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6437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docx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教案学习文档

适用学科

高中地理

适用年级

高中二年级

适用区域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2课时

主干考点

1.我国西北地区2.我国青藏地区

近三年考情

2019全国新课标卷ⅢT10-11,T37;海南卷T16-18等

2019全国新课标II卷9-11;全国新课标III卷37

2019天津卷T1、2;

分析与预测

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仍然将以区域定位为前提,以我国某地理分区区域图、表格、统计资料等方式,综合考察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征、成因等。

考点精讲1西北地区

(1)气候:

以温带大陆气候为主。

(2)地形:

a内蒙古高原,b天山山脉,c塔里木盆地。

(3)河湖:

稀少,多季节性河流。

(4)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等。

(5)城市:

d呼和浩特,e乌鲁木齐。

(6)交通: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7)农牧业: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内蒙古草原牧场、新疆天山牧场。

【例题1】

【题干】下图是“某地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图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A地区B.棉花生产是B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C.C地形区北坡降水比南坡多D.D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

2.近年来,图示地区粮食播种面积逐渐减少,葡萄和啤酒花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与其经济和生态的合理性无关的因素是(  )

A.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强、温差大的气候优势

B.增加地面植物的覆盖,减轻风沙危害

C.减少粮食生产中过多对水源条件的依赖

D.当地居民有喜好吃葡萄喝啤酒的生活习惯

【答案】1.D2.D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所以水土流失不严重,应选D。

2.我国西北地区,光照充足,温差较大,适宜葡萄等林果业的发展和种植。

该地风沙较大,增加地面植物的覆盖,可以减轻风沙危害;粮食种植需求水量较大,而该地水资源不充足,所以减少粮食生产;当地葡萄和啤酒花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主要是工业发展和东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增大所导致的,与当地居民有喜好吃葡萄喝啤酒的生活习惯无关,D正确。

【题干】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3.关于图中几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f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丝绸生产基地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4.关于a、b两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晴天多,日照时间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均高产

B.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C.河流①地处亚欧板块的内部,它的下游流入缅甸

D.平均海拔高,都拥有很多天然壮丽的湿地景观

【答案】3.D4.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3.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各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应是新疆,而b表示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受风沙危害较小,所以D正确。

4.根据图示地理位置,可以得出a表示西藏,b表示青海,河流①表示雅鲁藏布江,其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其下游流经南亚地区,注入印度洋。

故选择C答案。

考点精讲2青藏地区

要素

内 容

地形区

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a祁连山脉、b巴颜喀拉山脉、c唐古拉山脉

气候

典型的高寒气候

河流

d金沙江、e怒江、f澜沧江

城市

g拉萨、h格尔木、i西宁

交通

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农业

高寒

牧业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

河谷

农业

分布:

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

农作物:

青稞、冬小麦、豌豆

易错点:

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区域特征分析 

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干旱气候对区域自然、人文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高寒是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高寒的特征对其自然景观的形成和人类活动影响很大。

现把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对比分析如下: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位置范围

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

主要气候

类型及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

高山气候,气候寒冷,降水稀少

有利条件

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不利条件

降水不足;严重干旱,水源有限

热量不足

主要农

产品

畜牧业基地:

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

灌溉农业: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高寒牧业: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河谷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青稞、冬小麦、豌豆)

工业

陇海—兰新工业带西段:

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业部门

西宁(毛织);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织)

环境问题

荒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造成湿地退化

2.分析青藏高寒区发展农牧业的条件及其评价

(1)有利条件:

①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植物光合作用强,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

②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场。

③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可能性。

(2)不利条件:

①海拔高,积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期短,产量低

②高原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影响农牧业发展

③生态环境脆弱,农牧业生产容易造成生态破坏

【例题2】

【题干】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其水平方向飘动主要受高空西风的影响,垂直方向飘动主要受上升气流的影响。

登山运动员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

结合珠峰旗云成因示意图和景观图回答1~2题。

1.关于峰顶附近空气对流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其热源为阳坡的冰雪面           B.其水汽来源为峰顶附近的碎石面

