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酚研究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347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4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粗酚研究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粗酚研究分析.docx

《粗酚研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粗酚研究分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粗酚研究分析.docx

粗酚研究分析

粗酚分析

 

 

————————————————————————————————作者:

————————————————————————————————日期: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粗酚的分析加工及应用

班级工分1311

姓名米列克·吾云别克

指导老师于平

完成日期2016.5.30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制

二〇一六年五月

 

粗酚的分析加工及应用

摘要

酚类是煤焦油中提取的主要化工产品之一,各个产品的组成和产率与配煤组成、配煤性质及炼焦操作的条件有关。

炼焦温度越高,酚类产率越低,期中低级酚减少,而高级酚增加,煤焦油中酚类波动较大,为1%~2.5%。

其中大部分是低沸点酚类(酚、甲酚、二甲酚),一般约占煤焦油中酚类总量的60%以上。

而且酚类物质会使油品的残炭量增加、味臭、变色、具有腐蚀性及燃烧情况不好等负面作用,因此它的存在对油品是一种有害物质,但将其从煤焦油中分离精制作为化工原料却是极有价值的。

以酚类为原料,可以生产许多种产品如:

塑料、粘结剂、杀虫剂、消毒剂、表面活性剂、鞣剂等。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酚类物质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因此,从煤焦油中提取酚是对煤焦油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所以本文以煤焦油为研究对象,采用酸碱法对其中所含酚类物质进行提取,对粗酚精制及酚类产品用途的介绍。

关键词:

粗酚;酚类产品;用途

 

TheProcessingandApplicationofCoalTarPhenol

ABSTRACT

phenolisoneofthemainchemicalproductsfromcoaltar,composition,eachproductcompositionandyieldofcoalblendingandcokingpropertiesandoperatingconditionsonthe.Thehigherthecokingtemperature,phenolyieldislow,intheperiodoflowerphenoldecreased,whileseniorphenolsincreased,coaltarphenolicfluctuations,1%~2.5%.Mostofthemarelowboilingphenols(phenol,cresol,xylenol,generallyabouttwo)accountedfortotalphenolsincoaltar60%.Butphenolswillmakethecarbonresidueoilincreases,foulsmell,discoloration,corrosion,badcombustionconditionsandothernegativeeffects,soitisakindofharmfulsubstancesintheoil,butfromthecoaltarrefiningaschemicalrawmaterialsisveryvaluable.Takingphenolasrawmaterial,canproducemanykindsofproductssuchas:

plastic,adhesive,insecticide,disinfectant,surfactant,tanningagen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dustry,thedemandforphenolsincreased.Therefore,theextractionofphenolfromcoaltarisoneoftheeffectivewaysfor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coaltar.Sointhispaper,takingcoaltarastheobjectofstudy,wereusedtoextractphenoliccompoundscontainingtheacid-basemethod,ontherefinedandcrudephenolphenolicproductsuseintroduction.

keyword:

coaltar;phenolphenolic;productsrefineduse

 

 

粗酚的分析及应用

1.前言

炼焦副产的煤焦油中有上万种化合物,已确定的有500种左右,工业上能分离出的有30~50种。

煤焦油产品主要应用在化工、医药、染料、农药和炭素等行业。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世界原油需求的节节攀升,煤焦油加工工艺和技术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关注,扩建、新建的煤焦油加工企业不断增加,煤焦油加工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

酚类物质在煤焦油产品中对油品来说是一种有害物质,因为它能使残炭量增加、味臭、变色、具有腐蚀性及燃烧情况不好,但将它提出作为化工原料却是极有价值的,以酚类为基础,可以生产许多种产品:

如塑料、粘结剂、杀虫剂、消毒剂、表面活性剂、鞣剂及其它产品,同时可以提高燃料油产品的质量。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酚类物质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

故从煤焦油中提取酚类物质是对煤焦油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此外,将提取酚类物质后的煤焦油再进行加氢,可以减少H2的消耗量,即减少过程中C02的排放量,有利于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环境效益显著,从而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本文主要介绍了酚类化合物的分析、应用。

