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36323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docx

完整版《非暴力沟通》精读

№.1本书导读

语言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

有言道: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同样意思的话,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很多时候尽管是无心的,但那些脱口而出的嘲讽、指责、说教、否定、评论还是会伤害到彼此间的感情。

长此以往,语言暴力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冷漠、敌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改善这种情形?

本书就将向大家介绍如何把暴力从沟通方式中祛除,让我们重新彼此尊重、关爱、互相帮助。

作者马歇尔·B·卢森堡博士,是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的创始人和教育服务主管。

他早年成长于动荡不安的底特律市,童年的经历让他对于运用怎样的沟通方式可以和平解决分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并于1961年获得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之后的生活经历和对比较宗教学方面的研究,使他发展出非暴力沟通模式。

在本书中,卢森堡博士将他的方法简单明晰、步骤明确地传授给大家,希望能让大家学习到如何更好地表达自我和理解他人,以此达到彼此间深层的、发自内心的沟通;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的人是一个情绪化的、“难相处的”,甚至是愤怒的对象。

№.2今日导读

一般说到沟通,我们指的是人与人或者与群体之间的思想、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并以此达到思想的一致和感情的顺畅。

非暴力沟通作为一种平和而有效的沟通方式,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吗?

它可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哦。

№.3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一)

我们通常认为,像动粗、打人、杀人、战争等才是暴力。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我们可能觉得,“暴力”和自己的关系不是很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这种直接诉诸于身体的暴力,还有一种暴力以语言的形式,伤害我们的精神、心灵、感情。

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谈话方式、内容,回忆一下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是十分伤人的。

相比于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比较隐蔽,但它往往比身体暴力更令人痛苦。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引起了这些语言暴力,它们都算是 “暴力沟通”。

而非暴力沟通,就是为了改变暴力沟通所提出的沟通方式。

简单来说,它关注的是这样四个要素: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首先我们要留意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要能以中立、客观的态度去描述它;接着,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了解是哪些需要导致了这些感受;最后,要根据这些需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请求。

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

非暴力沟通的另一个方面,是借助这四个要素关切地倾听他人。

我们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需要,聆听他们的请求,以此去理解他人、帮助他人。

保持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影响、帮助别人也这么做,我们和他人之间就可以达到更好的互动、更好的理解。

№.4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二)

作为一种充满爱与平和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能让双方感受到善意的“爱的语言”。

它并没有包含任何超出了我们认知的新主张,完全是借助已有的知识,让爱融入我们的生活。

它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放弃那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

比如当我们听到批评时,第一反应往往是为自己辩解或者反击,但这样的反应往往不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因为在听到批评时,愤怒、委屈、尴尬等情绪容易让我们失去理智,我们无法静下心来去思考批评背后所隐藏的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才是我们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

当然非暴力沟通也不是要把我们改造得温顺、乖巧或者听话。

这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并不是为了消除纠纷、争吵,就让我们放弃自己的主张、观点,一味地去委屈自己、顺从别人的意思。

它是让我们去了解自己的感受、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既清晰、诚实地表达自己,又要倾听他人,从而培育彼此之间的尊重、关注与爱。

如果我们能用心去洞察对方隐藏在话语里的需要,慢慢地对方也会加入这样的互动,长此以往,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此而得到改善。

那么,非暴力沟通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吗?

作者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非暴力沟通不仅是一种沟通的方式,还是一种持续的提醒。

它能够提醒我们倾听自己内心中不同的声音,以及这些声音反映出来的需要,从而促进自我理解、内心和谐,让我们更加专注于自己人生的方向,而不是被一时的情绪所操控,做出违背自己内心的选择。

非暴力沟通的用途是很多的,它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

不论是自我对话、与人交谈这样的日常生活领域,或者是工作环境,乃至政治谈判,非暴力沟通都可以发挥作用。

但凡是人和人之间进行沟通的环境,我们都有运用到非暴力沟通的机会。

№.5异化的沟通方式

(一)

在深入学习非暴力沟通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我们过去使用的那种伤人的沟通方式有何不妥。

那些不恰当的沟通方式让我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阻碍了我们去体会自己和他人心中的爱,作者将其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并总结了其中最有概括性的四种。

第一种是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去评判他人或其行为,而非客观地描述。

如果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常会不自觉使用负面的、贬义的词汇。

从道德角度出发,很容易将人随便分类、定性,人被简单粗暴地分成好人和坏人。

和“好人”站在一边意味着背后有更多的人支持,意味在争论中更容易占据优势、获得“胜利”,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大家,想必都深有体会。

