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33094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8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配套练习第一章电场电流含章末检测题

第一章电场电流

第一节电荷库仑定律

A级 抓基础

1.(多选)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都能使物体带电,关于这两种带电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都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B.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都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分的过程

C.摩擦起电是电荷从相互摩擦的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D.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分的过程

解析:

自然界中的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分别是以上两种情况.故本题选C、D.

答案:

CD

2.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把一个绝缘导体向带负电的球P慢慢靠近.关于绝缘导体两端的电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

B.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同种电荷

C.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异种电荷

D.两端的感应电荷电荷量相等

解析:

由于导体内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当慢慢靠近带负电的球P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体上靠近P的一端的电子被排斥到远端,从而显出正电荷,远离P的一端带上了等量的负电荷.导体离球P距离越近,电子被排斥得越多,感应电荷越多,故本题选B.

答案:

B

3.(多选)一个带负电的绝缘金属小球被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净电荷几乎不存在,这说明(  )

A.小球上原有的负电荷逐渐消失了

B.在此现象中,电荷不守恒

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

D.该现象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的,仍然遵守电荷守恒定律

解析:

绝缘小球上负电荷减少是由于电子通过空气导电转移到外界,只是小球电荷量减少,但是这些电子并没有消失,就小球和整个外界组成的系统而言,其电荷的总量仍保持不变,遵守电荷守恒定律,故本题选C、D.

答案:

CD

4.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如图所示,O是一个带电的物体,若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可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显示出来.若物体O的电荷量用Q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q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d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用F表示,则以下对该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Q、q不变,增大d,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

B.保持Q、q不变,减小d,则θ变大,说明F与d成反比

C.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有关

D.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成正比

解析:

本题考查库仑定律.根据库仑定律和平衡条件可知F=k

=mgtanθ,保持Q、q不变,增大d,F将变小,则θ变小,说明F与d有关,但不能确定成反比关系,选项A、B错误;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有关,选项C正确;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随Q的减小而减小,但不能确定成正比关系,选项D错误,故本题选C.

答案:

C

5.(多选)真空中有两个异种点电荷q1和q2.现固定q1,再把q2移到远处的过程中,q2受到的库仑力(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是吸引力D.是排斥力

解析: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C对,D错;由F=k

知,把q2移到远处,F减小,故A错,B对.

答案:

BC

6.下列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摩擦使某物体带负电,那么该物体在摩擦过程中产生了额外的电子

B.某物体带电量有可能为3.3×10-19C

C.物体所带电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D.电荷相互中和是电荷完全消失的现象

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所以选项A、D错误;元电荷是最小电荷量,带电体的电荷量为元电荷的整数倍,所以选项B错误,C正确.

答案:

C

7.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图书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下列几个数字中正确的是(  )

A.6.2×10-19CB.6.4×10-19C

C.6.6×10-19CD.6.8×10-19C

解析:

元电荷1.6×10-19C是最小电荷量,带电体的电荷量为元电荷的整数倍,所以选项B正确.

答案:

B

B级 提能力

8.(多选)如图所示,一把塑料尺与毛巾摩擦过程中,有大量电子从塑料尺转移到了毛巾上,那么根据上述信息,若塑料尺和毛巾都和人体没有电荷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巾呈中性

B.毛巾带正电

C.毛巾带负电

D.塑料尺和毛巾带等量异种电荷

解析:

电子转移到了毛巾上,所以毛巾带负电.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塑料尺和毛巾带等量异种电荷,故选项C、D正确.

答案:

CD

9.如图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正电,靠近验电器B,则(  )

A.验电器金箔张不开,因为球A没有和B接触

B.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

C.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

D.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验电器下部箔片都带上了正电

解析:

带电金属球靠近验电器时,验电器发生静电感应,在箔片上感应出同种电荷,所以箔片带正电,故本题选D.

答案:

D

10.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分别带有+4Q和-6Q的电量,两球相隔一定距离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若把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两球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变为(  )

A.

B.

C.

D.

解析:

库仑力F与r和Q1、Q2关系是:

F跟r2成反比,而不是跟r成反比;F正比于Q1和Q2的乘积.两球未接触前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

,两个带电金属球相互接触,由于中和效应总电量为4Q-6Q=-2Q,每个金属球带电-Q,金属球放回原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变为F′=k

,即F=

.

答案:

A

 

第一章电场电流

第二节电场

A级 抓基础

1.(多选)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

B.在没有电荷的地方,任何两条电场线都不会相交

C.电场线是点电荷在电场中自由运动的轨迹

D.电场线是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

解析:

本题考查对电场线的理解.电场线疏密描述电场强度的大小,故A错误.电场线不是电荷运动轨迹,C错.

