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7838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4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docx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

九年级上数学[北师大版]

(2)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一、同步辅导:

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们除其有一般三角形的边、内角、外角的性质之外,还有许多特殊性.

2、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性质

判 定

等腰三角形

1.由定义可得:

等腰三角形两个腰相等。

2.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定理推论: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

4.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底边的中垂线)

1.用定义: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即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等边三角形

1.由定义可得:

三边相等。

2.定理推论,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且每个角都等于60°。

3.对称性: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即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

4.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1.由定义: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定理推论: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定理推论: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了常用的以外,还有HL.

1.由定义:

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

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二、例题精讲:

  说明:

等腰三角形具有两条腰相等以及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这些性质不仅可以用于证明,而且也常常用于计算线段或角的大小.

  

例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与一个底角的外角和等于245°,求它的顶角的度数.

  分析:

这是关于等腰三角形角的计算.可考虑应用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方法计算.

解:

(一)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x°,根据"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则它的一个底角为

,这个顶角的外角为

底角的外角为[180-

.

  由题意可得:

(180-x)+[180-

(180-x)]=245

  ∴180-x+180-90+

x=245

  ∴-

x=245-270

  ∴x=50

  答:

这个三角形顶角为50°.

  解:

(二)设顶角为x°,底角为y°,顶角外角为(180-x)°,底角外角为(180-y)°.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

x+2y=180

  由题意可得:

(180-x)+(180-y)=245, ∴x+y=115,

  ∴

  解方程组得

  答:

这个三角形顶角为50°.

  例2.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内角为50°,求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分析: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锐角,也可以是直角或钝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必为锐角.因此这个50°的角既可以是顶角又可以是底角,所以要分类进行讨论.

  解:

若顶角为50°时,

  由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一底角为:

=65°.

  ∴三角形另外两个角都为65°,

  若底角为50°,

  则另一底角也为50°,由内角和又可求另一角为

  180°-(2×50°)=80°。

  ∴三角形另外两个角一个为50°,另一个为80°.

  例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5cm和13cm.求它的周长.

  分析:

等腰三角形的边有两种:

一是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另一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因此此题的已知条件中两边长为25cm和13cm,有可能腰为25cm或13cm,两种情况都可以构成三角形,因此要分类讨论.

  解:

(1)若腰长为25cm时,则另一腰也为25cm,底边长为13cm.

  ∴等腰三角形周长=25+25+13=63(cm)

  

(2)若底边长为25cm时,则腰长为13cm,

  ∴等腰三角形周长=25+13+13=51(cm)

  说明: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是等腰三角形很重要的一条性质,由于等腰三角形图形的特殊性,特别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需要看是顶角还是底角,边是腰还是底边,只有将这些内容考虑周全,才会使解答更加完整.

  2.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25cm和12cm,求三角形周长时,腰长只能为25cm,周长只能为62cm.若腰长为12cm,则两腰长的和24cm<底边25cm,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定理.

  例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cm和11cm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

  分析:

解这类的问题为了便于分析和解答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所求再解答.

  已知:

如图△ABC中,AB=AC,BD为AC中线,且BD将△ABC周长分为15cm和11cm两部分,求△ABC的底边BC的长.

  分析:

①由图中可知BD将△ABC周长即AB+AC+BC分成两部分为:

AB+AD和BC+CD,题中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指明哪一部分为15cm和11cm,因此应对这题进行分类讨论.②为便于解题可采用设元法用方程思想去解决.

  解:

设腰长AB=AC=2x,底边BC=y,

  ∵BD为AC中线(已知)  ∴AD=CD=x(线段中点定义)

  ∴AB+AD=2x+x=3x,BC+CD=y+x.

  1)当AB+AD=15,即3x=15,BC+CD=11,即x+y=11时,

  

  解方程组得

  ∴底边长为6cm.

  2)当AB+AD=11,即3x=11,BC+CD=15,即x+y=15时.

  

  解方程组得

  ∴底边长为

cm.

  两种解都能构成三角形,且都符合题意

  答: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或

cm.

  说明:

在这二种情况中一定要注意求出底边长之后应养成检验的好习惯,看是否符合题意.由

(1)中可知BC=6,则腰长AB=2x=10,∴AB+AC>BC符合题意.同理

(2)中BC=

AB+AC=4x=

>BC,也符合题意.若AB+AC

  例5.如图AB=AC,D是AE上一点,且BD=DC。

  求证:

AE⊥BC。

  分析:

由AB=AC可知ΔABC是等腰三角形应联想它的性质,要证明AE⊥

BC须证AE平分∠BAC,根据已知AB=AC,BD=DC,AD=AD,可得ΔABD≌ΔACD,得出∠1=∠2,再由性质证出AE⊥BC。

  证明:

在ΔABD和ΔACD中,

  ∵

  ∴ΔABD≌ΔACD(SSS)

  ∴∠1=∠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又∵AB=AC(已知)

  ∴AE⊥BC(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是底边的高线)。

  例6.如图在ΔABC中,AB=AC,E在BA延长线上,且AE=AF,求证:

EF⊥BC。

  

 

  分析:

要证明EF⊥BC不大好入手,但是否可以找到一条垂直于BC的直线,再证EF与之平行呢?

