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633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docx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

  20xx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一  为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我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房建设步伐,进一步推进我区20xx年度小康房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按照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四化同步”主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升级版。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强化政府主导与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

根据《贵州省农村小康房建设指引》、《贵州省农村小康房典型设计图集》相关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结合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引导有条件的农户按照小康房建设标准进行建设。

  

(二)坚持示范试点带动与农村集中建房相结合。

积极探索农村集中建房的经验做法,认真组织条件成熟的村做好小康房建设前期规划。

  (三)坚持房屋功能提升和基础设施配套相结合。

小康房建设应注重房屋内部居住功能的提升和改善,注重传承民族风情建筑特色,同时配套完善房屋周边路、水、电、讯、污水垃圾处理、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健全村寨文化、休闲、娱乐、健身、教育、

  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

  (四)坚持城乡统一规划和彰显个性差异相结合。

加强对农户自行建房的指导,注重保持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和村庄风貌,注重民族风貌和现代气息相融合,注重功能提升和基础设施配套,严防千篇一律,严控大拆大建,严禁重复建设,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格局、历史文化建筑和乡村自然景观。

  三、主要任务

  20xx年,我区计划实施小康房536户,其中:

岩脚镇58户、新场乡40户、落别乡58户、大用镇45户、木岗镇45户、郎岱镇45户、月亮河乡40户、关寨镇40户、龙河镇40户、新华镇20户、镇20户、牛场乡20户、新窑镇45户、梭戛乡20户,落别乡和岩脚镇各组织实施一个50户以上的集中示范点。

各乡镇按照小康房建设标准,由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组织年底统一验收。

全区小康房规划建设要严格按照“本人申请、逐级审核”的程序进行。

20xx年小康房建设任务必须于20xx年10月30日前完工。

  四、建设要求

  

(一)小康房建设要求

  1.小康房是指适应现代农村生产生活特点、遵循功能完善、安全实用、经济美观原则,满足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环保要求并蕴含历史文化传统的新建或既有农村房屋。

小康房应具有“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风貌协调、节能环保”等基本特征。

  2.根据房屋结构特点、村容村貌现状、农民生活水平等不同条件,将农村小康房分为改善型、普及型、提升型三种类型。

其中,改善型小康房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工程技术处理,达到功能完善、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基本要求,主要针对既有农危房改造,也包括部分新建农房;普及型小康房是在改善型小康房基础上,增加设备设施与节水、节材、建筑节能与新能源、环境、卫生等节能环保要求;提升型小康房是在普及型小康房的基础上,增加建筑风格与色彩、绿色建筑标准等应用要求。

  3.根据《贵州省农村小康房建设指引》、《贵州省农村小康房典型设计图集》,结合当地小康房建设指引和建设图集,开展小康房建设,并充分体现出当地村庄风貌和历史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4.各乡镇要结合小康房建设,积极推行农房改厕、改圈、改灶“三改”工程。

根据国家《农村改厕管理办法》和《农村改厕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结合气候、地形地貌、生产生活方式、民俗习惯、经济条件等实际,合理选择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所有小康房和农村集中建房都必须达到《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要求。

  

(二)农村集中建房要求

  1.合理选点布局。

农村集中建房点应优先选取重要交通及旅游景区沿线、都香高速六枝境内段沿线及“5个100工程”辐射带动的周边村寨、风景名胜区周边村寨进行建设,尤其是100个示范小城镇“镇村联动”确定的示范村以及示范小城镇周边寨,具备条件的应优先布局集中建房点。

农村集中建房点选点应充分利用低丘缓坡或劣质农地并避开地质隐患地段,严禁占用良田好土。

  2.科学编制规划。

统筹考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及周边区位条件,结合我区区域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善旅游景区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加快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民族文化、城镇郊区、工矿区域等特点和实际,通过村民会议决策、政府引导、专家论证,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明确村庄整治重点项目和实施时序。

建设活动较多的村庄、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位于各类保护区及周边的村庄、城郊及公路沿线的村庄,要尽快编制符合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村庄规划。

  3.加强资源整合。

充分应用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及地质灾害搬迁工程,开展农村集中建房,整合六项行动计划及有关涉农资金,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产业扶持,引导农民集中居住,集约节约用地,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特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任副组长,特区发展改革局、财政局等部门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小康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由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兼任主任。

办公室人员由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抽人组成。

各乡镇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小康房规划、审批、建设、办证等具体工作,切实把小康房建设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牵头单位:

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

各乡镇;完成时限:

20xx年10月30日前)

  

