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5271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

这种习俗源自()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汉唐时期,上朝时皇帝要向宰相“赐座”、“奉茶”,所谓坐而论道,但宋太祖时为了尊崇君上,取消了宰相的这种待遇,自此以后,反倒成为一种制度延续到清末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宰相权利的下降B礼仪制度的变迁

C官员更加尊敬皇帝D皇权不断地加强

3、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什么!

”信中文明人指谁

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4、日军侵华过程中,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

2003年,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发现的毒气弹,就造成三成人死亡、八人受伤的惨剧。

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学科

5、北宋初年有个叫陶毂的书生,盖了几座房子搞出租经营,结果出门就被人称为小人,挣的钱被叫做“痴钱”,即呆傻的意思。

这种现象的文化根源是

A.经营房租并不赚钱B.重农抑商传统

C.经营土地才是正统D.法律不允许书生经商

6、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时,致电袁世凯,表示虚位以待,这说明孙中山

A、认为自己能力比不上袁世凯B、对封建势力妥协并抱有幻想

C、非常谦虚不居功自傲D、真心拥护袁世凯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7、当前我国法律不允许“安乐死”,而李某身患绝症,希望能够合法地“安乐死”。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能够审查讨论《安乐死申请》议案,并决定是否立法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协商会议

C、最高人民法院D、国务院

8、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同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欧共体的建立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9、《天仙配》中唱道: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比翼双飞在人间。

”生动地描绘出一番中国古代农村生活的景象,这种生活的特征是

A.一夫一妻制B.自给自足C.土地平均分配D.男女平等

10、哆啦A梦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答题,被“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是什么”题目难住了,打电话向你求助,你觉得应该是

A.瓷都景德镇的白瓷B.精美的丝织品印染品

C.唐代越窑的精美青瓷D.精湛的青铜器铸造艺术

11、“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

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2.孔子受到国君的召见,不等备好车子,就徒步前往。

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无为而治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孟子对孔子的思想主张加以继承和发挥,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②发挥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在孔子“性相近”观点基础上提出“性善论”

④继承发挥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提出施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15.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

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16.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

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17.某中学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

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

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

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一法,丁—儒

18.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19.下列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福娃。

这种画风继承了中国画的哪种风格?

 

A.战国帛画人物肖像画风格  B.秦汉工笔重彩

 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        D.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的写意画风格

20.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

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

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C.知识即美德,道德知识合二为一

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

21.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用抒情诗般的美丽语言讴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在理性上多么高贵!

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翁对人性的赞美说明他

A.赞扬了人的自然属性  B.讴歌了人的理性世界

C.肯定了人的尊贵    D.描写了人的潜在力量

22.马丁·路德说:

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

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宣扬

A.上帝的权威B.因行称义C.先定论D.因信称义

23.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24.1976年美国科学家弗里德曼说:

“三四千年前,我们这里还是没有开化的原始森林,而中国大陆已经出现精美的天文仪器和完善的历法。

”可以为此话作例证的是

A.望远镜  B.浑仪  C.指南针  D.显微镜

25.19世纪四十年代的清朝出现“新思想的萌发”,“新”的主要含义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6.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

“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

”该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

27.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8.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完全一致的是

 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

 C.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D.华老栓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病

29.在近代有人曾说:

“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甚高,学派亦甚复杂。

唯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但后来却又说:

“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0.1924年,当宋庆龄问孙中山“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需要新血液”。

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展三民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容有

①提出民生主义 ②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

③提出联合苏俄的主张 ④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31.“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32.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以下对毛泽东著作的贡献的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

A.《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B.《新民主主义论》——描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C.《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33.“东方风来满眼春”。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这次讲话

①提出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②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35.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

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

“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

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

”该讲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36.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

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

评选结果是,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

这种情况反映了

A.“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

B.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

C.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

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37.美国经济学家唐?

帕尔伯格曾说:

“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指的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C.袁隆平     D.贾思勰

38.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研究远东战况电报

 B.1905年,名角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摄成影片

 C.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1998年,上海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39.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车主集中洗车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40.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

“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

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

”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石工》法国库尔贝(1819-1877)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2、非选择题

41.阅读下列材料:

(13分)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

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是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毫无根据的了。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那么颁布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执行法律,这样一来就不会严格遵守法律中的规定,就会破坏法律,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而专制制度的弊害就在这里。

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和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

那时法官将成为压迫者,因为他既是法律监督者,又是法律执行者。

同样地,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将不会严格遵守法律,因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变法律的内容。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五 参考书目

书名作者出版社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人民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陈小川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革命史》马迪厄商务印书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

(3分)

(2)材料三、四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

结合材料内容说明理由。

(4分)

(3)作为资料,你认为材料三、四哪个史学价值更大?

为什么?

(3分)

(4)如果要对上述历史事件作进一步的研究,在材料五所列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

说明你的理由。

(3分)

42.在近代时期,世界上发生了两次强大的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世界面貌。

20世纪中期,以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综合分析科技革命产生的两面影响。

(7分)

答案:

1——5BDCDB6——10BACBC

11——15CBBAD16——20CBCDD

21——25CDDBD26____30ABCAD

31____35BABDA36____40CCADB

41、【答案】 

(1)含义: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提倡真理、正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

(3分)

(2)可以。

理由:

因为材料三的观点是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材料四的观点是三权分立。

都属于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4分)

(3)材料三的史学价值更大。

因为材料三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材料四是后人撰写的(第二手的、间接的)。

(3分)

(4)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理由:

启蒙思想是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理论来源;选《文艺复兴史纲》,理由:

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选《法国革命史》,理由: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3分)

 

42、【答案】积极影响:

人们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推动生产力发展,改变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人们生活丰富多彩;推动城市面貌发生变化。

(5分)

面临问题:

前两次技术革命造成了工业文明的种种弊病,如环境危机、过度消费等。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