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4288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1.docx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1

为民多奉献,为党添光彩

—池上镇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ⅩⅩ事迹材料

ⅩⅩ,男,1960年5月出生,汉族,200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ⅩⅩ同志从2004年就担任中郝峪村的村委会主任,2011年起兼任中郝峪村村党支部书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村级父母官,ⅩⅩ同志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上任以来,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主动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以民为本,无私奉献,恪尽职守,自我加压,践行基层党员先进性,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干群一心,共谋发展,实现了村庄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他时时刻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中开拓创新、务实求是,受到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连续多年被镇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镇领导谈起ⅩⅩ,都夸他领导的村工作开展得好,乡村旅游发展得好,老百姓提起ⅩⅩ,都说他是带领大家建设新农村的的主心骨,是群众的贴心人。

“打铁先要自身硬”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

”要更好的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就必须要当好村支书,当好“班长”。

用Ⅹ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打铁先要自身硬,党员干部自身不强,怎么带领群众奔小康?

”。

自从ⅩⅩ担任池上镇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就率先带头带领大家学习理论政策、学习实用科技、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从班子建设入手,进行支部两委的工作、作风、思想整顿。

要求两委成员通过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支部一班人多次召开会议,分析了原来支部班子存在的问题,就人心涣散,班子软弱,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查找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交心谈心、书面汇报等形式的沟通,解决了思想疙瘩,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责任,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工作中大事征求意见,小事集体研究,求大同,存小异,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民主决策,消除了大家的心理隔阂,心里顺了,工作起来积极性也高了,巩固了村班子在村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他始终把村级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坚持每月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交流思想,积极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

同时高度注重阵地建设,同时高度注重阵地建设,他在任期间多方筹资对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接收设备进行了整修,进一步改善了办公条件,巩固和扩大了党员教育活动场所。

他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利用“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平台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激发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既然乡亲们、党员们信任咱,领导上级支持咱,咱就决不能辜负领导和镇亲们的期望,一定要当一天家,就要干好一天,为全村造富。

”这是Ⅹ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靠镇党委做依托,党员群众做后盾,他从廉洁自律做起,处处事事严格要求,尽最大的努力让镇亲们放心和信任。

在工作上,他始终坚持民主公开,广泛听取大伙的意见,支委会、党员会、群众会从来没有间断过,对村财务始终坚持按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就这样,他上任不到半年就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

在他的带领下,中郝峪村改变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各项工作开展起来群众积极拥护,各项指标名列全镇前茅,连续多次被授于“先进村党支部”称号。

“共产党员要时刻想着群众利益,群众的所想所盼就是交给我的任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ⅩⅩ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让群众感到党的温暖。

ⅩⅩ常说:

“作为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时刻关注和及时解决好大伙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责无旁贷。

关注民生,大力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ⅩⅩ同志工作的一个核心理念,几年中,他对村级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建改工程。

整修道路、自来水网改造、电网改造等,关系到了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变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面貌,是群众盼望已久的事,修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成为村两委的共识,但是资金方面实在是困难太大,ⅩⅩ同志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硬化了村内全部街道,平整的水泥路改写了祖祖辈辈走泥巴路的历史,为了达到真正改善村容村貌的目的,还成立了一支3人的专业清扫队,对村内道路定时清扫维护,彻底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能大大缓解沉重的医疗费。

为此,ⅩⅩ逐户宣传,动员全村村民及时参与,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鉴于多年来吃水难的问题,在ⅩⅩ同志的带领下,筹资进行了自来水改造工程,在村内挖通自来水管道,修建了自来水保障设施,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也进一步保证了群众的吃水安全。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ⅩⅩ多方筹措资金,规划建设农家书屋,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针对农村养老难问题,大力倡树尊老敬老之风,在做好村风整治工作的同时,实施了为老人送温暖活动,利用每年的重阳节挨家挨户给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100元生活补助和油、面等生活用品,在李仟绩的带动下,全村尊老敬老之风大行。

现在漫步在整洁的林阴大道上,嗅着扑鼻的花香,农闲时在书屋里看看书、下几盘棋,在ⅩⅩ的带动下,如今的中郝峪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展、诚信文明、群众富裕、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ⅩⅩ真正成为了群众信赖的“自家人”和“主心骨”。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ⅩⅩ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让群众感到党的温暖。

自担任书记以来,在群众眼里他从不摆架子,群众有困难,他总是想在前面。

村里大事小事,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村里的孤寡老人,衣食无着,ⅩⅩ隔三差五给老人送吃送穿,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不管村里谁家的孩子上不起学,ⅩⅩ总是千方百计给予帮助,让孩子修完学业。