2.酚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分布

煤焦油中所含酚类的组成相当复杂,根据沸点不同,可将其分为低级酚和高级酚。

低级酚系指苯酚、甲酚、二甲酚,高级酚系指三甲酚、乙基酚、丙基酚、丁基酚、苯二酚、萘酚、菲酚及蒽酚等。

高级酚含量低,组成复杂,很难提取分离。

也可按能否与水共沸并和水蒸气一起挥发而分为挥发酚和不挥发酚。

苯酚、甲酚和二甲酚均属挥发酚,二元酚和多元酚属不挥发酚。

煤焦油酚类化合物与水部分互溶,其在煤焦油和氨水之间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冷凝的工艺条件和氨水生成量。

一般约有13%~37%转入氨水中,其余转入煤焦油中。

低沸点酚较易溶于水,所以从氨水中提取的酚类化合物低沸点酚占80%以上。

粗酚在煤焦油各馏分中的分布情况见表1。

酚类各组分在煤焦油及其馏分中的分布情况见表2。

由表中数据可见,酚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酚油、萘油和洗油馏分中。

酚油馏分主要含有苯酚和甲酚,萘油馏分主要含有甲酚和二甲酚,洗油馏分中高沸点酚占一半以上,蒽油中主要是高沸点酚。

在洗油馏分中虽然主要含有高级酚,提取的价值较小,但为了得到优质洗油,防止在洗苯时因酚类含量高而造成洗油乳化和使洗油变质,也必须将洗油中的酚类提取吹来。

所以酚、萘、洗三种馏分均需进行碱洗以提取分类产品。

显然,对于两混或三混馏分也必须进行碱洗。

 

表1粗酚分布情况

轻油/%

酚油/%

萘油/%

洗油/%

蒽油/%

合计/%

0.8

40.2

33.2

15.6

10.2

100

表2酚类各组分在煤焦油及其馏分中的分布情况

名称

酚/%

邻甲酚/%

间甲酚/%

对甲酚/%

二甲酚/%

高级酚/%

煤焦油

12.37

13.5

8.53

8.6

16.62

40.38

轻油馏分

76.4

17.6

3.6

2.4

酚油馏分

44

15

20

10

11

萘油馏分

5.5

13.2

24.8

17.5

26

13

洗油馏分

4

6.8

9

5.2

21

54

蒽油馏分

10

90

3.粗酚分析

3.1性质、外观

为黑褐色粘稠液体,有毒、有害、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3.2技术要求

项目指标见情况见表3

表3指标

项目

指标

酚及同系物含量%

70

馏程

210℃前

50

230℃前

68

中性油含量%

2.5

吡啶碱

2.2

PH值

5-6

灼烧残渣含量%

0.4

水分%

10

 

3.3水分的测定

取一定量的粗酚试样,注射进水分测定仪。

若仪器设定为自动输出结果,则直接从仪器上记录最终分析结果。

报告水分含量,精确至0.01%,取重复测定两次的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3.4PH值的测定

取均匀试样10ml,加入20ml蒸馏水,搅拌,静置分层后,用精密ph试纸测定水溶液对试纸的反应,来读取PH值。

PH值应为5-6

 

3.5馏程的测定

在规定条件下,蒸馏100ml试样,观察温度计读数和馏出也的体积,并根据所得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被测样品的馏程。

[1]

仪器设备:

蒸馏瓶:

硬质玻璃烧制成,容积200ml。

下异颈量筒:

容积100ml。

空气冷凝管:

壁厚1.0~1.5mm。

记录大气压和室温,点火蒸馏。

初馏点在150℃以下的试样,从加热到初馏点的时间为5~10min;初馏点在150℃以上的试样为10~15min。

整个蒸馏过程流速应保持在每分钟4~5ml。

读计210℃和230℃补正后实际观测温度的馏出量。

 

