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7128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浙美版美术教案

2013至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浙美版)下册教案

第一课流动的风景线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车,了解不同种类车的装饰特点,并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和作用。

2.会用一种装饰设计方法进行车身装饰设计。

3.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懂得“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不同类别车辆的装饰特点,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

难点:

车辆装饰有创意,能清晰地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

三、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纸盒或硬纸板、剪刀、彩色笔。

(教师)汽车车身装饰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1.关注车身装饰。

(1)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经过车身装饰的汽车图片。

教师提问:

看了这些汽车图片有什么感觉?

(2)学生交流并总结:

颜色、图案、内容吸引眼球。

2.赏析车身装饰。

(1)请学生谈谈在生活中看到汽车车身装饰的例子。

(2)教师提问:

汽车车身装饰有哪些类别?

学生列举,教师总结,结合课件图片深入了解。

①广告(商业广告、公益广告):

多数出现在公交车或企业店铺专用车上。

②城市形象色彩与标识:

集中体现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

③个性图案:

多数出现在私家车特别是越野车上。

(3)深入认识车身装饰的作用和意义。

①传媒意义。

例1:

对一集装箱车车身装饰广告进行分析。

(哪些人、多少人看到了车上的广告?

如果你看到了有什么想法?

例2:

公交车公益广告。

20XX,一款红黑色相间、车身布满京剧脸谱的公交车将投放在奥运场馆和媒体村的运营中。

(哪些人会看到这辆公交车?

看到了有什么样的感觉?

②彰显个性与情感。

例3:

某一私家车上粘贴的国旗所表达的个人情感。

例4:

某一跑车上喷绘的猎豹纹所展现的力量感与速度感。

③统一和谐的美。

例5:

杭州市“游2”公交车的古典造型分析。

例6:

杭州市出租车的统一色彩分析。

(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当地有特色的车身装饰进行分析。

3.设计车身装饰。

(1)出示并赏析不同形式的范作。

①纸盒模型。

②平面手绘。

③手工粘贴。

(2)谈谈自己对车身装饰作品的设想。

4.创作。

任选一种形式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设计意图。

6.课后问题。

哪些车适合进行装饰?

车身颜色、图案可以随意改变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公共汽车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公共汽车站的性质、功能和特点。

2.结合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尝试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一座有特点的公共汽车站模型,培养学生选择材料、利用材料的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美的愿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设计公共汽车站的基本方法,并制作富有创意、美感和城市文化的公共汽车站。

难点:

学习从平面到立体转化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色卡纸、其他废旧材料、彩笔、剪刀、双面胶或胶水。

(教师)多媒体课件、卡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1)导入:

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去郊游。

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车。

我们要经过三个公共汽车站才能到达目的地。

(2)教师播放课件出示图1、图2、图3,提问:

这三个公共汽车站各有特点,你觉得这三个车站中,哪一个的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

哪一个的设计是最好的?

说说理由。

(3)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一个设计合理的公共汽车站能给我们的出行带来方便。

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①功能多样,设施齐全,体现人性化设计。

②造型美观,色彩醒目。

③风格要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2.引导欣赏,分析讨论。

(1)观察书中图片,说一说公共汽车站应该包括哪几个部分?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公共汽车站包括站牌、蓬顶、座椅、广告位。

(3)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用手绘线条的方法来设计一座公共汽车站。

(4)展示并讲解小组作品的设计意图。

3.按图选材,激发创意。

(1)教师提问:

请大家研究一下带来的材料,你打算怎样巧妙地利用它们,把小组的平面设计变为立体作品。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示范卷、折、剪、镂空等制作方法。

4.学生作业,展示作品。

(1)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教师指导。

(2)展示小组作品,小组代表发言:

我们的设计有什么闪光之处?

我们设计的公共汽车站适合放在什么地方?

(风景区、商业区、生活区等。

5.课后延伸。

(1)欣赏国外设计师的作品(图4、图5、图6),发表评论。

(2)课后思考:

想一想怎样设计出更人性化的公共汽车站?

