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7542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docx

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教案

22 古诗两首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端正地书写6个字。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古诗。

1.设计问题:

“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

(此处为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理解)

2.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有什么感受。

(留空白,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点拨强调一点:

山上寺院里的楼很高)。

3.请学生打开书,自由读古诗,体会诗人作诗时的感受。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古诗内容)

(二)理解诗句。

1.学生研究、合作、体验。

(1)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诗句,查字典解决。

(2)让学生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汇报诗中关键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小组汇报。

(1)通过小组学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了?

(指名说)

(2)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请学生质疑,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老师加以引导。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说一句诗的意思。

(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

(高)

(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诵读欣赏,品读古诗。

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这首诗吗?

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

(学生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读古诗)

2.教师配乐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尊重学生,以学生评析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三、练习

1.齐读古诗,加强记忆。

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播放音乐,全体学生起立,根据诗意加上动作背诵古诗。

2.利用课外资料,请同学们把已经查找好的李白的其他诗,读给大家听听。

四、总结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楼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

我不敢在这儿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十分生动形象。

这里,诗人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五、作业

回家后请你把这首古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也可以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

六、板书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敕勒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理解草原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导语

由歌曲《美丽的草原是我家》引入新课。

(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北方美丽的大草原,仿佛让我们看到蓝蓝的天,青青的草,洁白的云,成群的牛羊。

在古代同样有一首歌,它写尽了北方草原的富饶壮丽,写尽了草原人对家乡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敕勒歌》)

2、板书

二、朗读课文

导语:

诗歌重在朗读和品味,有的同学已迫不及待,下面同淡们的自由朗读,扫清诗中的文字障碍。

1、学生自由读

2、字词检测

敕勒川()天似()穹庐()

笼盖()见牛羊()

3、学生再读

4、找两名学生读

每名学生读完之后,由学生点评,说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并由点评的学生再读。

5、指导朗读

朗读时应注意什么?

要注意节奏(划出节奏)、重读的字(找出重读的字)以及音调的高低起伏(最后一句的读法)

6、师范读

7、生再读

8、男女生PK

9、师生齐读

(过渡语:

读这么多遍,你感受如何?

很美,就像歌曲一样,在古代它就是一首歌)

三、背景介绍

《敕勒歌》是我国在南北朝时流传在敕勒族的民歌,主要反映北方人的尚武精神、人民疾苦、风光景色等,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

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四、整体感知

读了这么多遍,相信同学们各有所获,下面根据诗歌的内容思考

1、《敕勒歌》都写了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的图画,抒发了敕勒人的感情。

2、想象《敕勒歌》所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把这幅画面描绘下来。

五、语言赏析

过渡语:

诗歌虽短,描绘的画面却如此丰富,情感如此真挚,可见这首诗歌的艺术魅力,下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具体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赏析方法:

从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句子包含的意境、句式等方面分析。

1、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赏析:

此句运用比喻,写出了草原的天高地阔、一望无际、浩瀚无边的特点,表达了敕勒人对家乡的热爱。

2、天苍苍,野茫茫

此句运用叠字,“苍苍”“茫茫”把草原的辽阔无边、人烟稀少的特点形象的表现出来。

给人一种旷远迷茫的感觉。

3、风吹草低见牛羊

此句写出了草原的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特点,看到这样的景色,人们不免生出一种喜悦感、生机感、悠闲自得感。

过渡:

我还有一个问题,“诗中为何选择穹庐?

诗中见到人了吗?

为什么不写人?

介绍敕勒族

敕勒族是北方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

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

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答案:

用此比喻,更能表现出草原人对家园的热爱;其次,草原特点的反映,草原辽阔极目远眺,天地混一,目之所及的天地相接处,天空好像垂下来,抬头所见的顶部天空又变得隆起,天空显得高又亲近,充满着对草原的赞美。

诗中不写人而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为了突出大草原辽阔无边、浩瀚自然的特点。

六、写作特色

1、句子短小,语言简练

2、运用比喻的修辞,亲切自然

3、动静结合,由远及近.