(二)加强培训交流。

各乡镇要加强小康房建设培训,分期分批培训村镇建设管理干部和农村建筑工匠,让管理干部及建筑工匠熟悉掌握《贵州省农村小康房建设指引》、《贵州省农村小康房典型设计图集》、《六盘水市农村小康房设计图集》等相关要求。

加强对小康房建设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参与能力。

有计划地组织形式多样的观摩学习,总结交流经验,充分发挥试点的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牵头单位:

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

各乡镇;完成时限:

20xx年10月30日前)

  (三)加强资金筹措。

小康房建设及农村集中建房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市、特区财政投入及自筹,同时通过资金整合、金融支持、吸引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加强资金整合。

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原则,整合发展改革、民政、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务、扶贫等部门资源,统筹安排有关资金,尤其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在实施二、三级农危房改造或生态移民搬迁时,鼓励其按照小康房建设标准进行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

二是争取信贷支持。

充分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权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贷款。

三是吸引社会资金。

对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村寨,通过政府财力的投入,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小康房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杠杆作用。

四是发动社会募捐。

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各界通过捐款捐物、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和支持小康房建设及农村集中建房工作。

(牵头单位:

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

特区发展改革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扶贫局;完成时限:

20xx年10月30日前)

  (四)加强督导考核。

20xx年,我区将小康房建设纳入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确保小康房建设顺利推进。

各乡镇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措施切实抓好任务落实;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强化“月调度、季检查、半年通报、年终考核”工作机制,确保小康房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牵头单位:

特区党委政府督查室;配合单位:

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及各乡镇;完成时限:

20xx年10月30日前)。

  20xx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二  XX年来,我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强化组织领导,各部门协同作战,共同发力。

以美丽乡村为载体,六项行动为抓手,加大项目资金整合,突出示范带动、镇村联动、村景融合,紧紧围绕道路硬化、村庄靓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生活乐化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日新月异,成效显著。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工作领导机制。

为切实加强对全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充实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县委书记陈湘飚同志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郑梦英同志及县委、政府相关副职为副组长,县政府相关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政府办,由县政府一名副县长担任办公室主任,专门配备一名专职常务副主任,负责全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日常事务,办公室分别从县交通局、水务局、供电局、财政局、住建局和工科局各抽调一人集中办公,抽调人员一律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年终考评以创建办为主,混编为综合、项目、督导三个组,各施其职、分工协作,为我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以六项行动为抓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我县创建工作以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行动部门协同作战,共同发力,各项行动快速推进,全年累计完成投资万元。

其中,小康路完成投资7383万元,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110公里;小康水完成投资万元,解决农村(包含学校)饮水安全人口29368人,发展农村耕地灌溉面积8839亩,新增地下水机井32口;小康房完成投资万元,建成小康房300户,保障房8145套,改造农村危房2717户和完成棚户区改造;小康电完成投资万元,新建中压线路千米、配变34台、配变容量6335千伏安、低压线路千米、无功补偿容量1740千乏;小康讯完成投资万元,改造农村危旧邮政普遍服务网点2个,建设村级邮件接收场所6个;小康寨完成投资万元,主要用于美丽乡村道路硬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村寨亮化、生活乐化等“五化八工程”项目建设。

  整合“六项行动”牵头单位、发改、国土、农业等部门项目资金万元,重点围绕者相镇纳孔村、永丰街道必克村、珉谷街道坡旗村等18个州级美丽乡村进行打造。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支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做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突出分类指导,围绕定位打造。

我县按“沿景区、沿高速、沿省道”原则,根据各村不同的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三模式”打造“三型”(示范型、提升型、普及型)美丽乡村,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发展实际的新路。

一是按照镇村联动,村景融合模式打造示范型。

我们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和良好区位优势,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资源融合,高标准打造,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如纳孔村利用三岔河景区风光,打造成村景融合的旅游景区,坡旗村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打造**后花园,采取政府投资撬动,强化金融支持,吸引民间资本投入,逐步完善休闲广场、乡村客栈、餐饮、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资源融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二是按照农旅结合模式打造提升型。

在美丽乡村创建中,对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潜力的村落,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两手抓,做美村庄、做美产业,发展山地观光农业。

如在连环乡关山村平寨组,抓好106户特色民居改造的同时,不断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借助连环乡优越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仅平寨组就发展砂仁种植500亩、生姜种植500亩、李子种植200亩、板栗种植300亩。

三是按完善基础设施模式打造普及型。

对于自然环境恶劣、生存环境较差村、把重点主要放在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上,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如鲁贡镇板怀村,该村农户主要散居在贞望公路两侧,没有相对集中连片发展的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压力大,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制约。