3.6酚类产品中性油的测定方法

从试样的碱性水溶液中蒸馏得到中性油。

中性油用二甲苯收集,测量所收集中性油增加的体积,即为中性油含量。

在干净的接收器中,加入蒸馏水于下球到刻度0.5ml刻度处,然后用移液管加入3ml二甲苯,注意勿使二甲苯滴于上球壁,静置待用,安装仪器前读数。

精确量取均匀试样100ml倒入1000ml的蒸馏瓶中,并使量筒中的样品尽量流下,用同一量筒加入170ml氢氧化钠溶液,并同时摇动瓶子,接着用此量筒加入100ml蒸馏水,进行分析时,加85ml氢氧化钠溶液,再加185ml蒸馏水,充分摇匀,为了防止爆沸,加入书片碎瓷片。

 

4.酚类化合物的提取

4.1提取酚类化合物的工艺原理

(1)碱洗脱酚:

提取酚类化合物即馏分洗涤过程,当馏分以10%~15%含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时,酚类即与碱起中和反应,所生产的酚钠溶于碱液中,由于密度略大而与油分离,其反应如下:

C6H5OH+NaOH→C6H5ONa+H2O

C6H4CH3OH+NaOH→C6H4CH3ONa+H2O

当馏分中同时存在盐基和酚时,则盐基与酚生成分子化合物,对碱洗不利,其反应式如酸洗脱吡啶工艺原理所述。

理论上每1kg粗酚需要100%NaOH0.4kg,实际上生产中性酚钠只需0.36kg。

碱洗过程中得到的中性酚钠,游离碱小于1.5%,含酚20%~25%。

(2)中性酚钠的分解:

中性酚钠经过蒸吹除油后,用酸性物中和分解。

采用的酸性物有硫酸和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可利用高炉煤气(含CO为26%,CO2为13%)、焦炉烟道废气(含CO2为10%~17%)或石灰窑气(含CO2为30%)。

1)硫酸分解法:

用质量分数为60%~75%的硫酸分解中性酚钠的反应为:

2C6H5ONa+H2SO4→2C5H5OH+Na2SO4

2C6H4CH3ONa+H2SO4→2C6H4CH3OH+Na2SO4

每1kg粗酚需要100%H2SO40.6kg。

该法产生的硫酸钠废液,既污染水体又损失酚。

2)二氧化碳分解法:

用二氧化碳分解中性酚钠的反应为: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2C6H5ONa+CO2+H20→2C6H5OH+Na2CO3

生成的NaHCO3溶液加热到95℃,则全部转化为Na2CO3。

2NaHCO3→Na2CO3+CO2+H2O

将Na2CO3用石灰乳苛化后得到氢氧化钠。

Na2CO3+CaO+H2O→CaCO3+2NaOH

经分离除去CaCO3渣可收回NaOH溶液,再用于脱酚,从而形成氢氧化钠的闭路循环。

NaOH回收率约为75%。

4.2工艺流程

如上所述,为从馏分中回收酚类化合物,可采用碱洗的方法。

但在所处理的馏分中还含有吡啶碱类物质,从中回收碱类物质的有效方法是采用硫酸洗涤。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常将碱洗脱酚与硫酸洗涤脱除吡啶碱类物质串联起来。

特别是碱性的吡啶与酸性的酚可形成缔合物,若将碱洗与酸洗串联起来,对酚类和吡啶碱类的脱除回收均有好处。

本装置是我公司的洗涤分解部分,是使用10%NaOH脱去从焦油蒸馏装置来的酚油(ACO)和萘油(AMO)中所含有的酚类的一种装置。

本装置分为从酚油中脱酚的酚油抽提系统,从萘油中脱酚萘油抽提系统及洗净除去两系统酚盐(RPL)中的中性油,用轻油(ALO)洗净。

本装置由酚油抽提塔、1#萘油抽提塔、2#萘油抽提塔、轻洗塔、NaOH预热器、NaOH加热器、脱酚轻油冷却器、泵类、槽类、配管等构成。

(1)装置流程说明:

1)萘油抽提系统:

萘油的脱酚是由逆流接触的1#萘油抽提塔和经喷射混合器混合的2#萘油抽提塔两部分组成。

1#萘油抽提塔内设有上下分布器,2#萘油抽提塔分为上段下段两部,萘油经过1#萘油抽提塔,抽到2#萘油抽提塔下段,再抽到2#萘油抽提塔上段、三部分的脱酚后成为脱酚萘油(BMO)。

作为抽提剂的10%NaOH溶液其流向与萘油流向相反,经过逆流接触,产生酚盐(RPL)。

2)酚油抽提系统:

酚油抽提装置是在抽提塔的上部分布器装入NaOH,在下部分布器装入酚油的抽提装置,两种介质在塔内逆流接触而抽提出酚油中的酚类。

3)轻油(ALO)洗净系统:

轻洗塔是逆流抽提塔,内设有上下分布器,使轻油(ALO)与酚盐(RPL)逆流接触,同时除去伴随在酚盐中的中性油和轻油中酚的装置。

4)中性酚钠蒸吹系统:

酚钠盐分解前,必须吹除其中的中性油类,使其成为净酚钠,确保分解后的粗酚中性油合格。

5)硫酸分解系统:

酚盐分解采用硫酸法连续分解工艺流程,净酚钠由净酚盐泵抽送到分解混合器,在此与硫酸混合,混合物经冷却器后依次经过两台酸性分离器,分离出的硫酸钠废水送至废水处理装置,分离出的粗酚经槽、泵送至焦油槽区粗酚槽。

(2)装置工艺流程:

1)萘油抽提系统萘油(AMO)流程:

①1#萘油抽提塔(K-6302)

AMO从AMO槽(T-6707A、B)抽出经过91N泵(P-6707A、B)升压后,用流量指示调节计(FIC-6308)按要求调节流量,装入到1#萘油抽提塔(K-6302)的下部分布器。

装入1#萘油抽提塔上部分布器的是来自2#萘油抽提塔及酚油抽提塔的RPL,在塔内两液体逆流接触,使AMO一次脱酚。

从1#萘油抽提塔上部的脱酚萘油(BMO)通过BMO循环泵(P-6306AB)抽出,抽提量根据1#萘油抽提塔上部的液面指示计(LICA-6308)调节。

保持液位在规定范围内。

②2#萘油抽提塔(K-6303)

2#萘油抽提塔是全塔分成上下两段,每段各有一个抽提塔及RPL接受槽。

从1#萘油抽提塔来的BMO经BMO循环泵(P-6303AB)升压,经过流量调节计(FIC-6304)装入喷射混合器(X-6302)。

喷射混合器在构造上必须保持一定流量的BMO,因此从1#萘油抽提塔来的BMO加上从2#萘油抽提塔上段的部分BMO使之循环。

通过喷射混合器的BMO流量用流量调节计(FIC-6304)设定为5~7m3/h。

BMO在喷射混合器和从上段接受槽供给的RPL两种介质混合后一起进入K-6303的下段,依靠比重差两种介质分离,BMO在上层,RPL在下层。

BMO由抽提塔液面调节计(LICA-6305)调节抽出流量,经BMO循环泵(P-6306BC)升压后经过喷射混合器(X-6301),装入2#萘油抽提塔上段,

喷射混合器X-6301与X-6302的流量大致相等,为5~7m3/h,BMO在喷射混合器(X-6301)内和10%NaOH溶液混合后,一起进入抽提塔上段。

在抽提塔上段依靠比重差两种介质分离,BMO在上层,从上部溢流出来的脱酚萘油(BMO)利用其压头流入BMO中间槽(T-6306)。

③BMO中间槽(T-6306)

从2#萘油抽提塔的上部抽提塔溢流出来的BMO连续流入BMO中间槽。

流入BMO中间槽的BMO用液面调节计(LV-6306)调节流量,保持槽内一定液面,用脱酚萘油输送泵(P-6305AB)连续抽送到槽区的BMO槽(T-6708AB)。