答案:

BD

2.(多选)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可知,在电场中的同一点(  )

A.不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静电力越大,该点的电场强度越强

B.无论检验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如何变化,

始终不变

C.电荷q受到的静电力F跟电场强度E成正比

D.一个不带电的小球在P点受到的静电力为零,则P点的场强一定为零

解析: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由电场本身决定,与电场中该点是否有试探电荷以及引入的试探电荷所受的静电力无关,选项A、D错误,B正确;电荷q受到的静电力F=Eq,跟电场强度E成正比,选项C正确,故本题选B、C.

答案:

BC

3.如下列图所示,正电荷q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向Q做加速运动,而且加速度越来越大,那么可以断定,它所在的电场是图中(  )

解析:

带电体在电场中做加速运动,其电场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越来越大,电荷所受电场力越来越大,电荷量不变,电场力F=Eq,应是E越来越大.电场线密度越大,表示电场强度越大,沿PQ方向.电场线密度增大的情况才符合此题的条件.

答案:

D

4.(多选)如图所示是某电场中的电场线分布示意图,在该电场中有A、B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C.将同一点电荷分别放在A、B两点,点电荷所受静电力在A点比在B点大

D.因为A、B两点没有电场线通过,所以电荷放在这两点不会受静电力的作用

解析:

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的强弱,由题图可以看出,A处电场线密,所以EA>EB,由F=qE知,FA>FB,所以,A、C项正确;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所以A、B两点电场强度方向不同,所以B项错误;电场中某点没有电场线通过不能认为没有电场,因为我们用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弱,所以不能让空间充满电场线,则D项错.

答案:

AC

5.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荷由静止开始运动的情况是(  )

A.从电场线疏处向密处运动

B.从场强大处向场强小处运动

C.沿电场线运动

D.运动轨迹与电场线不一定重合

解析:

电荷受力方向是沿电场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或是切线的反方向,会因电荷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因此,A、B、C所述情况均不能确定,只有D正确.

答案:

D

6.(多选)如图画出了某一个电场的一些电场线,将一个正点电荷q置于该电场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所表示的电场方向是自左向右的

B.电场线所表示的电场方向是自右向左的

C.正电荷q受电场力方向是自左向右的

D.正电荷q受电场力方向是自右向左的

解析:

本题非常简单,只需准确掌握电场线如何描述电场,就可正确解答此题.电场线是一组平行线,其切线方向即为直线本身,电场方向自左向右,选项A正确.正电荷在电场中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也应是自左向右,选项C正确.

答案:

AC

7.一个检验电荷q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为F,以及这点的电场强度为E,下图中能正确反映q、E、F三者关系的是(  )

解析: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知,场强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与检验电荷无关,所以A、B错误.对同一点而言,电场强度不变,根据公式F=qE可知选项D正确.

答案:

D

B级 提能力

8.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b两点.其中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  )

A        B

C        D

A.图甲中与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

B.图乙中两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C.图丙中两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D.图丁中非匀强电场中的a、b两点

解析:

A图中与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不相反,A错;对B图来说,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及对称性可判断,b点和a点电场强度大小、方向均相同,B错;C图中两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C对;对D图来说,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判断,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a点的电场强度,D错.

答案:

C

9.如图所示,水平匀强电场中,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则关于场强方向及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右,

tanθ   B.向左,

tanθ

C.向右,

sinθD.向左,

sinθ

解析:

小球静止,所受合力为零.重力和水平方向的静电力不能使其平衡,因此一定会受到斜面支持力的作用.由三力平衡情况可知,小球所受静电力应水平向右,即Eq=mgtanθ,由此得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

tanθ.因小球带负电,所以匀强电场方向与小球受力方向相反,即电场方向向左,故选B.

答案:

B

 

第一章电场电流

第三节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A级 抓基础

1.下列哪些现象利用了静电原理(  )

A.常用的复印机复印文稿等

B.常用的家用照相机成像在底片上

C.针式打印机打印文字图像

D.数码照相机照相

答案:

A

2.人们在晚上脱衣服时,有时会看到火花四溅,并伴有“噼啪”声,这是因为(  )

A.衣服由于摩擦而产生了静电

B.人体本身是带电体

C.空气带电,在衣服上放电所致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

在干燥的天气脱衣时,外衣与里面的衣服摩擦,使它们带有异种电荷,电荷放电,发出噼啪声,所以属于摩擦起电.

