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35041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5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docx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选修5+

第23讲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上)

主讲教师:

田佩淮北京著名地理特级教师

题一:

下列事件或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

B.美国西北部的圣海伦斯火山喷发

C.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

D.“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题二: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①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 

②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雪灾 

③“……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大饥相食……”

④2009年5月17日湖南株洲高架桥垮塌致使9死14伤事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三:

读图回答:

图中所示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B、山崩C、滑坡D、泥石流

题四: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

题五:

雷暴是指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美国是雷暴天气频发的国家,下图是美国年平均雷暴天气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描述美国雷暴天气的空间分布规律。

(2分)

(2)图中A处的取值范围是____,并分析该地与附近地区雷暴次数发生差异的原因。

(4分)

(3)图中显示美国发生雷暴天气最多的地方是佛罗里达半岛,试分析其雷暴天气多发的原因。

(4分)

题六:

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

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

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

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

(2)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

(4分)

题七: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台风、泥石流对我国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大)。

据此回答1~2题。

地区

++++

++++

 

++++

+++

 

+++

++

 

++++

++

1.丙和丁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A.寒潮、酸雨B.寒潮、台风

C.台风、泥石流D.泥石流、酸雨

2.乙类地理现象在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的影响因素分别是()

A.纬度和海拔B.纬度和土壤

C.纬度和地形D.降水量和地形

题八:

读图及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若此图表示某类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形状况,此灾害最可能为()

A.火山喷发B.滑坡C.地震D.泥石流

题九: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

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B.寒潮、台风、沙尘暴

C.伏旱、暴雪、沙尘暴D.伏旱、洪涝、冻害

题一十:

下图是“中国某地气象灾害多发原因”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分)

 

蒸发强烈植被覆盖低

冬季风的通道

干旱

 

过量抽取地下水

地面沉降、海水倒灌

主要商品粮基地

灌溉用水增加

 

人为原因

(1)该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

(2)研究表明,该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但春季干旱程度更高,原因是。

该地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其自然原因是

(3)近十几年来,该地区的干旱有加重的趋势,人为原因是

题一十一:

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见图)当地时间2007年4月2日7时19分(北京时间4月2日4时39分),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所引发的山体滑坡和海啸,造成至少3人丧生,多人失踪。

据此完成

(1)—(3)题。

(1)所罗门群岛位于()

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

(2)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3)本次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和海啸,反映了灾害的()

A.地域性B.渐进性C.突发性D.关联性

题一十二:

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全年旱”的地区是_____号。

③区旱灾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试简述其原因。

(2)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区(写序号),说明判断依据。

(3)图中“旱灾粮食损失量占本区气象灾害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A)”最低的地区是________区(写序号)。

影响该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

(4)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题一十三: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题一十四:

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山东卷2010)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

(4分)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

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6分)

题一十五:

读下面材料和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2005年8月上旬,台风“麦莎”狂扫我国东部地区。

2006年5月下旬,台风“珍珠”给闽南漳州带来严重影响。

2005年8月底至9月初,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9月下旬“丽塔”再次袭击美国。

这几次台风都给所经地区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图表示“麦莎”和“卡特里娜”的移动路径。

甲 “卡特里娜”移动路径乙 “麦莎”移动路径

(1)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乙A处时,我国大陆沿岸地区主要刮风(风向)。

(1分)

(2)描述图甲和图乙中台风(或飓风)的运动轨迹,并简述其成因。

(2分)

(3)根据图甲和图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台风(或飓风)形成的主要条件。

(2分)(4)台风和飓风主要发生的季节是________,除上述两地,世界上经常发生热带气旋的海域还有________。

(2分)

(5)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但也会给所经地区带来一些好处。

试说明台风可能带来的好处。

(2分)

题一十六: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1999年9月21日D处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震中较远的A城市有幢高大建筑物倒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地震频繁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地区出现的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地质灾害系统,本次地震中产生的诱发性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处与C处相比,_______________处诱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

题一十七:

读“某种气象灾害年发生数占全球总数百分率区域分布图”(虚线为海平面26.5℃等温线;括号内数值表示影响次数),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气象灾害产生的源地和季节。

(2)简析大陆东部受该气象灾害影响次数更多的原因。

(3)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

题一十八:

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⑴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⑵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

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⑶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题一十九: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时期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1)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春常遭受风沙灾害,___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地区,形成沙尘天气。

(2)造成北方地区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除了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行为,造成__________的恶果;在林区的__________行为,导致地表水分减少,风沙天气多发。

(3)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常与__________锋过境有关,若该锋过境时,锋前的暖气团水汽含量丰富,在我国北方又常形成__________天气。

(4)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二十:

读“我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洪水灾害、风暴潮分布我国干旱灾害分布

(1)我国受洪涝灾害影响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平原,此外_______________流域、_______________盆地及东北平原也常遭受洪涝灾害。

