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6982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docx

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规范

台区低压系统建设与改造

技术规范(稿)

1适用范围

1.1本规范规定了福建省配变台区低压配电网改造升级的网络设

计、供电模式、设备选型及施工工艺要求。

1.2本规范适用于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直供直管供电单位及控股

县公司管辖的台区低压架系统。

各供电单位应根据本规范,开展配变

台区低压系统标准化建设与改造工作。

本规范未尽部分,见相关引用

标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本导则中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文。

本导

则发布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如被引用的标准修订后,应重新探讨

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199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GB50052-95)

(GB50054-95)

(DL/T499-2001)

《关于印发〈配电台区标准化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营配〔2007〕80号)

《关于印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农配电设施改造技术规范(试行)〉

的通知》(闽电营销〔2010〕1096号)

3系统设计

3.1接线方式

低压架空配电网应采用树干式接线,并利用配变综合配电箱、进户配电箱和计量箱进行分级保护以提高可靠性;架空电缆混合网的架空部分采用树干型接线,电缆部分可采用辐射式或链式接线,利用电缆分接箱适度分级保护;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台区可局部采用电缆环网。

3.2台区供电范围

台区应根据供电半径、实测负荷、户数和地形因素,合理划分供电范围,并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设置变台,台区供电范围应满足供电半径要求。

3.3低压台区供电半径

(1)按《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1738-2012)规

定的供电区域划分标准和对应低压供电半径,如表1所示。

表1各类供电区域低压供电半径

供区分类

A+、A、B类

C类

D类

供电半径

w250m

<400m

<500m

(2)对于E类及D类供电区域中特殊及偏远点负荷,供电半径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可参照DL/T44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第3.3.1款规定,但应校验在最大负荷下,供电电压偏差能满足要求,不能满足要求者需另取措施。

4配电变压器和台架设备

4.1配变容量确定

一般按5年发展考虑,以测定的台区年最大用电负荷和新待接入负荷为依据选择配变容量,大于100kVA的柱上配变,应按100kVA、200kVA或400kVA的标准容量选取,并合理划分供区使之与容量匹配,偏远地区预测负荷稳定的自然村可选用50kVA配变。

4.2变压器型号选择

4.2.1柱上变压器、独立建筑配电室内的变压器、箱式变电站变压器宜选用11型及以上系列低损耗油浸全密封变压器;有消防要求的区域可选用干式变压器。

4.2.2城市照明、小型商铺、餐饮等用户以及乡镇、农村等非噪声敏感供电区域,年平均负载率低于40%的用电负荷,无季节性突

增负荷的,应结合安装环境优先采用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

4.2.3居民住宅、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等对噪声敏感供电区域,宜采用普通硅钢片变压器。

4.2.4农村地区烤烟、制茶等季节性负荷变化大、尖峰负载高的

供电区域,宜选用高过载能力的变压器。

4.2.5配电变压器的绕组接线组别一般采用Dyn11。

4.3配变台架上的隔离刀闸、跌落式开关设备按统一容量规格配

置,负荷变化时只需更换配变或新增配变,不再更换台架设备。

4.4综合配电箱箱体尺寸、隔离开关、断路器的框架电流和开断

容量应按终期容量选择;断路器宜选择可调整定电流的型号,根据容量调整保护,补偿柜应预留电容器增容位置;照明负荷为主,小工业负荷较少的偏远地区,综合配电箱可不配置无功补偿,但应预留无功补偿位置,视今后负荷发展情况再行配置。

4.5配变台架位置选址应避开低洼、洪涝、冲沟、塌方等地点,选择靠近负荷中心,有地面操作位置,交通方便(车辆可直接到达为佳)的地点,有合适位置可预先架设双杆变台以保护台址;配变宜出2回低压线路均匀分配负荷,尽可能缩小低压线路供电半径。

4.6配变低压出线。

4.6.1杆上变低压出线按如表2配置。

表2配变回路数配置表

配变最终容量(kVA)

<100

100Vs<400

回路数

1

2

4.6.2配变台架设宜顺高压线路或横线路方向,低压线路不应横

贯变压器上方,配变台架典型低压出线和禁止采用的出线方式如下表

3所示。

表3配变台架出线方式

出线方式

图例

说明

典型出线方式1

绛牖

JKLYJ-15D」乩出的。

方禀1

低压线路从配变台架两侧出线,

/、穿越变压器上方。

典型出线方式2

-AU

-

YJVT15OI

JLA

JkL

-JKLYJ-1SO

7n52

1

.YJ-160

低压线路从配变台架一侧杆分两

回路出线,不穿越变压器上方。

典型出线方式3

JKLYJ

——

⑻9A2

——*—

r

低压线路从配变台架一侧分两回

路,同杆架设出线,不穿越变压

器上方。

典型出线方式4

方都

KLVJ^IBO

A1

01

JKLYJ-1M

低压线路从配变台架一侧杆分两

回路出线,不穿越变压器上方。

禁止出线方式1

J

d

落止梁用自

L

?

