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7994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docx

煤化工工艺学习题汇总

一、选择题

1、下列不适于低温干馏的煤是【 B 】

A、褐煤B、贫煤C、长焰煤D、不黏煤

2、下列不属于半焦用途的是【 A 】

A、冶金焦、高炉用焦B、民用燃料C、铁合金炭料

3、焦炉的【 A 】是回收余热和换热的。

A、蓄热室B、燃烧室C、炭化室D、地下室

4、焦炭挥发分含量过高(>1.5%)则焦炭【 C 】。

A、过火B、已成熟C、较生D、强度高

5、下列关于废热式焦炉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燃烧室和炭化室隔开

B、可回收荒煤气中的焦油和化学产品

C、每个炭化室下方有一个蓄热室

D、燃烧室排出废气温度高,热量没有回收

6、下列关于炼焦过程中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里行气中含大量的水气B、外行气产生于胶质体外侧

C、里行气经历二次热解作用D、外行气气体量较大占90%左右

7、H2与空气混合,H2的着火含量范围是4.0%~74.2%,下列情况不可能着火的是【 D 】。

A、H2的含量50.0%B、H2的含量20.0%

C、H2的含量10.0%D、H2的含量2.0%

8、下列关于焦炉三大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炭化室机侧窄,焦侧宽B、每个燃烧室与两对蓄热室相连

C、燃烧室比炭化室数目少一个D、炭化室与燃烧室依次相间,一墙之隔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捣固煤炼焦可多用弱黏结性煤,产出高炉用焦炭

B、煤的选择破碎可将惰性矿物质不细碎,防止煤瘦化

C、干法熄焦利用惰性气体冷却焦碳

D、干燥煤装炉可缩短结焦时间

10、为增加配合煤的黏结性,一般多配些【 B 】。

A、气煤B、肥煤C、无烟煤D、瘦煤

11、以下关于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三者热值高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焦炉煤气热值最高B.高炉煤气热值高

C.高炉煤气热值高于发生炉煤气D.发生炉煤气热值高于焦炉煤气

12、焦炉煤气中含量最多的可燃成份是【 A 】。

A.H2B.CH4C.COD.CmHn

13、桥管喷洒氨水的温度宜在【 A】左右。

A.40℃B.60℃C.80℃D.100℃

14、焦炉结构的发展依次经过哪几个阶段【A】。

A.土法炼焦→倒焰式焦炉→废热式焦炉→蓄热式焦

B.倒焰式焦炉→土法炼焦→废热式焦炉→蓄热式焦炉

C..土法炼焦→废热式焦炉→倒焰式焦炉→蓄热式焦炉

D.倒焰式焦炉→废热式焦炉→土法炼焦→蓄热式焦炉

15、不能进入蓄热室预热的是【 D 】

A、高炉煤气B、贫煤气C、发生炉煤气D、焦炉煤气

16、【 D 】无黏结性,不能单独炼焦。

A、焦煤B、肥煤C、气煤D、贫煤

17、以下关于费托合成法(F-T)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以煤为原料,直接合成液体燃料的方法。

B.所用催化剂主要有:

铁、钴、镍、钌等。

C.反应器类型有:

固定床反应器、气流床反应器、浆态床反应器。

D.SASOL是用费托合成法合成液体燃料的工厂。

18、以下关于甲醇合成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因反应移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绝热式和等温式两类。

B.因冷却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冷激式和管壳式。

C.管壳式等温反应器管内走沸腾水壳程为催化剂,可视为等温过程。

D.冷激式绝热反应器床层分为若干段,两段间直接加入冷的原料气使反应器冷却。

19、下列甲醇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甲醇和汽油互溶性较好,可以直接掺进汽油。

B.甲醇燃烧火焰看不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C.甲醇热值低于汽油。

D.甲醇有毒。

20、下列关于甲醇转汽油工艺(MTG)的反应器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固定床反应器利用两段反应分配热量。

