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5571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20 大小:14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0页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2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docx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

安徽省防雷检测业务技能竞赛综合知识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绘制直线的命令是()。

A.LINEB.CC.ARCD.ML

答案:

A

解析:

参考autocad软件使用说明。

2.AutoCAD中的文件格式是()。

A..DWGB..DXFC..DWFD..DOC

答案:

A

解析:

参考autocad软件使用说明。

3.电磁感应现象应用的定律是下面哪个科学家研究的成果?

()

A.爱尔马B.法拉第C.楞次D.麦克斯韦

答案:

B

解析: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基于法拉第于1831年所作的实验。

4.下面哪种闪电是我们主要研究的对象?

()

A.片状雷B.爱尔马圣火C.线状雷D.球状闪电

答案:

C

解析:

《建筑物防雷工程与设计》P97

5.电磁干扰源根据频率范围分类时,频率范围在()以下,为甚低频干扰源。

A.20kHzB.30kHzC.40kHzD.50kHz

答案:

B

解析: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P1

6.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保护线PE与中性线N分开的接地型式的文字代号为()。

A.TN-SB.TN-CC.TN-C-SD.TN-S-C

答案:

A

解析:

《建筑电气技术》P18

7.()等电位连接网络用于相对较小的、限定于局部的信息系统。

A.S型(星型)B.M型(网格型)C.组合型D.复合型

答案:

A

解析:

GB50057-2010第6.3.4条

8.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有:

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当全线埋地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m。

A.30B.20C.15D.10

答案:

C

解析:

GB50057-2010第4.2.3条

9.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在以下()种情况下,不应大于12m。

A.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2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B.现场绕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2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C.建筑物难于装设独立接闪杆(线、网)时,可将针或网或由其混合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其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

答案:

C

解析:

GB50057-2010第4.2.4条

10.220/380V三相系统中耐冲击过电压为II类的用电设备有()。

A.配电盘B.断路器C.电气计量仪表D.家用电器

答案:

D

解析:

GB50057-2010第6.4.4条

11.在以下场合选用I级分类试验的SPD()。

A.LPZ0A与LPZ0B区交界处B.LPZ0B与LPZ1区交界处

C.LPZ1与LPZ2区交界处D.LPZ0B与LPZ2区交界处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第6.4.5条

12.TT系统中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负荷侧时,应装()只SPD,相线与PE线之间电涌保护器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应不小于U0的()。

A.3只,1.55倍B.4只,1.15倍C.4只,1.55倍D.3只,1.15倍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附录J

13.热噪声是指处于一定热力学状态下的导体中所出现的()。

A.有规则电起伏B.无规则电起伏C.有规则磁起伏D.无规则磁起伏

答案:

B

解析:

出自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P3

14.采用角钢埋于土壤中作人工接地体应采取的防腐措施是()。

A.镀铜B.镀镍C.热镀锌D.镀铬

答案:

C

解析:

GB50057-2010第5.2.9条

15.接地体的有效长度与()有关。

A.实际长度B.截面积C.表面积D.土壤电阻率

答案:

D

解析:

GB50057-2010附录C

16.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

A.1.5mB.2.0mC.2.5mD.3.0m

答案:

D

解析:

GB50057-2010第5.4.7条

17.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改进电磁环境,建筑物应采取屏蔽措施和等电位连接。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筑物和房间的外部设屏蔽

B.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屏蔽

C.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接闪杆及其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连接

D.屋面金属体、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作等电位连接

答案:

C

解析:

GB50057-2010第6.3.1条

18.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当建筑物或房间的自然构件构成一个格栅形大空间屏蔽时,穿入这类屏蔽的导电金属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导电金属物接地B.导电金属物与其作等电位连接

C.导电金属物作屏蔽D.导电金属物与其绝缘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第6.3.1条

19.为防雷击电磁脉冲,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其接地装置处理正确的是将其接地装置()。

A.互相分开20m以上B.互相靠近1m

C.互相连接D.互相绝缘

答案:

C

解析:

GB50057-2010第6.3.3条

20.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下列防雷措施不正确的是()。

A.接闪网网格尺寸(6m×4m)