如为盲人等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汽车站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手绘校园招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招贴画这一艺术形式与其构成特点。

2.初步掌握手绘校园招贴的方法,会独立用简洁的造型语言为校园活动徒手绘制一张招贴。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并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促进其设计意识的形成。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招贴画的特点,了解手绘校园招贴的构成要素。

(2)难点:

招贴画编排的创意。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纸张、手绘招贴常用工具(麦克笔、软笔、彩色铅笔等)。

(教师)海报、课件。

教学过程

1.欣赏。

(1)欣赏奥运主题推广海报《掷铁饼者篇》(获中国设计领域最具盛誉的国家大奖——“2005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

从这张海报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伫立在故宫飞檐上的掷铁饼者是这幅海报的主要视觉元素,以中国传统元素与奥运经典形象结合表现2008在举办的奥运会,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面单纯、寓意久远。

(2)一张年末超市促销手绘招贴,从这张招贴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总结:

招贴也叫海报、宣传画,它主要用来说明、展示、传递商品或活动的信息。

2.重点赏析手绘海报。

(1)对比上一环节展示的两张招贴,说说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2)总结手绘招贴的特点:

方便、迅捷、成本低廉。

手绘POP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项艺术,大量的图案与素材活泼地呈现在招贴纸上,色彩丰富,吸引人的目光。

除了在商业上应用之外,校园内也逐渐流行起招贴绘制。

(3)赏析《校园围棋赛》招贴。

作者是怎样体现围棋比赛这个主题的?

(用棋盘作图案。

如何体现校园围棋赛轻松活泼的气氛?

(活泼、多变的字体。

(4)总结:

一张手绘校园招贴的构成要素:

标题、内容、注释、装饰等。

一切构成要素都必须相互配合并尽力体现主题。

3.运用。

(1)确定设计主题。

例如:

秋季运动会、春游、颂诗会等。

(2)完成铅笔稿的设计,确定字体、插图、颜色等。

(3)选择合适的工具。

教师示范不同笔的书写绘制效果,学生在草稿纸上尝试。

(4)学生设计招贴,教师巡视指导。

4.作品展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请柬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请柬文化,认识请柬的作用和特点。

2.掌握请柬的基本设计方法,结合请柬设计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制作一张完整而又别致的请柬。

3.通过活动,引发学生对设计实践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请柬的基本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

能制作功能明确、富有创意的请柬。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寻找、搜集一些请柬,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或胶水。

(教师)请柬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或不同请柬的实物。

教学过程

1.认识请柬。

(1)导入:

老师要邀请几位同学参加一个家庭聚会,想用一个礼貌周到的方法来通知他们,你能帮老师出出主意吗?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用送请柬的方法显得礼貌而又郑重,能让你的朋友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3)教师出示几张不同的请柬,提问:

生活中在什么场合我们会用到请柬?

请柬在生活交往中的作用是什么?

(4)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请柬设计》。

(5)请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请柬进行分析,谈谈请柬上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6)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时间、地点、邀请方等信息准确完整。

2.欣赏作品。

(1)欣赏范作:

①国务院请柬;②音乐会请柬;③儿童游乐园开幕请柬。

提问:

这三张请柬在设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国务院的请柬简洁明了,体现大国风范;音乐会的请柬内容突出;儿童乐园的请柬设计活泼有趣,体现出了童趣。

(2)提问:

它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学生分析,教师小结:

请柬的形式与内容、装饰和风格都要和谐统一。

3.设计制作。

(1)学生分析讨论请柬的制作方法。

(2)教师示范几种不同的制作方法:

折、剪、刻、画(见下图)等。

(3)教师提问:

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制作方法吗?

4.学生设计制作。

(1)教师提出要求:

为本班的班队会或自己的生日聚会、个人画展等活动设计一张请柬。

(2)学生设计制作,教师指导。

5.作业展示。

(1)请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略作评价。

(2)把请柬送到想邀请的同学手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我的小学生活

一、教学目标

1.回忆和观察自己的小学生活,感受小学生活的快乐。

2.尝试用绘本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小学生活的美好记忆,并学习简单的册页、绘本制作。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中的快乐与伤心都是自己人生的精彩历程,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珍惜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描绘小学生活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难点:

了解绘本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用这一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小学生活。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照片、绘本、杂志图片、水彩笔或水粉颜料。

(教师)绘本、照片、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1.激起回忆。

(1)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即将迈入中学的大门,回头看看六年的小学生活,你还记得哪些难忘的事?

在你的小学生活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畅谈自己的小学生活。

(2)揭题:

《我的小学生活》。

2.观察描述。

(1)说说小学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事。

学生展示自己的照片,说说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情。

(2)教师提问:

你在小学生活中玩过哪些游戏?

学生回答:

老鹰捉小鸡、跳房子、捉迷藏……

教师小结:

这些都是小学生活中的精彩片段,巧妙选择题材,就能表现出那一刻你的快乐心情。

3.欣赏感受。

(1)教师提问:

怎样将精彩一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欣赏徐启雄的作品《雨后雨花开》,冯远的作品《大业》。

这些精彩的画面组合起来,那将是一本充满快乐回忆的绘本!