C.其对流运动的上升气流类似谷风  D.上升气流带来强大的高空西风

2.从珠峰旗云的状态不仅可以知道当天的天气,还可以预测未来1-2天内珠峰地区的天气状况。

当旗云形状紊乱,且有丝状云(如上右图)出现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对流旺盛,易形成大雪天气,不宜登山B.西风风力较大,不宜登山

C.对流弱,天气晴朗,适宜登山D.西风风力较小,适宜登山

【答案】1.C2.B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如图所示,7500米以上气流上升,而此处为碎石面,白天,碎石面快速吸收太阳辐射升温,所以热源为阳坡的碎石面;而阳坡的冰雪面反射作用强烈,吸收大阳辐射极少,温度低,选项A错误。

水汽由高空西风输送而来,选项B错误,网中白天大阳辐射强,碎石升温快,气流沿坡面上升,类似谷风,选项C正确。

高空的西风为全球性的大气运动,与山地局部上升气流无关,选项D错误。

选C。

2.旗云形状紊乱,且有丝状云出现,说明此时高空西风风力很大,不宜登山。

高空西风为水平运动,水平运动加强不会形成降雪。

选B。

考点: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名师点睛】本题组考查珠峰地区的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环流的知识,综合度比较高,难度较大。

要考虑珠峰地区下垫面状况及及其对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影响。

【题干】L湖流域(左图)四周高山环绕。

右图示意该流域(不含L湖)夏季降水童、土壤蒸散量(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量的总和)、气温与典型植被随海拔的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L湖(   )

A.冬季不结冰B.夏季光热充足C.为内流湖D.面积约456km2

4.该流域高寒灌丛出现在3500-3800m的原因主要是(   )

A.蒸散量较大B.年降水量较多C.年均温较高D.水热配置较好

5.该流域位于(   )

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

【答案】3.C4.D5.A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3.A读图可知,该湖泊流域夏季气温在4-10°C之间,气候凉爽,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A错。

B由于海拔高,夏季气温低,热量条件差,B错。

C该湖泊为青海湖,属于内流湖,D结合比例尺计算可得,该湖泊的面积大约4600km2,D错。

故选C答案。

4.据图中气温的变化情况,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环境逐渐变化为高寒环境,而降水量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在3500-3800m高寒灌丛出现,是由于水热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故选D答案。

5.读图,该湖泊流域的海拔在4000米附近,应当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而其它高原的海拔较低,故选A答案。

【名师点睛】以青海湖为背景综合考查该区气候,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难度较大。

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

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

但二者存在差异。

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

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

③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

④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

⑤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题干】读区域图,回答6-7题。

6.西藏地区 (  )

A.河湖稀少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7.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

A.热量更充足B.降水量更大C.光照更充足D.土壤更肥沃

【答案】6.C7.A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6.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看出西藏地区河湖较多;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河流沿岸;根据河流流向可看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7.高原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可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温度条件。

【题干】阿尔泰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冰川分布区。

据调查,近50年来冰川的数量和面积发生了很大变化。

读“1960~2019年间阿尔泰地区不同朝向冰川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关于阿尔泰地区冰川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个朝向的冰川条数都有增有减B.各个朝向的冰川面积都全面退缩

C.朝向北侧每条冰川的平均面积最大D.朝向西侧的冰川面积变化最小

2.关于阿尔泰地区冰川分布特点与对应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侧冰川数量比东侧少——西侧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北侧比南侧冰川条数多——北侧位于阴坡和夏季风的背风坡

C.西北侧比东南侧冰川面积大——西北侧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量大

D.冰川总蓄积量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和本地区降水量越来越少

【答案】1.D2.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图a显示,各个朝向的冰川数量都在减少,A错;从图b看,冰川面积则有增有减,北向的面积增加,B错;北向冰川虽然面积较大,但是条数更多,每条冰川的平均面积并不是最大,可以与西北侧作下简单比较即可得出结论,C错;西侧冰川面积几乎没有变化,变化最小,D对。