(2)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大的地区有东南沿海的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省及江苏省南部和上海市。

(3)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____平原及____________流域。

(4)我国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_______________气候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进退的异常变化,常造成旱涝灾害。

(5)为了减轻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题二十一:

读“中国松毛虫危害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危害我国森林的松毛虫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类型。

(2)我国松毛虫发生频率有明显__________差异。

在海拔低于__________米、平均气温__________以上的地区为松毛虫常发地区;海拔__________米、气温在__________的地区为偶发区。

(3)森林病虫害的分布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油松毛虫分布在_________(地势分界线)处;马尾松毛虫分布在__________,赤松毛虫分布在____________,落叶松毛虫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带)。

题二十二: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除蝗疏》根据历史从春秋到元朝记载的111次蝗灾发生的时间进行了认真分析统计,各月蝗灾发生次数如下:

(1)蝗灾属于(  )

A.农作物病害B.农作物虫害

C.森林病害D.森林虫害

(2)我国历史上“蝗灾”的高发区是在(  )

A.珠江流域B.长江流域

C.青藏高原D.北方地区

(3)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图,分析一年内蝗灾发生变化的规律及原因。

题二十三:

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

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题二十四: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

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敌。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第23讲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上)

题一:

B

解析:

判断自然灾害的依据一是以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必须受害于人类社会。

A项有自然异变无危害人类;C、D两项虽然使人员伤亡、财产损毁、资源破坏,但是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属于人为灾害而不属于自然灾害。

题二:

A

解析:

四川大地震、08年初雪灾、蝗灾都是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危及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高架桥垮塌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灾难。

故选A。

题三:

C

解析:

图中有明显的滑坡体和滑坡阶梯地形由此可以判断此地质灾害为滑坡。

题四:

D

解析:

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

题五: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

(2)50

(4分)

(3)纬度低,蒸发旺盛,对流显著;半岛三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水汽充足,飓风活动频繁;半岛周围水陆温度不均导致大气很不稳定;来自墨西哥湾与大西洋的气流在此相遇,加剧了大气的不稳定性等。

(4分)

解析:

这是一道关于美国雷暴天气的综合体,主要考察了美国雷暴天气的空间分布及不同地区发生雷暴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及佛罗里达半岛雷暴天气多发的原因,同时还考查了学生对等值线的判读能力。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美国雷暴天气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A处的取值范围是50<A<70,A处比附近地区出现雷暴次数多,主要是受地形影响,其位于山地迎风坡,气流抬升,有利于雷暴形成。

佛罗里达半岛雷暴多发的原因有纬度低,蒸发旺盛,对流明显;半岛三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水汽充足,飓风活动频繁;半岛周围水陆温度不均导致大气很不稳定;来自墨西哥湾与大西洋的气流在此相遇,加剧了大气的不稳定性等。

题六:

(1)C

(2)地形:

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

气候:

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解析:

(1)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分布及主要类型;

(2)考查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气候、地形原因。

题七:

1、D2、C

解析:

1、结合四种灾害地区分布及表中各地危害程度,可判断甲是台风、乙是寒潮、丙是泥石流、丁是酸雨。

2、广东纬度较低,远离冷空气源地而受寒潮危害较轻;四川由于盆地地形,北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而较少受寒潮影响。

题八:

B

解析:

从图中可知此图为山区,并且北部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陡,南部坡度缓,结合选项可知滑坡后最容易发生此种现象。

题九:

A

解析:

根据图中各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推断。

题一十:

(1)华北平原

(2)春季气温回升快,农业引水灌溉较大冬末春初大风干旱临近沙源地植被覆盖少

(3)农业、工业、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解析:

此题通过气象灾害的成因来判定是华北平原地区,但是春旱比较严重来说明其发生的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

题一十一:

(1)C

(2)B(3)D

解析:

(1)赤道穿过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中部,所罗门群岛肯定位于南半球,东经160度经线穿过所罗门群岛,不能说该群岛位于东半球或西半球。

(2)所罗门群岛东侧是太平洋板块,西侧是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印度洋板块。

(3)地震为主灾,引发了其他自然灾害,说明了自然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题一十二:

(1)⑥夏、秋季节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2)②判断依据:

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C)均最高。

(3)④台风

(4)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读图可知,“全年旱”的地区是⑥区。

③区夏、秋季节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炎热干燥,形成伏旱。

(2)研究题意可判断本题的“最严重”的对象应是“灾情”,而不是单纯的干旱问题,排除西北地区。

“最严重”范围应是指在中国范围内,A表示“占本区的百分比”,可以排除其作为旱灾最严重的依据。

因此只有B、C进行判断区域和理由。

(3)读图判断即可。

(4)春旱可以引发沙尘暴、盐碱化、森林火灾等问题,但①区是我国东北,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林区,由于干旱导致树木缺水、枯枝落叶干燥易燃,很容易引发森林大火。