结合该村实际,着力在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上下功夫,近年来逐步安排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农村饮水工程等项目到该村实施,吸引农户集中连片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四)抢抓机遇强推进,镇村联动同发展。

今年9月,全省第四届小城镇观摩大会在者相镇开展观摩,者相镇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依托双乳峰景区,紧紧围绕“水墨者相五彩画廊”打造旅游景观型小城镇建设,深入推进镇村联动建设,分别选择了纳孔村、萝卜寨、新寨三个村作为镇村联动示范点,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纳孔村投资万元,实施民居风貌整治、生态停车场、湿地污水处理站、布依文化博物馆等项目;新寨村投资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民居改造、高标准农田整治、者南大道等项目;萝卜寨村投资万元,实施精品水果、土地整治、通组路硬化、串户路等项目,实现镇村联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五)注重保护建设,让美丽乡村留住乡愁。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突出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民族特色,严禁拆毁古墙、古房等行为。

注重村庄整治规划和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特色民居、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等传统建筑的保护,注重古路桥涵垣、古井塘树藤的保护,注重珍稀名木、风景林和水源涵养林的保护,注重溪流、湿地、山丘等生态细胞的保护。

按照古朴、实用、和谐、自然的原则,改造路、房等设施,防止破坏自然环境,严禁大拆大建。

改造民居按照原汁原味、功能现代、设施完善的要求,注入布依族、苗族等民族元素,使现代设施与自然古寨浑然天成,既保留传统风貌,又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

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六)注重产业培育,向青山绿水要财富。

美丽乡村建设,绿水青山先行。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产业培育,立足因地制宜,坚持“以树为纲、绿色小康”,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观光农业,重点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互助社等,做大做强做美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如在今年建设的示范村中,永丰街道办必克村预计投资800万元建设1000亩智慧精品观光综合项目,投资500万元发展XX亩樱桃示范基地已种1000亩,投资100万元发展500亩玫瑰基地已种200亩;珉谷街道办坡旗村实施蔬菜种植100亩,总投资31万元,经果林种植200余亩,投资60万元,辐射带动产业800余亩,受益人数1600余人。

连环乡巧岩村规划在原砂仁面积的基础上实施砂仁种植3000亩,目前已种植的1500亩;龙场镇定塘村总投资249万元,发展生猪养殖30头以上的四个项目,每个示范村均重点发展1~2个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真正实现让百姓富的根本目标。

  (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为充分展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成果,5月份以来充分利用州、县报刊和门户网点,对创建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截止目前,在州级媒体报道14篇,县级媒体报道15余篇,编发简报28期。

10月份我县组织知名摄影人士到必克、纳孔等美丽乡村开展摄影采风活动,县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旨在通过各摄影师镜头,从不同角度展现**村庄靓、生态兴、风情浓、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篇章,增强群众建设设美丽家园的信心,以此进一步宣传**、推介**、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有力酝造了我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宣传氛围。

  (八)注重规划引领,让美丽乡村更美。

美丽乡村建设是否能有序推进,规划引领是关键一环,由县创建办牵头,委托**设计院对全县自然村寨改善人居环境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已完成,明确村寨打造类型(示范性、提升型、普及型)、建设内容和完成时限,确保实现全县1395个自然村寨全覆盖,让美丽乡村更美。

  (九)加强督促检查,推进项目落地生根。

为有效推进全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县将创建工作纳入党建约谈范围,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就乡(镇、街道)创建工作部署落实,18个示范村项目推进情况,培育支撑产业,探索村级运行管理模式的等内容开展督查调度,通过督查调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存在问题

  

(一)群众参与度较低。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施项目均全部由国家投入。

如在民居风貌整治中,群众基本不出一分钱,国家对其房屋改造等变得理所当然,有时群众还不理解。

  

(二)民居风貌整治无项目支撑。

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中,为了更好地突出地域风情、展现民族特色,需对民居风貌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改造,但无项目资金作为支撑。

  (三)物资采购程序繁琐。

小康寨建设需要的路灯、水泥、垃圾桶等物资采购程序繁琐,采购周期长,严重影响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进度。

  (四)资金整合存在困难。

由于各项目实施部门资金落实时间不统一,项目启动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导致部分项目推进缓慢。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两路建设,完善人居环境。

优先安排“一事一议”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转贷资金项目在贫困村实施,重点建设通组路硬化、串户路硬化、庭院硬化美化、路灯等项目,为贫困村彻底改善村寨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发展奠定基础。

  

(二)充分用好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银行,在农业农村方面有很多好的政策和指标,根据全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县拟向农发行融资,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旅游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目前总体项目规划已完成,部分融资资金已批准,其余的均已进入与农发行实质对接阶段。

