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恰当之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768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表达恰当之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达恰当之美.docx

《表达恰当之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达恰当之美.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表达恰当之美.docx

表达恰当之美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恰当之美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本册的“‘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重在让学生认识文字表达的五种美感——五种基本表达方式:

叙述(叙事类文体主要表达方式)、描写(叙事类文体主要表达方式)、说明(阐释类文体主要表达方式)、议论(说理类文体主要表达方式)、抒情(抒情类文体主要表达方式)。

这也是建构“文体感”的基础。

用美感来统摄表达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语言的表达是美的追求。

了解五种美感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最后落实在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为美。

这五种表达方式,体现为五种能力,是文体写作的基本功。

而这五种表达方式在各种文体写作上的运用,如何侧重,就变成了一种“选择”,就是如何成为“恰当之美”。

不论什么文体的写作一般都要不同程度地用到这五种表达方式,因此是人人都要掌握的,是普遍性的写作学习要求。

这是“技能”层面的学习。

【教学目标】

1.体悟抒情性文字的“抒情”的特点和“情感”之美,将它与其他各体文字和表达方式区别开来。

2.注意在不同语境中抒情方式和分寸的把握,尽量表达得真切自然。

3.培养书面语和口语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注意在不同语境中抒情方式和分寸的把握,尽量表达得真切自然。

【教学难点】

体悟抒情性文字的“抒情”的特点和“情感”之美,将它与其他各体文字和表达方式区别开来。

【教学建议】

1.复习导入。

教师可以请同学们回忆本册前五个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的内容。

导语可以这样设计:

①1~5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中,我们认识了文字表述的五种美感,请同学回忆这五种美感的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简洁之美,细致之美,平易之美,思想之美,情感之美)

②这五种美感分别对应那些表达方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简洁之美——叙述,细致之美——描写,平易之美——说明,思想之美——议论,情感之美——抒情)

③如何把这五种美感(或:

表达方式)合理恰当的运用到文章里面,就是一种恰当之美。

(教师板书:

恰当之美)

2.恰当之美——根据写作的需要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文体。

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可以满足写作的不同需要。

叙述以反映事物的存在为目的,以事物的总体概貌和发展轮廓为反映对象,以粗线条的勾勒为反映手段;描写,以反映事物的模样为目的,以事物的具体状态和细节特征为反映对象,以生动的描绘和刻画为反映手段;说明,以传播知识为目的,以事物的客观属性为反映对象,以概略述说为主要反映手段;议论,以道理服人为目的,以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为阐述对象,以分析概括为主要说理手段;抒情以感情动人为目的,以主体的情怀为抒发对象,往往借助其他的表达方式为手段。

各种表达方式又和特定的文体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类文体所倚重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

记叙性文体以叙述、描写为主,说明性文体以说明为主,议论性文体以议论为主,抒情性文体以抒情为主。

这些文体又根据需要,辅之以其他的表达方式。

就是说,你写什么文体的文章,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你想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而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又是由你的写作目的决定的。

因此,当你打算用文字作某种交流的时候,你必须考虑一下选择哪一种文体、采用哪几种表达方式最为适宜。

你对某一知识、技能、事物、事理较为了解,要说给大家听,你可以选择写科学小品、说明文、说明书等文体,如果你的读者是少年儿童,你就要写得生动活泼些,多采用一些形象化的描写,多运用一些拟人、比喻的手法,有时也可以采用童话的形式来表现。

如果只做一般性介绍,可以写得平实明白些,用简洁的叙述性和说明性的文字来表达。

如果你写的是产品说明书,文字越精练、准确越好,不宜进行细致的描写,也不必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你有些深受感动的人和事想说给人听,有些值得纪念的往事要向人倾诉,你可以写通讯、访问记,写信,写散文等。

你可以用叙述、描写的方式写通讯,可以用对话的形式写访问记,可以用抒情的笔调写信、写散文。

你有些新颖的见解想与人分享,你有些想法与众不同,想辩个水落石出,这可以写成短论、杂文,或者演说词、辩论词等,写这类文章当然要以议论性语言为主,间以一定的叙事、说明或抒情。