B.固定床反应器一段反应器为二甲醚反应器

C.流化床反应器几乎在等温条件下操作。

D.流化床催化剂需要周期性再生。

21、下列关于加氢液化反应历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煤不是均一的反应物。

B.反应以顺序进行为主

C.前沥青烯和沥青烯是最终产物。

D.结焦反应也可能发生。

22、下列不属于直接液化工艺的是【 D 】

A.SRC工艺。

B.H-Coal工艺。

C.EDS工艺。

D.U-GAS工艺。

23、下列关于常压温克勒(winkler)气化炉及工艺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气化剂分两次从炉箅投入,分一、二次气化剂。

B.粗煤气出炉温度接近炉温,需要回收其显热。

C.二次气化剂用量越多,则气化一定越有利。

D.二次气化剂用量越少,则气化一定越有利。

24、水煤气中主要由以下哪两种成分组成【 A 】

A.一氧化碳、氢气B.一氧化碳、氮气

C.氢气、氮气D.氢气、甲烷

25、以下关于两段式完全气化炉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两段炉具有比一般发生炉具有较长的干馏段。

B.两段炉获得焦油质量较重,净化处理难。

C.干馏、气化在一炉体内分段进行。

D.比一般发生炉加热速度慢,干馏温度低。

26、下列关于常压温克勒(winkler)气化炉及其气化工艺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结构上分两大部分:

下部为悬浮床,上部为流化床。

B.粗煤气出炉温度接近炉温。

C.二次气化剂用量过多,则产品。

D.高温温克勒(HTW)气化法在提高生产能力同时,可减少原料的带出损失

27、下列关于德士古(TEXACO)气化工艺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褐煤不是适宜制水煤浆的原料。

B.可用三套管式喷嘴,中心管导入15%氧气,内环隙导入水煤浆,外环隙导入85%氧气。

C.干法进料、加压气化。

D.气化工艺可分为煤浆的制备和输、气化和废热回收、煤气冷却净化等部分。

28、下列关于自热式气化炉中产热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利用空气中氧气与碳反应供热,氮气稀释煤气。

B.利用氢气与碳反应供热,煤气中甲烷含量高。

C.使用氧化钙:

CaO+CO2=CaCO3+Q,所形成CaCO3的再生是难点。

D.使用氧气与碳反应,煤气热值比利用空气时要低。

29、下列关于固定床加压气化的原理与工艺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蒸汽耗量比常压下低,是固态排渣加压气化炉的优点。

B.加压气化所得到的煤气产率低。

C.加压气化节省了煤气输送动力消耗。

D.就生产能力而言,使用加压气化后比常压下有所提高。

30、在固定床发生炉中原料层分为五层,其中还原层内的主要化学反应是【 D 】

A.C+O2→CO2+QC+O2→CO+Q

B.CO2+C→CO-QCO+H2→CH4+H2O+Q.