2)AMO抽提系统的10%NaOH溶液的流程:

10%NaOH溶液是从焦油槽区NaOH槽(T-6715AB)。

通过NaOH供给泵(P-6715AB)分别供给AMO抽提系统和ACO抽提系统。

供给AMO抽提系统的10%NaOH的溶液其流向与AMO逆向,其流程为:

2#萘油抽提塔上段→2#萘油抽提塔下段→1#萘油抽提塔。

①2#萘油抽提塔

10%NaOH溶液用流量调节计(FIC-6307)对应AMO的处理量及含酚量进行流量调节。

首先在NaOH预热器(E-6302)与从1#萘油抽提塔出来的RPL换热再经NaOH加热器(E-6301)升温,装入到喷射混合器(X-6301)。

加热器出口温度由调节计(TV-6301)设定在70~80℃。

从喷射混合器(X-6301)进入抽提塔上段的NaOH溶液(其中一部分与酚类反应生成RPL)依靠比重差进行分离,RPL分离在下层。

为了维持抽提塔内BMO和RPL一定的界面,经界面调节计(X-6304C)靠自流入RPL接受槽。

从上段RPL接受槽来的RPL用液面调节计(LV-6303)保持接受槽一定液面用RPL抽出泵(P-6303AB)连续抽出经过喷射混合器(X-6302)装入到抽提塔下段,在下段抽提塔里RPL的流向也完全相同,即在抽提塔里分离在下层的RPL经界面调节器(X-6304B)靠压头流入下段接受槽,再用液面调节计(LV-6302)保持接受槽一定液面调节流量,用RPL抽出泵(P-6303CD)将碱性酚盐连续抽出,与酚油抽提塔抽出的碱性酚盐汇合送到1#萘油抽提塔的上部。

②1#萘油抽提塔

装入1#萘油抽提塔上部分布器的碱性RPL在抽提塔内靠重力下降,与从塔下部分布器装入的AMO逆流接触后分离在下层。

RPL经界面调节器(X-6304A)靠压头自流入RPL接受槽,流入接受槽的中性RPL用液面调节计(LV-6307)调节流量保持接受槽一定液面,用RPL抽出泵(P-6303EF)抽出,在NaOH预热器内所装入的10%NaOH溶液进行热交换后,装入轻洗塔(K-6301)。

3)ACO抽提系统

①从焦油装置来的ACO装入ACO槽(T-6705AB),经ACO输送泵(P-6705AB)抽出,通过ACO装入流量调节计(FIC-6305)调节流量,装入到酚油抽提塔(K-6304)的下部分布器。

ACO在塔内和从塔上部分布器装入的10%NaOH溶液逆流接触除去酚类后成为BCO,BCO从上部溢流口靠压头流入装置内槽区的BCO槽(T-6706AB)。

②10%NaOH溶液在NaOH供给泵(P-6715AB)的出口侧与去AMO抽提系统NaOH分成两路,用NaOH装入流量调节计(FIC-6302)调节流量,以平衡ACO的处理量及含酚量,装入酚油抽提塔上部分布器。

NaOH在塔内下降过程中与ACO逆流接触生成的碱性酚盐(RPL)到达塔的下部,为了保持塔内BCO与RPL一定的界面,RPL经由界面调节器(X-6304D)靠压头自流入接受槽,流入接受槽的碱性酚盐再用液面调节计(LV-6301)调节流量保持接受槽一定液面,抽出泵(P-6303GH)抽出与萘油抽提塔抽出的碱性酚盐一起装入到1#萘油抽提塔上部分离器。

4)轻油洗净系统

①从ALO槽(T-6703)出来用ALO供给泵(P-6703AB)升压后,经流量计(FI-6309)平衡从焦油蒸馏装置的馏出量装入到轻洗塔K-6301的下部分布器。