这样的事举不胜举。

提起他,村里人没有一个不挑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2000年10月4号,中郝峪村级公路修建工程拉开序幕。

为了完成任务,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

对被占地群众的不理解,他和其他干部一户一户做工作,有的户要跑上十多趟。

由于工作强度大,开工10多天后,他就发烧、出虚汗,到医院检查,诊断为重感冒。

医生说要住院治疗。

他想:

现在修建工作到了关键时期,自己一走,一定会影响到工作。

于是,他就利用晚上时间在家输液,白天照常工作,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打动了村民,一些村民感动地说:

“我们不看别的,就凭你这种精神,我们也要同意修建方案,不给村里的公路建设出难题。

”就这样,中郝峪村公路建设直至竣工,没有出现任何纠纷矛盾。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作为一名基层工作战线上的共产党人,长期以来ⅩⅩ都恪守着“奉献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的人生格言,为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懈奋斗。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上任之初,他的思想压力很大。

围绕着如何才能把中郝峪村的工作开展的更好,他先后到一批老干部、老党员家中进行交谈,了解当前村中的实情。

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增加村级收入,确保村级运转。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

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开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扇大门,金钥匙便是办企业,上项目。

可是办工厂,一缺资金,二少门路,三缺人才,怎么办?

面对这种形势,与两委干部经过反复权衡,认真分析了村里发展壮大经济的优势和出路:

中郝峪村有一定数量的闲置多年的非耕地,地势、土质、气候非常适宜柑橘,梨子,板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2004年初,他为了更好地发展中郝峪村的经济,亲自自费到重庆、龙山、来风、吉首等周边城市实地考察,发现脐橙的市场前景相当好,价格又高。

于是他便带头承包了80多亩旱地种植脐橙,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百分之八十的村民都种植了脐橙,几年以后,脐橙给中郝峪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此外,由于中郝峪村的地势、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于西瓜、梨子、李子、板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ⅩⅩ书记又根据市场实际带领村民适时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1年5月14日县委书记张才金,县委常委王金海在池上镇党委书记徐文魁镇长向洪江及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中郝峪村考察调研,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参加座谈会,向各级领导汇报具体情况及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外地老板大车无法进入本村你,要求拓宽道路并硬化。

二、为果农修建脐橙道四条,每条一千米左右。

三、七四年我村的河改工程现已被洪水冲快,100多亩良田全部损失,因此要求重修河改工程。

张书记当场表态就同意了前两条,第三条要等水利局及发改委的同志视察之后再作恢复。

如今中郝峪村村民在ⅩⅩ书记的带领下和睦共处,村支部也十分团结,全村有彭、黄、周、龙等姓氏,没有宗族派别,大家亲如一家,无论那寨那户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村委会都会一道前去送上一份心意,帮一点力所能及的小忙。

每逢大年初一,彭书记和村主任都会走访全村,给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中郝峪村的党员去拜年,每人送上一个50元的红包。

“当干部就要一身正气,廉洁自律,无私奉献”

村级财务账目,一直是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了给群众一个明白,给自己一个清白,ⅩⅩ在财务管理上增加透明度,在支出上实行民主集中制,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自觉管住自己的嘴、手、腿,坚决做到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保证资金的严格管理,在村内设置专职财务管理人员,严格资金使用、报销、报帐制度,确定了收支必须有正式单据,必须经过一把手认可、经手人签字、理财小组审核三道关才能走帐的规定,堵塞资金跑冒滴漏的一切途径。

三道关过后,到记账中心报账,并进行财务公开。

财务公开在三个范围内进行三次:

一是每月在村委内公示栏中进行;二是在村民代表及党员大会上公开,即每季度召开一次由村民代表和党员组成的议事会,审核每一笔资金收支情况;三是在村内显著位置向村内群众公开。

通过这些途径,广大党员群众对村里的资金收支情况做到了心知肚明。

ⅩⅩ天天在外跑资金跑项目,广大群众认为他的招待费一定很高,可是,在每月的财务公开榜上,差旅费也不过50元左右,一年的招待费都控制在2000元以下。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原来,李仟绩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距离近的他就骑摩托车,远的他就坐公共汽车,中午从不在外吃饭。

他的这一做法大大节省了额外开支,同时,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高度评价。

如今,中郝峪村在ⅩⅩ的带领下,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全面的、明显的提高,各项工作也赢得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成功之处,与中郝峪村有一个坚强有力、甘于奉献、能为群众办实事的村班子是密不可分的,其中,更为关键的是有了ⅩⅩ这样一个好的“领头羊”。

