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7778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

2009-12-1410:

45

 

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2009.12)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跻身     侪辈    剂量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入殓     眼睑    验证    横征暴敛    勤俭节约 

C.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D.悲怆   寒伧    创伤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惶惑      寥廓      疾奔      昙花一现 

B.仓皇     攻讦      寒喧      一筹莫展

C.媛女      钳制      悚然      消声匿迹

D.狼藉      犄角     文身     没精打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与傅雷夫妇素昧平生的女子江小燕为傅雷夫妇保存骨灰,“鸣冤叫屈”,被打成“反革命”,曾十几年过着“宵衣旰食的悲惨生活”。

B.李白在《拟古》中喊出了两句石破天惊的话: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他认为无论人生还是宇宙都有一个悲剧的结局。

 

日本

 

中国

 

韩国

 

德国

 

英国

 

              

 

平均每人每天的短信量

4.5条

2.5条

2.43条

0.54条

0.23条

0.14条

 

C.

 

 

 

 

 

 

     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D.80后作家毕竟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珍贵的恐龙蛋窝化石的流失令我国科学家十分痛心,他们呼吁国家采取措施进行干涉,设法追回流失的化石,并阻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

B.朝美双方战略层面的决策思维是否在调整,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真正关键点。

C.山东全运会火炬已成功点燃,随后将在全国进行为期60天的传递,沿途将开展各种庆祝仪式,火炬传递将于2009年10月15日结束。

D.北京首起饭店“开瓶费”官司以消费者得到法院的司法支持而告终。

近日,法院判决饭店返还向王先生加收的开瓶服务费。

5.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

(4分)

 

⑴标题:

                              (2分)

⑵寓意:

                                                            (2分)

6.下面两个表格是CCTV《东方时空》栏目关于人们使用手机短信情况的调查数据,请你用两句话概括出两个表格数据反映出的调查结论。

(4分)

(表Ⅰ)

如果一周内不使用短信会表现出的感觉

不太适应,心里会不舒服

无所谓,不影响生活

很不适应,无法忍受

被调查人的选择所占百分比

56%

24%

20%

 

国家

日本

 

中国

 

韩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平均每人每天的短信量

4.5条

2.5条

2.43条

0.54条

0.23条

0.14条

 

表Ⅱ)

 

 

 

调查结论:

                                                            

                                                                      

 

7.请在横线处续写一句总结句,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

   如果我们的内心春风洋溢,人生的哪一天不是最宜人的春天呢?

   如果我们的内心就是一个花园,人生的哪一季不是最美的花季呢?

   如果我们有着怜爱、珍惜、欣赏的心,人生的哪一个瞬间不是繁花朵朵呢?

所以,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每小题3分)

极具权威性的美国科学杂志《今日心理学》近日刊登了一篇惊人的文章,文章指出,原先人们认为海产品对大脑最有益,多吃海产品可以提高人的智力,但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

研究发现,森林中的野果比如红莓苔子、黑莓果等对大脑的益处远远超过海产品,排在第一位;占据第二位的是蔬菜,其次才是鱼等海产品。

研究人员发现,红莓苔子之所以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能与自由氧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的存在几乎破坏了对血管和心脏有极大破坏性的胆醇激素。

黑莓果里面含有的抗氧化剂要相对少一些,但含有对视力和听力非常有益的成分。

大叶子的红甜菜和圆白菜含有一种能把发展成帕金森氏综合症的酶破坏掉的物质。

菠菜能够延缓神经系统的衰老,还可以防止认知能力出现问题。

相比之下,鱼的作用就小多了,只有鲑鳟鱼、金枪鱼、沙丁鱼和鲱鱼含有能分解有害酶的脂肪酸,此外,这些鱼中还有大量大脑所需的磷。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食品研究所教授波波夫也持这样的观点。

他认为,野果不仅对大脑有益,对心脏也有好处。

他们的研究发现,许多含有大量维生素C和蔗糖的蔬菜,对大脑的活动也特别有益。

但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如果认为只吃了上述食品你就变得聪明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样的食品结构会引起营养的失衡,食品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巧克力可以提高智力。