4、寓情寓景,借景抒情

5、画面开阔,色彩鲜明

七、课堂练习

1、这首诗歌选自,是时期的一首民歌。

2、文章描写景物的特点非常鲜明,请根据课文内容在每种景物前面加一个恰当的形容词。

天空草原

牛羊家乡

八、拓展提升

导语:

谁不热爱自己的家园,用你的眼睛发现家乡的美,激起你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欣赏家乡的优美风景

九、布置作业

选取家乡的一两处景点,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

十、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第23课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

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

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教学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

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

(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

(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

“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

“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

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

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

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

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

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六、作业:

背熟生字和词语。

七、板书设计

第十七课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藏起了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

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还是都”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

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

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

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街、躲、该、散”4个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共同点:

“街”是左右结构,其他三个都是左右结构,左右部件紧密穿插。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

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

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七、板书设计

第23课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笼罩山川、树林、学校

八、课后反思

24《风》教学设计

一、导入情景、引出新课

    1、 师: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想)可是,我刚进教室时,它却一溜烟儿跑不见了。

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

     出示课件(或几幅能展现风景色图片)师述:

瞧,它正和旗杆上的红旗玩得起劲呢!

(风吹旗子的图)看,它又把细细的柳条吹得东歪歪、西斜斜。

(风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

(风车转动图)

小朋友,你们现在知道它是谁了吗?

(板题:

风)读题。

让我们齐声响亮地叫这位朋友的名字(学生齐读课题)

过渡:

风看不见,摸不着,它就像一个调皮的娃娃,有时候他很温和,有时和他很暴躁,今天我们就随同叶圣陶爷爷一起去看看他笔下的风,看看风是什么样的。

2、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波、游、戏”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仿照课文编一小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学过的方法去解决它。

2、师范读课文。

(播放动画配乐朗读)

3、指名读,师生评价。

4、刚才,风娃娃悄悄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才行!

大家有这个信心读好它们吗?

(有)那就赶快读读它们把!

(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

5、同桌相互读,比比谁读得又正确声音又洪亮。

6、开火车指名读、齐读。

7、生字娃娃,要为难你们。

瞧,它们的拼音帽子不见了,你们能看到它们的样子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大家先自己小声地试一试,读一读。

     (抢读、齐读)

8、风娃娃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做捉迷藏的游戏,

它已经躲在课文里了,可是它说要十分细心的小朋友才找得到它,你们有信心吗?

读课文,拿笔勾出从哪些地方找出了风娃娃?

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三、品读课文。

同桌交流、指名说说。

(重点抓住每一节的最后两行,引导该生先说后读)

     ①理解“树叶颤动”这一节。

     先让学生自己谈体会。

     师:

假如我们的小手就是树叶,风来了,你会怎样做?

(生手摆动,即引导理解这样就是颤动。

)风走了,又怎样?

孩子们,你有什么感受?

(知道风来了树叶会动,风有趣)这风真有意思,那该怎样读好这节呢?

     练习朗读本节。

生先自由读,再指读评价,齐读。

     ②理解“树木点头”这一节。

     你还从哪里找到风娃娃?

生谈自己的体会。

     现在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就是小树林,师边用手势做风的动作,边叙述:

呼呼,风来了。

小朋友身体摆动,问:

你们现在该怎样做?

又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风要大些了)如生答不出。

师进一步引导:

风娃娃跟刚才比起,有什么不一样?

分男、女同学比赛读这一节,男同学读时女生表演,然后反之。

     ③理解“河水起波”这一节。

     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风娃娃?

生指名说、读,并让生像刚才一样,边做动作边说。

师故作神秘状问:

你和风娃娃在干什么?

(引导理解:

“游戏”就是指风来了,并为后面写诗打下语言基础)

     多可爱的风娃娃,让我们美美读读这节,留住它。

(齐读,再分组读,评价。

     (学习这三节的顺序,以学生自由汇报的顺序为主)

     4、孩子们,你们和风娃娃玩得开心吗?

那让我们开开心心来读读全课

吧!

5、这首诗写的是什么风?

该怎样去读好它?

     6、还要和风娃娃玩一次吗?

