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993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 名言.docx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名言

高考范文中常出现的这些名言

名人名言

●人皆知涤其器,而莫知涤其心。

——《傅子》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王阳明)《传习录》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苏轼

●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固;吾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

——清•沈近思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陈寅恪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人生有三层楼:

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丰子恺

●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

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胡适

●即使踏着荆棘,也不觉悲苦;即使有泪可落,亦不是悲凉。

——沈从文

●眼睛因多流泪水而愈纯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温厚。

——琦君

●真正的宁静并不是避开车马喧市,而是在心灵修篱种菊,这才是真正的宁静。

——林徽因

●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木心《素履之往》

●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

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木心

●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

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

●生当如夏花之绚烂,死当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

●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王尔德

●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你。

一个人,不能每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王尔德

●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别林斯基

●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的行为。

──肖伯纳

●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茨巴尔

●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伏尔泰

●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列别捷夫

●生活让我们遍体鳞伤,可是后来,那些受过的伤终将长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海明威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罗曼.罗兰

●你有你的路。

我有我的路。

至于正确的路和唯一的路,这样的路并不存在。

——尼采

●有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

希望、睡眠和笑。

——康德

●老年时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

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康德

●有两种东西,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

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曼德拉

弘一法师语录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必有容,德乃大。

必有忍,事乃济。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

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德养天下万世。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公,生明。

诚,生明。

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

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

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

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

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

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

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周国平语录

《灵魂只能独行》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区分不在职业而在心灵。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万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

◆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一切最高的奖励和惩罚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行为者本身给行为者造成的精神后果。

高尚是对高尚者的最高奖励,卑劣是对卑劣者的最大惩罚。

◆上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

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

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毕淑敏语录

◆即使是一块苦胆泡过的黄连,长久的咀嚼,也会使它的苦涩慢慢淡下去。

◆只要你自己不倒,别人可以把你按倒在地上,却不能阻止你满面灰尘、遍体伤痕地站起来。

◆如果你愤怒,你就呐喊;如果你哀伤,你就哭泣;如果你热爱,你就表达。

不自我贬低,不自怨自艾,勇敢做自己。

◆主动的放弃,如同退潮的海水,在动荡归于平静的过程中,遗留下屹立的东西,那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礁石。

◆只有内心的坚定,才能把岁月留下的伤痕,化作成长的书签。

微笑,虽饱经创伤,仍动人心扉;美丽,虽历经磨难,仍毫发无损;慈祥,虽万般摧残,仍春风拂面。

◆凡是自然的东西都是缓慢的。

太阳一点点升起,一点点落下;花一朵朵开,一瓣瓣地落下,都慢得很。

那些急骤发生的自然变化,多是灾难,如火山喷发、飓风和海啸。

一个孩子长大是很慢的。

杨绛语录

◆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在她瘦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强大的力量。

在她的作品里没有花哨的渲染,只有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却有着本色的绚烂。

《走到人生边上》

◆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权位,就没有余暇顾及其他。

◆我们看到的命运是毫无道理的,专开玩笑,惯爱捉弄人,惯爱捣乱。

◆人的本性里有灵性良心。

在灵性良心的指引下,人人都有高于物质的要求。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

◆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假若是个萝卜,就要力求做一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假若是白菜,就要做一棵瓷瓷实实的包心好白菜。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王小波语录

《理想国与哲人王》《黄金时代》《人为什么活着》《我的精神家园》

◆人应该有所敬畏。

◆生活是天籁,需要静神聆听。

◆人活着总要有个主题,使你魂梦系之。

◆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质,放到合适的地方就大放光彩。

◆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在人世间有一种庸俗势力的大合唱,谁一旦对它屈服,就永远沉沦了。

◆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永不妥协就是拒绝命运的安排,直到它回心转意,拿出我能接受的东西来。

◆一味的勇猛精进,不见得就有造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静思索,倒更能解决问题。

◆好的文字有着水晶般的光辉,仿佛来自星星,虽然我会死,可一想到死后,这条追寻智慧的路还有人在走,心里就很高兴。

鲁迅名言

◆从来如此,便对吗?

  《狂人日志》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读书杂谈》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

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把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把东西偷完。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最先与最后》

◆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

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最先与最后》

◆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娜拉走后怎样》

◆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

 《两地书》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

这些孱头们。

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

 《杂感》

纪伯伦语录

《沙与沫》

◆灵魂像一朵千瓣的莲花,自己开放着。

◆人只有沿着黑夜之路前进才能到达黎明。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

◆也许大海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也许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是钻石。

◆理性独自掌权,是一种局限的力量;热情不加束缚,则是自我焚烧的火焰。

◆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

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和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

◆飞舞在田野上的蝴蝶和闪耀在草丛间的露珠,在埃及金字塔消逝和纽约的高楼大厦不留一点痕迹之后,仍将存在。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不要因一个赞颂而得意,不要因一个责难而忧伤。

)树木春天开花夏天结果并不企盼赞扬,秋天落叶冬天凋敝并不害怕责难。

◆你要承受你心天的季候,如同你常常承受从田野上度过的四时。

你要静守,度过你心里凄凉的冬日。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100句高考常用文言文

1.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诗经》

译:

可怜我的父母啊,如此劳苦的养育我。

2.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译:

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3.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

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4.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

译:

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5.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尚书》

译:

(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

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

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8.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译:

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9.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

自己不说出恶言,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

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10.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

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

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译: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译: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1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

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在语言上谈的来,说出话来像兰草那样芬芳、高雅,娓娓动听。

1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

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

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8.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

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9.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

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0.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

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1.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

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

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3.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

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4.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

译:

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2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

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

忧患使人得以生存发展,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

27.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

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

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译:

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这样。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译:

金钱地位不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才是大丈夫。

 

31.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

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3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

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3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

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3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译:

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3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

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

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3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

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就叫大丈夫。

38.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孟子》

译: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

译:

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

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又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

4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

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4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

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42.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左传》

译:

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

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4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45.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庄子》

译:

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没有追求。

46.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

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4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

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48.事随心,心随欲。

欲无度者,其心无度。

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吕氏春秋》

译:

事从心出,心随欲来,如果不从心欲的细微处观察事物,我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

纵横古今中外,详细考察事情的成败得失。

如果深入观察,就会发现。

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被人的心欲所控制。

4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

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5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

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5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

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

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

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5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

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5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

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5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

译:

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往(为了利益而奔波)。

5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

译:

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58.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

译:

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5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译: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6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

译:

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译:

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6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后汉书》

译:

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6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

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6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后汉书·王符传》

译:

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

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66.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

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67.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隋书·文帝纪》

译:

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6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