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0163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docx

《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docx

最新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

 

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

杭州城市形象的定位及城市形象设计探讨

作者:

未知来源:

《杭州城市形象研究报告》添加日期:

10年04月23日

      一、杭州城市的性质特点

      杭州城市有其与众不同的特性:

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这样的城市性质是颇为“特殊”的,它不同于一般的中心城市,也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文化名城,又不同于一般的风景旅游城市,三者兼而有之的,在国内乃至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杭州的城市形象,不是向一般的大城市学习看齐就可以了,而是要按“杭州”的“特性”来定位,力求比一般城市高出一筹。

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三者合一为杭州独特的城市性质。

      二、杭州城市形象定位的指导思想

      1、突出杭城的特色意识。

任何时期,在杭州城市建设中,要永远保护西湖风景名胜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坚决防止大拆大建而损坏历史文化名城和西湖风景名胜。

      2、突出杭城的生态意识。

使自然环境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各个方面协调配合,不断改善杭城的生态系统、生态结构与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3、突出杭城的多核组团意识。

不能继续按照城市单核向心的城建方针,在老城不受限止地扩大建筑容量与人口容量,致使老城区不堪负荷,难以正常运转。

应充分利用钱塘江的优势,实施跨江发展战略。

      4、突出杭城的经济强市意识。

作为在经济和科技方面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的要求,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和经济重镇要求来建设。

      三、杭州城市形象的战略重点

      1、以西湖为中心,将杭州建设成为一座更具魅力的园林城市与山水城市。

      2、以吴山文化广场、南宋皇城遗址与良渚文化遗址为中心,建设与保护好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展现古都、古城的风貌。

      3、以钱塘江两岸规划建设为中心,形成现代化大都市的风貌。

      4、以运河杭州段整治为中心,形成以古运河历史文化为基础的江南水乡特色。

      5、以加强城市管理力度、以法治市为中心,全面加强城市的规划管理、道路管理、治安管理、市场管理、卫生管理、水域(江、河、湖)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市容管理、建设(建筑、管道、公共设施)管理、主要出入口(车站、码头)管理、城郊结合部管理等,从各个方面来塑造杭城的美化形象。

      6、以重点培育的10个大型企业和50个“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浙江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建设为重点,来塑造杭州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的形象。

      7、以持久贯彻实施市民公约为中心,不断提高公德意识与职业道德,培育文明、整洁、守纪、安全、有序的市风。

      四、杭州城市形象的目标定位

      杭州城市形象的目标定位为建设科技进步、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卫生的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和现代花园城市。

建筑与山水为主体的现代花园城市是总的城市景观构架基调与特色。

景观构架的骨干系统主要是沿路(交通网络)、沿湖(西湖景区)、沿河(运河及其它市内河系)、沿江(市境内钱塘江)、沿山(市区境内山系)进行绿化和美化改造,并结合旧城改造,结合城市建筑物造景,结合城市广场建设,结合花园住宅小区建设和物业管理,结合旅游景点及各类公园开发建设,结合城市特别是市区绿化建设等方面来进行。

同时,要特别重视保护、恢复和发扬杭州的传统历史文化,并在科技、经济、环保、卫生和精神文明等方面作艰苦的努力,最终形成杭州独特的城市形象。

      五、杭州城市形象设计探讨

      1、城市标志物

      杭州城市的标志物在人们心目中一般以六和塔、三潭印月、保亻叔塔等来代表杭州,这些都是在古代形成的。

近代至现代还没有形成一个杭州市民与国内外游客普遍都认可的标志物,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

      对城市的标志物的确定,可通过组织专家和发动市民相结合的形式,对现有建筑物进行确认;或在新建公共设施时,专门设计具有杭州特色的建筑来形成。

城市的标志物一旦形成共识后,应调动所有的舆论工具,利用一切对外交往的机会,特别是代表政府部门的对外联系,在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中进行宣传,在旅游景点和旅游用品中进行标识,在城市的入口处进行显示。

确定杭州城市标志物应及早提到议事日程。

      2、道路桥梁

      城市的道路桥梁是城市的“骨架”,它自然是一座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六和塔前建造的钱江塘大桥,不仅功能、规模在当时堪称第一,而且它与六和塔相辉映的画面成了独特的风景,60多年来一直是杭州这座美丽城市的标志。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建设道路桥梁时着重解决“功能”问题尚力不从心,无暇再顾及成不成风景的问题。