这个设想是可以完成的。

因为图形有等腰ΔABC,BC边的中线、高线与∠BAC的平分线三线合一。

       

  证明:

作∠A的平分线AD交BC于D,延长EF交BC于M,

  ∵ΔABC中,AB=AC(已知),

  ∴AD⊥BC于D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是底边的高线)

  ∵∠BAC是ΔAEF的外角(如图)

  ∴∠BAC=∠3+∠4

  (三角形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AE=AF(已知)∴∠3=∠4(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BAC=2∠4(等式性质)∴∠4=

∠BAC,

  又∵∠2=∠1(作图),∴∠2=

∠BAC(角平分线定义)

  ∴∠2=∠4(等量代换)

  ∴A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EMB=∠AD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D⊥BC(已证) ∴∠ADB=90°(垂直定义)

  ∴∠EMB=90°(等量代换)

  ∴EF⊥BC(垂直定义)。

  说明:

如果补充定理:

若a//b,且a⊥c,则b⊥c,则可不作EF延长线,证出AD//EF后,再由AD⊥BC,直接可证出EF⊥BC。

  例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E是以AD,AE为腰的等腰三角形,∠DAE=80°,∠BAD=15°,求∠CAE和∠EDC的度数.

  分析:

题中除有两个角的具体度数外,还隐含了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的条件.这样可以从∠DAC=∠BAC-∠BAD求得∠DAC度数,也就求得了∠CAE的度数.又可由△ADE为等腰三角形,则∠ADE=

(180°-∠DAE),以及∠ADC是△ABD的外角,也可求得∠EDC的度数.

  解:

∵△ABC为等边三角形(已知)

  ∴∠B=∠BAC=60°(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角为60°)

  ∵∠2=∠BAC-∠1(全量等于部分之和)

  ∵∠1=15°(已知)   ∴∠2=60°-15°=45°(等式性质)

  又∵∠3=∠DAE-∠2(全量等于部分之和)

  ∵∠DAE=80°(已知)  ∠2=45°(已求)

  ∴∠3=80°-45°=35°(等式性质),即∠CAE=35°

  在△ADE中, ∵AD=AE(已知)

  ∴∠ADE=AED(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又∵∠ADE+∠AED+∠DAE=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DE=

(180°-∠DAE)=

(180°-80°)=50°(等式性质)

  ∵∠ADC是△ABD外角,

  ∵∠1=15° ∠B=60°(已求)

  ∴∠ADC=∠1+∠B(三角形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15°+60°=75°(等式性质)

  ∵∠EDC=∠ADC-∠ADE(全量等于部分之和)

     =75°-50°(等量代换)

     =25°       

  答:

∠CAE为35°,∠EDC为25°.

  例8.如图,在直角△ABC中,∠BAC=90°,D,E在BC上,且BE=AB,CD=AC,求∠DAE的度数.

  

  分析:

如图

(1)先观察∠DAE在图形中的位置,首先,∠DAE是△ADE的内角,则∠DAE=180°-(∠1+∠2),而∠1,∠2又分别是等腰△ABE和等腰△ADC的底角,又可从中找到∠1,∠2与∠B,∠C的关系,又∠B+∠C=90°,这样理清这样一串角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从中求得∠DAE.

  解:

(一)∵BE=AB(已知)∴∠1=∠BAE(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1+∠BAE+∠B=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

(180°-∠B)(等式性质)

  同理可求∠2=

(180°-∠C)

  在△ADE中,∵∠DAE=180°-(∠1+∠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DAE=180°-[

(180°-∠B)+

(180°-∠C)](等量代换)

     =180°-(180°-

∠B-

∠C)

     =

(∠B+∠C)

  又∵∠BAC=90°(已知)  ∠BAC+∠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B+∠C=180°-90°=90°(等式性质)

  ∴∠DAE=

(∠B+∠C)(已证)

     =

×90°(等量代换)

     =45°        

  答:

∠DAE的度数为45°.

