式来分析解答,难度中等.

 

15.(2012•四川)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

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B.

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

 

C.

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O2=CH3COOH+H2O

 

D.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O2+4e﹣+2H2O=4OH﹣

考点:

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正极应为O2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正负极相加可得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可根据电极反应式判断离子和电子的转移问题.

解答:

解:

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

B.氧气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应有0.1mol氧气被还原,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故B错误;

C.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可知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酸和水,总反应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故C正确;

D.燃料电池中,氧气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生成水,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题中乙醇被氧化为乙酸的特点,答题中注意审题,根据题给信息解答.

 

16.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

2H2+O2=2H2O,电解液为KOH,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H2O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电池能发出蓝色火焰

 

B.

H2为正极,O2为负极

 

C.

工作时,电解液的pH不断减小

 

D.

电极反应为:

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该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H2+4OH﹣﹣4e﹣=4H2O、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电池反应式为2H2+O2=2H2O,结合溶液中KOH是否浓度变化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该电池中燃料不燃烧,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不能发出蓝色火焰,故A错误;

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故B错误;

C.放电时反应过程中生成水,但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H2O蒸发,所以KOH浓度不变,则溶液的pH不变,故C错误;

D.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负极:

2H2+4OH﹣﹣4e﹣=4H2O,正极:

O2+2H2O+4e﹣=4OH﹣,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燃料电池,明确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易错选项是C.

 

17.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

电池的总反应是:

2C4H10+13O2→8CO2+10H2O

 

C.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O2+4e﹣=2O2﹣

 

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C4H10+26e﹣+13O2﹣=4CO2+5H2O

考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在丁烷燃料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4H10﹣26e﹣+13O2﹣=4CO2+5H2O,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总反应式为2C4H10+13O2═8CO2+10H2O,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解答:

解:

A、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

B、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与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相同,为2C4H10+13O2═8CO2+10H2O,故B正确;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

O2+4e﹣=2O2﹣,故C正确;

D、丁烷具有还原性,在丁烷燃料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4H10﹣26e﹣+13O2﹣=4CO2+5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侧重于电极反应方程式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正负极发生的变化结合电解质的特点书写电极反应式.

 

二、填空题

18.(5分)原电池是一种 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极上发生 氧化反应 .是 负 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极上发生 还原反应 ,是 正 极.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负极是金属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氧化反应,正极是阳离子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还原反应.

解答:

解: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在该极上是阳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

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氧化反应;负;还原反应;正.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概念和工作原理知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