C.C+O2→CO+QC+H2O→CO+H2-Q

D.CO2+C→CO-QC+H2O→CO+H2-Q

31、灰熔点是煤灰的【 B 】的温度。

A、软化B、熔融C、燃烧D、流动

32、德士古气化炉的排渣为【 A 】。

A.固态排渣B.液态排渣C.固液两相排渣

33、SHELL气化炉属【 C 】

A、固定床B、流化床C、气流床D、熔渣池

34、Winkler气化炉属【 B 】

A、固定床B、流化床C、气流床D、熔渣池

35、下列关于氨的回收说法正确的是【 B 】

A.无饱和器法生产的硫铵比饱和器法生产的硫铵颗粒小。

B.饱和器法生产硫铵,用硫酸自煤气中吸收氨气生产硫铵。

C.饱和器内温度要低于20℃。

D.弗萨姆法无水氨生产是用硫酸吸收煤气中的氨的过程。

36、下列关于粗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粗苯中以甲苯含量为主。

B.粗苯中含有硫化物。

C.粗苯中含有不饱和化合物。

D.粗苯比水轻,不溶于水。

37、下列关于粗苯回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粗苯回收采用洗油吸收法。

B.粗苯回收前煤气需要终冷和除萘。

C.粗苯吸收时煤气温度应略高于洗油温度,以防水汽冷凝。

D.增大吸收塔内汽液两相接触面积有利于粗苯回收。

38、粗煤气中【 A 】成分易以固态析出,堵塞管路。

A.萘B.氨C.不饱和烃D.硫化氢

39、粗煤气中焦油与水汽的分离回收方法是【 C 】

A.吸收法。

B.吸附法。

C.冷却冷凝。

D.催化净化。

40、富油是通过脱苯塔和【 A 】来生产轻苯的。

A.两苯塔。

B.再生器。

C.管式炉。

D.洗涤塔。

41、为了降低脱苯蒸馏温度可采用【 A 】。

A.真空蒸馏。

B.水蒸汽蒸馏。

C.间歇精馏。

D.萃取蒸馏。

42、脱苯塔顶逸出的气体为【 D 】。

A.粗苯蒸汽。

B.油气。

C.水蒸气。

D.ABC都有。

43、下列不属于粗苯回收工段构成的是【 D 】

A.煤气最终冷却B.粗苯吸收

C.吸收油脱出粗苯D.化学精制

44、煤气初冷流程中关于电捕焦油器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可置于鼓风机前后,但鼓风机前后均为负压。

B.置于鼓风机前煤气温度低,有利于焦油雾和萘晶粒析出。

C.置于鼓风机后较安全。

D.鼓风机后煤气中焦油含量少于机前。

45、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D 】  

A、  石油  B、   天然气   C、  煤炭   D、水电  

46、最大的煤生产和消费国是【 B 】  

A、   美国  B、     中国   C、    德国  D、 俄国  

47、下列能源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B 】

A、   水电   B、  城市煤气   C、 石油   D、太阳能  

48、民用燃气的热值一般为【 A 】 

A、4620kg/m3   B、15000 kg/m3    C、6000 kg/m3   D、5000 kg/m3  

49、二次世界大战后,煤炭汽化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是【 C 】  

A、  技术不成熟  B、   污染严重  

C、  石油和天然气的发展   D、  水电的发展  

50、下列属于新型煤化工特点的是【 B  】  

A、  储量大   B、   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  

C、  环境得到治理    D、 热值高  

51、下列不属于碳一化学品的是【 C 】  

A、 CO   B、  CO2   C、  C2H5OH   D、  HCHO  

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煤气化产物不是煤化工的最终产品  

B、煤化工联产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C、煤是可再生资源  

53、煤属于【 D  】 

A、有机物 B、无机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54、城市煤气要求CO低的原因是【  B  】  

A、CO热值低  B、CO有毒  C、易爆炸  D、无法燃烧  

55、煤气的有效成分是【 A 】

 A、    CO  B、    CO2  C、    N2  D、    H2S  

56、地面气化和地下气化的区别是【 C 】

 A、 原理不同B、 煤种不同  C、 对环境的破坏不同 D、 不一定  

57、关于内热式和外热式煤气化的说法对的是【 C 】

A、 前者汽化效率高  B、 后者气化效率低  

C、 目前煤气化主要采用前者  D、 二者气化原理不同  

58、下列煤气只是采用水蒸气做气化剂的是【 B 】 

 A、 空气煤气  B、半水煤气  C、 水煤气 D、 混合煤气  

59、移动床汽化就是 【 A 】

A、固定床气化  B、流化床气化  C、气流床气化  D、沸腾床气化  

60、下列反应属于一次反应的是 【 C 】

A、C+O2=CO2  B、C+H2O=CO+H2  C、C+2H2=CH4  

61、粗煤气组成与气化压力的关系是【 A 】 

A、气化压力上升,CH4含量上升  B、气化压力上升,CO含量上升  

C、CO含量上升,气化压力下降  D、气化压力上升,H2气含量上升  

 

