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5267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docx

第五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

识字5

课前5分钟说:

请你说说夏天的特点。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了只识不写。

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

认识新偏旁。

2、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2003年4月15日第九周星期二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指导看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景象吗?

想看看吗?

(或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

2、播放“台风”的录像资料(或看有关图片)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3、夏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呢!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图上画了哪些人在干什么?

你还看见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读。

3、教师出示词卡,检查正音。

注意“雷”的声母是“l”不要读成“n”。

“蝈蝈”和知了“的第一个字读第一声,不要读成第二声。

“知了“的”了“是多音字,在这里读liäo,不要读成le。

4、夏、台、桃、瓜“口头扩词。

三、诵读

1、教师范读韵文。

老师读得怎样?

你们也能这样读吗?

2、四人小组读。

4、指名读。

5、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旬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味来。

要避免唱读、顿读。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2、请说说“夏、梅”的笔顺。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

5、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课外延伸:

一、填空:

1、春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从南方飞回来了。

2、夏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忙着捉蚊子。

3、秋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熟了,__________在唱着动听的歌。

4、冬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冬眠。

二、你还知道与夏天有关的词语吗?

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后记:

学生对夏天的了解颇多,喜欢夏天。

2003年4月15日第九周星期二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其中5个只识不写,学会多音字“了”的两种读音,认识1个偏旁。

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认识常见的动植物。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归类背韵文。

夏天的天气特征。

夏天的水果。

2、口头扩词

夏()()()瓜()()()

二、看图学词语。

1、夏天,不仅仅是小朋友喜欢的季节,连动物们也欢快地唱呀、跳呀、谁来说说图上画了哪些动物?

2、学习新偏旁。

认识“虫”字旁和“雨”字头,找出带有“虫”和“雨”这两个偏旁的字,读一读。

3、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3、重点反馈“桃、蛙、荷”的笔顺。

4、学生描红书空生字,播放轻音乐。

三、教学后记:

1.学会了本课生字,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

认识了新偏旁。

2.通过观察图画,能够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学习完后了解了夏季的特点,积累了词语。

识字6

教学目的:

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所描绘的事物,并认识所联系的词语。

2.学会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及独体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

教学过程:

2003年4月16日第九周星期三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说说夏天的夜晚有什么特征。

(如天气,天空,人等)

二、课内悟: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夏天特征的词语,那么,夏天的夜晚又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呢?

2、新授: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相机学习词语。

3、天上有些什么?

这是什么时候?

出示:

夜晚繁星亮晶晶

(1)正音:

“星、晶”是后鼻音。

(2)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亮晶晶的?

(3)指导朗读。

4、你们知道天上画的是什么星星吗?

出示:

牵牛织女北斗星

(1)正音:

织(翘舌音)女(鼻音)

(2)你们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

师可简单说一说。

(3)指导朗读。

5、看图上谁也在跟小朋友讲这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相机出示:

爷爷奶奶小丁丁

(1)正音:

奶(鼻音)了(后鼻音,注意读准轻声)

(2)指导朗读。

6、还能从哪里看出这是夏天呢?

相机出示:

竹椅蒲扇萤火虫

(1)正音:

扇(翘舌音)萤(后鼻音)

(2)萤火虫是什么样子的?

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3)指导朗读。

7、齐读韵文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2、这些生字中,哪些是独体字?

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

3、记一记“奶、织、女、斗”的笔顺。

4、反馈检查。

5、指导书写。

奶:

右面的“乃”要写得稍微大些,“ㄋ”要一笔写成,不要写歪了。

织:

左窄右宽

女、丁、斗:

都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6、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奶:

是()结构的字,第3笔是(),第4笔是()。

织:

是()结构的字,共()笔,第2笔是()。

2、比一比,组词:

奶()织()丁()斗()

女()只()手()头()

3、一找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看一看,讲一讲给家长听。

教学后记:

“奶”的较难掌握。

2003年4月16日第九周星期三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长带同学们复习生字词。

2、开小火车认读老师生字箩里的生字。

3、各个小组准备一下,马上我们来比赛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得最美。

二、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星 爷 奶 扇 织 女 斗

认读生字。

认识新部首“户字头”。

2、小组内同伴讨论:

你会记住哪个字?

怎样记?

3、交流讨论结果。

注意“奶”的“女字旁”的第三笔是“提”。

(1)生字书空。

(2)数笔画。

4、游戏扩词—生字开花。

5、指导写字。

6、播放音乐,学生写字,教师行间巡视辅导。

教后记:

1、学会了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以及认识了新部首。

2、通过仔细观察图画,认识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能够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能够在堂上背诵课文,积累词语,体会到了乡村夏夜的情趣。

识字7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理解第一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2003年4月17日第九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大概):

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条死去的大青虫,去搬,搬不动。

又来了一只,也搬不动。

后来,又来了三只、四只……最后,一大群蚂蚁终于把比它们体积大上千倍的大青虫搬回洞里。

讨论: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课内悟

(一)导入:

1、认读熟字:

木、人、工、心。

2、板书课题。

(二)初次看图,自渎生字词

1、看书上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轻声读,读准字音,想一想课中哪些生字与图有关?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三)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左图

(一)

2、图上画了谁?