  (三)依托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

充分利用三岔河景区、双乳峰景区和北盘江大峡谷沿线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规划对沿线乡村进行打造,把美丽乡村打造成景区,20xx年重点建设者相董箐村和平街小花江村,完善休闲广场、乡村客栈、餐饮、停车场、码头等旅游配套设施,将小花江村、董箐村打造成休闲旅游度假圣地。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将双乳峰至董箐坐船到小花江返回者相三岔河线路打造成旅游精品线路,形成**旅游产业带,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总之,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需要,美丽乡村建设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

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县总体规划,整合部门资金,拓展融资渠道,在打造好精品的同时,按照广覆盖原则,全面推进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20xx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西部其他省份发展新路的决定》(黔党发〔XX〕1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黔府发〔XX〕26号),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精神。

XX年我们遵循“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原则,按照“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总体要求,创建“生活美、生态美、环境美、精神美、人文美”的新农村建设小康寨示范点,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建设,各示范点正逐渐形成具有贵州特点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动效应正逐显现。

  一、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示范点建设的基本情况

  1、精心设计、科学布点。

XX年初我委制定下发了《XX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小康寨示范点创建工作方案》。

按照相关要求,示范点主要选择60户左右的自然条件较好,山清水秀,交通便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有产业基础,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自然村寨,分精品型示范点和普及型示范点两种类型进行创建。

重在突出乡村特点、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建设山水田园村寨和民族特色村寨。

同时与传统村落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村廉政文化进农村、精准扶贫等工作相结合。

在各地自下而上申报示范点的基础上,经实地考察,最后确定息烽县永靖镇立碑村核桃湾等10个自然村寨作为精品型示范点,观山湖区盘龙洞村窑上等68个自然村寨作为普及型示范点进行创建。

  2、围绕小康寨行动计划建设内容,严格项目批复。

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新农村建设主要围绕基础设施六项行动计划之小康寨建设内容,从农民最关心、受益最直接、要求最急迫的问题入手,科学合理确定示范点建设内容,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为突破口,建文化广场,改建乡村道路,硬化庭院,美化人居环境,提高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程度。

共投入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4000万元,以项目为支撑,共批复78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农户“三改”及庭院硬化、垃圾的收集与处理、太阳能路灯的安装、公共厕所和农民文化活动场所的修建、污水处理等。

其中,投入万元对2916户农户实施“三改”及庭院硬化;投入万元在41个示范点实施垃圾收集和处理工程;投入万元在16个示范点修建18座公共厕所;投入万元在11个示范点修建文化活动所;投入万元在18个示范点建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万元在53个示范点安装2818盏太阳能路灯;投入万元修建通组公路4040米,投入万元修建人行步道17200米;投入万元在22个示范点建排污沟、寨门和标识牌等其他项目建设内容。

  3、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项目实施情况。

在项目批复和资金下达后,各示范点大力整合其他项目资金用于示范点的建设,78个示范点共计整合其他项目资金万元,其中仁怀市坛厂镇枇杷胜利示范点就整合其他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铜仁市10个示范点共计投入省级专项资金440万元,而带动整合其他项目资金15040万元。

各示范点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切实抓好示范点的各项建设工作,截止12月31日,69个示范点省级新农村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其余9个示范点已完成工程量的80%,预计在春节前能完成全部项目建设工作。

  

(二)经验和做法

  1、规划先行,突出特色。

科学编制示范点规划,尤其是精品型示范点的规划,按照“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生态特色,统筹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

在充分考虑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民俗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特别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按照产业带动、乡村旅游、生态文明、民族特色等不同类型进行重点打造,形成模式多样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格局。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其他项目资金投入到示范点创建。

同时示范点创建与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相结合,积极改善园区周边村寨人居环境,形成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富裕了农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美化了农村,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传统村落的保护相结合,示范点在布局上有意识地向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倾斜,使示范点在创建同时,传承和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留和传承农民熟悉的传统文化场景;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示范点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投入750万元在威宁、望谟、册亨等13个发展特困县创建1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休闲观光农业工作相结合,有八个示范点同时是全省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以及乡村旅游示范点。

  3、狠抓农村基础设施,体现农村风貌。

不断完善和提高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重点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亟需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改善农民人居环境,为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充分整合资源,加大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在建设过程中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标准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各示范点实际,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土地,探索推进“微田园”建设,让“小菜园”、“小果园”、“小茶园”进入自然村寨,进一步彰显农村特色、体现农村风味、展现农村风貌。

同时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使美丽乡村建设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4、示范点创建注重发挥“两个结合”。

一是着力将示范点的创建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

示范点的创建一定要与示范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相适应,既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