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4476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电子版

一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

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分类

教学难点: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法

指导

探究感悟及练习

精设

导读

提纲

自己认真整理书包,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

分类)

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二、巩固提升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拓宽思路(分正方体)

师:

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3、学生小组活动

4、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当堂

有效

训练

一、哪个不同?

用“√”画出来。

二、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分类吗?

3+915-64+817-8

3+612-04+5

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

(1)

得数是12

得数是9

个数

 

(2)

加法算式

减法算式

个数

 

课后

延伸

拓展

练习:

做一做

今天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一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

分类与整理第二课时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学法

指导

动手操作及观察

精设

导读

提纲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

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

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

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

想一想,你会怎么分?

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

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

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

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

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

(第31页的第6题)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

(第32页第7题)

引导: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

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当堂

有效

训练

一、填一填。

长方体有()个圆柱有()个

正方体有()个球有()个

课后

延伸

拓展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

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一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法

指导

动手操作及练习

精设

导读

提纲

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20是()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17

一、复习

1.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

(4个)

(2)他们在干什么?

(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

他们回答对吗?

这些羊大概有几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

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

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

(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

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

(29根)

教师:

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

(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

(3捆)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

(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

(30块)再加2块呢?

(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

(35块)

(3)教师:

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

(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

10捆是几根小棒呢?

(100根)

10个十是一百。

(板书)

教师:

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

(10个十是100)

当堂

有效

训练

1、填空

1、三十六是()个十和()个一。

2、一百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百位是第()位。

3、2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它是()位数。

4、49前面的数是(),后面的数是(),9在()位上。

5、三十七写作(),七十写作()。

6、写出4个十位上是3的数。

()()()()

课后

延伸

拓展

练习本上写出下列各数。

二十三五十四三十一

四十八七十四二十六

六十三九十一百

一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课时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法

指导

操作感悟法

精设

导读

提纲

你能写出下面这段话中的数吗?

(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

我们学校有二十四个班,我们班有四十八名学生。

我爸爸今年三十二岁,我妈妈今年三十岁,我今年七岁。

——个民族——个班——名学生爸爸——岁妈妈——岁我——岁

一、新授,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

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

(强调数到三十九根再数一根是多少)

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3)、做课本第35页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5根小棒)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

(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二、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5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再投影出示第33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

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

我是15号。

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

我是50号。

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

我是32号。

三十二是3个十和2十一组成的。

当堂

有效

训练

一、在○里填上“﹥”“﹤”或“=”。

48○5627○72100○99

61○5715○1284○100

61○6139○4168○70

22○3218○1192○88

52○5236○6355○36

课后

延伸

拓展

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一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过程与方法目标: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学法

指导

探究合作法

精设

导读

提纲

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一、复习。

l、数数。

2、看题口答。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

(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

(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

“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

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当堂

有效

训练

一、把下列各数按要求排列起来。

1、47396621609779

()﹤()﹤()﹤()﹤()﹤()﹤()

2、45275856849269

()﹥()﹥()﹥()﹥()﹥()﹥()

课后

延伸

拓展

1、做一做课后练习

2、数数

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四课时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过程与方法目标: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学法

指导

练习及感悟

精设

导读

提纲

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二、新授。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

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

因此写作:

“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

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

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

为什么?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

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

几个10?

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当堂

有效

训练

一、填空

1、读数和写数都从()位起。

2、

18读作:

()

38读作:

()

59读作:

()

课后

延伸

拓展

1、“做一做”第2题(P37),学生独立完成。

2、做游戏:

接通电话

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第五课时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过程与方法目标:

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学法

指导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精设

导读

提纲

1、10个十是一百。

2、一百里面有10个十。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二、新授。

(1)第39页第8题。

(2)第40页第9题。

你是怎么做的?

要注意什么?

(3)第40页第10题。

怎样数比较快呢?

(4)第40页第11题。

独立完成。

(5)第40页第12题。

思考:

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

三、布置作业

当堂

有效

训练

1、判断对错。

1、79读作:

七九。

()

2、一个数从左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

3、六十九写作:

609。

()

4、五十八后面第5个数是六十二。

()

5、5个一和一个十组成的数是51。

()

6、六十四写作604。

()

7、“44”中两个“4”表示的意义一样。

()

 

课后

延伸

拓展

在班级内开展“读数写数”的“夺章”活动。

一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六课时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练习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学法

指导

小组合作检查、感悟

精设

导读

提纲

读数和写数都从最高位开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76899096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二、新授。

1、教学例7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

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

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

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

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

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

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当堂

有效

训练

1、我是小法官。

1、最小的两位数减最大的一位数,差是1。

()

2、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

3、54中的“5”与45中的“5”表示的意义相同。

()

4、从90数到100,一共数了10个数。

()

5、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1。

()

课后

延伸

拓展

用0,5,7三张卡片摆一摆,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它们分别是多少?

一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七课时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练习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学法

指导

小组合作检查、感悟

精设

导读

提纲

简单认识计数器。

一、复习。

读出下列各数。

8536996056100

二、新授

1、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

左边有多少根小棒?

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37

教师追问:

“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

(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

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

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2325.又问:

“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

”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

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2、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60719019100

2、游戏题:

找朋友

当堂

有效

训练

一、猜猜我是谁。

1.我比20少1。

()2.两个我合起来是20。

()

3.17比我多2。

()4.我比27大,比29小。

()

5.我比70多3。

()6.我是比5多30的数。

()

课后

延伸

拓展

在3、4、0、7、8这几个数中任意选两个,

组成最大的两位数是

组成最小的两位数是

一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

解决问题第八课时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过程与方法目标: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学生

学法

指导

探究感悟及练习

精设

导读

提纲

串珠游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

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

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个别汇报。

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

画图。

圈一圈。

数的组成。

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

验证。

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

2、想一想:

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47页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当堂

有效

训练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