第二种是进行比较。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与别人比较,很有可能产生低落的情绪,甚至是悲惨生活的开始。

中国是一个竞争格外激烈的地方,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一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到大,可以说每个人都活在永无止境的比较中。

很多人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只看到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忽略了自己本身的能力、成就、幸福,扭曲了内心的平衡,产生虚荣、攀比甚至仇恨情绪,比如社会中的仇富心理。

№.6异化的沟通方式

(二)

第三种是回避责任。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与他人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常常都与别人发生互动,会对别人产生影响。

一个正常的人,需要对自己的思想、语言、行动承担起责任。

很多事情是我们的责任使然,是有充分理由并且应该去做(或者应该不做)的,但有时我们却试图以一些表达方式去说明是别人或者环境等外力因素强迫我们的,试图以此逃避责任。

比如,“我不想抽烟,但大家都抽,我(也没办法)只好跟着抽。

” “我按照公司的制度开除他,也是迫不得已。

”“我是男的,做饭这种事我不会也行。

”这些话中都没有体现出说话人的主动意愿,而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外部的借口。

一旦我们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放任自己的行为被外部力量裹挟,我们就容易变成危险人物。

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实施种族大屠杀,命令一级一级传递下去,实际上所有参与这个过程的人都是刽子手,但他们却认为自己只是听令行事,并非真正的在作恶。

 纳粹高官阿道夫·艾希曼在二战中负责将犹太人送往集中营并集体杀害,在战后的审判中,他就辩解道:

“我认为有必要在上级领导和像我这样只是执行命令的人之间有所区隔。

”并请求法庭的赦免,“我不是(上级)领导,因此我也不觉得自己该背负如此罪责。

”艾希曼最终被判处有罪,并被执行死刑。

第四种是强人所难。

我们常常会对别人抱以要求,这在生活中相当常见的。

本来这是一件双向的事情:

我们可以提出要求,对方也可以拒绝。

但很多时候,要求变成了命令,暗藏着威胁:

如果对方不配合,就会受到惩罚、责骂或者教训,比如上级命令下级,家长命令孩子。

有时人们倾向于以命令和指责的口气,使用“应该”、“必须”这些表达方式,依靠权威去强制别人做事情。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使用的语言或多或少都会被这四种沟通方式影响。

作者认为,异化的沟通方式来自于等级社会,并加强了等级社会的阶级统治。

因为评判、比较、命令、指责的思路让人们习惯于评定是非,也就更愿意追随权威去获得是非对错的标准。

而如果人们开始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就不会再满足于做听话的奴隶和被支配对象。

№.7什么是观察?

(一)

现在,我们已经简单地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概念,并反思了异化的沟通方式。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观察。

一说观察,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有什么难的?

难道我不是每天都在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吗?

的确,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自己周围发生的一切,但我们真的是在“观察”吗?

比如,你在和同事进行工作沟通,你的观点阐述了3次对方还没有完全明白,你的观察是“我解释了3次我的观点,他没有理解”,还是“我的天啊他怎么这么笨!

” 有时候沟通中所产生的一些矛盾和负面的情绪,并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不过是因为我们的观察出现了偏差。

非暴力沟通不仅要求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能清楚地表达出观察结果;更重要的是,它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

我们在卡片3中所说的“道德评判”,就与客观的观察是对立的。

让我们对比下面这两种不同的说法:

你觉得自己常用的是哪种?

№.8什么是观察?

(二)

在上一张卡片的表格中,左边一栏是评论,右边一栏是观察。

根据笔者自身的感受,日常交流中“评论”出现的比例似乎会更高一些,人们习惯于说话时带上自己的主观色彩:

这个姑娘太强势了;他这个人话真多;他老是无缘无故发脾气……等等。

更多的时候(尤其是在网络上),我们还会“贴标签”,遇到一件事情,或看到一个人,我们很快地就会根据一些表面信息给这件事或这个人贴上标签。

“熊孩子”“凤凰男”“绿茶婊”这些词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这样的表达能简洁快速地突出事物特质,但也是一种很不负责的方式。

意识到观察和评论之间的差别,我们才能区分二者。

这当然是不容易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多加留意。

注意形容词的使用,尤其是那些带有褒贬色彩的词汇。

比如“懒”“愚蠢”“丑”“好人”等等,通常代表的是评论,“他长得真丑”反映的事实可能只是“他长得不符合我的审美”。

注意副词的使用。

像“每次”“曾经”通常是有事实作为依据的,但像“总是”“从不”就不一定了(“你总是很忙!

