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68381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docx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

  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淡淡的乡愁

  2、体会文中的雨情、雨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学重点:

体会意境,鉴赏语言教学难点:

鉴赏表达技巧,学会表达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学习方式:

活动体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从音乐《雨声》导入。

学生寻找古诗词中的写雨的诗句,品味意境。

如此优美的意境我们用散文的语言可以表达吗?

  二、课文分析: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2、品读嗅雨、观雨、听雨的相关文字,体会意境、情思。

  三、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凝练华丽,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善于通过汉语的象形和音韵特征来渲染情感,把握徐疾交错的节奏。

  四、借鉴运用:

  1、借鉴表达:

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渲染和强化对大陆故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

首先,作者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紧密结合,穿插运用。

其次,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

  2、体验运用:

听相关雨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口头表达。

  五、布置作业:

  1、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2、找出文章中写雨的诗句,注意积累。

  教学设计方案篇2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采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表现一个事物的写法。

  3、通过反复诵读原文的语言材料,充分感受埃及金字塔“宏伟而精巧”、“建造科学”的特点,从而深刻领悟这一工程是“埃及的象征,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1、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和“精巧”的。

  2、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一、选准教学切入点

  1、请同学们自由地默读一遍课文,思考你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的什么最感兴趣?

  2、指名学生汇报。

  预设:

生1:

对它的作用感兴趣。

  师:

那它有什么用?

生2:

对它的年代感兴趣。

  师:

距今有多少年了?

生3:

对它的位置感兴趣。

  师:

它在什么地方?

生4:

对金字塔的外观感兴趣。

  生5:

对金字塔的建造办法感兴趣。

  生6:

对金字塔中的胡夫金字塔感兴趣。

  3、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金字塔的外观、胡夫金字塔以及金字塔的建造办法。

  二、深入文本,层层展开学习外观板块:

  1、默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金字塔外观的句子。

  2、指名汇报。

  3、指导朗读。

  4、指名学生概括地说一说金字塔的外观特点。

  5、师总结:

这些大大小小的金字塔现已成为埃及的象征。

学习胡夫金字塔板块师过渡:

埃及的金字塔共有多少座,作者重点写了哪座金字塔?

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1、胡夫金字塔有什么特点?

  2、外观宏伟体现在哪?

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下能让你眼前浮现出金字塔宏伟气势的语句,再细细读一读。

  3、互动交流:

这座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比较句子,哪句话好,好在哪里,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座塔高146米多。

  这座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塔高146米多高!

那是什么样子?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

  2.5吨。

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动笔算一算:

塔身共用的石块有多重?

假如一辆火车有三十节车皮,运这些石块要跑多少趟?

  4、指导朗读。

  5、结构精巧体现在哪?

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下能让你眼前浮现出金字塔结构精巧的语句,再细细读一读。

  6、互动交流: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比较句子,哪句话好,好在哪里,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7、指导朗读。

  7、师总结:

胡夫金字塔外观如此宏伟,结构如此精巧。

它工程浩大,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

  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它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们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学习建造办法板块

  1、自由朗读课文第

  四、五自然段,想象古埃及人民“运石”和“砌塔”的情景。

同桌之间再议一议。

  2、文中“据说”一词能否删除。

  3、用积木演示“运石”和“砌塔”的情景,再交流文中“据说”一词能否删除。

  4、4、总结:

  “运石”和“砌塔”的科学方法,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课外延伸

  1、阅读课外资料:

关于胡夫金字塔有很多神秘的传说和推测,其中最著名的即所谓金字塔十奇,阅读金字塔十奇。

  2、看胡夫金字塔的结构图。

  3、看狮身人面像图片,阅读相公资料。

  四、练习说话学习本课后,你想说些什么?

  五、巩固总结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长城、秦兵马俑是中国的象征,……这些都是世界性的历史文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我们应该爱惜保护这些历史文物,将来来探索这些历史文物。

  教学设计方案篇3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有这么多人听课,彭老师真是好紧张啊!

同学们能不能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呀!

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使我充满了自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掌声》。

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看到题目,你都知道些什么呀?

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必须把课文读懂才行。

现在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文: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对照拼音,把不认识的生字读准。

  2、同桌合作读:

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

现在同桌互读课文,读的同学把字音读准,听的同学当好小评委。

  评:

得到帮助和帮助别人的同学分别举手示意,咱班同学真是团结互助的好孩子。

  3、齐读字卡:

生字掌握得这样好,生字宝宝可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了,有信心把字读准吗?

如果你认识它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4、词语中复现生字:

生字掌握的这样好,不服气的字宝宝可带着伙伴来考验你们了,还能认识它们吗?

谁能做好上课认真听讲的姿势?

  5、句子中复现生字:

就知道这些问题难不倒你们,这次淘气的字宝宝又来到句子家族了,这次还能战胜他们吗?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6、认读要写的字:

哇,你们太棒了。

这次生字国王可动怒了,又派来几个字宝宝考查我们写字基本功。

我真担心你们要输给它们了!