从塔上部分布器装入的是从1#萘油抽提塔来的中性酚盐在塔内与ALO逆流接触,ALO就成为脱酚轻油(BLO)。

为了提高出去中性酚盐中的中性油分的效果,在轻洗塔内增加BLO和RP的接触量,进行BLO的循环,塔上部的BLO用循环泵(P-6301AB)抽出,经由BLO冷却器(E-6303)循环进入轻油塔下部,流量范围在5~7m3/h,平衡装入的槽区来的ALO后,增加的BLO的用塔上部液面调节计(LV-6310)调节排出量保持一定液面,送到焦油装置槽区的BLO槽(T-6304)。

②从1#萘油抽提塔来的中性酚盐进入塔上部分布器,与ALO逆流接触,到达塔下部,其间RPL中所含有的中性油分被ALO洗净除去。

为了保持塔内BLO和RPL一定的界面,RPL经界面调节器(X-6304E)靠压头自流入中性酚盐中间槽(T-6308)、RPL中间槽的中性酚盐用液面调节计(LV-6309)调节流量保持中间槽一定液面,用RPL移动泵(P-6302AB)连续输送到酚盐分解装置。

5)中性酚钠蒸吹

中性酚钠槽(T-7101AB)中的中性酚钠由酚钠蒸吹泵(P-7101AB)送入酚钠换热(E-7101),与蒸吹塔排出的气体换热,然后进入酚盐蒸吹釜,吹出水和油的净酚钠经冷却器(E-7102)冷却后,流入净酚钠槽(T-7102)。

净酚钠槽内通入压缩空气。

蒸吹塔顶部气体在酚钠换热器(E-7101)与中性酚钠换热,再用循环水冷却到50℃,然后进入蒸吹油水分离器,分离水流入硫酸钠槽或稀碱槽,中性油流入焦油槽区脱酚酚油槽。

ST-7101蒸吹釜用间接蒸汽进行加热,并且吹入直接蒸汽。

6)酚盐分解

净酚钠槽(T-7102)的净酚盐由净酚盐泵(P-7102AB)送入静态混合器和浓硫酸混合。

浓硫酸由硫酸泵(P-7108A/B)从浓硫酸槽(T7108A/B)抽出送入静态混合器,两种介质混合后进入酚钠分解换热器(E-7104),然后进入酸性分离器(K-7102AB)进行分离,分离器K-7102A上部的粗酚与K-7102B上部的粗酚混合后自流至粗酚槽(T-7104),K-7102A底部未完全分离的粗酚及硫酸钠自流至K-7102B再次进行分离,K-7102B底部硫酸钠自流至硫酸钠槽(T-7103)经硫酸泵(P-7103A/B)送至废水处理工序。

分离器内粗酚与硫酸钠根据密度差进行分离,粗酚送至酚精制工序。

5.粗酚的精制

5.1工艺流程

酚蒸馏装置分为酚蒸馏、槽区和装桶区两部分。

酚蒸馏采用连续与间歇相结合的减压蒸馏工艺。

(1)粗酚连续脱水工艺:

从酚盐分解装置来的含水粗酚送入粗酚原料槽(T-8201A~C),在此用脱水塔装料泵(P-8201A/B)送至脱水塔预热器(E-8201),由0.4MPa的低压蒸汽加热至55℃后入脱水塔(K-8201)进行减压蒸馏。

脱水塔重沸器(E-8203)由导热油加热,为脱水塔提供热源。

塔顶逸出的水蒸汽在脱水塔冷凝冷却器(E-8202)内,由循环水冷却至40℃后入脱水塔回流槽(T-8202),一部分作为回流自流入脱水塔顶,另一部分在回流槽内经隔板满流,由脱水塔密封罐(S-8211)转为常压后自流入槽区酚水槽(T-8214),在此用酚水输送泵(P-8212)送至水处理系统。

塔底脱水粗酚用BR塔装料泵(P-8202A/B)抽出,送至BR塔(K-8202)。

脱水系统的真空排气由脱水塔回流槽(2T-8202)抽入№1真空冷凝器(2E-8204),再经№1真空捕集器(S-8201)、№1真空槽(T-8208)接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