”“你从来不能听我好好把话说完!

”);“经常”“很少”之类的词也容易产生混淆,因为衡量的标准并不明确。

把推测、预测当作事实,比如“我觉得他没有听懂” 和“他自己说他没有听懂”的差别。

这几点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些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的思路。

当然,非暴力沟通也并不是反对评论,它只是认为所有的评论都要基于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

就像小马过河的故事,小马要过河,水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小马自己下河试了试,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水不深也不浅。

在了解观察和评论的不同后,我们在说话时就要有意识地纠正过去那种用评论代替观察的思维。

同时,我们也是倾听者,在听到那些评论性的言论时可以多留个心眼,比如追问一句:

怎么了?

为什么?

或者自己多做一些观察,做出自己的判断,而非盲目听信。

№.9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反思了那些异化的沟通方式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并对非暴力沟通所倡导的“观察”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非暴力沟通的定义,观察

要点: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是: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非暴力沟通要求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能清楚地表达出观察结果。

非暴力沟通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

思考与讨论:

写下最近发生在你身上的沟通不良的事件,看看自己是否在这些情况中使用了“暴力沟通”的方式。

如果有,请认真地思考,这些对话中所隐含的双方的需求和感受。

然后想一想,如果事情重来一次,你觉得可以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去解决吗?

№.10今日导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生而为人,我们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着自己的感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好像越来越不愿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被很多条条框框所束缚,习惯了服从权威和现实,而非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在昨天的内容中,我们学习了作者总结的四种不恰当沟通方式,并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之一的观察,今天,我们继续来聊一聊 “感受”和“需要”。

№.11感受和想法

非暴力沟通鼓励人们说出自己的感受,但是作者马歇尔发现,与其说人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如说人们在体会感受这一步就出现了问题。

因为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是什么,人们表达出来的经常是想法。

所以,在学习表达感受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感受和想法的不同。

请看下面的表格,试着分辨想法和感受:

(请先思考后,再往下看)

左边一栏是感受,右边一栏是想法,你想的是对的吗?

想法通常是对人或事的观点、判断、评价、态度,感受则一般是对于心情、情绪的描述。

体会内心的感受,并将它和想法区分开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清晰地表达感受。

同一件事情,表述想法和表述感受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

比如,“我觉得大家都不理我”,这是一个想法,那实际上“我”的感受是什么呢?

可能是“大家都不理我,我觉得很自在,因为我想自己独处”,也可能是“大家都不理我,我觉得很孤单”。

我们可以看一下与感受相关的词汇,比如描述正面的感受:

兴奋、平静、乐观、自信、满足、欣慰、自在、踏实、安全、幸福、心旷神怡等;描述负面的感受:

害怕、震惊、难过、绝望、遗憾、嫉妒、不耐烦、疲惫、孤独、昏昏欲睡等。

非暴力沟通鼓励大家有意识地使用丰富的词汇,尽量精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越清楚地表达感受,我们与别人进行顺畅沟通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泛泛的“我感觉很好”、“我感觉不好”,则很难让人明白自己的实际状况。

№.12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

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产生了我们的感受。

作者马歇尔总结出了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的4种选择:

认为是自己的错,责备自己;

认为是对方的错,指责对方;

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比如有人说你“你怎么这么自私”,相对应的4种反应大致会是:

我好像是对你不够关心(内疚);

我默默帮你做了那么多,你都看不到的吗!

你才自私!

(愤怒);

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都没看到,我很难过,因为我本来希望得到你的认可;

Ta觉得我自私,是不是Ta需要更多的支持/帮助/理解……呢?

根据笔者的观察,前两种反应是大部分人最常有的。

在一时情绪激愤下我们的想法和语言很容易成为脱缰的野马,不受自己控制,相信很多人都有“火气蹭地一下上来了,讲出了事后令自己后悔的气话”的经历。

习惯了责备自己或对方的人可能很难想象,我们还可以从“感受”的角度出发做出回应,这正是非暴力沟通想要告诉我们的——如果我们了解自己的需要、愿望,就会知道,我们的感受其实是来源于自身。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

他没来,我很失望。

他没来,我很失望。

因为我本来有一些事情想和他谈谈。

前一种说法,是他的行为让我失望;后一种说法则表明,我失望是因为我“想和他谈一些事情”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重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通过表达感受来提出主张要比只批评别人的行为要有效得多。

№.13如何表达感受

批评别人行为的语言中隐藏着我们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但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提出主张,一般很难被对方理解,还很容易招致对方的愤怒和反击(想想我们在听到别人批评时的那些反应),让沟通陷入僵局。

