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14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docx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

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

1.【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现有t2℃时的溶液Ⅰ、Ⅱ各100g,溶液Ⅰ中含物质甲50g,溶液Ⅱ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

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溶液Ⅰ是甲的饱和溶液

B.t2℃时,溶液Ⅰ中甲的质量分数为50%

C.t2℃时,溶液Ⅱ中含乙37g

D.从t2℃降温至t1℃时,乙不会从溶液Ⅱ中析出

【答案】B

【解析】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37g,所以50g的水中能溶解g甲,所以Ⅰ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37g,100g溶液Ⅰ中含物质甲50g,所以溶液Ⅰ中甲的质量分数为

×100%=50%,故B正确;C、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7g,所以100g溶液Ⅱ中含乙的质量为100g×

×100%=g,故C错误;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从t2℃降温至t1℃时,乙的饱和溶液会有溶质析出,故D错误。

故选B。

2.【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B.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

D.常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

【答案】C

【解析】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2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g,所以a中溶液是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10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40g,所以2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8g,所以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故B错误;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始终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常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3.【2019年安徽省】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60

溶解度/g

KNO3

110

NH3

70

56

20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答案】C

【解析】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氨气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B、20℃时,KNO3的溶解度是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4%,故B错误;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D、NH3是气体,NH3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4.【2019年广西省梧州市】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a的溶液由t2℃降温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

C.t2℃时,50g的a溶于50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

D.c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D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将a的溶液由t2℃降温到t1℃,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50g的a溶于50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故C错误;D、c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溶剂质量也不变,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5.【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分析下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将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一定会析出(110-a)g晶体

D.t2℃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的质量大

【答案】C

【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A正确;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故B正确;C、将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D、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的质量大,故D正确。

故选C。

6.【2019年重庆市A】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甲的质量大

D.t1℃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40%,故B错误;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错误;D、t1℃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两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质、溶剂质量都不会改变,所以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7.【2019年海南省】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大

B.t2℃时,ag甲溶于100g水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C.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25%

D.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g,所以ag甲溶于100g水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C、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

×100%=20%,故C错误;D、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8.【2019年河南省】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将a1℃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a2℃,溶质的质量为甲_____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2℃时,65g甲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______________g。

【答案】a1等于10

【解析】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a1℃;将a1℃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a2℃,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所以溶质的质量为甲等于乙;a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65g甲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

﹣65g=10g。

9.【2019年天津市】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_。

③t2℃时,完全溶解ag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④t2℃时,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____________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实验室欲除去粗盐样品中含有的不溶性泥沙,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和用品有:

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____________和滤纸。

(3)在实验室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45g,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将45g10%的氯化钠溶液配成含氯化钠为%的溶液,得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答案】

(1)①C>B>A②C③100g④小于

(2)漏斗

(3)500

【解析】

(1)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②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C;③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ag,所以完全溶解ag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100g;④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小于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

(2)实验室欲除去粗盐样品中含有的不溶性泥沙,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和用品有:

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漏斗和滤纸。

(3)在实验室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45g,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10%×45g=g,将45g10%的氯化钠溶液配成含氯化钠为%的溶液,得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

=500g。

10.【2019年广东省】如图所示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____________;3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2)80℃时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使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3)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是:

配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1)硫酸铈硝酸钠

(2)60%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

(3)降温结晶

【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硫酸铈;30℃溶解度最大的是硝酸钠。

(2)80℃时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60%;使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

(3)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是:

配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11.【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如图所示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P点是a、c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将a物质2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3)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答案】

(1)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65

(3)b>a>c

【解析】

(1)P点是a、c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

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将a物质2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最多溶解15g,所得溶液的质量=15g+50g=65g。

(3)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

12.【2019年广西省贵港市】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按如图步骤进行操作:

(1)甲属于___________(填“易”或“可”)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

(2)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_______。

(3)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____________g。

【答案】

(1)易增大

(2)C、DA

(3)50

【解析】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8g,所以甲属于易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8g,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6g,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6g,所以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C、D;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A,都是

×100%。

(3)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6g,100g的水中加入54g的甲物质,所以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50g。

14.【2019年甘肃省平凉市】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4)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A<B”的条件,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

(1)t1

(2)B

(3)降低

(4)t1<t<t2

【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B。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降低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水。

(4)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A<B”的条件,则t的取值范围是:

t1<t<t2。

15.【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1)水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①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一般可用_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②可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下表是KNO3和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KNO3

Ca(OH)2

①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C中析出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③如图,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此时试管中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1)①肥皂水②物理

(2)①Ca(OH)2

②不饱和③不变

【解析】

(1)①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一般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

②可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

(2)①由表中的数据可知,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Ca(OH)2。

②由于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在此温度时在100g的水中加入g的硝酸钾,形成的A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g,形成的B溶液是饱和溶液,在蒸发10g水时析出的晶体是g。

③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不饱和,此时试管中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

16.【2019年辽宁省葫芦岛市】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g。

(2)保持温度不变将B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将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_。

(4)t1℃时将A、B、C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0

(2)增加溶质

(3)A

(4)B>A=C

【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2)保持温度不变将B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质。

(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物质中的溶剂最少,降温至t1℃,不会影响溶剂的质量,所以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A。

(4)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将A、B、C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B>A=C。

17.【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

110

169

246

氯化钠

(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g。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36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①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若将A、B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80℃,则A、B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答案】

(1)110

(2)降温结晶

(3)①硝酸钾②不变③一定

【解析】

(1)通过分析表格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

(2)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则提纯硝酸钾可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20℃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20℃时有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硝酸钾,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氯化钠。

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③若将A、B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80℃,物质全部溶解,则A、B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