  解法二:

分析:

如图

(2)由上可知∠DAE与∠1、∠2是ΔAED的三个内角,同时∠DAE与∠3和∠4又能组成直角,且∠2=∠DAC,∠1=∠BAE,都与∠EAD有关,因此可设元找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方程思想去解决。

  解:

设∠EAD=x°,∠3=y°,∠4=z°,

  ∵CA=CD(已知)

  ∴∠CAD=∠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CAD=∠2=x+y,

  又∵AB=BE(已知),

  ∴∠1=∠EAB(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EAB=∠1=x+z,

  ∵∠EAD+∠1+∠2=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x+(x+z)+(x+y)=180°,即3x+y+z=180°,

  又∵∠3+∠EAD+∠4=∠CAB(全量等于部分之和),

  即y+x+z=90°,

  ∴

  由

(2)-

(1)∴2x=90°,∴x=45°,

  答:

∠EAD为45°。

  例9.如图在ΔABC中,∠A,∠B的外角平分线分别交对边CB、AC的延长线于D,E且AD=AB=BE,求∠BAC的度数。

       

  分析:

题目的已知条件中,没有出现一个角的具体数值,却有着相当多的角的关系:

两个等腰三角形,两个外角平分线。

点B的周围是这些角的汇集处。

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向点B集中。

为了使思维清楚表达方便,设∠BAC=x°,从∠BAD出发,通过AD是ΔABC外角的平分线以及ΔABD是等腰三角形,可用x表示∠ABD。

而另一个方向是从∠BAC出发,通过ΔABE是等腰三角形,BE是ΔABC外角平分线,用x表示∠CBF,最终通过对顶角∠ABD=∠CBF关系,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得x,即求出∠BAC。

  解:

设∠BAC=x,

  ∵∠BAG是ΔABC外角,∴∠BAG=180°-x(平角定义),

  ∵AD是∠BAG平分线(已知),

  ∴∠DAB=

∠BAG(角平分线定义),

  ∴∠DAB=

(180°-x)=90°-

x(等式性质)

  ΔABD中,∵AB=AD(已知)

  ∴∠ABD=∠D(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又∵∠D+∠ABD+∠DAB=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BD=∠D=

(180°-∠DAB)(等式性质)

     =

[180°-(90°-

x)](等量代换)

     =45°+

  ∵AB=BE(已知),∴∠BAE=∠E(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E=x°(等量代换),

  ∵∠FBE是ΔABE外角(如图),

  ∴∠FBE=∠BAE+∠E(三角形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2x(等式性质),

  ∵BE是∠CBF的角平分线(已知),

  ∴∠FBC=2∠FBE(角平分线定义)

     =2(2x)=4x(等式性质),

  ∵∠ABD=∠FBC(对顶角相等),

  ∴45+

=4x(等量代换),

  解方程得x=12°,答:

∠BAC的度数为12°。

  例10、求证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说明:

此题是文字题,把文字题“翻译”成“已知”,“求证”等符号语言,是我们这段学习中应当掌握的。

  已知:

ΔABC中,AB=AC,BD⊥AC于D。

 求证:

∠DBC=

∠BAC。

  分析:

要证明∠DBC=

∠BAC,则需找出一个角使它等于∠DBC的二倍,

再证其与∠BAC相等。

因此以BD为一边,以B为顶点,在BD另一旁作∠EBD=∠CBD,得∠EBC=2∠CBD,再证∠EBC=∠BAC。

  证法

(一):

以BD为一边,以B为顶点,在BD的另一旁作

  ∠EBD=∠CBD,BE交AC于E,

  ∴∠EBC=2∠CBD,

  ∵BD⊥AC于D(已知),

  ∴∠EDB=90°,∠BDC=90°(垂直定义),

  ∴∠EDB=∠BDC(等量代换),

  在ΔBED和ΔBCD中,

  ∵

  ∴ΔBED≌ΔBCD(ASA)

  ∴∠BEC=∠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在ΔEBC中,∵∠EBC=180°-∠BEC-∠C(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EBC=180°-2∠C(等式性质),

  又∵AB=AC(已知),∴∠ABC=∠C(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A=180°-∠ABC-∠C(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180°-2∠C(等式性质),

  ∴∠EBC=∠A(等量代换),

  ∵∠EBC=2∠DBC(已证),∴∠A=2∠DBC(等量代换),

  ∴∠DBC=

∠BAC(等式性质)。

  方法

(二):

分析要证明∠CBD=

∠BAC,则需找一个角使它等于

∠BAC,再证其与∠DBC相等,

  作∠BAC平分线AF得到∠2=

∠BAC,

由AB=AC

AF⊥BC,由∠DBC=90°-∠C,

∠2=90°-∠C

∠2=∠DBC,即∠DBC=

∠BAC。

  方法(三):

分析:

直接应用定理进行计算出

  ∠BAC=180°-∠ABC-∠C=180°-2∠C=2(90°-∠C),

  又因为∠DBC=90°-∠C,可证出∠DBC=

∠BAC。

  方法(四):

