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4220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docx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

【老子语录】老子语录大全

  篇一:

老子语录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

  第二章)

  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未微明。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5、“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九章

  7、“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8、“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1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1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12、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

  第五章

  14、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1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1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1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1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1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2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21、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23、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2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2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26、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27、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28、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9、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3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3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名言出处:

《道德经》第五十八

  篇二:

各种类型的名人名言

  小学各类名人名言汇总

  理想

  1、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

----罗曼?

罗兰

  2、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4、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托尔斯泰

  5、活着又没有目标的人是可怕的。

----契诃夫

  学习

  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的。

-----鲁迅

  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毛泽东

  3、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

  4、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5、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

---孙中山

  6、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

  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持恒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中国谚语

  3、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

  4、一日一钱,十日十钱。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

  5、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拿破仑

  6、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董必武

  奉献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3、人生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4、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歌词

  5、太阳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永远消耗自己。

-------谚语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立志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石玉昆

  3、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拿破仑

  4、无目标而生活,犹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拉斯金

  5、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高明

  团结(合作)

  1、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刘基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中国谚语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4、经营企业,是许多环节的共同运作,差一个念头,就决定整个失败。

----松下幸之助尊严(骨气)

  1、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诱。

-------王通

  2、不可自暴自弃自屈。

------陆九渊

  3、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地。

-----孟子

  4、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知识

  1、知识是引导人们看到光明和真实境界的灯烛。

----李大钊

  2、知识是人生旅途中的资粮。

-----雨果

  3、明日之帝国将是智力之帝国。

-----求吉尔

  4、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活做出正确的解释。

----高尔基

  5、无知是迷信之母。

----巴尔扎克

  6、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他的知识和他的能力是相当的。

------培根

  书籍

  1、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高尔基

  2、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

----梭罗

  3、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高尔基

  4、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郭沫若

  5、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

  6、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奥斯特洛夫斯基

  7、我一生的嗜好。

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孙中山诚信

  1、民不信不立。

-------孔子

  2、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

  3、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

  4、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5、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资治通鉴》

  爱心

  1、爱是美德的种子。

----但丁

  2、爱是理解的别名。

---泰戈尔

  3、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

----雨果

  积累

  1、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战国策》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3、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白居易

  逆境成才

  1、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

——拜伦

  2、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

——苏格拉底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谚语

  鲁迅先生名言精选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7、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9、时间就是性命。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10、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11、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

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致颜黎民》)“岁寒三友”对联

  1、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也虚心

  2、路遥知马力,天寒见青松

  3、松柏风度,梅竹情操

  4、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

  5、竹开霜启翠,梅动雪前春

  6、吾爱松柏梅兰友,任尔东西南北风

  7、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8、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9、学翠竹到老虚心留劲节,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10、红梅傲雪花千树,青松耐寒叶万年

  11、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母爱”名言

  1.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2.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4、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

——巴尔扎克

  5、母亲们是天生的哲学家。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美国女作家)

  6、“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

”——茅盾

  7、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

——乔治·赫伯特(英国诗人)

  8、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高尔基

  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10、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格言联璧》

  爱国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

——顾宪成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就义诗》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爱祖国高于一切。

----肖邦

  孟子名言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尽信书,不如无书。

  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故天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孔子名言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下信乎?

传不习乎?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有教无类。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老子名言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语录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道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两极,两极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象,万象生阴阳,阴阳生两仪。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3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3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33、与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3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3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之

  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鲁迅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萧绎

  ●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托尔斯泰名言,警句,格言,语录

  1·记住吧:

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

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2·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3·人生不是一种享东,而一桩十分沈重的工作。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5·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腊烛的灯笼。

  6·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篇三:

道德经

  《道德经》读后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于《道德经》,我很是惭愧只用了大概一周的时间来读,勉勉强强算是读完了。

起初读起来很是费力,首先这是一篇先秦诸子时期的著作,其古文甚是晦涩难懂。

但是难度最大的地方还是经文的内容太过博大精深。

老子短短五千言,却凝聚着他一生的思想结晶,其中涉及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军事观,宇宙观,文章简短而精华,句句微言大义。

由于研读时间实在太短,所以只能就自己的一些简单的感悟付诸笔端。

首先对这篇巨著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道德经》,东周春秋末周收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

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诞生,诞辰:

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址河南鹿邑太清宫镇。

著书《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八十一章。

修道而长寿,大概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说二百余岁。

与孔子同时,长孔子20余岁。

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

更值得一提的是,《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

老子也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

尤其在现今,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与信息革命带来的又一次经济爆炸式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令全世界头疼的难题,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他们对东方的哲学更加感兴趣,大多人便试着通过《道德经》以得到解决之道。

  其实西方人最初了解老子不是通过电视的形式。

早在唐朝,玄奘法师就将《道德经》译成梵文,传到印度等国。

从16世纪开始,《道德经》就被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

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一代文豪托尔斯泰对老子也十分推崇,有人问他,世界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影响最深,他回答说,孔子、孟子对他影响很大,而老子对他影响巨大。

他对老子的《道德经》很有研究,曾帮助日本著名神学家小西增太郎翻译出版《道德经》,还亲自编选出版了《中国贤人老子语录》,并在书中发表了他的《论老子学说的真髓》一文。

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很推崇老子,与中国萧师毅合译《道德经》,其晚期思想与老子思想有多共性共识之处。

  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将《道德经》四十七章改编成歌曲《TheInnerLight》。

哈佛知名讲师泰勒用《道德经》诠释“幸福学”。

  毛泽东晚年时最爱的书是《道德经》《庄子》《易》,这一切都说明道家思想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现在的我们一直忙于学习西方文化,可能无暇顾及学习《道德经》,但是我们应该都听过,“无为之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柔弱胜刚强”等,这些早已家喻户晓,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所熟悉的,

  也许我们并不清楚这是出自道德经,但是这一切已经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指导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老子的无为:

“无为”是老子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一个思想,其贯穿整篇经文。

刚刚翻阅的人看到这样字眼一定会十分不解。

正如林语堂先说所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

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其实这正是老子高明之处,他以一个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高度审视着整个世界,看到了当时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根源问题就是“有为”,统治者为了到达自己的目的,压榨人民,如老子所云“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是为盗夸。

非道也哉﹗”而他所崇尚的也并非孔子的儒教,法家等诸子的理论,他所崇尚的是“上德”,所谓“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由此而观之,老子是绝对反对一切“有为”的思想,因为他认为想要有所为,必须采取“无为”方能与道合一,老子称之为“玄德”。

只有这样才能与道合一,才能真正到达让天下太平,民各有所安——“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由此观之,老子的无为的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能为了欲望而妄为,要有所节制。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老子的反战观念,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干扰民生的行为,他所崇尚的是一个道法自然的和谐社会,在这个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当今社会,尤其是科技日新月异的中国,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物质财富大量积累,中国从30年前一个贫弱、千疮百孔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日益突出。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中国经济反而逆流而上,一直保持着9%的增长率,然而在这个时刻,国内人民的生活也出现了各种不和谐现象,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文化问题,住房问题接踵而来,于是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