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7329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docx

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

2019年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

2018年高考结束后,教育部考试中心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对今年各地高考试题尤其是全国卷试题的评析,明确“表扬”了一些试题,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今天,小轻根据这些重磅评析,力图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大家:

2019高考的命题方向是什么!

 

2018年《考试大纲》相对于2017年考试大纲未做调整,高考命题贯彻考纲修订精神,在命题理念、考试内容、试题设计等方面,对2019高考的各科复习备考提出了明确的指引。

 

语文

 

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精心选择试题材料,着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

 

进一步体现语文改革方向,科学架构学科能力,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进一步落实高考能力立意,以阅读与欣赏为基础,以表达与交流为提高,贴近人生,回归人本,体现出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的命题理念。

 

数学

 

2019高考数学将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

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如有的试题将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的将通过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创造、发现和发展特点;有的将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

 

英语

 

2019高考英语将通过深度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

 

如阅读理解部分可能选取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一带一路、遗产保护等话题文章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文综

 

2019高考文科综合将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挖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历史学科所独具的思维与分析方法。

 

如地理试题将更加注重反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价值取向,将地理学思想方法自然、贴切地融入素材。

思想政治学科将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历史学科将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

理综

 

2019高考理科综合将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向学生提供新知识或原有知识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化学试题可能增加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能关联图形的体裁,让学生在获得化学信息的基础上,回归到基本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中去。

通过延伸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精神方面也进行积极探索。

物理学科通过将动量和近代物理作为必考内容进行考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实际现象,理解更深层次问题。

生物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科学表达等;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的能力。

「权威发布」2019年高考命题方向揭秘及各科备考建议!

语文

 

1.阅读

 

阅读类题目,应该强化答题规范。

无论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答题都有其特点和规范。

 

就客观题而言,一定要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落实每个选项中的理解和说法是否正确,切不可无视文本,仅凭感觉和印象就加以判断;确定错误选项时,不能认定某个选项错了就立即确定答案,一定要在落实所有选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抓大放小”,确定答案。

 

就主观题而言,一是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如“×××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和“总结×××的形象特点”看似都在问人物形象,但答题的思路不同:

前者需要先概括人物形象,再从不同角度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后者直接进行分析即可。

二是要规范作答。

在答题时,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虽然可能都要进行概括和分析,做到条理清晰,表述严密,逻辑合理,语言通畅,但表述的用语体系是不同的。

 

例如小说中“设置情节”“形象特点”,传记中的“组织材料”“精神品质”等就是这种区别的体现。

2.积累

 

(1)古代文化常识主要出现在文言、古诗阅读中,在现代文中并不常见常用,理解记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而且即便记住了,也常会遗忘,所以要反复进行复习。

 

不仅要复习课文中出现过的,还要复习科举教育、风俗礼仪、姓名称谓、天文历法等方面那些未必在课文中出现过的古代文化常识。

 

例如

2016年考到的“移疾”,作为官员要求隐退的委婉语,在课文中并没有出现过。

古代文化常识虽然内容庞杂,但要求掌握的限于常识,比较生僻的内容就不再是常识,积累的必要性不大。

(2)理解性默写经常出现的问题是:

因对提示信息把握不当而写错句子,出现错别字。

因此,背诵时,要吃透其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例如

《登飞来峰》中的“自缘身在最高层”和《题西林壁》中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容易混淆,弄清各自的含义就不会错了。

另外,针对前期在复习中容易出错的字,要动手写写,确保准确掌握。

如《劝学》中的“而致千里”“无以至千里”两句中的“致”“至”二字,《登高》中的“霜鬓”等。

 

(3)一些近义成语原本就不易区分,像“不孚众望”“不负众望”“一视同仁”“一概而论”等。

因此,在复习成语时,除了要了解意思,更要掌握其特定的用法,如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褒贬谦敬等。

 

3.作文

 

然后,关于作文,总体来说就是多读多练。

拿写议论文和时评文来说,在于同学们高一高二时多看各类文学作品。

在不耽误学习的条件下看看书是很放松而且培养气质提高写作水平的。

而放假时多看看新闻,不仅可以让同学们的观点令人眼前一亮,高考后自主招生面试时也会游刃有余。

加上平时多积累名言、定期练笔,作文就搞定了。

 

数学

 

1、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

 

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

要扎扎实实,对每个知识点都要理解透彻,明确它们要求以及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2、阶段自查,归因提升

 

每次订正试卷或作业时,在做错的试题旁边要写明做错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找不到解题着手点;

(2)概念不清、似懂非懂;

(3)概念或原理的应用有问题;

(4)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有问题;

(5)情景设计看不懂;

(6)不熟练,时间不够;

(7)粗心,或算错。

以上方法经过一个阶段自查,建立一份个人补差档案。

通过边查边改,重复犯的错误一定会越来越少。

同时,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考试时增强自信心。

 

3、强化定时训练,及时反馈矫正

 

学好数学要做大量的题,但反过来做了大量的题,数学不一定好,因此要提高解题的效率,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

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定式训练是必要的。

 