我们相信再用不了几年,中郝峪村将会成为一个更加文明、繁荣、富裕的新农村。

池上镇中郝峪村地处鲁山主峰之阳,十里桃花溪之尽头。

村内峰峦叠翠,林木繁茂,花果飘香。

全村共有村民89户,290人,耕地面积1,065亩,森林覆盖率96%以上,夏季昼夜平均气温不高于26摄氏度。

从2003年开始,该村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养生为主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依次开发了蔬菜劳作园、桂花赏花园、真人CS对战、漂流、休闲养生宿营等旅游项目。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绿色经济,全村年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2000元左右,提高到2012年底的24800元;年接待游客数由2003年的1000多人,提高到2012年的10万人;年总营业额由2003年的30万元,提高到2012年的1400万元。

10年时间村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2倍。

中郝峪村乡村旅游模式的成功得益于独特的运作思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

一、鼓励村民发展旅游,多策优化发展环境

2003年,中郝峪村“两委”自筹资金1万元作为旅游业户的奖励扶持资金,鼓励村民发展乡村旅游。

在5户村民的积极响应下,2003年夏天,该村的第一批农家乐经营户正式开始营业,且在年内就收回了前期的全部投资,并得到了村里每户2000元的扶持奖励。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民们的积极性也被带动了起来,在村“两委”的积极倡导下,新修了通往志公坪旅游景点的旅游路;实施了“空心村”、旧村改造工程,把全村60余户无人居住的房屋统一有偿收回,并投资280万元改造成为度假村。

为美化村庄环境,该村在原有基础之上,新栽植了白玉兰、水杉、华山松、樱花、翠竹等观赏性树种,使原有的村庄面貌的到了极大的改观。

随着生态度假、自驾游等新兴度假方式的兴起,到中郝峪村就餐、住宿的游客逐年递增,为此,市、区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规定,给兴办农家乐较好的带头户各奖励3000元,村民办农家乐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全村上下统一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共识。

二、健全配套设施,统一管理模式

随着游客的增多,农家乐的规模不断壮大,完善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

随着自驾游的盛行,在完善道路建设的基础上,还建设了停车场和停车位,方便游客停车;为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村里投资40万元,对村民的住房进行了改造翻新,统一粉刷,在所有吃、住场所配备一次性卫生用品,达到省旅游局制定的农家乐卫生安全标准;投资15万元,实施旧房拆除、街道治理和改厕改造工程,并成立保洁队伍,对全村卫生划分卫生区域每天进行卫生清理,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保证了村容整洁;先后投资95万元,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新建村委大院,建成小公园、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扩建了村卫生室,达到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制定了关于发展旅游的村规民约,配备了相应的监控安全设备,24小时对全村所有主干道路实施监控,充分保证了旅游安全,营造和谐有序旅游环境。

为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农家乐项目服务质量和水平,该村于2011年正式成立了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公司总资产3000余万元,负责全村的旅游项目开发和运营。

一是抓好公司化运作。

所有游客接待及分配全部由公司来安排,杜绝业户之间互相压价。

在服务上,公司成立检查评分小组,针对不同服务质量进行评分,对卫生、设施优秀者优先安排接待,对服务质量差的进行停业整顿处理,直接用经济要求质量。

所有价格全部由公司统一制定,所有单向收费都有公司统一收入,所有收入每天由公司公开账目。

二是执行单体承包责任制。

公司运营下所有项目,按照承包方式承包给业户,业户必须履行公司所指定价格、标准经营。

业户只负责搞好接待、服务工作,防止与客户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业户不得擅自接待客人,针对业户拉来的回头客,公司给业户相应的奖励。

业户对所接待的游客安全、卫生负有全部责任和义务。

三是实行村民入股。

村“两委”决定对全村范围的旅游资源进行规范化整合,通过村民选出的评估小组对所有涉及到资源进行评估,凡是有价值的东西(如劳动力、闲置房屋、山林、菜地、果园等)村民都可以拿出来经统一评定后入股,并可逐年持续参股,通过整合,全村290名村民中已有180人入股。

在公司具体经营中,游客缴纳的住宿等费用,三分之二返还给农户,三分之一留作公司收入,每年还通过发放福利、年底分红等形式,对参与农户进行奖励。

三、加大宣传力度,开拓市场空间

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中郝峪村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全力开拓市场空间。

一是参加全省乡村旅游座谈会,学习其他乡村旅游示范单位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中郝峪乡村旅游。

二是承办多种形式的比赛,如组织全市CS比赛、相亲大会等活动,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三是加强与兄弟村镇之间交流互动,与张店、沂源等地的村委结成“姊妹村”,强化学习与帮扶力度。