快找同桌读一读,试着给它们组个词。

  7、写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

⑴画字:

生字都认识了吗?

谁能快速找出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

⑵观察:

找得真全面!

现在我们就把这两种结构的字练写几个仔细观察,这3个字怎样才能写正确?

写美观?

⑶练写:

感谢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共同练写这3个字。

  ⑷展评:

谁来评一评他的字是否正确?

是否美观?

⑸练写共它字:

根据我们刚才总结的写字方法,把3个字中你认为写得不好的字再练写一个,然后把这两种结构中其它的字各练写一个,最后同桌互相评一评。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我们的生字学的这样好,肯定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

  现在我们就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找同学读一读课文,看你能解决哪些疑问?

  2、同学们真善于思考,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

本文围绕掌声写了一件什么事?

评:

你真是细心读书的好孩子/你真是个善于总结的好孩子。

  教学设计方案篇4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及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抵御、推辞。

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提问:

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

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

练习”1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

练习”1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

  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

‘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

  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

  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理解:

  “就势”是什么意思?

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

  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说说课文各段大意;分清事情前后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二、指名说说每段的大意

  三、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1.挂出写有“思考?

练习2”的小黑板。

  2.同座互相讨论题目中列出的事情的前因后果。

  3.全班讨论交流。

  “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

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和结果。

、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的原因和结果。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

  1.挂出绘有武松打虎情景的挂图,说说这一部分该怎样读。

  2.学生自己练习。

  3.鼓励学生当众朗读,对读得好的进行表扬。

  五、布置作业预习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一、进店喝酒谈虎——神态

  二、上冈心理活动老虎扑掀剪性格

  三、过冈武松闪闪闪豪放劈跳掀无畏按踢打

  四、下冈教学设计方案篇5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

  动积累的好习惯。

  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

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⑴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

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

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⑵介绍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吴郡人。

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

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

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

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

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听范读⑷个人自由朗读。

  ⑸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

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童孙─────学种瓜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

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昼:

白天。

  ⑵耘:

除草。

  ⑶耘田:

在田里除草。

  ⑷绩麻:

把麻搓成线。

  ⑸各当家:

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⑹未解:

不懂。

  ⑺供:

参加。

  ⑻耕织:

耕田织布。

  ⑼傍:

靠近。

  ⑽桑阴:

桑树下。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质疑: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⑴诗歌

  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⑵想象:

昼和夜分别指什么?

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⑶结合想象诵读反复读:

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

,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

  品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

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

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2、指名读。

  3、老师配乐吟读。

  4、学生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

  六、总结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

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七、知识的延伸

  1、说明《四时田圆杂兴》还有60首,田园诗人还有很多,孟浩然、王维、陶渊明

  2、再学习一首田园诗篇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

老师这里再提供两首诗人们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欣赏学习:

要求大家借助老师提供的注释自学古诗,说说诗的意思,并尝试背下来。

  夏时田园杂兴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口香。

  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3、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

  八、总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园诗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学们可以成为象范成大、李白一样的大诗人。

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大作。

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教学设计方案篇6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会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

钟表、活动钟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师:

同学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你喜欢他们吗?

你知道吗,大雄听说中国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所以特别想来中国游玩。

他呀就缠着小叮当带他来中国玩。

其实,小叮当也非常想来玩,但他担心大雄那爱惹麻烦、没时间观念的毛病,所以他想先考考大雄。

聪明的同学们你有没有勇气跟大雄一起来接受小叮当的考验?

生:

敢。

  2、师:

你能根据图片及内容及钟表的信息说出它所代表的时刻吗?

  ①小学生升国旗;生1:

时间是8点;生2:

时间应该是上午8点。

  师:

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

为什么?

生:

上午8点,因为如果只说8点的话,不明确,还会让人误解为晚上8点的。

  ②小朋友吃午饭;生:

中午12点。

  ③小朋友晚上睡觉。

  生:

晚上8点。

  师小结:

像这种采用0——12时来计时,并且需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的计时法,是人们在平常表示时间时所经常采用的,所以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

大雄终于如愿以偿地和小叮当一起来到了中国。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师:

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

中央新闻联播的音乐。

  师:

那你们知道中央新闻联播首播是什么时间吗?

生:

7点;生:

不对是晚上7时。

  师:

对,是晚上7时,你对知识掌握的真扎实。

  师:

同学们刚才是用听的,那想不想看呀?

生:

想。

  师:

同学们,注意看,为什么电视右上角显示的时间是19:

00呢?

生:

19:

00就是晚上7时。

  师:

噢,原来同学们都知道19:

00就是晚上7时。

那下面大雄碰到的难题,同学们就能帮上忙了。

  2、师:

原来大雄从新闻中看到了神七升天,宇航员遨游太空的壮观景观,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便来到了北京天文馆参观。

天文馆还有非常好看的科普电影放映,可把大雄高兴坏啦。

  :

00后,糊涂啦,是什么时间呀?