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走路)

3、他走路的姿势像一个什么字?

(出示)人

“二人”是干什么的?

4、左图

(二)(三)教法如上。

5、小结:

刚才我们边看图边学习了哪几个生字,新词?

想想,这些生字与图有什么关系?

(四)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金:

前鼻音成:

翘舌音,后鼻音

3、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4、读懂儿歌:

“二人从”是什么意思:

“三人众”是什么意思?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

回顾刚才的“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

4、背儿歌

三、教学生字

1、认读生字词

2、按笔顺描红

反馈‘变、成、金’的笔顺

5、学新偏旁:

“群”:

羊字旁

6、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7、指导书写,师重点指导以下字:

众:

上面的人要盖住下面的从,从的左边的人的一捺要写成一点。

群:

君与羊都要写得瘦长些,羊的一竖还要写得长些。

成:

第四笔斜钩要写舒展,略有弧状

金:

人字头要写得舒展些,盖住下面的字。

8、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范写。

9、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成:

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变:

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金是()结构的字,共()笔,第6笔是()。

2、课文内容填空:

一人单独走是什么字?

()

二人结伴走是什么字?

()

三人成一群是什么字?

()

教学后记:

“群”“黄”容易写成错别字。

2003年4月17日第九周星期四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5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

2、理解第二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诵读短文。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背诵第一则短文。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学。

2、讨论交流,适当点拨。

3、根据学生回答点拨,并相机出示生字词,指导读准生字字音。

三、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

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3、讨论交流:

这则儿歌你读懂了哪句?

说一说。

4、有感情读背短文。

四、教学生字。

1、认识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用“单、丝、线、独”口头组词。

3、在书上描红“单、丝”。

4、在习字册上书写“单、丝”。

五、诵读全文,检测效果

1、多种形式诵读课文。

2、多听写本课生字词。

六、小结

七、教学后记:

1.学会本课了本课生字,掌握了一个偏旁:

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合作探究、大胆交流。

识字8(第一课时)

2003年4月22日第十周星期二第一节

教学目的:

1、学生学会本课4个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认识1个偏旁忄。

2、让学生利用字族文识字的特点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3、发展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

1、课件

2、字盘

3、生字笔顺纸

4、生字描红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说:

1、用字盘玩游戏:

找朋友

2、看偏旁,并说说这些偏旁跟什么有关。

相机教学新偏旁忄。

二、课内悟:

1、课件出示一写着“青”的孩子在哭。

让学生认读。

2、激趣:

“青”看见“也”找到了这么多好朋友,他也很想找一些朋友玩,我们愿意帮帮他吗?

3、游戏:

找朋友。

利用字盘组成:

请、清、情、晴、睛、蜻,拿相应卡片的学生走出来。

教师相机贴带拼音的生字。

师:

帮人帮到底,你们能把这些字读准确给小朋友听吗?

4、指导观察6个生字的拼音都有后鼻音inɡ,要注意读准。

5、生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多种形式读)

6、理解字义:

A猜字(把上面6个生字的偏旁变成图形),说说为什么?

B揭示形声字的特点:

6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它们的读音都与右边的“青”有关,意思都与左面的偏旁有关,因此青是声旁,偏旁是形旁,这些字就叫形声字。

C巩固读音。

7、四人小组选一个生字组词,说一句话。

师出示生字词,认读。

8、游戏:

对号入座:

把能够组成词的字放在对应的车里,学生合作完成。

齐读。

9、指导书写:

1观察清、情、晴、睛的字形

相同:

左右结构,右面是青,左窄右宽

不同:

偏旁不同

②复习“青”的写法,在田字格上写2个。

③自学生字笔顺(派生字笔顺表)

④师范写“情”(实物投影仪)

⑤学生描红,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⑥学生临写每个两个,展示优秀作业

11、总结(看课件,小朋友笑了):

今天,我们作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帮“青”字找了6个好朋友(齐读)希望我们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帮更多的字找朋友,好吗?

三、课后练

1、选字填空:

请清晴情睛青

()天()客()草事()眼()()假

2、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青----()兆----()

----()----()

3、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字盘,跟朋友玩一玩课上的游戏。

想一想,你还可以利用字盘复习哪些相近的字呢?

教学后记:

学生对转盘识字很感兴趣。

2003年4月22日第十周星期二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巩固生字,并学习剩余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儿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情、洁”的笔顺。

2、指名认读词语。

二、指导看图,初读儿歌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课文是怎样写这幅图的?