B.独立接闪杆的接地装置与进出被保护建筑物的管道连接

C.钢筋混凝土屋面内的钢筋每隔20m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D.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为5Ω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第4.2.1条

21.信息系统防雷击的等电位连接,有两种基本的结构,即S型星型和M型网型。

通常,对于一个相对延伸较大的开环系统,宜采用()型结构。

A.S型星型B.M型网型C.都可以D.其他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第6.3.4条

22.通常,当大气电场为正电场时,电场的方向应为()。

A.向上B.向下C.向内D.向外

答案:

B

解析:

《雷电物理学》P9

23.地闪回击平均速度为()。

A.105米/秒B.107米/秒C.1010米/秒D.1米/秒

答案:

B

解析:

《雷电物理学》P61

24.决定大气电导率的大小主要是()。

A.大气气溶胶粒子B.大气中的重离子C.大气中的中性粒子D.大气中的轻离子

答案:

D

解析:

《雷电物理学》P66

25.层状云正的双极性电荷分布是指()。

A.云上部荷负电荷,下部荷正电荷B.云上部荷正电荷,下部荷负电荷

C.整层云荷正电荷D.整层云荷负电荷

答案:

B

解析:

《雷电物理学》P105

26.地网(ρ=100Ω·m)现测得工频接地电阻为10.0Ω,问该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为()。

A.5.0ΩB.10.0ΩC.15.0ΩD.20.0Ω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第C.0.1条

27.北京火车站属于几类防雷建筑物()。

A.一类B.二类C.三类D.四类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第3.0.3条

28.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宜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当其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宜采用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防直击雷,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hr可取()。

A.30mB.45mC.60mD.100m

答案:

D

解析:

GB50057-2010第4.5.5条

29.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

A.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B.国家级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火车站等

C.普通居民平房

D.平均雷暴日数小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15米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第3.0.3条

30.当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增加时,则轻离子浓度()。

A.增加B.减少C.加大D.少变

答案:

B

解析:

《雷电物理学》P11

31.计量器具的检定就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要求的程序。

A.法律B.法规C.法定D.规定

答案:

C

解析:

《防雷装置检测审核与验收》P81

32.测量是以确定()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A.真值B.修正值C.量值D.误差

答案:

C

解析:

《防雷装置检测审核与验收》P83

33.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所在场地建筑物对直击雷的防护应符合()。

A.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B.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C.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答案:

C

解析:

GB50057-2010

34.建筑物防雷设计计算接闪器保护范围的方法是()。

A.保护角法B.滚球法C.折线法D.接闪网格法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

35.云是大气中闪电的重要载体,但并非所有云都能形成闪电,能形成闪电的灾害云是()。

A.卷云B.层云C.卷积云D.积雨云

答案:

D

解析:

《雷电物理学》

36.关于雷暴活动,下列正确说法是()

A.就全球纬度平均而言,赤道地区雷暴活动频繁

B.我国南方少于北方

C.海上雷暴多出现于午后或傍晚

D.海洋上雷暴活动明显大于同一纬度的陆地地区

答案:

A

解析:

《雷电物理学》P209-210

37.污染城市电磁环境的主要干扰源是()。

A.卫星通信电力牵引系统B.广播与电视发射C.雷电D.电力牵引系统

答案:

B

解析:

出自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P3

38.屏蔽体的好坏用()来描述。

A.屏蔽效能B.屏蔽程度C.屏蔽衰减D.屏蔽作用

答案:

A

解析:

出自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P47

39.磁屏蔽体在经机械加工后,必须进行()处理,使磁畴的排列方向一致,以提高材料的磁导率。

A.灭弧B.退火C.热熔D.加压

答案:

B

解析:

出自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P57

40.建筑图样(平、立、剖面)中所标注的尺寸以()为单位。

A.米B.分米C.毫米D.厘米

答案:

C

解析:

电气识图基本知识

41.以下引起大气电离的四种电离源中()不是主要的电离源。

A.地壳中放射物质发出的放射线

B.大气中放射性物质发生的放射线

C.大气中的闪电、火山爆发、森林大火、尘暴、雪暴等

D.地球之外的宇宙射线

答案:

C

解析:

雷电物理学P11

42.加油加气站380/220V供配电系统宜采用()系统。

A.TN-C-SB.TN-CC.TN-SD.TT

答案:

C

解析:

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P66

43.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在进出处与防雷装置连接。

A.不宜 B.不应 C.宜 D.应

答案:

D

解析:

GB50057-2010第4.1.2

(1)条

44.当建筑物的高度等于或大于100m时,建筑物的等效面积应按()计算。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第A.0.3(4)条

45.高于60m的三类防雷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并超过60m的部位应防侧击。

A.5B.10%C.15%D.20%

答案:

D

解析:

GB50057-2010第4.4.8

(2)条

46.下列不属于人工接地体常规设置方法的是()

A.S形接地体B.垂直接地体C.环形接地体D.水平接地体

答案:

A

解析:

GB50057-2010

47.金属屋面没有接地的砖木结构建筑物,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时校正系数k应取值()

A.1.0B.1.5C.1.7D.2.0

答案:

C

解析:

GB50057-2010第A.0.1条

48.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当其年预计累计次数大于或等于(),应采用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防直击雷。

A.0.01B.0.015C.0.025D.0.05

答案:

D

解析:

GB50057-2010第4.5.5条

49.减小雷电造成的电磁效应对室内设备的影响的方法是()。

A.接闪B.屏蔽C.布线D.分流

答案:

B

解析: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P41

50.电屏蔽体的形状最好设计为()。

A.板形B.盒形C.柱形D.筒形

答案:

B

解析: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P59

51.储油罐的接地点数大于()点。

A.1B.2C.4D.6

答案:

B

解析:

GB50156-2012第11.2.1条

52.雷电过电压波是持续时间极短的()。

A.方波B.正弦波C.脉冲波D.谐波

答案:

C

解析:

GB/T21431-2015P34

53.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规定的使用要求。

A.各级气象主管机构B.省级气象主管机构

C.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D.地方级气象主管机构

答案: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五章第三十一条

54.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大气离子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离子的()

A.形状B.质量C.半径D.极性

答案:

C

解析:

《雷电学原理》P46

55.单个大气离子的荷电量为()

A.二个基本电荷B.一个基本电荷C.三个基本电荷D.多个基本电荷

答案:

B

解析:

《雷电学原理》P44

56.地闪是指()

A.云与大地相接触的放电现象B.不与大地相接触的放电现象

C.云内电荷间的放电现象D.云与大地不接触的放电现象

答案:

A

解析:

《雷电学原理》P149

57.等电位连接的目的是()

A.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设备和地之间的电位差

B.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系统之间的电位差

C.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通信线路和设备之间的电位差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P3

58.由压敏电阻元件组成的电源电涌保护器属于()电涌保护器。

A.开关型B.箝压型C.复合型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P6

59.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把雷电流从接闪器尽快散逸到大地,以避免高电位反击和跨步电压危险。

因此对接地装置的要求是()。

A.足够小的接地电阻B.接地体的形式和长度

C.良好的散流能力D.形成环行接地网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

60.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其间距宜为(),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A.5mB.3mC.2.5mD.1.5m

答案:

A

解析:

GB50057-2010第5.4.3条

6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架空接闪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

A.5m5m或6m×4mB.10m×10m或12m×8m

C.15m×15m或12m×16mD.20m×20m或24m×16m

答案:

A

解析:

GB50057-2010表5.2.12

62.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有关的架空金属管道,在100m内应每隔()m接地一次,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

A.25,30B.25,10C.40,20D.40,10

答案:

A

解析:

GB50057-2010第4.2.3(7)条

63.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所具有的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A.0.2欧姆B.0.03欧姆C.0.24欧姆D.0.3欧姆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第4.2.2条

64.预计雷击次数()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N>0.5次/aB.N>0.25次/a

C.0.012次/a≤N≤0.6次/aD.0.05次/a≤N≤0.25次/a

答案:

D

解析:

GB50057-2010P9

65.预计雷击次数()的省、部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N>0.5次/aB.N>0.25次/a

C.0.01次/a≤N≤0.05次/aD.0.05次/a≤N≤0.25次/a

答案:

C

解析:

GB50057-2010P9

66.预计雷击次数()的省、部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A.N>0.05次/aB.N>0.25次/a

C.0.01次/a≤N≤0.05次/aD.0.05次/a≤N≤0.25次/a

答案:

A

解析:

GB50057-2010P9

67.预计雷击次数()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A.N>0.5次/aB.N>0.25次/a

C.0.012次/a≤N≤0.6次/aD.0.05次/a≤N≤0.25次/a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P9

68.预计雷击次数()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N>0.5次/aB.N>0.25次/a

C.0.012次/a≤N≤0.6次/aD.0.05次/a≤N≤0.25次/a

答案:

D

解析:

GB50057-2010第3.0.4条

69.在平均雷暴日大于()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应当归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15B.20C.25D.30

答案:

A

解析:

GB50057-2010P9

70.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应当归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15B.20C.25D.30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P9

71.具有1区或者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且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者,应当归于()防雷建筑物

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P8

72.具有1区或者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者,应当归于()防雷建筑物

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

答案:

A

解析:

GB50057-2010P8

73.具有0区或者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应当归于()防雷建筑物

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

答案:

A

解析:

GB50057-2010P8

74.接闪杆及其衍生的各种室外接闪系统实际上是一种()。

A.防雷系统B.避雷系统C.引雷系统D.消雷系统

答案:

C

解析:

《雷电学原理》

75.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间距,一般为()。

A.20mB.40mC.60mD.80m

答案:

B

解析:

GB/T21431-2015附录E

76.等电位联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联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采用截面积为()mm2的铜线。

A.16B.25C.50D.6

答案:

A

解析:

GB50057-2010表5.1.2

77.《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开始正式实施。

A.1999年10月31日B.1999年5月18日

C.2000年1月1日D.2000年3月1日

答案: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78.通常,晴天自由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

A.增加B.减小C.少变D.迅速增长

答案:

B

解析:

《雷电学原理》P60

79.向下负地闪是指()

A.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B.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下

C.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上D.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

答案:

C

解析:

《雷电物理学》P45

80.通常雷暴云的电荷分布为()

A.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

B.上部负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

C.上部负电荷,下部正电荷,底部少量负电荷

D.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

答案:

D

解析:

《雷电物理学》P45

81.层状云的单极性电荷分布是指()

A.云中只含有一种荷电粒子B.云中含有正负极性的荷电粒子

C.云中含有三种以上的荷电极性

答案:

A

解析:

《雷电学原理》

82.地闪中电场的R变化是指()

A.梯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B.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化

C.地闪回击电场变化D.地闪间歇阶段的电场变化

答案:

C

解析:

《雷电学原理》P157

83.地闪中电场的J变化是指()

A.梯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B.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化

C.多闪击地闪的闪击间隙D.地闪间歇阶段的电场变化

答案:

D

解析:

《雷电学原理》P157

84.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其间距不应大于()。

A.12米B.15米C.18米D.25米

答案:

C

解析:

GB/T21431-2015P6表2

85.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A.0.5mB.0.8mC.1.0m

答案:

A

解析:

GB50057-2010第5.4.4条

86.首次正极性雷击波形是:

()

A.8/20μsB.10/350μsC.10/1000μsD.1.2/50μs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附录FP81

87.利用气象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地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Ω。

A.1B.2C.4D.10

答案:

C

解析:

GB/T21431-2015P7

88.在气象信息系统内,使用非屏蔽电缆,入户前应穿金属管并埋入地中水平距离()米以上。

A.10B.15C.20D.100

答案:

B

解析:

GB50057-2010第4.2.3条

89.线路穿钢管和两端接地的目的在于起到()作用。

A.屏蔽B.散流C.集肤效应D.跨接

答案:

A

解析:

GB50057-2010第6.3.1条

90.通常,晴天大气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