2.冰川条数的多少既与降水量多少有关系,也与地形、阳光照射等有关,阿尔泰山是西北-东南走向,正西方向受阳光照射温度较高,冰川数量、面积自然很小,所以A错;北侧数量比南侧多,不是夏季风带来的降水,主要是因为北侧少量北冰洋来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量大,同时也位于阴坡,融雪量少,所以数量多,B错;西北侧比东南侧冰川面积大是因为西北侧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东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C对;冰川的总蓄积量的变化取决于冰川的补给和融雪量对比关系,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冰川融化增多,但补给量并不一定也减少,D错。

【题干】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mm。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4.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

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

【答案】3.C4.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3.根据经纬度,图示区域是天山山脉西部,图中①②③④地,①地、②地地形较平坦,对于西风的抬升作用小,降水较少,A、B错。

③地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强,年降水量最多,C对。

④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最少,D错。

4.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林地面积小,D错。

土地利用类型以荒地为主,A、B错。

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是荒地>草地>耕地,C对。

【题干】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移民规划示意图”(圆圈大小和线条粗细代表人口迁移量大小)和“宁夏农业区划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北部降水较为丰富,水源充足   B.北部油气开发,劳动力需求多

C.南部自然环境恶劣,资源贫乏   D.南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退耕

6.关于图示区域农业发展的叙述,合理的是

A.I区干旱少雨,但可发展种植业 B.Ⅱ区水源缺乏,不适宜发展畜牧业

C.Ⅲ区降水丰沛,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D.Ⅳ区相对温凉湿润,适宜发展林业

【答案】5.D6.A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5.宁夏南部靠近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进行人口迁移以利于生态退耕。

6.图中I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但是有黄河流经本地区,所以利用黄河水资源可以发展种植业。

【题干】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喀什是我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也是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与周边国家经济互补性强,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门户。

材料二 下图为新疆区域简图和喀什、伊宁气候资料图。

 

(1)比较伊宁和喀什两地的气候差异。

 

(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

(3)简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和交通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

【答案】

(1)降水:

喀什年降水量较小,伊宁年降水量较大。

气温:

伊宁冬夏气温均低于喀什。

(2)地理位置优越,与多国接壤,有利于开展边境贸易;交通便利;邻近塔里木盆地;有

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分布在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或山麓地带)。

地形平坦;水源较

丰富;土地条件好;人口集中。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气候的差异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比较。

(2)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要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3)结合图示可知,新疆城市和交通分布在盆地周围绿洲地带;从地理、水源、土壤和人口等方面说明原因。

通过本节学习重点掌握我国西北、青藏地区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和界限,西北、青藏区域的主要区域特征、区域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题干】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

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风力侵蚀作用强D.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多,土地荒漠化

2.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A.地下水夏季B.冰雪融水夏季C.冰雪融水春季D.地下水秋季

3.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与农产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分布在山坡地区B.农作物用水少,单产高

C.瓜果、蔬菜含糖量特别高D.土壤贫瘠是制约因素

【答案】1.D2.B3.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楼兰古城消失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量增加,过度的开垦、放牧、樵采等导致了土地的荒漠化,故D项正确;战争因素不是其消失的原因,故A项错误;该地区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风力侵蚀作用强均属于自然原因,故排除B、C两项。

2.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降水稀少,当地山区有积雪及冰川分布,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湖泊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故冰雪融水是主要的补给水源,排除A、D项;据M地的潜水位图可知,夏季M地潜水位最高,容易将地下的矿物盐分带至地表,加上气候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最严重,故B项正确。

3.当地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的盆地周围地区,山麓冲积扇地带,故A项错误;当地气候干旱,农作物需水量大,故B项错误;该地昼夜温差大,多晴朗天气,降水少,光合作用强,瓜果、蔬菜含糖量特别高,故C项正确;当地发展农业的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题干】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现平均深度18米。

青海湖流域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下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A.入湖径流减少B.湖水蒸发加剧C.入湖盐类物质增多D.外泄河道被阻断

5.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A.湖底释放热量增多B.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C.湖水上下扰动加剧D.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