二、填空题

1、干馏按加热终温不同可分为(低温干馏)、(中温干馏)和(高温干馏)。

2、干馏炉供热方式可分为(外热式)和(内热式)。

3、鲁奇三段炉煤下移过程中可分为三段(干燥段)、(干馏段)和(焦炭冷却段)。

4、焦炉的火道联结方式有(双联火道)、(两分式)和(上跨式)。

5、解决焦炉高向加热均匀性的措施有(高低灯头)、(分段燃烧)和(废气循环)。

6、焦炉煤气主要成分为(H2)和(CH4)。

7、成熟焦饼中心面上有一条缝称为(焦缝)。

8、燃烧的条件(燃烧物)、(着火温度)和(燃烧介质)。

9、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热能源)、(还原剂)和(疏松骨架)。

10、焦炉燃烧室通过(斜道区)与蓄热室相连。

11、炭化室顶部空间温度为(1200℃左右)。

12、焦炉传热分三种形式(热传导)、(对流传热)和(热辐射)。

13、炼焦用煤主要有(焦煤)、(肥煤)、(气煤)和(瘦煤)四种煤配合而成。

14、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气化)、(制造碳素材料)和(有色金属冶炼)等方面。

15、M40表示焦炭(抗碎)强度指标。

16、M10表示焦炭(耐磨)强度指标。

17、焦炉四大车指(装煤车)、(推焦车)、(拦焦车)和(熄焦车)。

18、煤成焦过程的四个阶段:

(干燥预热阶段(<350℃))、(胶质体形成阶段(350~480℃))、(半焦形成阶段(480~650℃))和(焦炭形成阶段(650~950℃))。

19、焦炭强度包括(耐磨强度)和(抗碎强度)。

20、饱和器一器两用一是(吸收氨和吡啶碱),二是(硫酸铵结晶)。

21、MFT工艺将传统的(F-T合成)和(沸石分子筛择形)作用相结合,将F-T合成的C1~C40烃在催化剂作用下缩小到(C5~C11)的烃。

22、TIGAS工艺流程两种类型:

一是(CO变换在合成系统之外);二是:

(CO变换在合成系统内)。

23、TIGAS工艺实际就是(合成甲醇)和(甲醇合成汽油)两段组合的合成汽油法。

24、、在粗煤气初冷流程中氨水有两部分,一是集气管喷洒用的(循环)氨水,其二是初冷器(冷凝)氨水。

25、粗苯回收工段的构成(煤气最终冷却),(粗苯吸收)和(吸收油脱出粗苯)。

26、洗油吸收粗苯成为富苯的洗油,简称(富油);富苯的洗油脱掉吸收的粗苯,称为(贫油)。

27、煤直接液化的产物前沥青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00);沥青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0);轻质煤液化产物油相对分子质量大致在(300)以下。

28、煤制乙酐的Eastman工艺:

合成气生产采用(德士古)气化法;煤气脱酸性气体采用(低温甲醇洗)法;合成气制甲醇采用(Lurgi)法合成技术;甲醇与乙酸生成乙酸甲酯采用(逆向反应精馏)一项创新技术;工艺最后一步是CO与乙酸甲酯生成乙酐采用Eastman催化剂。

29、F-T合成是(FFischer)和(HTropsch)在1925年首先研究成功的。

30、F-T合成可能得到的产品包括(气体)和(液体燃料)以及(石蜡、乙醇、丙酮)、(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31、在F-T合成中,反应器类型有多种,在SASOL-Ⅰ厂生产中使用了(固定床)和(气流床)两种装置。

32、熔铁型催化剂主要应用的装置是(流化床反应器)。

33、F-T合成铁催化剂是活性很好的催化剂,用在固定床反麻器的合成时,反应温度为(220℃–240℃)。

34、F–T合成原料气中新鲜原料气占(1/3),循环气占(2/3)