如果你看了一本书或影视、戏剧,很有感受,你可以写书评、影评、剧评或读后感、观后感等,可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有时也可作适当的抒情。

你有什么事要征得老师、学校领导的批准,要写报告、申请书;对班级和学校工作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得写建议书或意见书;对自己的学习要做一个合理的安排,可制订学习计划;对学习情况要作一个回顾和思考,可写学习小结(总结);想发起一件有意义的事,让大家一起来做,或相互竞赛,可写倡议书,或挑战书;阅读时有什么收获,可写读书笔记;班委会、兴趣小组议个事、开个会,可写个决议或会议纪要,等等。

这些应用文体都要实事求是、朴实明白地写,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

少年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幻想和想象的时代,生活丰富多彩,感情纯洁无瑕,一些有文学创作兴趣的同学,有了某种微妙的内心体验,可以写诗;把自己的见闻加工、虚构一下,可以成为小故事、小小说;想象力特别丰富的,还可以写童话、科学幻想作品,等等。

这些文学体裁的写作,需要运用较多的叙述、描写方式,配合以各种的修辞手法。

由此可见,想表达什么,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和适当的文体,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果用错了表达方式或选错了文体,就一定会削弱表达效果。

3.关于作文练习。

可以“雨”为话题,这样也扣住“雨中情思”的单元主题。

雨,是自然界与人接触得最多、最亲密的“伙伴”之一。

写雨,是写一种经历、记忆,一种情调、情绪、心情,甚至是一种文化。

这个练习,可以唤起情绪记忆,使各种感官活跃、敏锐起来,变得善感多情,培养、提高感受力和表现力。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恰当之美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

1.本单元课文中涉及到有关“雨”景的图片。

或者,播放有关雨天的视频。

课件使用目的:

让学生感受到雨,是自然界与人接触得最多、最亲密的“伙伴”之一,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之中。

2.有关表达方式的介绍。

课件使用目的:

强化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资料要求

1.关于“文章不见得简的便好”

“文章不见得简的便好”,梁启超的见解很精辟,写得长的未必没有好文章,关键是表现目的是什么。

这个道理可以推广到一切的表达上:

贵在恰当。

离开了作者的表达意图和具体语境,讲究是“简”好还是“繁”好,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在说、写活动中,根据表达意图、具体语境和传达对象,决定如何表现,要用什么表达方式,要掌握怎样的分寸,至关重要。

这在口头表述中也是如此。

口头表述一般追求简洁明快,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中,要求还是有差异的。

如教材中所说,鼓动性的演讲和法庭辩论,对明快的要求不同。

在访谈中,有时候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有时候也需要迂回铺垫、旁敲侧击。

不能一概而论。

“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境感和受众感。

2.关于“逸马杀犬于道”一题多作

“一题多作”或“一话多说”,是一种练习言语能力的很好的方式,使学生懂得如何灵活运用语言,形成语境感和读者意识。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讲到语言的优美时,举了这样的例子,一个意思,不同的人,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说法来表达:

假如我要说明,轮船是靠蒸汽推动的。

我对自己的兄弟说:

“蒸汽力冲动活塞,活塞牵引轮轴运动,轮轴转动螺旋桨,螺旋桨打水鼓动名叫轮船的船只前进。

”从上层下放到百姓中间的民间教师会这样讲述:

“有一种水的力量,叫做蒸汽。

就是这个蒸汽,当把它堵住,它就会冲击,往外头冲。

就这样,当这些蒸汽聚集了许多的时候,那它就有挤压的力量了;如果被它挤压的东西压不倒,那么就推它前进。

就这么办,好比一面空鼓,里面放了一些塞子。

塞子固定一根根棍子,棍子撑住轮子……”非常关心说话要具有人民性的民间教师会这样说:

“好比娘儿们把铁锅放进炉子(倒还好,他没说:

好!

我的弟兄们!

我对你们说老实话,等等),锅盖子往上跳。

见过吗?

是呀!

见过啦!

这下可明白了,是谁推动锅盖的呀?

是一股力量,对吗?