四是做好对外宣传,制作专题宣传片,在市区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以更直观的效果提高中郝峪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五是外聘20名业务员长期驻扎东营、滨州、济南、潍坊等地,积极配合多家拓展公司进行宣传,吸引外地客源。

中郝峪村位于博山区池上镇南部,鲁山脚下。

全村现有村民116户,人口346人,党员15名,山林面积3900亩,耕地面积61亩,林果面积1002亩,水域面积40亩。

村内四周青山环绕,峰峦叠翠,林木繁茂,花果飘香,森林覆盖率达98%。

近年来,中郝峪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因地制宜,立足村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围绕提高全体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参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公民道德公约和道德规范,本着“合情、合法、管用”的原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涉及村民生产生活、家庭团结、环境整治、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积极协商,多次修改完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中郝峪村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并非空洞的教条说教,而是具体到禁止养鸡养狗这样的细节。

制定之初,村两委几乎每天入户做工作,又与年内福利挂钩,一两个月之后村内环境发生了巨大转变。

村民自觉地将柴草堆、粪堆、沙石堆清理,整齐堆放在相应位置;村里修建了6个垃圾箱、8个垃圾池,聘任专职保洁员负责垃圾清运;鸡、狗全部圈养,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除了对村居环境的治理规范,村规民约还包括对家庭和谐的约束。

“严禁酒后闹事、在街上大吵大闹、打架斗殴,影响村民正常生活秩序”、“发扬尊老爱幼的好风气”等条目也列入村规民约,村里再无一例醉酒闹事及不孝敬父母的事件发生。

近十年来,中郝峪村无一例上访、扰乱社会治安及刑事犯罪案件。

村规民约对村民的约束管理作用并非一日之功。

在,村民的不良习惯逐步改正。

实施的第一年,村内共处罚10人,2008年处罚4人,2009年处罚1人。

中郝峪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从细节入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现了村规民约制度化,村民行为自觉化。

村民整体素养不断提高,村居环境不断改善,村民收入连年增加,创出了一条村级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子。

在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的前提下,中郝峪村不断探索,积极学习,在市、区各级部门的引导下积极抓住生态旅游这条命脉,充分挖掘、发挥生态优势,全面打造集“吃、住、游、玩”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乡村,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旅游乡村之路,村民人均收入从2007年的人均6000元增长到现在的人均18000元,真正实现了“富而美”和“农家乐”。

中郝峪村位于博山区池上镇南部,鲁山脚下。

全村现有村民116户,人口346人,党员15名,山林面积3900亩,耕地面积61亩,林果面积1002亩,水域面积40亩。

村内四周青山环绕,峰峦叠翠,林木繁茂,花果飘香,森林覆盖率达98%。

近年来,中郝峪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因地制宜,立足村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围绕提高全体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参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公民道德公约和道德规范,本着“合情、合法、管用”的原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涉及村民生产生活、家庭团结、环境整治、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积极协商,多次修改完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中郝峪村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并非空洞的教条说教,而是具体到禁止养鸡养狗这样的细节。

制定之初,村两委几乎每天入户做工作,又与年内福利挂钩,一两个月之后村内环境发生了巨大转变。

村民自觉地将柴草堆、粪堆、沙石堆清理,整齐堆放在相应位置;村里修建了6个垃圾箱、8个垃圾池,聘任专职保洁员负责垃圾清运;鸡、狗全部圈养,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除了对村居环境的治理规范,村规民约还包括对家庭和谐的约束。

“严禁酒后闹事、在街上大吵大闹、打架斗殴,影响村民正常生活秩序”、“发扬尊老爱幼的好风气”等条目也列入村规民约,村里再无一例醉酒闹事及不孝敬父母的事件发生。

近十年来,中郝峪村无一例上访、扰乱社会治安及刑事犯罪案件。

村规民约对村民的约束管理作用并非一日之功。

在,村民的不良习惯逐步改正。

实施的第一年,村内共处罚10人,2008年处罚4人,2009年处罚1人。

中郝峪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从细节入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现了村规民约制度化,村民行为自觉化。

村民整体素养不断提高,村居环境不断改善,村民收入连年增加,创出了一条村级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子。

在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的前提下,中郝峪村不断探索,积极学习,在市、区各级部门的引导下积极抓住生态旅游这条命脉,充分挖掘、发挥生态优势,全面打造集“吃、住、游、玩”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乡村,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旅游乡村之路,村民人均收入从2007年的人均6000元增长到现在的人均18000元,真正实现了“富而美”和“农家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