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来背背全课!

     (四)拓展训练

     咦!

怎么风娃娃又藏起来了?

它说这次你们要更细心的才能找到它了。

不过,它告诉了几个找它的方法:

(课件或小黑板)

     ●如果你喜欢写,就拿起手中的笔写出我藏在哪?

     睡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要说我和你了。

     但是___________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__________。

      ●如果你喜欢读,你就《风》这古诗。

读完后,你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五)记忆、书写生字

      1、今天这些生字宝宝也变顽皮了,说你们不赶快记住它们,它们也来藏起来了。

读读要记住的3个生字,谁想到最巧的方法来记住它们?

      2、生记忆一个,就练习书写一个。

      3、欣赏、并向别人展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

   

     板书:

                树叶 颤动

  24、风   林木 点头  来了

 河水 起波

教学反思

 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诗歌,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见向我们展示了只能感觉无法看见的风的轻柔和顽皮。

诗的语言简洁明快,读来亲切,自然,学生也非常喜欢。

   在讲读课文的时候,我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空,并用文中的原句进行回答,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每句话的意义和所包含的感情,又结合着回答对朗读进行了指导。

把学生的回答用简洁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最后,帮同学把这些板书穿一遍,也就相当于把整篇课文串了起来,这样,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已经能看着板书把整篇课文背下来了。

   本节课中学生表现最好的部分是:

发挥想像说一说你在平时的

生活中会从哪里感觉到风?

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回答的积极主动,答案也五花八门。

   有的说:

升国旗的时候,看到国旗飘动,就知道风来了。

   有的说:

我在跑步的时候就能感觉到风。

   有的说:

夏天电网扇转动和扇动扇子的时候就能感觉到风。

   还有的说:

尘土飞起来的时候,风就来了。

   ······

   可以看出学生的回答都来自他们的生活经验,这也是提醒我们,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进行,只有创设出他们熟悉的学习情境和氛围,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迸发出许多创造的火花,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信心满满。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雪孩子》教案及反思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

本篇首次为不注音的课文,让学生尝试看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学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为不认识的字词注上拼音,并标上段落。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出谜语让孩子们猜一猜:

说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漫天遍地都是花。

得出答案,再补上雪字。

2、激趣:

雪孩子是什么样的

3、课文说了什么事?

今天我们学习19、雪孩子(孩子们读题)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议论:

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

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

还会回来吗?

(让学生看黑板的简图,为孩子们了解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

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五、想想说说

  1、看图8,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六、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正确书写3个生字。

  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1、认字

  注意读准"让、往、烧、知"4个字的字音。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

  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瓜:

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

  衣:

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处"横"中间看起笔,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⑴理解题意,"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左边一栏说的是动作,右边一栏说的是特点。

  ⑵学习练习可说老师纠正。

  2、布置作业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反思

《雪孩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了帮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学习兴趣。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的优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感悟道理,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方面下苦功夫,以达到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目的。

如在最后一段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去练读,说:

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

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有一位学生说:

我觉得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

因为雪孩子虽然已经变成了白云,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觉得很高兴,所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第二位学生说:

我觉得要读出伤心的语气。

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该如何选择呢,我顺势引导所有的孩子来参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这段话。

一边的小朋友在读“很美很美”时,读得比较慢,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

在读“飞到了空中”时,也读得较慢,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

另一方的小朋友在读到“很美很美”时,语调比较高,也读得比较快,读出了高兴的语气。

在这教学片断中,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

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的高兴心情;而从另一角度,学生们也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后的悲伤之情。

2、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在课文的结尾,雪孩子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

我引导学生想象:

雪孩子在天空中对小白兔招手、微笑,小白兔可能会对雪孩子说什么?

雪孩子又会说什么?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放飞想象的空间,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对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而且文字上没有一个拼音,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需要在学习课文之前要先进行预习,但有部分学生并没有做好预习工作,导致在读课文时出现了困难,不能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因此,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认真预习。

同时,在课堂上我应该针对实际情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朗读课文,让他们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对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2、在关注学困生方面做得不够,还要加大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