同学们,你能帮帮他吗?

生:

是晚上师小结:

像这种不用加文字说明,只用数字0——24时表示的计

  时法,叫24时计时法。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普通计时法与其相对应的24时计时法,你发现了什么?

请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可以借助于纸制钟面模型。

  小组内展开交流与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生1:

我们发现,钟面一共有12个小时,但是一天是24小时,也就是说从午夜12点、凌晨1时、2时、……早上7时、8时……中午12时,钟表时针走了一圈;继续下午1点,也就是13时,下午2点是14时,依此类推,赶到晚上12时,也是24时,或是第二天的0时。

所以钟面的内圈时数与外圈时数总是相差12小时;生2:

由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只需把下午1点后的时间小时数加12就变成了24时计时法。

简单说就是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只把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加12;生3:

由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关键是看前面的时数,如果时数大于12,就减12,变成普通计时法里的下午和晚上的时间。

  ……师:

同学们总结的规律太好啦,这样来记就很容易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转换啦。

  4、师:

表示时间人们多采用这两种计时法,你喜欢哪一种?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有所好,只要有合理的理由,老师都应当予以肯定。

这两种计时法,各有优劣,在生活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大都采用24时计时法的。

  5、练习。

  大雄听了同学们的解释后也恍然大悟。

这不他还主动要求小叮当出题考考他呢。

  1题是考查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

  2题是考查24时计时法转换为普通计时法。

  小组讨论后发言。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得到如下方法。

  1、钟表演示:

利用表面模型,拨动指针,得出从8:

30到16:

  30,时针共走了8个格,所以时间是8小时;

  8:

30

  9:

30

  10:

30

  11:

30

  12:

30

  13:

30

  14:

3015:

30

  16:

308小时

  2、线段图法:

  3、分段法:

解:

16:

30就是下午4:

30。

  从上午8:

30至中午12:

30是4个小时,再从中午12:

30至下午4:

30是4个小时,所以共计4+4=8

  4、算一算:

解:

16:

30-8:

30=8答:

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是8小时。

  注意:

本题中有一知识点“时间与时刻”的区别,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视本堂课中的学习现状,机智处理。

问:

为什么算式中单位名称是“时”,而答题中是“小时”呢?

变式练习:

师:

大雄看到咱们同学们对一个问题可以想出这么多好的方法,可佩服你们啦,本题设计的意图是:

当出现了分不够减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来计算时间段的问题,难度较之上题有所提升。

  小组讨论完成。

  四、练习巩固,应用知识。

师:

大雄在玩的同时跟咱们同学学到了这么的知识,他可高兴啦,他还用这一节课学的知识为自己写了作息时间表呢。

  作息时间表7:

00起床7:

30上学11:

30放学13:

30上学16:

00放学18:

30晚餐20:

30睡觉看了大雄的作息时间表,同学们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

  五、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做事效率呢?

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份“一日生活时间表”;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希望你们都做一个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时间段的求法

  1、钟表演示;

  2、线段图法;

  3、算一算;

  4、分段求法。

  上午8:

008:

00上午9:

009:

00上午10:

0010:

00中午12:

0012:

00下午1:

0013:

00下午3:

4515:

45晚上7:

0017:

00晚上8:

0020:

00教后反思:

教授完《24时记时法》一课,看到同学们的课堂表现,觉得效果还算理想,回想这一节课准备的全过程,有成功也有不足。

  首先,我说一说成功之处。

  1、创设新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整堂课的设计以哆啦A梦和大雄两个小学生特别喜欢的形象来贯穿,可以让学生保持较持久的注意力。

另外设计学生先“听新闻”说时间,再“看新闻”定时间,使学生出自内心地感到“24时计时法”产生之必需,激起了内在的学习动机,于是,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课。

  2、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来看,处理还是不错的。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基本上能理解两种计时法,但对于它们之间的互换欠缺熟练,原因在于学生还未探索出二者之间转换的规律,如若教师给出,相信学生印象较浅,同时也会丧失掉一个让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所以将这个问题放给小组内解决,让他们在组内充分的交流,结果学生竟想出了好多二者转换的小窍门,有些竟然是我这个老师也未曾发现的。

  “时间段”的求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我仍然是采用“小组自主互助学习”的模式,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能想出多种解法的,仍然是优秀生占据主导作用,但是,正是基于小组互助学习的模式下进行,所以更能发挥出“生带生、生教生”的最大优势来,同时又会让这些优秀生们吃得饱。

  3、从练习的设计上看,巧妙、开放。

  、每个练习都设置在情境之中,生活化,让学生感觉到这是在“玩中学”、“做中玩”;练习,多变,步步为营,由浅入深,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