这股力量就是那推动轮船前进的力量,可是,有些蠢人把它叫做魔鬼的翅膀。

这可不是魔鬼的翅膀!

它是大自然妈妈的一股力量,咱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利用它才对呀!

一切赐与都是为了人的幸福。

这股力量就叫做蒸汽……”书呆子型的民间教师会这样讲:

“大凡运动者,皆力也。

自然界之力种类繁多——有人力、马力、水力、火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蒸汽乃其中之一种。

蒸汽即是水。

”女教师会如是说:

“亲爱的孩子们!

当咱们去乘坐轮船的时候,咱们会感到非常吃惊的,是吧?

我们前进得那么快,可又没有马,没有帆。

让咱们来好好想想,这是什么力量呀?

我告诉你们,我的好孩子们!

我得尽力讲好,不让你们感到枯燥。

如果咱们都爱学习,打开书本思想不开小差,那么,咱们就不会感到枯燥了,你们说是不是呀?

……”一个聪明的农民,坐了轮船,回到家里,他会这么说:

“安装了一个大锅炉,锅炉下面有个炉膛,蒸汽不放出去,而是把它送进机器里,机器便带动螺旋桨——它便向前进了。

它可以带动好些辆大车。

”从这几句话里每个农民都会理解他应当理解的东西,而这只是因为这里是用好的俄语说出来的。

之所以有这些不同,是因为说的人和听的人不同所致。

这也涉及什么是恰当的表达的问题。

在语言运用上,适合的、恰当的,就是美的。

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或说话时,要注意根据需要,从多种的可能中,寻找一种最合适的表达。

其实,不但“逸马杀犬于道”可以一题多作,一切素材,都可以有不同的作法和用法。

知道了这一点,素材的利用率就大大提高了,写作便左右逢源。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作文):

《恰当之美》(1课时)

课前预习:

对本单元所学课文进行再阅读,了解和学习各作品中有特点的恰当描写、描写中的生动传说的想象。

相关课程标准:

本册的“‘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重在让学生认识文字表达的五种美感——五种基本表达方式:

叙述(叙事类文体主要表达方式)、描写(叙事类文体主要表达方式)、说明(阐释类文体主要表达方式)、议论(说理类文体主要表达方式)、抒情(抒情类文体主要表达方式)。

这也是建构“文体感”的基础。

用美感来统摄表达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语言的表达是美的追求。

了解五种美感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最后落实在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为美。

这五种表达方式,体现为五种能力,是文体写作的基本功。

而这五种表达方式在各种文体写作上的运用,如何侧重,就变成了一种“选择”,就是如何成为“恰当之美”。

不论什么文体的写作一般都要不同程度地用到这五种表达方式,因此是人人都要掌握的,是普遍性的写作学习要求。

这是“技能”层面的学习。

教学目标:

1、体悟抒情性文字的“抒情”的特点和“情感”之美,将它与其他各体文字和表达方式区别开来。

2、注意在不同语境中抒情方式和分寸的把握,尽量表达得真切自然。

3、培养书面语和口语的表达能力

评价任务:

1、注意在不同语境中抒情方式和分寸的把握,尽量表达得真切自然。

2,、借鉴课文在书面语言中表达的恰当。

A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前五单元的表达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①1~5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中,我们认识了文字表述的五种美感,请同学回忆这五种美感的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简洁之美,细致之美,平易之美,思想之美,情感之美)

②这五种美感分别对应那些表达方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简洁之美——叙述,细致之美——描写,平易之美——说明,思想之美——议论,情感之美——抒情)

③如何把这五种美感(或:

表达方式)合理恰当的运用到文章里面,就是一种恰当之美。

(教师板书:

恰当之美)

2、讲析恰当之美

1、如何理解恰当之美?

——根据写作的需要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文体,不管写文章还是讲话,不管是抒情还是说理,都贵在掌握分寸,贵在恰当。

2、写作的主要的表达方式有几种?

——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可以满足写作的不同需要。

3、如何理解这几种表达方式?

体会怎样运用在写作中?