出我方案t

低压线路垂直穿越配变台架变压

器上方。

禁止出线方式2

亘钱

A1,'R1

■I1-

JKLYJ-160JKLYJ-150

禁北采用的曲线方系之

低压线路水平穿越配变台架变压

器上方。

4.7配变台架宜采用15米杆架设,以保证综合配电箱及引线电

缆对地高度A2.5米,便于低压出线,不设置围栏

5低压干线分支线

1.1低压干线包括配变低压侧至综合配电箱的低压引线电缆和

配变低压分路出线,均应按配变最终容量选择。

低压引线电缆应遵从

《台区安装工艺标准》规定。

低压主干导线一般选用架空绝缘电线

(JKLYJ-1),架空绝缘电线用于居住区、树竹生长区和污秽区;在大跨

越、重要跨越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线段可用绝缘钢芯铝绞线。

1.2导线截面选择

1.2.1架空线路干线线径按配变台架最终装设配电变压器容量选

择,一般按最大工作电流选取,综合考虑覆冰、风压等环境因素,当

供电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有可靠的经济密度数据时另行计算。

1.2.2当配变台架最终配电变压器容量为400kVA时,干线采用

JKLYJ-1-150两回出线,相应分支线宜采用JKLYJ-1-70。

1.2.3当配变台架最终配电变压器容量为200kV、100kVA时,

干线采用JKLYJ-1-95两回出线,相应分支线宜采用JKLYJ-1-50。

1.2.4当配变台架最终配电变压器容量为50kVA时,干线与分

支线宜采用JKLYJ-1-50。

1.2.5低压干线、分支线受地形及架设条件限制,采用电缆架空

敷设时,应按最大工作电流条件折算,选择相应截面。

1.2.6当采用其它最终配变容量,或者采用单侧供电时,低压干

线、分支线截面另行计算,同一个配变台区只用一种规格。

1.2.7低压线路超出供电半径(表1)时,应校核配变低压出线

开关保护范围,当出线开关无法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故障时,应加装分

段或分支开关,以确保线路短路或过载情况下的有效保护。

1.3线路架设工艺要求

1.3.1低压380/220V线路导线同回路宜采用水平排列。

双回

路宜采用上下布置,严禁不同电源低压线路同杆架设。

1.3.2三相四线制的零线应靠近电杆或建筑物侧,面向杆号大

号侧排列,一般从左到右宜按A、B、N、C排列。

1.3.3应区分零线瓷瓶与相线瓷瓶颜色,相线用白色瓷瓶,零

线用棕色瓷瓶。

1.3.4低压线路可与中压配电线路同杆架设,与10kV架空线同

杆架设时,低压线路与中压线路应为同一电源,且低压架空线路不得

越过中压架空线路的分段开关。

1.3.5路灯线与配电线路宜采用分层架设方式、中性线不共用,

在杆上选用侧担单侧安装;路灯线路应单独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器;同杆架设方式下,路灯线不应超过同杆架设配电线路的分段开关

和供电范围。

6接户线与进户线

6.1农村住宅每户按《福建省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规定,改造升级范围内,一般情况居民用户用电容量按8kW/户配置,

居住面积大于140m2或有运行经验的用户,按实际需要选择。

6.2接户线宜采用BLV绝缘线或BS-JKLY集束导线,A+、A、B

类供电区域中建筑密度高、间距小、搭设条件困难,或者接户点较密,

负荷密度较高的街区、镇区可选用YJLV-1电缆,接户线导线选择见

表4:

表4接户线导线选择表

导线敷设方式

导线型号

电表箱表位数量

1

2

4

6

8

导线规格(mm2)