答案:

A

3.如图所示是模拟避雷针作用的实验装置.金属板M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板N接负极.金属板N上有两个等高的金属柱A、B,A为尖头,B为圆头.逐渐升高电源电压,当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可看到放电现象.先产生放电现象的是(  )

A.A金属柱

B.B金属柱

C.A、B金属柱同时产生

D.可能是A金属柱,也可能是B金属柱

解析:

由于A的尖端电荷较B端电荷密集,故先产生放电现象.

答案:

A

4.下列哪些是利用了静电原理(  )

A.精密仪器外包有一层金属外壳

B.家用电器如洗衣机接有地线

C.手机(移动电话)一般都装有一根天线

D.以上都不是

解析:

精密仪器外包有一层金属外壳是静电屏蔽;家用电器如洗衣机包有一层金属外壳并接地,是使洗衣机对地电压为零,保证安全,不是利用静电;手机一般都装有天线是为了接收信号.以上三种都不是利用静电.

答案:

D

5.避雷针能够避免建筑物被雷击的原因是(  )

A.云层中的电荷被避雷针通过导线导入大地

B.云层与避雷针发生摩擦,避雷针上产生的电荷被导入大地

C.避雷针的尖端向云层放电,中和了云层中的电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

带电云层靠近安装了避雷针的建筑物时,在避雷针上产生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出,逐渐中和云层中的电荷,从而保护建筑物.所以选项C正确.

答案:

C

6.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棉布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  )

A.应用静电     B.除菌消毒

C.消除静电D.防止漏电

解析:

麻醉剂乙醚易挥发,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医生护士做手术时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棉布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将摩擦产生的静电及时导走,防止放电产生火花而引起爆炸,C正确.

答案:

C

7.(多选)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煤时会产生大量的煤灰,污染大气,静电除尘器利用了火花放电

B.复印机是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工作的

C.静电喷漆的方法可节省油漆而且均匀,没有利用静电吸附

D.实验室的感应起电机的两个放电小球虽然是圆头状的,但是当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能发生火花放电

解析:

静电除尘器和复印机利用了静电吸附,A错,B对;油漆经过喷嘴时油漆微粒带正电,它们相互排斥,扩散开来形成一大团漆云,被吸附在带负电的物体表面,选项C错误.

答案:

BD

B级 提能力

8.下列有关静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干燥天气里脱化纤衣物时常常会看到火花,是火花放电现象

B.室内栽花种草可有效防止静电

C.雷电对人类生活只有危害,没有益处

D.建筑物安装的避雷针是利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

解析:

室内栽花种草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的静电,这种说法正确.根据火花放电和尖端放电的含义知A、D两种说法正确.雷电对人类生活也会产生益处,如闪电产生的臭氧留在大气层中,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答案:

C

 

第一章电场电流

第四节电容器

A级 抓基础

1.电容器A的电容比电容器B的电容大,这表明(  )

A.电容器A极板间的距离一定比电容器B极板间的距离近

B.电容器A极板的面积一定比电容器B极板面积大

C.电容器A的体积一定比电容器B的体积大

D.两电容器的电压相等时,电容器A带的电荷量比电容器B带的多

解析:

电容是电容器的固有属性,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决定,电容描述了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即一定电压下,极板上存储电荷越多,电容越大,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

2.关于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C=

可知,电容器带电荷量越大,它的电容就越大

B.对一固定的电容器,它的带电荷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

C.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为两极板所带电荷量的总和

D.对平行板电容器,当增大两板间的距离时,其电容变大

解析:

C与Q、U无关,故A错、B对;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是一个极板的电量,C错;C∝

,d增大时,C减小,D错.

答案:

B

3.电容器的电容与本身构造有关,对于平行板电容器,不能决定电容器电容的物理量是(  )

A.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B.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

C.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解析:

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

可得电容的大小和两极板间的距离d、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电容器极板间的电介质有关,与两极板的电荷量无关,故选B.

答案:

B

4.电容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对电容器认识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电容表示其储存电荷的能力

B.电容器两电极正对面积越大,电容越小

C.电容器两电极的距离越远,电容越大

D.电容的常用单位有μF和pF,1μF=103pF

解析:

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极板正对面积、极板间的距离及极板间的电介质三个因素都有关,B、C错,1μF=106pF,D错.

答案:

A

5.据预测,21世纪智能机器人将进入家庭,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是智能机器人的核心部分.传感器是一种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如光、热、力、声等)转化成便于测量的量(一般是电学量)的转化装置.如图所示是一种测量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待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可使膜片发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将电容器、灵敏电流计、直流电源串联,接成闭合电路,那么(  )

①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减小 ②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增大 ③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发生变化 ④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不发生变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两极板间距变小,电容增大;若电流计有示数,则表明电容器处于充电或放电状态,即电容在变化,所以压力F发生变化.