4.了解绘本。

(1)欣赏绘本,小组讨论,分析绘本的结构。

绘本分为封面和内页。

(2)怎样设计绘本的封面与内页?

封面:

书名,有与主题相关的插图、、作者。

书脊:

书名、、作者。

封底:

书价、条形码、小插图。

封面由组内的一位同学完成,以自己的作品作为封面插图(作品可以小一些),题上醒目的书名,注上和作者。

内页是生动丰满的画面,怎样将我们的画组合成册?

(教师提供一种简单灵活的册页制作方法。

图1:

将纸(完成的作品)对折,阴影部分涂上胶水;

图2:

将第二张对折好的作品往上粘;

图3:

将整个大组的所有作品粘合成一本厚厚的书,绘本的雏形就基本完成了。

5.学生创作。

(1)画出你小学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个情景。

(2)小组合作制作一本《我们的小学生活》绘本。

6.欣赏评价。

(1)小组展示自创的绘本,介绍绘本特色。

(2)小结与拓展:

用绘本的方法还可以表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经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画展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策划画展、布置画展的基本知识与过程,锻炼实践能力。

2.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有条理地策划并布置画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整体设计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

3.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参观画展,体验自豪感,并互相学习,获得审美愉悦感。

二、重点、难点

小组合理分工、合作,有系统、有条理地策划并布置画展。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画笔。

(教师)美术馆、博物馆资料,画展设计范例。

教学过程

1.参观画展:

有条件的用多媒体虚拟美术馆参观全国美展、故宫博物院、卢浮宫等,在参观的时候获得美的感受。

2.引导:

(1)如果能将我们的画也挂在墙上展出,那有多好啊!

让我们来举办一次属于自己的画展吧!

(2)初步设想,你希望将这次画展办成一个什么样的画展?

(3)欣赏、学习画展方案范作。

3.分小组讨论,办一次画展要注意些什么?

做些什么准备?

(1)体现什么主题内容比较好?

(2)每人准备一件自己最优秀的作品,提前将作品装裱好。

中国画的装裱采用卷轴方式,西洋画一般采用画框方式。

(3)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在哪里举办这次展览呢?

①校内:

考察自己学校中可以选择的场地:

如礼堂、体育馆、美术教室、校园走廊、围墙、橱窗等。

②校外:

如果有条件可以与社区或当地展览馆联系。

(4)布局设计:

①根据场地设计好展览的布局,绘制平面布局图,包括展示区、休息区、参观路线等。

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屏风板或塑料泡沫板,没有的就布置在墙上。

③休息区要给观众温馨的感觉。

④注意平面与立体空间的结合。

(5)作品的悬挂要适合参观者的视线角度,适度倾斜。

(6)要准备好展览标题、前言、标签、海报、引导牌或指示图、邀请卡等。

想一想,标签纸的设计应安排哪些内容?

怎样设计这些展示材料才能吸引人?

(7)还可以安排几位讲解员或引导员。

4.实践。

(1)设计一个举办画展的方案。

(2)分组准备制作标题、前言、标签、海报、引导牌或指示图、邀请卡等。

(3)课外装裱作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画笔、装裱好的作品、胶带纸、钉子、粗棉线、塑料泡沫板。

(教师)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

1.检查准备工作。

2.分工进行布展。

3.开始展览,迎接参观人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画家故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在参观画家故居的基础上,通过画家的代表作,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以与对近代绘画史的贡献。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欣赏画家与作品。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

“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

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

”“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

”“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

”(学生各抒己见。

2.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

“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

“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

”(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

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

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

“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

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

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

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3.举一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

(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分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与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

(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

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

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②欣赏林风眠的作品《渔舟》,体验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欣赏《菖兰》,感受构图的饱满,色彩的浓艳。

③欣赏丰子恺的《瞻瞻的车》、《小梦》、《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体验漫画充满情趣的、简洁的美。

4.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

学生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

创新。

教师小结:

清末民初,国家动荡,中国绘画史上一度出现了萧条的景象。

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四位画家锐意进取、不断改革,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语言,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为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创立了新的里程碑。

5.拓展延伸。

这四位画家的作品还有很多,我们一节课无法详细欣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更多的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课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各种材料和学过的造型方法创作出一堵“墙”。

3.通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在了解探索墙文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了解墙文化,能用不同材料创作一堵“墙”。

难点:

感受墙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灵活运用学过的各种技法创作一堵“墙”。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有关墙文化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各种制作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认识墙。

(1)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分工的形式)收集的有关墙的资料:

①墙按不同材质、功能、用途可以分出多少种类型?