作者提示我们,当我们出现以下这几种表达方式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忽略了“感受来自自身”。

只提及相关的事情,而没有表达这件事使得哪个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将重点放在别人的行为上;

指责别人。

我们可以通过用“我(感受到)……因为我(的某个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句式提示自己感受和自身的关系,并纠正自己原来的表达。

比如,“你每天都忙着工作,我觉得不开心,因为我希望和你待在一起的时间能更长一些。

”“你回家就把衣服乱脱乱扔,这让我很烦躁,因为我想保持房间的整洁。

”这样我们直接说出清楚的感受和需要,对方就更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而另一种消极的做法,则是把自己的不愉快归咎到对方身上,利用对方的愧疚心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说,父母对孩子说:

“你能不能好好学习让我省点儿心?

我一天到晚辛辛苦苦赚钱,还不是为了你?

”显然,父母是在指责孩子的不好好学习引起了自己的难过,而孩子看到父母痛苦,可能会感到内疚,从而改正自己的行为。

但这种调整并不是出于对学习的热爱,可能不会持续很久。

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需要,而不是让别人猜。

社会的节奏很快,人们都在匆匆忙忙地前行,打理自己的生活,的确没有很多时间去细细分辨、照顾你的感受。

将感受憋在心里的人常常会陷入一个死循环:

不会表达感受——别人无法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觉得人们冷漠——更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觉得人们越来越冷漠……其实未必是大家冷漠。

把感受说出来,别人才会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沟通也会更容易。

№.14被压抑的感受

事实上,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感受。

人这一生最敢于“说”出自己“需要”的时期,大概是婴儿时期。

虽然那个时候我们还不会说话,但是我们会用笑、哭、肢体动作等来表达我们饿了、我们高兴、我们想睡觉……等到慢慢长大以后,我们在各种社会规则的束缚下,反而变得胆怯了。

我们最在意的是别人看待自己的目光,一旦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别人眼里的我们不符,我们就常常不自觉地迎合别人的想法和忽视自己的感受。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存在着感受被压抑的问题。

对于女性而言,我们的社会文化长期以来都将女性规训成奉献、牺牲的角色,要求她们把照顾、体贴别人作为自己的最高职责,比如女性在母亲、妻子这种角色中,被理所应当地要求为家庭哺育后代、做饭、洗衣服、打扫、外出挣钱,但不重视保护她的权利。

女性也在这种环境中倾向于忽视自己的感受、需要。

对于男性,社会则要求他们“应该像个男人”,“有男子气概”,男性表达自己的感受常被看作是示弱。

先不谈男性表达感受到底是不是示弱(笔者认为这当然不是,表达感受是每个人的权利),实际上,在沟通中的示弱往往不是因缺乏勇气产生的屈服,而是一种有效的沟通策略。

不论男女,当双方都剑拔弩张的时候,一方收起锋芒,以一种圆润的姿态去回应对方,对方的锋芒很有可能也会被这种柔软所触动,从而有所收敛。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情感的奴隶”:

我们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第二个阶段是“面目可憎”:

这个阶段我们觉得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去迎合他人,让自己很憋屈、很恼怒,我们不愿意继续这样,但还是心存疑虑,所以态度变得生硬;第三个阶段是“生活的主人”:

我们开始认为帮助别人是一种自由的、快乐的行为。

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

我们也终于明白了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不能对他人负责。

№.15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非暴力沟通的两个要素:

感受和需要,了解到想法和感受是不同的,我们应该表达的是感受而非想法,并介绍了一些如何表达感受、需要的思路。

关键词:

想法,感受,需要

要点:

体会内心的感受,并将它和想法区分开是很重要的。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

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产生了我们的感受。

相比于批评,直接清楚地表达感受是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思考与讨论:

遇到他人的批评时,你一般会有怎么的反应?

在日常关系中,你是否敢于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受?

№.16今日导读

在之前的阅读中,我们明白了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自身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产生了我们的感受,明确地表达感受能让别人更好地了解我们。

有时为了使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我们还要向别人提出请求。

同“感受”一样,“请求”也该被清晰地表达。

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表达“请求”,之后再转换视角,谈谈作为信息接收者时,我们该如何“倾听”。

东亚文化圈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特色,就是表达委婉。

我们通常不会很直接地表达我们的想法,总是要七拐八绕,暗示暗示再暗示。

还记得夏目漱石那个著名的梗吗?