1997年城东建设的艮秋立交桥等道桥工程中,不仅注意了工程本身的造型,而且讲究了环境的美化,桥下辅设了巨大的绿色地毯(绿化、彩花图案),这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飞跃。

      联结城市外部交通的道路、桥梁,更应成为标志城市形象的风景。

许多城市在这方面都是十分讲究的,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入口部位一般都有大型停车场,其实是绿化得很美丽的广场,可以说是兼收了环境、社会、经济的三个效益。

还有许多城市在外部道路与市内道路的交叉口建设了街心花园,不仅缓解了入口处的“瓶颈效应”,而且在街心花园特具匠心地设置了城市的标志物(雕塑)等等,有些巨大的、线条流畅的标志物,在很远的地方就让人看到,引发了对这座城市的无限遐想。

      大江大河上的桥梁,自应成为风景线。

世界上著名的如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桥本身如一道长虹横越江面,桥头有公园,人们可以一览桥的雄姿和江面(直至对岸)的景色,不仅是当地居民假日的游览点,也是外国旅游者、摄影爱好者必到的地方。

杭州近年来也建设了两座跨钱塘江大桥,尤其是钱江二桥在设计和功能上是很先进的,但这两座桥都还没有成为城市的风景线(游览点),是令人十分遗憾的。

而且在城市入口的道路交叉处也没有可以供人欣赏的标志物(或街心公园)。

在今后的城市形象建设中,如能在上述道桥补上一“课”,对外来入城者定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3、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布局中的“闪光点”,有人把广场称“城市之厅”,可从中显示城市的品位与文化素质。

      广场的“文化氛围”应该是“气质”型的,而不是标语口号型的。

如果在一个城市广场里布满了标语口号甚至是诗词,弄不好还会给人以“画蛇添足”的感觉。

而应该以高雅的环境来烘托,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其文化品质。

上海人民广场是近年来改造得比较成功的,布置了绿化和雕塑;在具有现代气息的地铁自动扶梯出入口,都有雅致的绿化和建筑小品点缀;广场一边是朴素大方的市政府大楼,一边是线条流畅的博物馆;入夜灯光衬托,花团锦簇,成了一道洗脱商业之气的风景线。

      一年多来,许多有识之士都已提到营造广场文化氛围的重要性,除了要求对原有的武林广场、少年宫广场能像上海改造人民广场那样改得“高雅”一些外,特别要求在新建的吴山广场上多花一些功夫。

      4、城市街景

      城市的街景犹如人的面容,是展示城市特有风采的风景线。

构成城市街景的主体是沿街建筑,还有附加在上面的店铺牌匾、广告、张贴物、悬挂物和照明(灯彩)等等。

从杭州目前主要街道上来看,既没有特色又显得支离、凌乱。

人们常以“拿不出一些像样的、有特色的街景”为憾。

      对杭州的城市建筑评议一直不断,见仁见智。

但“从整体上看没有体现城市特色”这一意见是比较一致的。

      现代“异军突起”的建筑群之所以受到批评,主要是与西湖的秀丽山水尺度与比例不协调,从湖上看“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天际线”甚不协调、和谐。

如何处理好“三面云山”与“一面城”的空间关系是不能掉以轻心的,面向21世纪的建设中,做好这方面的文章,将是一个“高难”课题。

      市区主要街道没有形成特色,症结是从建筑、牌匾、广告、灯光等都没有在“环境艺术”上作整体的规划设计,而是让沿街商铺(单位)各显“神通”,以致于新建的街面也不能避免支离、凌乱、不和谐的现象。

因此,城市街景要有整体的城市设计。

      希望杭州在城市形象建设中能“布置”出几条具有城市特色的街景来。

尤其是即将动工的新建街道(河坊街、城站路等),对街景能有一个整体设计,显示特色。

旧有的街道和规划中要保留的历史文化街段(如中山路),只能采用“淡妆浓抹”的手法。

例如对中山路,再不能用大拆大建的办法,在吴山文化旅游区开发的同时,就应给它“打扮”一下,与之连续并显示和谐的美。

      5、住宅建筑

      在城市的建筑物中数量最多、占地面积最大,与组合绿化等环境艺术最密切的是住宅建筑,因此,它构成了城市特色的“基调”。

      杭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城市的建筑应体现城市的特色,尤其是要通过作为“基调”的住宅建筑,反映出特有的环境风貌。