(1)要有针对性地做题,典型的题目,应该规范地完成,同时还应了解自己,有选择地做一些课外的题,但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

(2)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

(3)提高计算能力。

4、回归课本,抓住考纲

 

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

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才有实效。

 

5、加强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

 

着眼于理解数学,真正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而不是靠题海战术取胜,通过分析典型问题解题过程,熟练解题,提高解题能力。

 

英语

 

1.语法训练题要少做但要精做

 

从近年来高考改革趋势及英语语法试题命题的走向来看,“基础、常见、实用”这六字方针是语法试题的命题原则。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基础、常见和实用的语法题目的训练,注重梳理。

高考语法题有极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知道,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促进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发展。

平时要对语法中的疑点、难点做好记录,并配合典型的语法练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要牢记“题不在多做,而在精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语篇训练要多做并限时做

 

将语篇训练作为贯穿高三英语复习的主线是十分明智的,因为这是新课程标准、考纲所要求的。

语篇训练不仅包括阅读理解,还包括完形填空、七选五、写作等。

 

根据高考改革,英语高考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考生在做阅读理解练习时,一定要限定时间,根据高考试卷对阅读理解题限时的要求,应限制在30分钟内读完3+1(3篇阅读+1篇七选五)篇短文并完成10+5(10道阅读+5道七选五)道小题的选择。

在选择正确答案时,要充分利用平常所学过的阅读技巧。

如寻找主题句、猜词、推理、跳读、略读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除了教材,平时也要多阅读英语报纸杂志,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提高对不同题材和体裁文章的熟悉度以便获取更多的背景知识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3.利用阅读语篇复习词汇、句型和语法

 

在做完限时阅读后,建议将短文重新再看一遍,对文章所出现的词汇、短语进行及时归纳和总结。

语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及交际背景,而且学生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进行猜词,推理完成对语篇的理解,并带动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复习,形成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习惯,为写作打下基础。

同时,阅读也是记忆单词的好方法。

 

事实上,孤立的单词是不容易记忆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就便于认识和记忆,并且词义记得准确、清楚。

 

4.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

 

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大量阅读,另一方面离不开反复地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而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必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平时强化词汇、语法知识的运用,背诵一定篇数的经典范文,并在此基础上多读、多写。

 

理综

 

一、依纲据本重基础

 

依纲:

 

从全国历年高考题看,每年的高考题绝大多数的题目都在考纲界定的和能力要求内,特别是在一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的覆盖考纲要求的全部知识点,扎实的对照考纲进行复习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据本:

 

高考命题并非无迹可寻,研读历年试卷不难发现试题往往源自教材,熟悉教材上重要的知识点,以2017年高考选择题为例,选择题第7题的“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源自课本(鲁科版必修二P96)。

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带领下好好的回顾重温教材,对有效的消除知识盲区有很大的帮助。

 

重基础:

 

201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的提出了“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是里面最基础的两层,在今年和往后几年的高考命题中都会有明显的体现。

所以抓住基础就是抓住化学的命脉。

 

二、多练多想多总结

 

多练:

 

高三全年的学习中,练习是复习的重要一个环节,练习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的标准。

一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能有效地提升做题的准确率和速率。

 

多想:

 

通过近年的高考分析不难发现,高考对于记忆的要求逐渐淡化,更多的强调要求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反思、理解、整理,进而内化为自身的学科素养。

 

多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学习到的知识归纳总结好。

特别是高考常见的考法、经典的题型,每一种类型的解题技巧,善于通过整理平时做错的每一道题,形成错题集,经常性的回看,减少再次出错的概率。

 

三、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

 

本次物构第一题考的是物理跟化学的知识的综合应用,这其实是近年高考理综卷的一个典型的特点。

这种考查方式典型的反映了考纲中提到的对信息的提取能力与信息整合能力,注重知识的迁移及综合应用。

这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度要求较高,需要有比较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

因此新高三同学应该逐步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第一、训练掌握完整基础知识的能力。

在暑期或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充分复习高一高二的基础内容,并适当提升相应内容的训练难度,打造完善的个人知识体系。

这个部分就是地基,非常重要,做的好,整个高三年的复习就事半功倍。

记,然后提炼成体系。

 

第二、训练信息整合的能力。

基础知识体系搭建完善大概在寒假前后可以完成。

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轮复习。

以专题的形式整合知识点的各种考法。

适应知识体系上的各种变化方式。

 

第三、训练知识迁移及综合应用的能力。

以接近高考题的模式充分训练,熟练掌握高考理综的各种新颖的考查方式。

特别是难题模块的攻克。

在全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全卷涉及计算的部分占了23分的分值,分值比例高,体现了化学作为理科学科的学科特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文综

 

(一)科学认识考纲与课标

 

1、新课标的历史考纲与教材不同,它是按古代、近现代的历史发展体系编制的。

 

2、主题思想:

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

具体来说,就是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现有的教材,构建学科体系。

在此基础上,历史上的制度、思想、观念比历史事件本身更重要,应多关注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历史问题以及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并从整体的、文明交融的角度去认识这些问题。

强调三大核心史观:

工业化、生产力作用的现代化史观;尊重各文明单位价值取向并不断交流、融合的文明史观;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关系的全球史观。

 

3、突出能力考察:

基本知识点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

但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

在命题时,往往会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

 

4、中学教学更加注重对新课标的研读,领会其精神实质,注意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复习

 

中国古代主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其相互联系。

 

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本质特征及其深层原因、国际背景和相互关系。

 

世界近现代主要国家社会政治变革、经济生活变迁、科技文化发展和国际关系调整及其纵横交错的联系和影响。

 

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相近相似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其背景原因的对比联系。

 

教材所涉及重要历史概念的分类集合复习。

 

当代重要史学思想和方法,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比较史学、计量史学、结构史学、心态史学等应用举例。

 

(三)构建立体式知识体系

 

1、抓“点”:

即坐标,是历史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

一系列关联的“点”就可以串联为一条线。

 

如“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有四个点:

(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串“线”:

即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

 

如古代中央集权制涉及的“点”有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唐三省六部制,元朝行省制度,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立军机处,这构成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秦朝)—发展演变(汉至元)—强化(明清)的“线”。

3、铺“面”:

即某一时期历史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知识可以总结为:

一是巩固政权(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二是恢复经济(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三是完成过渡(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四是民主法制建设(《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五是外交建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会议等);六是科教文化(“双百”方针、教育方针等)。

4、织“网”:

即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

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而应该纵横联系,前后贯通,构建“网状”知识体系。

 

按模块重整教材,清晰勾勒历史发展脉络→

 

历史(I)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历史(I)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3、欧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4、近代前期中国政治的变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探索与影响(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现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7、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历史()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历史()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4、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7、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以阶段通史为主,整合三个模块的知识内容↓:

 

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外历史阶段

 

中国古代:

 

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220~907年)——中国古代文明走向繁荣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

 

明清(1368年~1840年)——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世界近现代:

 

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期(14—16世纪)

 

政治革命开启工业文明的大门(17~18世纪)

 

工业文明的确立和扩展(19世纪)

 

工业文明的纵深发展(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工业文明的转型震荡与调整(20世纪初~1945年)

 

整体世界的扩展和信息时代(1945年至今)

 

中国近现代:

 

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年~19世纪60年代)

 

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895)

 

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1956~1976)

 

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重振与辉煌(1978年改革开放后)

 

(四)在文明史观统领下,“中外关联”、“领域结合”

 

1、注意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角度进行复习。

如复习希腊罗马历史时,应侧重在雅典民主和罗马法律上;复习孔子思想时重点放在“仁”上,因为“仁”对于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有积极影响。

 

2、“中外关联”是指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复习。

近年学科内综合大题从这个角度命题的频率非常高。

 

3、“领域结合”就是阶段特征,即某一时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所反映的阶段特征。

 

4、从新的史学视角下复习: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与西方民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比较。

中国儒家文化和西方基督文明对东西方科学技术不同发展道路的影响。

中、西方近代化的背景、起因、进程、内容、结果的比较。

中国近代主流思潮演变的原因,以及与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思想文化的联系。

近代西方主要国家不同政体形式的各自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方式的演变及其原因和影响。

(五)联系热点,渗透历史,创设新情境

 

1、关注周年历史事件。

 

2、关注社会热点,尤其是长效热点。

如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型社会等。

 

(六)融入社会,积累现实生活认识

 

关注社会现实有助于理解历史问题,要引导学生从知识体系转向生活体系,从生活当中总结知识,将历史现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融入社会,培养学生关注、思考社会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既要关注和了解国际、国内社会发生的事情,也要关注身边的、生活中的事。

对热点问题的分析要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将学科间知识综合应用,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问题的核心要素,对历史境况的特点有一定的感悟,能概括出问题所涉及的历史发展趋势,并且,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和观点。

 

(七)加强规范性训练与解题指导

 

基础知识不牢固然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但思路不开阔,思维不活跃,审题能力不强,解题能力弱,也是学生丢分和得不了高分的重要因素。

正确的审题、答题思路和方法,既省时高效,又能提高答题的准确度、得分率,所以在整个高三阶段都要切实重视和加强学生审题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在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欠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方法,做到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相统一。

 

一是精心筛选好题,好题标准——新题、新意、能力型题目;

 

二是注重解题方法、技巧指导;

 

三是审准题意,规范答题。

力求做到:

 

行文规范;行文简洁,根据所设问题的分值估计知识要点的多少;行文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

四是强化限时训练和适当规模训练,并及时评讲与反馈。

 

五是错题反复研究,设计变式训练,以此作为提高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

 

错题分析的作用不仅仅是使学生弄清一道问题,而是要通过错题分析,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特别是要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作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提高高考得分率。

 

(八)演练真题,提高能力

 

(1)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对文言文、半文半白的文字,世界史译文及一些外交文献,这些学生阅读能力欠缺的文字进行专项训练。

 

(2)进行语言表述能力方面和知识迁移能力专项训练。

 

(3)在进行训练时最好采用高考真题作为载体,因为真题是最接近高考的,真题训练是最好的训练方式,重在揣摩高考真题的命题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