叙述,以反映事物的存在为目的,以事物的总体概貌和发展轮廓为反映对象,以粗线条的勾勒为反映手段。

描写,以反映事物的模样为目的,以事物的具体状态和细节特征为反映对象,以生动的描绘和刻画为反映手段。

说明,以传播知识为目的,以事物的客观属性为反映对象,以概略述说为主要反映手段。

议论,以道理服人为目的,以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为阐述对象,以分析概括为主要说理手段。

抒情,以感情动人为目的,以主体的情怀为抒发对象,往往借助其他的表达方式为手段。

——各种表达方式又和特定的文体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类文体所倚重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

记叙性文体以叙述、描写为主,说明性文体以说明为主,议论性文体以议论为主,抒情性文体以抒情为主。

这些文体又根据需要,辅之以其他的表达方式。

就是说,你写什么文体的文章,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你想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而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又是由你的写作目的决定的。

因此,当你打算用文字作某种交流的时候,你必须考虑一下选择哪一种文体、采用哪几种表达方式最为适宜。

4、片段训练,选你最擅长的一种表达方式说说写写,表达要恰当。

——师提示:

(1)如果你对某一知识、技能、事物、事理较为了解,要说给大家听,你主要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说明)

(2)如果你喜欢想象写童话并想写得生动活泼些,那么你主要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描写)

(3)如果你有些深受感动的人和事想说给人听,有些值得纪念的往事要向人倾诉,那么你主要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可以用叙述、描写、抒情等方式写

(4)如果你有些新颖的见解想与人分享,你有些想法与众不同,想辩个水落石出,那么你主要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议论性语言为主,间以一定的叙事、说明或抒情)

(5)如果你有什么事要征得老师、学校领导的批准,要写报告、申请书;对班级和学校工作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得写建议书或意见书;对自己的学习要做一个合理的安排,可制订学习计划;对学习情况要作一个回顾和思考,可写学习小结(总结);想发起一件有意义的事,让大家一起来做,或相互竞赛,可写倡议书,或挑战书;阅读时有什么收获,可写读书笔记;班委会、兴趣小组议个事、开个会,可写个决议或会议纪要,等等。

那么你主要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

(6)少年时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幻想和想象的时代,生活丰富多彩,感情纯洁无瑕,一些有文学创作兴趣的同学,有了某种微妙的内心体验,可以写诗;把自己的见闻加工、虚构一下,可以成为小故事、小小说;想象力特别丰富的,还可以写童话、科学幻想作品,等等。

这些文学体裁的写作,你主要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需要运用较多的叙述、描写方式,配合以各种的修辞手法)——师总结:

由此可见,想表达什么,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和适当的文体,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果用错了表达方式或选错了文体,就一定会削弱表达效果。

5、学生5分钟练笔,然后互相交流评价。

3、关于作文练习。

1、可以“雨”为话题,这样也扣住“雨中情思”的单元主题。

雨,是自然界与人接触得最多、最亲密的“伙伴”之一。

写雨,是写一种经历、记忆,一种情调、情绪、心情,甚至是一种文化。

这个练习,可以唤起情绪记忆,使各种感官活跃、敏锐起来,变得善感多情,培养、提高感受力和表现力。

2、也可以“雪”为话题,也可用“下雪天,真好”为题,模仿本单元的课文并选择好恰当的表达方式,写成600字左右的作文。

B出示教学课件

1、本单元课文中涉及到有关“雨”景的图片。

或者,播放有关雨天的视频。

课件使用目的:

让学生感受到雨,是自然界与人接触得最多、最亲密的“伙伴”之一,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之中。

2、有关表达方式的介绍。

课件使用目的:

强化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C教学资料要求

1.关于“文章不见得简的便好”

(1)“文章不见得简的便好”,梁启超的见解很精辟,写得长的未必没有好文章,关键是表现目的是什么。

这个道理可以推广到一切的表达上:

贵在恰当。

离开了作者的表达意图和具体语境,讲究是“简”好还是“繁”好,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在说、写活动中,根据表达意图、具体语境和传达对象,决定如何表现,要用什么表达方式,要掌握怎样的分寸,至关重要。