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近年来提出创“山水城市”的学说,要求中国的山水城市:

第一,有中国的文化风格;第二,美;第三,科学地组织市民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

他认为“杭州具备‘山水城市’条件。

      杭州的民居改建,恰恰忽略了传统的“美”,新的建筑多数没有在环境艺术上下功夫,而且在成片的“剃光头”中,把近代的一些优秀建筑也拆掉了。

因此,建议:

      1、在旧城改建中,要制止一概采取“剃光头”的做法,不仅对定为“保护点”的古建筑或名人故居要保护,对一些优秀的近代建筑也应保留,以体现城市的传统风貌和建筑的历史沿革,与新建筑有机组成风景线。

      2、旧城改建的新住宅小区,要尽可能借鉴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手法,体现杭州作为“天堂”的传统风貌,在功能上,如钱学森先生所说的:

“有学校,有商场,有饮食店,有娱乐场所,日常生活都可以步行来往,又有绿地园林可以休息,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

      3、已经建成的小区颇多遗憾,需美化形象。

现在改变建筑造型已无可能,唯一的办法是加强绿化,改造周围环境。

不仅可充分利用原有的规划绿地(被侵占的要坚决收回),还可以采用墙面垂直绿化、屋面绿化等方法,来美化建筑物的形象。

更是要利用一切空间,增设雕塑小品、喷泉等等,充实文化艺术的氛围。

      6、城市交通

      杭州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较快,每年几乎近有10条道路进行改建、拓宽和延伸。

去年,杭州城市道路总长达401公里,面积889万平方,人均道路占有面积6.13平方米,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于中等水平。

但由于杭州城市性质的特殊(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经济中心城市),车流量、人流量都较一般大中城市频繁而集中。

但道路交通管理不严,乱穿马路、乱停车辆、人车混行的现象严重存在。

在有些道路上,人行道已被占作他用或已被汽车压得高低不平,行人走在马路上,马路又成了停车场,原来尚可通行的道路变成了狭窄的管道,有时大小车辆与行人挤成一团。

到夜晚,一些人行道上都停满了汽车,原来按行人重量设计负荷的人行道被压得七高八低,无人去管。

      7、市容环卫

      有人形容杭州的市容环卫好似“懒人洗脸”,只图脸上鼻梁旁边一圈好看、干净,耳朵后面再脏、再难看也不管了。

即便在闹市区主干道旁边,有些“脏、乱、差”现象也是触目惊心的,路人皆掩鼻而过。

与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的形象要求,实在是格格不入的。

其中较突出的是马路市场,长期占道,成为城市“脏、乱、差”的集中体现,必须迅速改观。

      8、城市绿化

      杭州作为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占了西湖风景区的光,人均公共绿地5.56平方米,获得了几项“绿化先进”的桂冠。

可是城区(除了西湖风景区以外)人均绿地面积仅1.03平方米,远远低于深圳的30.6平方米、珠海的14.4平方米、合肥的7.1平方米,甚至还不及上海的1.4平方米。

在这样严峻的现实面前,理应大力加强城区的绿化,管理、保护好绿地。

但蚕食、侵占绿地的现象还在不断发生。

居住小区的绿地被一片片侵占搞违章建设,甚至借建设毁了整个公园都可以安然无事。

这些现象必须彻底改变。

      9、经济与科技

      经济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科技是经济的先导。

树立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形象,对城市形象至关重要。

杭州历来是江南经济繁华的重镇,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已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又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

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外对高新技术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上海、深圳、江苏、山东等已相继推出了一些重大措施和政策,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杭州的差距正在拉大,优势在逐渐缩小。

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的形象已受到严重威胁。

杭州的国内著名企业不多,高新技术产业总量不大,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内世界著名企业较少,城市中的科技文化设施规模小,现代化水平不高等等,对杭州城市形象的确立有很大影响,并越来越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