的确,巧克力中含有一些对大脑有益的物质。

研究发现,每天吃50克巧克力可以延缓机体的衰老,但这里所指的是黑色的苦巧克力。

那些非常甜的、含有奶制品的巧克力含有大量糖,过多食用这样的巧克力会产生许多不良问题,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食品专家指出,在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习惯,每餐不能吃得太饱。

饱满的午餐会降低大脑的活动能力,出现所谓的“食困”现象,但紧张的工作与低能量的饮食也是不相容的。

因此,最合理的方法是多吃一些蔬菜、豆制品和液体,但不是啤酒和浓茶。

科学研究还发现,其实大脑最好的营养成分是葡萄糖,大脑细胞需要大量的葡萄糖。

葡萄糖通常存在于谷物、土豆和豆角中,桃子、香蕉和梨中也含有丰富的葡萄糖。

研究人员指出,食品本身并不能提高智力。

含有维生素B的食品,比如肉、鱼、花生等,可以帮助促进大脑思维的过程,消除疲劳。

早晨吃上一个橙子可以一整天精神饱满。

如果你不能利用这些食品恢复体质,还可以用合成维生素补充。

但是要想开发智力,最好的方法是不断学习、读好书,与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交流。

8.文中提到多种食品均对大脑有益,下列表述不能准确说明其原因的一项是

A.红莓苔子和黑莓果等野果含有数量不等的抗氧化剂。

B.蔬菜中含有一种能把发展成帕金森氏综合症的酶破坏掉的物质。

C.鲑鳟鱼、金枪鱼、沙丁鱼和鲱鱼含有能分解有害酶的脂肪酸,此外,这些鱼中还有大量大脑所需的磷。

D.桃子、香蕉和梨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

9.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巧克力中含有不少对大脑有益的物质。

每天吃50克巧克力可以延缓机体的衰老。

B.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多吃野果不仅对大脑有益,对心脏也有好处。

C.每餐不能吃得太饱,多吃低能量的食物,是日常饮食的良好习惯。

D.要想开发智力,关键还是要多吃野果之类的食物。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要少吃鱼等海产品而多吃野果。

B.过多食用巧克力会产生许多不良问题,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C.既要多吃野果、鱼等对大脑有益的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又要不断学习、读好书,与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交流,才能真正开发智力。

D.那些非常甜的、含有奶制品的巧克力根本不具有延缓机体衰老的功能。

11.根据文意,请说明“野果对心脏也有好处”的理由。

要求:

不超过30个字(不含标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20分)

风雪夜归

早归者与晚归者的心理是不一样的。

她是个晚归者,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雪、是脚印。

拐过这个弯,就可以看到大门了,她觉得心跳得很急,但愿不会关着门。

但愿……她觉得手脚冰凉。

在大街的拐弯处,在雪花萦绕的惨淡的灯光下,大门紧紧地闭着。

她拉紧了围巾,向目所能及的地方张望了一番,希望大院里还有一个跟她一样晚归的人。

但一个也没有。

只得叫门了。

她绕着墙走过去。

叫谁呢?

金娣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上个月出嫁了,要是在上个月看这场电影就好了,她立刻觉得自己好笑。

算了,叫刘安婶吧,在大院里,打招呼她最亲热,可她嫌这胖老婆子势利,平常是不大搭理她的;那是好多年前了,她读完高中被下放,妈妈难过得哭了,刘安婶却说:

“你下放以后就是贫下中农了,以后生了伢儿也是贫下中农了。

”后来她招工回城。

这刘安婶对她并不坏,可她总忘不了那句话,不能叫她,再说既然平时没交往,现在打搅人家也不合适。

那么只好叫马平平了。

这个十四岁的男孩,父母在外省工作,他跟姥姥住。

打小时候起,他就总缠着她讲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

她瞅准了平平家的方向,她像是第一次发觉,墙头怎么这么高哇!

声音该传不进吧?

唉,就传进了又怎么样呢?