绝缘塑料线

BLV

16

35

35

35

35

集束导线

BS-JKLY

J

2*16

2*35

4*35

4*35

4*35

电缆

YJLV

4*35

4*35

4*35

6.3为保障公用变负荷的三相平衡,减少接户线线损,接户线应

三相平衡搭接,对三表位及以上的单相表箱应采用三相供电,以平均

分配负荷。

6.4接户线架设工艺要求

6.4.1接户线的相线和中性线或者保护中性线应从同一基杆引

下,其档距不应大于25m,超过25m时,应加装接户杆,但接户线总长度(包括沿墙敷设部分)不宜超过50m。

同一根电杆的接户线不应超过两对,不足时应采用低压分接箱进行分路,分接箱可根据需要预留接线位,避免建成后随意乱接。

6.4.2电缆接户线采用不小于GJ-16的钢绞线悬挂。

无特殊要求的在钢索上悬吊电缆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水平敷设:

电力电缆为750mm;

垂直敷设:

电力电缆为1500mm

6.4.3接户线宜按电源一负荷前进方向顺向搭接,不宜迂回供电。

6.4.4绝缘接户线受电端的对地面距离,不应小于2.5m。

6.4.5跨越街道的绝缘接户线,至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

于下列数值:

a)通车街道:

6m;

b)通车困难的街道、人行道,3.5m;

c)不通车的人行道、胡同(里、弄、巷):

3m。

6.4.6绝缘接户线与建筑物有关部分的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a)与接户线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

0.3m;

b)与接户线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

0.8m;

c)与阳台或窗户的水平距离:

0.75m;

d)与墙壁、构架的距离:

0.05m。

6.4.7低压绝缘接户线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

值:

a)低压接户线在弱电线路的上方:

0.6m;

b)低压接户线在弱电线路的下方:

0.3m。

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采取隔离措施。

6.4.8接户线不应从中压引下线间穿过,且严禁跨越铁路。

6.4.9自电杆上引下的低压接户线,应使用横担及低压蝶式绝缘

子。

6.4.10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接户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

跨越通车街道的接户线,不应有接头。

6.4.11接户线接入计量箱内开关或表计时,应经铜铝接线端子过

渡(或采用垫锡片、涂导电膏等方式)处理。

严禁不进行铜铝接触工

艺处理将铝质导线直接接入。

6.5进户线可采用沿绝缘子架空布线、直敷布线、套管布线、线

槽布线等敷设方式,并与广播电视、电话等弱电线路分开进线。

架空、

直敷导线选用BVV-2X6铜芯护套线,套管、线梢敷设导线选用

BVV-2X10铜芯护套线。

6.6进户线架设工艺要求

6.6.1进户线沿建筑物外墙敷设时,应与墙角、屋檐等外观走向

保持一致,避开厨房排气扇、空调外机等有高温辐射或对绝缘层有腐

蚀的位置。

6.6.2沿绝缘子架空敷设时,其档距不应大于25m,绝缘导线至

地面的最小距离:

屋内水平敷设时为2.5米,垂直敷设时为1.8米,

屋外均为2.7米,小于上述数值时,导线应套管保护。

6.6.3直敷布线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300mm,在建筑物顶棚

内严禁采用绝缘导线直敷布线;并行敷设的进户线,在一个固定点间

距不应有1个以上的连接头;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导线

严禁直接连接。

6.6.4穿管布线时,固定点间距不应超过1米,导线绝缘等级不

得低于交流750V,与煤气管道的净距不小于0.5米;与水管平行敷

设时,宜在水管的上方,净距不小于0.1米;3根以上绝缘导线穿同

一根管时,导线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内净面积的40%,2根绝缘导

线穿同一根管时,管内径不应小于2根导线直径之和的1.35倍。

6.6.5线槽布线宜用于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固定点间

距不应超过2米,在首末端20厘米处及转角位置应增加固定点;采

用塑料线槽时应为氧指数在27以上的难燃材料,线槽内导线总截面

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积的20%。

7计量箱

7.1表箱选择

7.1.1安装现场具备接地条件时,宜选用冷轧钢材质表箱,需嵌

入墙体安装的,应选用冷轧钢材质表箱。

7.1.2安装现场不具备接地条件时,应选用非金属材质表箱。

7.1.3安装现场污秽等级大于IV级及以上时,应选用不锈钢材质

或非金属材质表箱,选用不锈钢材质表箱时,应具备接地条件。

7.1.4集装表箱表位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装现场有增加新

建住宅可能性的,可选择更多表位的表箱,预留新增用户装表需要。

7.2用户负荷开关额定电流选用

额定电流选用应依照用户申请立约容量选择,见表5。

其它参数

依照营计(2011)20号《用户侧入户线微型断路器选型说明书》的

通知要求执行。

表5用户负荷开关额定电流配置表

用户申请立约容量

用户负荷开关额定电流选择

6kW

30A

8kW

40A

大于以上容量

按立约容量计算后选择

注:

用户负荷开关下侧所接入户线的载流量应与分户开关及用户用电立约容量相匹配;

当入户线载流量不满足要求时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用户整改。

7.3表箱安装工艺

7.3.1单表位表箱应安装于对应用户住宅处。

集装表箱安装地点的选择,应确保用户负荷开关后各入户线至各用户室内第一支持物或配电装置的最大距离不大于45米。

7.3.2表箱安装高度:

单表位表箱下沿离地高度A140cm,箱体观察窗中心线距安装处地面应w1.8m;集装表箱最高观察窗中心线距安装处地面不高于1.8m,墙面安装时,箱体下沿距安装处地面不宜低于0.8m,安装在地下建筑(如车库、人防工程等)时,不宜低于1.0m。

7.3.3表箱安装位置应便于现场抄表、巡视、运维等。

不得安装于杆上、用户室内和独立围墙内及危险场所。

表箱安装位置应满足防火要求,不应直接安装于木板墙面,安装地点周边应无可燃物,户外安装表箱还应采取防雨措施。

用于固定表箱的支撑物(墙面等)应有足够强度。

单个墙面安装集中表箱数量不宜超过2面。

农村集装表箱更换在满足上述要求时,宜在原位置安装。

7.3.4表箱安装后,电能表观察窗下方应有用户号、门牌号标记,

用户负荷开关操作手柄最近处应有与电能表相对应的户号标识。

7.3.5表箱安装后,箱体应垂直、牢固。

进出线遗留孔洞应实施

封堵,推荐采用内部抱箍方式密封,遗留间隙应满足IP30要求。

7.3.7金属表箱接地工艺

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欧姆。

应将表箱接地极用一接地导体(线)

连接到总接地端子上,能将对地故障电流和PE电流传导入地。

7.3.7.1接地极应满足最小尺寸规定,具备耐腐蚀又具有适当的

机械强度。

7.3.7.2总接地端子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采用保护联结的每个装置中都应配置总接地端子,并应将

下列导线与其连接:

保护联结导体(线);接地导体(线);PE(当PE

已通过其他PE与总接地端子连接时,则不应把每根PE直接接到总

接地端子上);功能接地导体(线)。

2)接到总接地端子上的每根导体,连接应牢固可靠,应能被单

独地拆开。

8系统接地方式

8.1农村低压配网宜采用TT接地系统,以裸导线为主或计量箱

和配电箱金属外壳接地较不完善的村级低压配网应采用TT接地系

统,并装设分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采用TT系统时,中性线应保

持与相线同等的绝缘水平。

8.2城镇或线路全部绝缘化的低压台区宜采用TN-C接地系统。

中性线应在电源点接地。

为保障用电安全,低压系统采用TN-C-S

接地型式时,配电线路主干线和各分支线的末端中性线应重复接地,

且不应少于3处,该类系统不宜装设剩余电流总保护,可装设剩余

电流中级保护,应装设终端剩余电流保护器。

8.3配电变压器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配电变压器外壳及低压中性

点连接后共同接地。

接地电阻应符合规程要求。

8.4当低压配网设置分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时,为减少反时限

保护器的误动,总保护和中级保护宜采用定时限特性的剩余电流动作

保护器。

9低压典型供电模式

为标准化和系列化低压配电网,提高建设改造的效益,各类供

区应采用CW-1、CW-2、CW-3典型供电模式,以适应建筑密

度、线路通道和负荷密度等差异化条件,各供电模式的要素见附表1

附表1

供电模式要素表

CW-1

CW-2

CW-3

供电制式

三相四线

三相四线

三相四线

适应供区

A+、A、B

C

D、E

地形条件

建筑密度高、间距小、搭设条件困难,或者较高档的住宅区,接户点较密,负荷密度较高,如密集的多层建筑区、联排建筑区,较繁华的街区、镇区。

建筑间距较小,或建筑搭设

条件困难,接户点密度中等,如较密的多层建筑区区、联排建筑区。

建筑间距和搭设条

件可满足架设条

件,接户点密度较

低,如散居建筑区,或者间距较大的多层建筑区。

低压接线

方式

树干式/局部电缆网采用放

射式或链式

树干式

树干式

低压系统

型式

TN-C

II/IN-C

TT

杆上变/推荐15M杆

杆上变/推荐15M杆

杆上变/推荐12M

S11及以上节能型变压器

200/400kVA

100/200/400kVA

100/200/400kV

A

2路

2路

2路/1路

线

综合配电箱

按典型设计,按终期配置;