师范读。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4、检查读音。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名读课文,要求:

读正确、流利。

2、指导读,做到边读边想象池塘环境的优美和小蜻蜓忙着捉蚊虫的景象。

相机进行保护益虫的教育。

3、边背边进行表演。

四、教学生字

1、看笔顺描红“坐、事、捉”。

2、反馈检查:

“事、坐”的笔顺。

3、给“事、坐”找朋友。

4、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5、生描红。

五、教学后记: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竖心旁。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创设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能够有感情诵读儿歌。

练习5

教学目标: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

2、进行有关形声字的字词训练。

3、熟记成语与儿歌。

4、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且框口朝下的字。

5、口语交际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时间:

四课时。

2003年4月23日第十周星期三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认清笔顺,按笔顺写字)

二、指导

1、出示所有生字。

指名认读,注意学生读音是否正确。

2、小朋友们能正确认识这些本单元的生字真不错,你们能把每个字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吗?

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回忆一下每个字的笔顺,遇到自己记得不熟的字,画上一个五角星,多练习几次。

学生自己学习,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请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检查一下画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记牢了。

以同桌为单位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监督。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画星的字是否会了,并小结检查结果。

5、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师:

同学们用心去记这些字,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掌握了。

2、出示:

数笔画填空。

瓜:

第四笔是()

桃:

第八笔是()

爷:

第三笔是()

奶:

第:

四笔是()

坐:

第五笔是()

指名学生填空,集体订正。

3、出示:

按笔顺写字。

指名学生按笔顺写字,集体评议。

4、小游戏:

对口令。

游戏规则:

(1)生甲:

斗怎么写?

生乙:

斗这样写:

点,点,横,竖。

(2)由学生任意抽字。

2003年4月23日第十周星期三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用字词句。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

这次字词句学习分三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4、师:

读了小题目以后,我们知道每部分学习都是围绕“丁“的他的伙伴们展开的。

二、指导

1、同学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题目。

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转盘,谁会读这个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丁和谁交上了朋友?

谁会读?

3、依次转动字盘,分别让学生说出丁和谁交上朋友?

指名认读“灯、盯、钉“。

4、出示词语:

丁丁、电灯、盯着、钉子、叮叮当,认读词语。

5、师:

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

请小朋友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由这组字编的儿歌。

学生自由读儿歌。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要求读正确。

6、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师:

看懂了图画,小朋友们你们再去读读儿歌,想想儿歌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些词语的意思又是什么。

指名回答。

7、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你就会觉得这些汉字很有趣。

讨论:

“电灯“的”灯“为什么用火字旁?

“盯着”的“盯”为什么用目字旁?

“钉子”的“盯”为什么用金字旁?

指名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

丁在这些字里表示读音,它和不同的部首组合以后就表示不同的意思,像这样的有规律的汉字,我们把它称作形声字。

三、拓展练习

1、师:

在汉字中类似的形声字还有不少。

出示:

包子 水泡 饱满 跑步 怀抱

肚皮 披风 疲劳 山坡 破坏

少年 沙子 吵闹 炒菜 抄写

小朋友你们先自己读一读,想想每个字的意思。

讨论:

它们分别用哪个字作基础字,与不同的部首组合而成?

2、提问:

你能找到以“青“作基础字的形声字吗?

3、自己用这个方法再认识一组字,交流。

2003年4月24日第十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

这次读读背背学习分两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2、指导。

(1)学习成语歌。

看图: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

这个小朋友从小就学写毛笔字,你看他已经能写二年级才学的一些复杂的字了,他可是从练习写基本笔画开始的呀!

(2)出示: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

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师:

你怎么看出他很认真?

师:

这个小朋友他今天练习一个类型的字,明天再练习一个类型的字,还不忘记复习前几天写过的字。

3、出示:

日积月累 温故知新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2)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

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练习:

学生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5)检查背诵情况。

4、学习儿歌。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生借助拼音试着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指名朗读,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问题:

“花儿”指什么?

“风雨”指什么?

(3)同学们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

应带着什么样的心情读呢?

(4)师: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好象小一个下雨的早晨,打着小伞去上学,谁来读一读?

(5)练习朗读、背诵。

(6)检查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2、指导。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同、问、网”3个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且框口朝下的字应按什么顺序书写。

(3)出示:

3、练习。

(1)练习描写“同”3个,仿影1个。

(2)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

(1)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指出问题。

(2)进行纠正性练习。

其余两个字教学方法相同。

2003年4月24日第十周星期四第二节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图一:

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

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

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谁的姿势正确呢?

汇报讨论结果。

三、拓展训练

1、请三人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

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4、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读书姿势呢?

组织学生发言。

四、练笔

你想对这些有不良看书习惯的同学说什么呢?

用一句话写下来。

教后记: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书写较美观。

2、能够熟记成语与儿歌。

3、嫩够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且框口朝下的字。

书写美观。

4、通过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明白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但较难付之于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