②收集世界名墙。

(例如世界上最长的墙、最古老的墙等。

③观察学校或家附近有特色的墙,尝试着去了解这堵墙的相关知识,并收集图片和文字资料。

④介绍一堵你了解并喜欢的墙。

⑤收集与墙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放手让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关键,但课前分工和布置任务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2)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将本组的学习成果介绍给大家。

(让孩子们学会相互学习,扩大学习的信息量。

(3)教师归纳总结,列表展示学习成果。

2.品味墙。

(1)欣赏书上中国传统建筑中两种独具代表性的墙:

江南民居的马头墙和故宫的红墙,了解两种墙不同的艺术特点。

(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交流。

(2)欣赏书上中国园林中的云墙和水花墙,了解园林墙的艺术特点。

(从墙头、墙体、窗、洞等方面进行观察交流,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欣赏课件上各类文化墙和家居设计的背景墙,了解如何将墙的设计元素引入生活中,美化人们的生活。

(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表现墙。

(1)小组讨论:

①如何使你设计的墙既美观又实用?

(确定设计主题。

②如何使你设计的墙屹立不倒?

③如何妙用学过的各种方法?

(刻、画、卷、剪、贴等。

④如何巧用工具材料?

(鼓励从生活中寻找易得的材料。

(2)欣赏课件上优秀的学生作品。

(3)各小组完成以墙为主题的立体作品。

(数量不限,材料不限。

4.展示墙。

(1)各小组展示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创作“墙”的设计意图和特点等。

(2)组织评价活动:

评选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和最佳创新奖,说出评选的理由。

5.课外拓展。

尝试为校园或小区设计一堵文化墙,画一画设计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九课祖国美景知多少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祖国的风景名胜,学习风景写生的构图知识,懂得如何区别画面主次,初步了解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

2.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能抓住重点,分清层次,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欣赏和描绘祖国的美景,从中体会祖国山河的美,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一些祖国的风景名胜,欣赏感受祖国的美景;学习用风景写生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感。

难点:

风景写生时如何选景和布局,如何区分画面的主次关系并进行一定的概括表现。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写生画夹、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祖国风景名胜图片、风景画。

教学过程

1.展示图片,激发兴趣。

(1)揭示课题:

《祖国美景知多少》。

(2)播放课件,展示祖国风景名胜图片,学生抢答。

(3)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著名的风景?

(4)用一句话来夸夸祖国的美丽河山。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欣赏书中的人民币图案,提问:

你留意过我国人民币上印有的祖国美景吗?

你知道在人民币上还印有哪些风景?

(2)欣赏画家的风景画。

3.写生指导。

根据教学实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风景点进行实地写生。

(1)选景。

在风景写生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选景,在连绵不断的视野中要选择最理想的能够打动自己的景物作为写生对象。

初学写生,选景要简单些,选景范围不宜太大,如几棵树、一幢房屋、一座桥、一座亭子、一座山、一条小河等都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物。

如图

(1)范围太大,不宜表现;图

(2)主体突出,比较适合。

可用自制的取景器或用手指搭成框状的取景方法来选取景物。

(2)构图。

当我们选取了描绘对象后,就要考虑画面的具体安排。

重点是对景物进行取舍,主次分明、突出主体,通过近景、中景、远景的安排,表现画面丰富的层次感。

出示一些风景图片或风景画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构图知识。

如下图:

图(3)画面主体不突出,画面比较零乱,构图比较松散;图(4)构图比较完整,主体突出,层次丰富。

(3)描绘。

整体布局——局部描绘——整体调整。

4.学生作业。

(1)画一幅风景写生画。

(2)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铅笔画或铅笔淡彩、彩笔画、水粉画等。

5.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十课美无处不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摄影作品、图片或亲临大自然细致观察,感受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2.通过欣赏、品评,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领悟发现美、感受美的前提是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件事物,能更加关注生活细节。

3.观察蔬果、昆虫的切面、局部在微距之下的美,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表现自己熟知的事物。

4.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对生活充满热情,在生活中时时能感受美的存在。

二、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欣赏摄影作品、艺术作品,亲临自然,感受美是无处不在的。

难点:

将欣赏到和感受到的美用一种特殊(简单易行)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一张自认为美的照片或图片、一种自己喜爱吃的蔬果、彩色画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一棵卷心菜或一个甜橙。

教学过程

1.导入。

介绍自己带来的照片或图片,说说美在哪里。

2.摄影作品欣赏,深入感受。

(1)课件展示,学生欣赏。

第1组:

箭扣长城。

第2组:

动植物。

第3组:

水乡。

第4组:

白桦林。

(2)分组欣赏、讨论。

①从摄影作品中感受到什么?

②同一题材的几张摄影作品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角度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