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9128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同步练习含答案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共体。

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

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于1961年8月要求加入欧共体。

但法国总统戴高乐运用否决权拒绝了英国的申请。

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

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1973年1月,欧共体接纳了英国。

材料二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

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

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

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材料三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QQ群”,美国是群主。

随着美国特朋普总统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

——以上材料均据新华网、央广新闻等网站资料整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对加入欧共体持何种态度?

概括英国最终被欧共体接纳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该“QQ群”是否有“散群”的危险?

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

(1)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

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

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3)有;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题干“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英国拒绝加入欧共体,而自1961年开始英国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

依据题干“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

面对严峻的现实,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

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依据题干“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

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

依据题干“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

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3)依据题干“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

”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该“QQ群”有“散群”的危险,理由是:

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英国“脱欧”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关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

“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20世纪50年代欧洲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欧盟的成立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1972年,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

“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3)材料三中,此时的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怎样的经济地位?

材料三表明日本、欧共体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4)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日本、西欧的经济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

(1)原因:

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目的:

提高国际地位。

影响:

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特点:

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原因:

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提供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

(3)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美国、欧共体、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西欧、日本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欧洲发展的原因有:

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国际地位。

欧盟的成立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根据材料二的“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统计图”可以概括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70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提供大量军需订单,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

(3)依据材料三的“1972年,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依据材料三的“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

‘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可知材料三表明美国、欧共体、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结合材料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日本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3.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这组图片展现的是美国哪一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

(2)以上图片反映出的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我国的经济建设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新经济时代

(2)信息化

(3)发展高科技,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鼓励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和科技的引进,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图片信息“硅谷、计算机、互联网”可知,这些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二战后,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战后的头号强国,图片展现的是美国新经济时代发展的情况。

(2)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和以前有很大不同。

因此,人们认为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材料图片反映的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

(3)开放性题目,发展高科技,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鼓励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和科技的引进等。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初期,有人站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目废墟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二十多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

可是,西欧国家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世界历史》

材料二 1950-1975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

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和日本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3)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变化中,你觉得中国应借鉴哪些经验?

【答案】

(1)美国的援助和扶持;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采用最新科学技术。

(2)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日本、西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3)重视科技和教育;实行对外开放,要善于抓住机遇,注重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等。

(答出意思相近的两点即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是:

美国的援助;政府制定了适当的发展经济的措施;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是:

美国的扶持;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朝鲜战争期间,美军的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

所以西欧国家和日本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美国的援助和扶持;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采用最新科学技术。

(2)根据材料二内容“1950-1975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

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日本、西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

重视科技和教育;实行对外开放,要善于抓住机遇,注重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等。

5.探究问题。

材料一:

德国政府出面鼓励“技术接收”,从1886年到1890年四年间,德国六家大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

在国家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数量远远超出私人投资占优势的英国公司所能运用的资金,使它们能够尽可能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好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政府在推动科技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实行“加工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加以改造,加造本国工业的发展。

1980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并对科技政策作了相应的改变。

对先进的技术不仅仅只是“模仿和追随”,而是要“首创和领先”。

1983年,日本已拥有商用机器人11万名,被誉为“机器人王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科技发展有什么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科技政策对日本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

(1)措施:

鼓励购买技术(专利);支持银行向公司提供科研资金;支持科研成果的转化。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变化:

政策由“加工贸易立国”到“科学技术立国”;从引进技术成果到进行科技创新。

影响:

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推动了日本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德国政府出面鼓励“技术接收”和“在国家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数量远远超出私人投资占优势的英国公司所能运用的资金”的信息可知,德国政府在推动科技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是鼓励购买技术(专利);支持银行向公司提供科研资金;支持科研成果的转化。

(2)根据材料二1983年,日本已拥有商用机器人11万名,被誉为“机器人王国”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科技发展的变化是政策由“加工贸易立国”到“科学技术立国”;从引进技术成果到进行科技创新;影响是:

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推动了日本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法德关系经历了一场关于“德国统一”的重大考验。

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西徳(即联邦德国)政府决心吞并东徳(即民主德国)以便实现德国统一。

法国十分警惕东西两徳统一产生的后果。

德国统一将打破法德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欧共体内部保持的力量平衡,德国在欧洲的“中心地位”凸显,法国在欧洲和国际的地位势必相对下降。