说的是夏目漱石在担任英文教师时,看到学生把“I love you”翻译成“我爱你”,感到很不满,因为日本人才不会说“我爱你”,不如翻译成“今晚的月色真美”——因为我爱你,所以与你共赏的月色才如此美丽。

这种点到为止、语有尽而意无穷的风格,自然有它的含蓄之美。

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下,对方往往很难倾注心意去揣测你的真实想法,弄不明白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如此一来,你的期待也就不一定能实现。

比如吵架中的情侣,女生对男生说:

“你走!

我不想见到你。

”男生于是认为:

“她这么生气,都不想见到我了,我还是赶紧离开让她清静清静吧。

”而女生的实际请求可能是:

“我很生气,你快点来哄我。

关于提出要求,非暴力沟通对我们的第一点要求是具体。

必须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对方做什么。

如果我们是请求他人不要做什么,对方可能会感到困惑。

比如妻子对丈夫说:

“回家以后不要把外套乱放啊”。

她的意思是希望丈夫能把外套挂到衣架上,但丈夫可能想的是:

原来我回来就把外套扔到沙发上确实看起来不整洁,那我塞到柜子里去,看不见不就好了?

 结果妻子就在衣柜里发现了团成一团的外套……

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我们提出的请求太抽象,含糊不清的说法让对方难以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比如孩子对父母说:

“你们应该尊重我!

”父母可能一头雾水还挺生气:

你想要什么我们不是尽量满足你,怎么就成不尊重你了?

而孩子的要求其实是希望父母在进Ta的房间之前能先敲敲门,如果孩子能直接对父母说“我已经是大人了,想要有自己的隐私,你们进我的房间前先敲敲门,好吗?

”效果可能会更好。

№.18明确你想表达什么

在具体地提出自己的请求之前,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明确谈话的目的。

的确在一些具体场景下,我们不必直接提出请求。

比如你放学之后风风火火地冲进家里,对着妈妈说:

“妈妈,我好饿!

”妈妈自然明白你的要求。

但大部分时候,在谈话之前,我们要先对自己的需求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把请求表达得更加清楚,这样也就增加了我们获得称心反馈的可能性。

比如我们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可能会希望有人来关心自己。

但什么是“关心自己”呢?

是讲笑话逗你开心,还是肯定一下你在某件事上的成就?

或者是在你旁边端茶送水、嘘寒问暖?

“关心自己”这种抽象的想法,其实反映了我们不清楚自己究竟对别人抱着怎样的期待。

有时我们就是因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才会使用抽象的语言。

虽然对着别人讲话,但更像是自说自话,这样的谈话通常是无效的,对方无法理解你,你的请求也就无法得到满足。

抽象的语言不仅不能揭示我们的具体请求,也无助于深化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

№.19区分请求和命令

在向别人表达我们的需求时,有人用请求的口吻,也有人用命令的语气。

人们常常会混淆请求与命令。

怎么区分请求和命令呢?

如果请求不被满足,提出请求的人就会进行批评、责罚,这种“请求”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会被当作是命令。

总之,如果我们没有重视对方的需要,让对方认为是在强迫他做某件事,这样的“请求”就会被看成是命令。

比如母亲对孩子说:

“我今天有点累,能帮我把碗洗了吗?

”通常来说,这是请求。

如果孩子表示不想洗,母亲则说:

“妈妈都这么辛苦了,这点小事儿你都不能帮妈妈一下吗?

”这就很明显是命令了。

有时候,我们只是想表达“请求”,却由于用语不当,给人一种“命令”的错觉,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例如,当我们想要请对方打开窗户时,我们可以说“麻烦你打开窗户,谢谢”,而不是硬邦邦地说“把窗户打开”。

对于命令,人们天生有一种抵触心理,而对于请求,人们又天然地难以拒绝。

非暴力沟通的概念认为,如果我们愿意去体会是什么让对方不愿意答应我们的请求,并且在体会到之后不会进一步地说服、强迫对方,那我们提出的一般就是请求。

№.20如何倾听

(一)

什么是倾听?

大部分人可能觉得,倾听不就是听别人说话吗?

非暴力沟通所说的倾听,意味着我们要放下自己心中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去体会他人。

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这种能力,这也是倾听和理解、同情的不同之处。

按照笔者的经验,虽然我觉得自己确实是在认真“倾听”,但实际上在听的同时,我已经不自觉地开始分析对方的问题,并试图给出建议、安慰,或者表达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大部分时候的做法和笔者一样,关心的只是别人说了什么,这些事情符合哪些理论,那么我们只是在诊断别人的行为、想法,而非倾听他们。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