利用遥感技术可及时发现出火点的位置及火区范围,为迅速扑救提供可靠资料。

题一十三:

(1)自然原因:

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泥石流灾害频发。

(2)人为原因: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3)火山喷发 滑坡

解析:

影响地震、泥石流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质构造、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方面来思考;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可从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活动方面来思考;地质灾害的类型可通过阅读教材得出。

题一十四:

(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2)A地:

风暴潮;B地:

滑坡、崩塌、泥石流。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台风的特点、引发的次生灾害、防灾减灾的措施及学生调运知识的能力。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形式,台风过境前后,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台风灾害主要是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A地处于沿海,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是风暴潮,B处于平原向丘陵和山区的过渡地带,台风形成的强降水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预防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护坡固坡、植树种草等。

题一十五:

(1)西北(1分)

(2)由东南向西北再偏转向东北方向。

一是陆地轮廓的阻挡影响;二是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2分)

(3)位于广阔的热带洋面,受地面及洋面气压差及风带影响。

(2分)

(4)夏秋 孟加拉湾(2分)

(5)带来大量的降水,缓解了高温干旱天气。

(2分)

解析:

台风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洋面,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候。

台风往往发生在夏秋季节,受陆地轮廓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台风路径也发生变化。

台风四周风向也各不相同。

题一十六:

(1)该建筑物因人为因素导致其质量低劣,抗震性能差

(2)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较活跃,属环太平洋地震带

(3)地震滑坡泥石流滑坡泥石流

(4)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读出图中所示的地理区域,根据经纬度和岛屿轮廓形状判断出该地区是台湾岛。

在回答各个问题时,需要联系当地实际,利用相关的地理背景资料加以具体分析。

(1)题,台湾多地震,人们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在城市中兴建高大建筑物时,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D处地震波及A城,致使某幢高大建筑物倒塌,可能是因为该建筑物抗震性能差。

(2)题,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强烈碰撞的地方,地壳不稳定,从而使其成为我国现代地震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第(3)题,多山、多地震、多雨等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该地的地质灾害系统属“地震—滑坡—泥石流”型,地质因子(地震、火山喷发等)、气象因子(台风等)都成为诱发滑坡、泥石流的重要原因。

第(4)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得出C处等高线密集,判断出该处山坡较陡;C处位于台湾岛东侧,

靠近板块的消亡边界;在季风影响下,C处多地形雨。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确定,C处地质灾害的成灾频度与强度要比B处大。

题一十七:

(1)热带海域,夏、秋季。

(2)该气象灾害生成后,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向偏西方向移动。

(3)广泛性和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不可避免性。

解析:

 

(1)题,该气象灾害为热带气旋,发生在夏、秋季节的热带海域。

(2)题,在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下向偏西方向移动。

第(3)题,据图可分析出该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

题一十八:

⑴分布特点:

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频次特点: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⑵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

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

⑶江南丘陵地区:

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

(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1)考查提取图文数表有效信息能力。

由表格明显看出水旱灾害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的南北差异:

南多北少;北方以华北最严重。

发生频次:

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方水旱灾害特点不同:

南水灾北旱灾。

(2)注意本题设问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水旱最严重,从发生的气候、地形角度分析。

气候抓住降水量大和时间长;地形抓住地势地平

(3)回答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和丘陵地区(与上游类似:

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

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题一十九:

(1)东北 西北 西北季(或西北或冬季)

(2)气候异常(冬季风强劲且多,厄尔尼诺等) 过度开垦(或滥垦) 过度放牧 草场退化 过度砍伐

(3)冷(或快行冷) 暴雨

(4)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降低载畜量;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建立法规;工程固沙;生态管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北方沙尘天气发生的原因、分布的规律和治理的措施。

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

地区在冬春季节常盛行冷锋天气,尤其是快行冷锋过境,来自西伯利亚的冷气团,寒冷干燥,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水汽少,冷锋过境时常难以形成降水,强劲的西北季风将我国西北地区的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常形成沙尘暴天气。

2000年北方气候异常,冬季风特别强劲,空气特别干燥,降水特别少。

加上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草场资源、森林资源,造成草场退化、森林覆盖率下降、地表水分减少,加剧了沙尘天气的横行。

针对我国北方多沙尘天气情况,我们必须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森林资源,要退耕还草、还林,植树种草,建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健全法规,同时要配上工程固沙治沙,加强生态管理。

题二十:

(1)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珠江四川

(2)广东福建浙江

(3)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

(4)东部季风夏季风

(5)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我国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其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的年际变化。

在夏季风较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向北挺进慢,北方降水就偏少,

南方降水则偏多。

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向北挺进快,北方降水就偏多,南方降水则偏少。

题二十一:

(1)马尾松毛虫 落叶松毛虫 油松毛虫 云南松毛虫 赤松毛虫

(2)地区 400 25℃ 400~500 10~25℃

(3)地形 气温

(4)第二级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