(2)这在口头表述中也是如此。

口头表述一般追求简洁明快,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中,要求还是有差异的。

如教材中所说,鼓动性的演讲和法庭辩论,对明快的要求不同。

在访谈中,有时候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有时候也需要迂回铺垫、旁敲侧击。

不能一概而论。

“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境感和受众感。

2.关于“逸马杀犬于道”一题多作

“一题多作”或“一话多说”,是一种练习言语能力的很好的方式,使学生懂得如何灵活运用语言,形成语境感和读者意识。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讲到语言的优美时,举了这样的例子,一个意思,不同的人,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说法来表达:

假如我要说明,轮船是靠蒸汽推动的。

我对自己的兄弟说:

“蒸汽力冲动活塞,活塞牵引轮轴运动,轮轴转动螺旋桨,螺旋桨打水鼓动名叫轮船的船只前进。

”从上层下放到百姓中间的民间教师会这样讲述:

“有一种水的力量,叫做蒸汽。

就是这个蒸汽,当把它堵住,它就会冲击,往外头冲。

就这样,当这些蒸汽聚集了许多的时候,那它就有挤压的力量了;如果被它挤压的东西压不倒,那么就推它前进。

就这么办,好比一面空鼓,里面放了一些塞子。

塞子固定一根根棍子,棍子撑住轮子……”非常关心说话要具有人民性的民间教师会这样说:

“好比娘儿们把铁锅放进炉子(倒还好,他没说:

好!

我的弟兄们!

我对你们说老实话,等等),锅盖子往上跳。

见过吗?

是呀!

见过啦!

这下可明白了,是谁推动锅盖的呀?

是一股力量,对吗?

这股力量就是那推动轮船前进的力量,可是,有些蠢人把它叫做魔鬼的翅膀。

这可不是魔鬼的翅膀!

它是大自然妈妈的一股力量,咱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利用它才对呀!

一切赐与都是为了人的幸福。

这股力量就叫做蒸汽……”书呆子型的民间教师会这样讲:

“大凡运动者,皆力也。

自然界之力种类繁多——有人力、马力、水力、火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蒸汽乃其中之一种。

蒸汽即是水。

”女教师会如是说:

“亲爱的孩子们!

当咱们去乘坐轮船的时候,咱们会感到非常吃惊的,是吧?

我们前进得那么快,可又没有马,没有帆。

让咱们来好好想想,这是什么力量呀?

我告诉你们,我的好孩子们!

我得尽力讲好,不让你们感到枯燥。

如果咱们都爱学习,打开书本思想不开小差,那么,咱们就不会感到枯燥了,你们说是不是呀?

……”一个聪明的农民,坐了轮船,回到家里,他会这么说:

“安装了一个大锅炉,锅炉下面有个炉膛,蒸汽不放出去,而是把它送进机器里,机器便带动螺旋桨——它便向前进了。

它可以带动好些辆大车。

”从这几句话里每个农民都会理解他应当理解的东西,而这只是因为这里是用好的俄语说出来的。

之所以有这些不同,是因为说的人和听的人不同所致。

这也涉及什么是恰当的表达的问题。

在语言运用上,适合的、恰当的,就是美的。

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或说话时,要注意根据需要,从多种的可能中,寻找一种最合适的表达。

其实,不但“逸马杀犬于道”可以一题多作,一切素材,都可以有不同的作法和用法。

知道了这一点,素材的利用率就大大提高了,写作便左右逢源。

教学反思:

亮点: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活动,采用了读说写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读写说的互动。

不足:

课堂的衔接连贯不够,教学的各环节缺少自然衔接的过渡语。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达·交流”课题 恰当之美 课型 表达·交流课时2授课时间1月5日姓名徐洪江单位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1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达·交流”——恰当之美 【我解读“恰当之美”】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苏轼文章繁简,本同末异:

春兰秋菊,并蒂连枝;环肥燕瘦,不分轩轾;暗香疏影,比翼齐飞;和璧隋珠,相映生辉。

鸿篇巨制,体大思精;三言两语,一字千金。

含毫吮墨,金相玉式。

文体不同,繁简选用:

空谷幽兰,百卉含英。

文无定法,异曲同工。

《文心雕龙·征圣》中言�6�5简言达旨�6�6,并举�6�5《春秋》一字以褒贬�6�6为证;《文心雕龙·征圣》又云�6�5博文藏用�6�6,而以�6�5《儒行》缛说以繁辞�6�6说明。

《文心雕龙·奏议》-表-�6�5笔端振风,简上凝霜。

笔锐干将,墨含淳酖。

繁约得正,华实相胜。

�6�6议-�6�5文浮于理,末胜于本。

断理必纲,摛辞无懦。

�6�6【相关课程标准】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中心,选择恰当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先后和详略。

4.能变换文章的文体。

记叙具体充实,说明明白清楚,议论观点正确有理有据。

【评价任务】1.调查学生对恰当之美的理解情况。

2.检查学生习作对恰当之美的体现【教学目标】理解文章繁简恰当之美。

1.品读领略繁缛文中佳句。

2.恰当选择不同文体习作。

【教学设想】1.以并蒂莲图引导学生直观理解繁与简并美。

2.用邹韬奋、珍惠曼等例加深理解文简之美。

3.以经典古诗文及本单元文品析繁文之美点。

【我设计“恰当之美”】【教学过程】2【一】朝花夕拾一字千金借品题——清·程先贞绿水红莲觅旧题——宋·辛弃疾回眸第一单元,“逸马杀犬于道”,尽显简约之美。

阅读下面三例,再品简约丰姿。

【设计意图:

回眸“简洁之美”,引出“恰当之美”。

】出示:

1.1936年10月19日鲁迅葬礼上,邹韬奋的演讲词:

�6�5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是战而不屈。

�6�6学生讨论:

两句简言,含蕴丰厚。

对比鲜明,高度评价鲁迅“骨头最硬”。

出示:

2.1948年珍惠曼因在《心声泪影》中成功扮演一个聋哑人而获得奥斯卡奖,她的获奖致辞很简单:

�6�5我因一句话没说而得奖,我想我该再一次闭嘴。

�6�6学生讨论,师生明确:

简短惊世,前句点明获奖原因“聋哑人一句话也没说”,后句表示“万千感受、万千语言尽在无言中。

”出示:

3.一个做鼓人传授祖传绝技:

�6�5紧紧蒙上皮,密密钉上钉。

晴天和阴天,敲起一同声。

�6�6后人嫌啰嗦,改为十六字:

�6�5紧紧蒙皮,密密钉钉。

晴天阴天,敲起同声。

�6�6后又被简为八字:

�6�5紧紧蒙皮,密密钉钉�6�6。

后又成:

�6�5紧蒙皮,密钉钉。

�6�6最后变成�6�5紧蒙密钉�6�6四字。

学生讨论,师生明确:

鼓人之言,技艺效果并显;十六字,去虚词;八字,只讲技艺;六字,更去虚词;四字,动作。

出示:

4.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之任长霞:

霞蔚长空警魂不朽——任长霞。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

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

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

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学生讨论,师生明确:

评语掷地有声。

连六个四字句,对黑恶势力“铁面无私”对平民百姓“柔肠百转”,对比鲜明,句式整齐,文势波荡,节奏畅达,读来极有气势。

比喻三句,绘出她在百姓心中崇高地位。

短短几句颁奖词,总分有度,开合自如,层层推进,长短搭配,琅琅上口。

【二】烟锁重楼如椽大笔盈怀袖——清·钱谦益奇词解读万言策——元·耶律楚材放眼第六单元,雨中情思缠绵;徜徉经典华章,流泻繁缛之丽。

品读下面五例,领略繁缛魅力。

3【设计意图:

品经典之繁缛,悟繁文之美点。

】出示:

1.阅读徐文长《送别》,讨论:

此诗繁而不简,美在何处?

东边一棵柳树,西边一棵柳树,南边一棵柳树,北边一棵柳树。

纵然碧丝千万条,哪能綄得行人住?

山前鸣杜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