类似法

(一)如图作

  ∠CBE=∠DBC,BE交AC延长线于E,

  很容易推出∠ACB=∠2+∠E,

∠ABC=∠1+∠3

∠3=∠E,

  由垂直条件

∠3+∠A=90°,

∠1+∠2+∠E=90°,则∠1+∠2=∠A,

∴∠DBC=

∠A。

说明:

证明一个角等于另一个角的二倍或一半时,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先作一个角等于小角的二倍,再证其与大角相等(如法一,法四)

  

(2)先作一个角等于大角的一半,再证其与小角相等(如法二)

  (3)运用代数运算来推导(如法三)

研究与探讨: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可以被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较小的等腰三角形,那么这样的等腰三角形共有几个?

这条直线怎样画?

讨论所有可能的情况,并画出图形.

分析与解:

我们常见的此类等腰三角形有顶角为90°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第一种如图

(1),但是怎样能够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

需要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设原等腰三角形中AB=AC。

因为等腰三角形被直线分成两部分仍旧分别是等腰三角形,所以这条直线一定经过三角形的顶点,并和对边相交。

可以分类讨论:

1)直线经过等腰三角形的顶角顶点,将底边分成两截线段。

这时,新构成的等腰三角形有两种情况,如图

(1)

(2)。

(1)中AD=BD=CD,图

(2)中AB=BD AD=DC

2)直线经过等腰三角形的底角顶点,将其中一腰分成两截线段。

新构成的等腰三角形有两种情况,如图(3)(4)。

图(3)中AD=CD=BC  图(4)中AD=BD BC=CD

研究探讨:

以上共四种情况,你能不能分别求出原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

分别是多少?

提示:

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中角的关系,用方程的思想求出顶角度数。

分别为90°、108°、36°、

.

练习:

(上海市中考题)如图,公路MN和公路PQ在点P处交汇,且∠QPN=30°,点A处有一所中学,AP=160m。

假设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m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会受到噪声影响?

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影响,

已知拖拉机的速度为18km/h,那么学校受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

分析:

(1)要判断拖拉机的噪音是否影响学校A,实质上是看A到公路的距离是否小于100m,小于100m则受影响,大于100m则不受影响,故作垂线段AB并计算其长度。

(2)要求出学校受影响的时间,实质是要求拖拉机对学校A的影响所行驶的路程。

因此必须找到拖拉机行至哪一点开始影响学校,行至哪一点后结束影响学校。

解:

作AB⊥MN,垂足为B。

  在RtΔABP中,∵∠ABP=90°,∠APB=30°,

   AP=160,∴AB=

AP=80。

   (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点A到直线MN的距离小于100m,∴这所中学会受到噪声的

影响。

   如图,假设拖拉机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到点C处学校开始受到影响,那么AC=100(m),由勾股定理得:

BC2=1002-802=3600,∴BC=60.

同理,拖拉机行驶到点D处学校开始脱离影响,那么,AD=100(m),BD=60(m),∴CD=120(m).

拖拉机行驶的速度为:

18km/h=5m/s

t=120m÷5m/s=24s.

答略。

小结:

勾股定理是求线段的长度的很重要的方法,若图形缺少直角条件,则可以通过做辅助垂线的方法,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利用勾股定理.

三、同步测试

窗体顶端

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周长12厘米,其中一边长2厘米,其他两边分别长( )。

 A、2厘米、5厘米   B、5厘米、5厘米

 C、5厘米、5厘米或2厘米、2厘米D、无法确定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夹角是60°,则顶角的度数为( )

 A、60°  B、120°  C、90°  D、30°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3.等腰三角形ABC中,∠A=90°,在底边BC上截取BD=AB,过D作DE⊥BC交AC于E,连AD,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应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C、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5.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直角三角形中,任一直角边的中线小于斜边

 B、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C、到直角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相等的点一定在斜边的中点上

 D、有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6.如图已知:

ΔABC中,∠ACB=90°,且BC=BD,AC=AE,则∠DCE的度数为( )。

 A、45°  B、60°  C、50°  D、30°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7.过直线l外一点A,作l的垂线,下列作法中正确的是( )。

 A、过A作AB⊥l于B,则线段AB即为所求

 B、过A作l的垂线,垂足是B,则射线AB即为所求

 C、过A作l的垂线,垂足是B,则直线AB即为所求

 D、以上作法都不正确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8.如图,在△ABC中,∠ABC=∠ACB,∠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O,过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那么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有几个( )

 A、6  B、4  C、3  D、5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9.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四倍,则这个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A、20°  B、30°  C、20°或120°  D、120°

答案与解析

  答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