6.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A.盐度表层高于底层B.水温底层高于表层

C.湖面中部比湖岸结冰早D.湖水含氧量增高

 【答案】4.D5.C6.B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4.读图,结合材料分析可知,青海湖原来通过河流与黄河水系相通,青海湖水有进有出,水体能够与外界交换,因此,盐分可以排出湖泊,此时的青海湖为淡水湖,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河流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

此时青海湖与黄河水系不再相通,青海湖外泄的通道被阻断,湖水不再与外界水体进行交换,湖水排泄的方式主要靠蒸发,常年积累,导致湖水的盐度升高,成为咸水湖。

由此可以判断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外泄河道被阻断,故答案选D项。

5.秋季开始,温度开始逐渐降低,受外界大气温度的影响,表层湖水降温快,深层湖水降温慢,从而导致表层水体和深层水体之间进行交换,进而促进了表层水体和深层水体之间热量的交换,因此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变小,故答案选C。

6.冬季,青海湖的表层先结冰,导致底层未结冰的湖水盐度升高,因此底部湖水的盐度高于表层,A错误;冬季,受外部气温的影响,表层水温降温快,气温低,底部湖水降温慢,温度较高,B正确;冬季,陆地气温较低,湖岸地区受陆地影响明显,降温快,气温低,更易结冰,C错误;湖水表层结冰后,湖水与外界隔绝,水体的含氧量是逐渐减少的,D错误。

【题干】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7-8题。

图1某地景观图

图2天山西部及附近地区地形图

7.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8.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 终年积雪区B. 高山草甸带C. 云杉林带    D. 山麓草原

 【答案】7.A8.C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7.本题考查垂直地带性规律。

根据图1中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可知自下而上依次为草原带,云杉林带,高山草甸带,终年积雪带的过渡区域,垂直自然带谱数量较多,垂直高差大,排除丙、丁。

根据经纬度可以判定图2中区域为我国新疆天山山脉西段伊犁河谷,河谷向西开口,来自大西洋的湿润西风受地势抬升,在山前地带形成丰富的降水。

图1中存在云杉林自然带,可以判定图1中山坡为降水较多的迎风坡,甲符合要求。

8.根据降水受海拔影响的原理,海拔2019米以下随海拔的上升降水增多,海拔2019米以上随海拔海拔的上升降水减少,故选择海拔在1400米-2700米的云杉林带。

【题干】9.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上的塔里木河曾多次改道,下游几度断流,造成被誉为“沙漠神木”的胡杨林大片枯死,现在塔河两岸恢复的绿色生命得益于塔里木河输水工程,即便这样,水依然是这里最宝贵的资源。

塔克拉玛干地区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蒸发量却在2500~3500毫米之间,是世界上年降雨量最少的干旱地区之一,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处在风沙中。

(1)分析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干旱的原因。

(2)简述该地区大规模种植棉花和西红柿且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3)你认为在炎炎的夏日塔里木河沿岸绿洲的人们大多希望晴朗天气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4)列举干旱的气候对本区地理环境(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答案】

(1)塔里木河流域距海遥远,且有地形阻挡,受海洋水汽影响小,所以气候干旱。

(2)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的积累。

(3)观点一:

合理;该河流是内流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晴朗的天气下,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会给河流和绿洲带来宝贵的水源。

观点二:

不合理;该河流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干燥,人们喜欢阴雨天气,可以带来降温和降水。

(4)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多风成地貌;河流多为内流河,流程短,流量小;土壤发育差,有大面积荒漠土;植被以荒漠为主,植被少;农业生产在有水源地区,发展灌溉(绿洲)农业,农业区、交通线、人口和城市沿山麓和河流分布。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塔里木河流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位于塔里木盆地,周围有高大的山脉阻挡,所以海洋水汽很难到达,因此气候干旱。

(2)塔里木河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用糖分的积累,因此农作物品质好。

(3)要保证观点与论据的一致性。

(4)本题要注意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阐述。

自然环境方面包括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

人文环境包括农业、交通线、人口和城市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