装设公变采集终端;电容器

可力充。

按典型设计,按终期配置;

装设公变采集终端;电容器

可力充。

按典型设计,按终期配置;装设公变采集终端;电容器可力充。

低压

主干线

线

JKLYJ

JKLYJ(村域)

JKLYJ(村域)

/LGJ(大档距)

架空

线

线

JKLYJ

+YJLV四芯电缆(通道困

难)

JKLYJ

JKLYJ

架空+悬吊架设

架空

架空

线

线

BLV/BS集束导线/YJLV

电缆

BLV/BS集束导线

BLV/BS集束导线

架空+悬吊架设

架空

架空

线

线

BVV

架空布线、直敷布线、套管布线、线槽布线

非金属/金属(易接地)

短路和过载保护

分级和装设位置

①低压出线一②(分接箱)

一③计量箱

①低压出线一②计量箱

①低压出线一②

计量箱

①均为线路型断路器。

按3种标准系列配变,低压出线断路器采用可整定3档

In,仅换配变不换开关;②作为分支、接户的集束导线和低压电缆需加强过载

保护,一般只能依靠计量箱切除,计量箱总断路器过流应与进线匹配;③当集

束线和电缆支线较多时,由于存在分支系数,计量箱总断路器无法过载保护,

设计应采取措施,或者增加分接箱断路器保护。

TT系统总保护装在变台出线

开关处,分接箱中装设开关

TT系统总保护装

TN-C系统不设剩余电流

及中级剩余电流保护。

在变台出线开关

总保护,分接箱或集装电表

/TN-C系统不设剩余电流总

处,分接箱中装设

箱中视接地情况装设开关

保护,分接箱或集装电表箱

开关及中级剩余电

及中级剩余电流保护。

中视接地情况装设开关及中

流保护。

级剩余电流保护。

小学少先队组织机构

少先队组织由少先队大队部及各中队组成,其成员包括少先队辅导员、大队

长、中队长、小队长、少先队员,为了健全完善我校少先队组织,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成员的确定

1、大队长由纪律部门、卫生部门、升旗手、鼓号队四个组织各推荐一名优秀学生担任(共四名),该部门就主要由大队长负责部门内的纪律。

2、中、小队长由各班中队公开、公平选举产生,中队长各班一名(共11名),一般由班长担任,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另行选举。

小队长各班各小组先选举出一名(共8个小组,就8名小队长)然后各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小队长几名。

3、在进行班级选举中、小队长时应注意,必须把卫生、纪律部门的检查学生先选举在中、小队长之内,剩余的中、小队长名额由班级其他优秀学生担任。

4、在班级公开、公平选举出中、小队长之后,由班主任老师授予中、小队长标志,大队长由少先队大队部授予大队长标志。

二、成员的职责及任免

1、大、中、小队长属于学校少先队组织,各队长不管是遇见该班的、外班的,不管是否在值勤,只要发现任何人在学校内出现说脏话、乱扔果皮纸屑、追逐打闹、攀爬栏杆、乱写乱画等等一些违纪现象,都可以站出来制止或者报告老师。

2、班主任在各中队要对中、小队长提出具体的责任,如设置管卫生的小队

长,管纪律的小队长,管文明礼貌的、管服装整洁的等等,根据你班的需要自行

定出若干相应职责,让各位队长清楚自己的职权,有具体可操作的事情去管理,

让各位队长成为班主任真正的助手,让学生管理学生。

各中队长可以负责全班的

任何违纪现象,并负责每天早上检查红领巾与校牌及各小队长标志的佩戴情况。

3、大、中、小队长标志要求各队长必须每天佩戴,以身作则,不得违纪,

如有违纪现象,班主任可根据中、小队长的表现撤消该同学中、小队长的职务,

另行选举,大队长由纪律、卫生部门及少先队大队部撤消,另行选举。

4、各班中、小队长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负责,表现优秀,期末评为少先队

部门优秀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