十四岁的孩子,哪怕在旁边敲大鼓也不会醒的。

那就叫平平的姥姥吧。

那是最慈祥不过的老太太了,全院里也就她最关心她的婚事,三天两头要给她介绍对象。

但她却“对”得怕极了。

那些衣冠楚楚的小伙子的审视的目光,能把她的人看矮了一截,她心里很痛切地感到了悲哀,她在广阔天地里磨去了最美好的年华,人说,十七、十八无丑女,可她,已经三十岁了,如果再年轻五岁,那怕三岁呢,她也要争取一下。

她并不笨;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

那么,就听天由命,随便找一个,她又不愿意;于是人们背后都讲她会挑剔,只有平平的姥姥没讲过,可是,叫这六十多岁的老人深更半夜的冒着大雪来给自己开门,这万万使不得!

她觉得很冷。

才发现雪更大了,风更紧了,近处远处,都是白茫茫的世界。

当看到大街尽头时,有个黑点朝这边走来。

她的眼睛猛然睁大,如果是大院里的人该有多好啊!

她一定会对他说一千声一万声的谢谢,不管他在不在意。

终于走近了,一个提篮子的中年人。

但他丝毫没有进大院的意思,匆匆过去了。

她真想顿脚,真想诅咒。

不知是诅咒那人,还是诅咒自己;是诅咒天气,还是诅咒运气。

她眼巴巴地盯着他的背影,一时充满了羡慕。

他是提着东西的,回家一定有人给他开门,是母亲、是妻子?

那家,一定是温暖极了的。

她也有家、有床、有被、有炉子;尽管有点孤独,却是暖和的,然而她进不去,咫尺天涯,该死的电影。

她不能设想在门外过一夜。

喊吧!

笼统地喊,谁愿意谁来开。

她发誓,不管开门的是谁,以后都要对他很好很好。

她终于放开了嗓子,并用手去捶,“开开门——”

吱的一声,门开了。

原来门并没有关上。

12.文章两次写到风雪,试分析其作用的异同。

(6分)

答:

                                                                          

                                                                              

13.文中划线的“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这句话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

(4分)

答:

                                                                          

                                                                              

14.文章插入对中年男人描写,其作用何在?

(4分)

答:

                                                                           

 

15.文章结尾虽然只有寥寥8个字,但却有着极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含义。

试作分析。

(6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共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

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

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

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

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

拜济丹阳太守。

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

“蒋济宁有此事!

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

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

”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

关羽围樊、襄阳。

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济说太祖曰:

“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

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太祖如其言。

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

帝问曰:

“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

”济对曰:

“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

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

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诏曰:

“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

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

”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

济上疏曰:

“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

”诏曰:

“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

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

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

济上疏曰:

“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

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

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固辞,不许。

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 )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

率领

B.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徙:

迁移

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

改变

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

如果没有

17.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

B.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C.许割江南以封权                 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D.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8.以下六个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   

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③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④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来源:

Z|xx|k.Com]

⑤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⑥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

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

D.因为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所以被文帝称为“骨鲠之臣”。

他曾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深受人主的器重。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3分)

                                                                            

(2)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3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21—22小题。

(6分)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叩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21.这两首诗,均写到作者寻友人“不遇”之事,且都写到友人去了        ;但第一首未写明寻访的时节,第二首的时节为        。

(2分)

 22.试简要分析两诗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完成23—24小题。

(4分)

子曰:

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23.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

(1分)

                                                                                

 24.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

说说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

(不超过50字)(3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             。

 

(王实甫《长亭送别》)

②亦欲以            ,             ,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③             ,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              ?

(《楚辞·渔父》)

④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

(《庄子·逍遥游》)

⑤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

(《论语·诲人不倦》)

⑥仰之弥高,           。

博我以文,           。

(《论语·高山仰止》)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发生大地震,震级7.2级,5466人遇难。

当时,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和日本的《朝日新闻》搞了同题目的两个问卷:

这个世界是谁的?

《华》得到三个答案,依次是:

上帝、富人、有权者。

《朝》只得到一个答案:

有心人。

因为这个答案的得票率达到65%以上,其他的,不到10%。

对此答案,我一直不解。

去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

在这场灾难中,由于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对校舍的建筑质量严格把关,由于他坚持每季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该校2200多名学生在地震中无一伤亡,创造了地震灾害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个世界是谁的?

我终于理解了,这个世界的确是属于“有心人”的!

上述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

请以“这个世界是有心人的”为题,自定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