答案:

B

6.电容式键盘是通过改变电容器的哪个因素来改变电容的(  )

A.两极板间的距离B.两极板间的电压

C.两极板间的电介质D.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解析:

计算机键盘上下运动时,改变了上、下两极板间的距离,由C=

知,两极板间的距离改变,电容改变,故A正确.

答案:

A

7.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接在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上,则(  )

A.电容器两极板间可形成匀强电场

B.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直增加

C.只要断开电池组,电容器要放电,带的电荷量立即为零

D.电容器的电容与电池组的电压成正比

解析:

电容器带电后,两极板间是匀强电场,故A对;与电源相连后是充电还是放电,应看电容器原有电压与电源电压的大小关系,故B错;电容器要想放电,需将两极板短接,故C错.电容是电容器本身的因素,与外界因素无关,故D错.

答案:

A

B级 提能力

8.关于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是一种理想的仪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

B.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

C.电容的国际单位是微法

D.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距离越大,电容器电容就越大

解析:

电容器是常见的电子元件,是储存电荷的装置,所以A错,B对;国际单位是法拉,微法是常用单位,C错,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距离越小,电容器电容就越大,所以D错.

答案:

B

9.(多选)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源、电阻R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  )

A.电阻R中没有电流

B.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C.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

D.电阻R中有从b流向a的电流

解析:

解题关键是电容器与电源相连,其电压不变.由C=

可知,当d增大时,C减小,而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故U不变,由C=

可知,Q变小,即电容器将放电,电流从a流向b.故正确答案为B、C.

答案:

BC

10.如图为某一电容器中所带电荷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V降低到36V,对电容器来说正确的是(  )

A.是充电过程

B.是放电过程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0×10-2F

D.电容器的电荷量变化量为0.20C

解析:

由Q=CU知,U降低,Q减小,故为放电过程,A错、B对;由C=

F=5×10-3F可知,C错;ΔQ=CΔU=5×

10-3×4C=0.02C,D错.

答案:

B

 

第一章电场电流

第五节电流和电源

A级 抓基础

1.(多选)在下列单位中,是电流单位的是(  )

A.C/s     B.mA

C.AD.W

解析:

其中mA、A均为电流单位,所以B、C正确;由电流定义知A项中C/s也是电流单位.

答案:

ABC

2.(多选)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供电的外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一端流向负极一端

B.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一端流向负极一端

C.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同

D.电容器充电时,电流从负极板流出,流入正极板

解析:

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类似于抽水机的功能.抽水机能从低处往高处送水,高处的水流向低处,在抽水机的作用下低处的水能送到高处.在电源的外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电源正极电势高于负极电势,所以A正确,B错误;电子带负电,电子运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C错误;电容器充电时,电子流入负极板,所以电流从负极板流出,流入正极板,D正确.

答案:

AD

3.一段东西方向放置的横截面积为0.05cm2的导电材料中,每秒内有0.4C正电荷向东移动,有0.6C负电荷向西移动,则电流大小和方向是(  )

A.0.4A,向东    B.0.2A,向西

C.0.6A,向西D.1A,向东

解析:

本题考查电流的计算,据题意每秒通过的电荷量为0.4C-(-0.6C)=1.0C(以向东为标准),故电流为1A.方向为正电荷运动方向.

答案:

D

4.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多少就是电流的大小

B.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C.在导体中,只要自由电荷在运动,就一定会形成电流

D.导体两端没有电压就不能形成电流

解析:

根据电流的概念,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知A错;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知B错;自由电荷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知C错;形成电流的条件是导体两端有电压,知D对.

答案:

D

5.满足下面哪一个条件,就产生电流(  )

A.有自由电子B.导体两端有电势差

C.任何物体两端有电压D.导体两端有恒定电压

解析:

形成电流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能自由移动的电荷,二是持续的电压,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

D

6.下列关于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跟电源内非静电力做的功成正比,跟通过的电荷量成反比

B.电动势的单位跟电压的单位一致,所以电动势就是两极间的电压

C.非静电力做的功越多,电动势就越大

D.E=

只是电动势的定义式而非决定式,电动势的大小是由电源内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的

答案:

D

B级 提能力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电荷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B.电荷量越大电流越大

C.虽然电流既有大小也有方向,但是它是标量

D.电流的方向有时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有时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解析:

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所以选项A错误;根据公式I=

可知选项B错误;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选项D错误.

答案:

C

8.(多选)如图为一块手机电池的背面印有的一些符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