35、F-T合成的Arge固定床反应器产生的油通过蒸馏得柴油的十六烷值约为(75),汽油的辛烷值为(35)。

36、F-T合成的液态油通过蒸馏分离可得到(汽油)和(柴油)。

37、目前工业生产甲醇都采用目前工业生产甲醇都采用(低压合成)法来合成,又分为(直接/ICI)、(间接/Lurgi)

38、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CO+H2→CH3OH)

39、F–T合成的铁催化剂主要有(沉淀铁催化剂)和(熔铁催化剂)。

40、F-T合成采用ZnO和ThO2催化剂,条件苛刻,但氧化性催化剂对(硫)不敏感。

40、F-T合成采用钴镍催化剂,稍提高反应温度则(甲烷)含量大增。

41、F–T合成的反应器类型有(固定床)、(气流床)和(浆态床)。

42、在SASOL-Ⅰ的工艺生产中,F-T合成的固定床反应器生成的(蜡)多,而气流床反应器生成的(汽油)多。

43、低压合成甲醇采用Cu-Zn-Al催化剂时,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30℃–280℃),适宜压力为(5–10Mpa)。

44、F-T合成的固定床反应器是管壳式,类似换热器,管内填装(催化剂)管间通入(冷却水),以便移走(热量)。

45、南非SASOL公司F-T合成浆态床反应器主要产品是(汽油)、(柴油)和(石蜡)。

46、合成甲醇反应器中,空速(大),接触时间(短),单程转化率(低),因此反应气体中含有未转化的H2和CO,必须(循环利用)。

47、合成甲醇主要反应类型有(冷激式)(管壳式)和(浆料床)。

48、燃烧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剂)、(着火源)。

49、灰熔点是煤灰的(软化、熔融)的温度。

50、原料煤中内水含量(越低),越有利于制备高浓度的水煤浆。

51、为了防止系统腐蚀,水煤浆的(PH值)控制在(7~9)。

52、合格的水煤浆应具备(高浓度)、(低粘度)、(稳定性较好)、(合适的PH值)、(易于用泵送)五个条件。

53、对于加压气化炉,成熟的加料方式有(料槽阀门)和(泥浆泵)。

54、间歇法制水煤气的六个阶段工作循环是(吹风)阶段、(水蒸气吹净)阶段、

(一次上吹)阶段、(下吹制气)阶段、(二次上吹制气)阶段、(空气吹净)阶段。

55、气化工艺中,当以固态排渣时,为了防止结渣可以提高气化剂中(水蒸汽)的含量。

56、发生炉由(炉体)、(加料装置)和(排灰装置)三部分构成。

57、固定床发生炉中,原料层可以分为五层:

(干燥)层、(干馏)层、(还原)层、(氧化)层和(灰渣)层。

58、气流床气化炉的排渣方式为(液态排渣)。

59、间歇气化法生产水煤气由(蓄热)阶段和(制气)阶段联合组成水煤气制造过程的工作循环。

60、理想水煤气的组成:

(CO占50%)、(H2占50%)(组成气体的体积百分数)。

61、德士古气化分(激冷)流程、(废锅)流程、(半废锅)流程。

62、影响化学产品产率和组成的主要因素是(炼焦温度)和(二次热解作用)。

63、在高温炼焦过程中,如果炉顶空间温度过高,则焦油的产率(减少)。

64、在改良ADA法脱硫工艺中,脱硫液的组成是由2.6蒽醌二磺酸钠和2.7蒽醌二磺酸钠、(碳酸钠)、(酒石酸钠)和(偏钒酸钠)所组成。

65、氨水吸收硫化氢的速率(高)于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

66、在采用管式炉加热富油脱苯工艺中,富油的预热温度约为(180℃),富油的预热温度越高,蒸汽耗量(越少),脱苯效率(越高)。

67、目前焦化粗苯精制的方法主要有(酸洗)精制法和(轻苯加氢)精制法。

68、煤气在集气管内是用(循环氨水)进行冷却的,煤气由(650~680)℃被冷却到(80~85)℃。

69、在洗油洗苯工艺中,洗油温度一般比煤气温度(高2~4℃)。

70、在莱托法加氢工艺中,首先要进行粗苯的(预分离)。

71、在洗油洗苯操作中,随着洗油分子量的增加,洗油的吸收能力将(降低)。

72、在粗苯催化精制工艺中,加氢脱硫过程主要是脱出粗苯中的(有机硫),其中莱托法催化加氢的反应温度为(600~630)℃。

73、粗苯精制的过程(初步精馏),(化学精馏)和(最终精馏)。

三、判断题

【 √ 】1、鲁奇三段低温干馏炉是气流内热式炉。

【 √ 】2、Toscoal低温干馏工艺是固体热载体干馏工艺。

【 ×】3、干馏过程需要供入氧气来提供热量。

【 × 】4、低温干馏工艺加热终温是900℃左右。

【 √ 】5、半焦强度低于高温焦炭。

【 √ 】6、提高膨胀压力可提高煤的黏结性。

【 √ 】7、在高炉冶炼中希望焦炭的反应性要小,反应后强度要高。

【 √ 】8、干法熄焦可回收焦炭显热。

【 √ 】9、高炉煤气主要可燃成分是CO。

【 √ 】10、焦炉加热系统废气排出和空气吸入靠鼓风机的作用。

【 ×】11、炭化室的墙砖可用黏土砖砌筑。

【 √ 】12、为保证炭化室焦炭同时成熟,燃烧室机、焦侧火道温度应相等。

【 × 】13、焦炉煤气燃烧火焰比高炉煤气长,高向加热均匀。

【 × 】14、焦炉炭化室由火道构成。

【 × 】15、煤加热到500℃,就能炼出优质冶金焦。

【 × 】16、炭化室机、焦侧一样宽。

【 × 】17、费托(F-T)合成法是由煤直接合成甲醇的工艺。

【 × 】18、SRC-Ⅰ工艺的主要产品是重油。

【 √ 】19、SASOL一厂的合成产物中的蜡经减压蒸馏可生产中蜡(370~500℃)和硬蜡(>500℃),可分别加氢精制。

【 √ 】20.、H-Coal法使用沸腾床三相反应器。

【 √ 】21、EDS工艺在流程中对循环油进行预加氢。

【 √ 】22、合成甲醇的单程转化率低,合成气需要循环。

【 × 】23、ICI法低压合成甲醇采用管壳式等温反应器。

【 × 】24、Lurgi法低压合成甲醇采用冷激式绝热反应器。

【 × 】25、F-T合成反应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400℃,否则易使催化剂烧结,过早失去活性。

【 √ 】26、SRC-Ⅱ工艺采用减压蒸馏分离重油和残渣,产品以油为主。

【 × 】27、F-T合成催化剂主要有钌、镍、铁和钴.其中只有钌被用于工业生产。

【 × 】28、SASOL一厂工艺的气流床反应器主要产物为柴油。

【 √ 】29、当F-T合成的合成气富含氢气时,有利于形成烷烃。

【 × 】30、F-T合成浆态床反应器结构复杂,投资费用高。

【 √ 】31、F-T合成气流床反应器由反应器和催化剂沉降室组成。

【√】32、以空气和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制得的发生炉煤气氮气含量高,煤气热值较低。

【 √ 】33、德士古气化法以水煤浆和氧气并流进料。

【 × 】34、灰团聚气化法其特点是排渣方式为团聚排渣,与固态排渣相比减少了灰渣带走的显热损失。

【 √ 】35、德士古(TEXACO)气化法是以水煤浆进料。

【 √ 】36、在气化工艺中,当以固态排渣时,为了防止结渣可采用提高气化剂中水蒸气的含量的方法。

【 × 】37、灰团聚气化法排渣方式均为液态排渣。

【 √ 】38、用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