同时,德国一旦统一,将成为一个享有完整主权的国家,二战四大战胜国对德国和柏林享有的特别权利和负有的特殊责任将彻底结束,“雅尔塔格局”将走向瓦解。

材料二令法国和其他西方盟国吃惊的是,西德吞并东德是迫不及待和早有预谋的,并且得到了苏联的默认。

法国看到,阻止德国统一的外部因素不复存在,于是为德国统一设置两道门槛:

第一是德国必须承担尊重欧洲现有边界的义务,特别是奥德一尼斯河线应当作为德国东部边界永远确定下来;第二是德国应当以明确的方式履行加速欧洲一体化的义务。

后面的事实表明,德国都以明确的行动接受了这两个条件。

1990年9月,德国和其他有关国家在莫斯科正式签署《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德国实现统一。

1991年12月,建立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签署,确立了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计划,欧洲单一货币

——欧元由此诞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沈孝泉《法德联手有效制止德国军国主义复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对德国统一“高度警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德国能够实现统一的外部因素。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各方博弈的基础上,德国实现统一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答案】

(1)德国统一,德国在欧洲的“中心地位”凸显,法国在欧洲和国际的地位势必相对下降;德国统一,二战四大战胜国对德国和柏林享有的特别权利和负有的特殊责任将彻底结束,“雅尔塔格局”将走向瓦解。

(2)外部因素:

西德吞并东德得到了苏联的默认;影响:

加速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法德关系经历了一场关于‘德国统一’的重大考验。

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西徳(即联邦德国)政府决心吞并东徳(即民主德国)以便实现德国统一。

法国十分警惕东西两徳统一产生的后果。

德国统一将打破法德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欧共体内部保持的力量平衡,德国在欧洲的‘中心地位’凸显,法国在欧洲和国际的地位势必相对下降。

同时,德国一旦统一,将成为一个享有完整主杈的国家,二战四大战胜国对德国和柏林享有的特别权利和负有的特殊责任将彻底结束,‘雅尔塔格局’将走向瓦解”可知,法国对德国统一“高度警惕”的原因是,德国统一,德国在欧洲的“中心地位”凸显,法国在欧洲和国际的地位势必相对下降;德国统一,二战四大战胜国对德国和柏林享有的特别权利和负有的特殊责任将彻底结束,“雅尔塔格局”将走向瓦解。

(2)由“令法国和其他西方盟国吃惊的是,西德吞并东德是迫不及待和早有预谋的,并且得到了苏联的默认”可以看出,德国能够实现统一的外部因素是西德吞并东德得到了苏联的默认。

由“法国看到,阻止德国统一的外部因素不复存在,于是为德国统一设置两道门槛:

第一是德国必须承担尊重欧洲现有边界的义务,特别是奥德一尼斯河线应当作为德国东部边界永远确定下来;第二是德国应当以明确的方式履行加速欧洲一体化的义务。

后面的事实表明,德国都以明确的行动接受了这两个条件。

1990年9月,德国和其他有关国家在莫斯科正式签署《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德国实现统一。

1991年12月,建立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签署,确立了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计划,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由此诞生。

”可以看出,在各方博弈的基础上,德国实现统一加速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材料三: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点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请回答:

(1)二战后,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1967年欧洲成立的“高一级的整体”是欧洲共同体,它是由哪三个组织合并而成的?

(3)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欧洲“高一级的整体”是什么?

它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

(1)解决历史矛盾,整合各国力量,提升西欧国际地位。

(2)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欧盟;《欧洲联盟条约》生效

【解析】

【详解】

(1)依据课本所学,因为欧洲国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受严重破坏。

为了缓和欧洲国家的历史矛盾,恢复发展经济,提高国家地位,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维护自身安全,欧洲一些国家走向联合。

(2)依据课本所学,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向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这3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3)依据课本所学,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199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2个欧洲共同体国家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该条约生效,标志着欧洲联盟成立。

【点睛】

(1)问二战后欧洲联合的目的是解题的关键,围绕着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地位等方面回答;

(2)问“1967年”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1967年在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个组织基础上成立欧共体;(3)问“20世纪90年代”是解题的关键,可知是1993年成立的欧盟,成立的标志着《欧洲联盟条约》生效。

8.阅读下列材料: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咨文中声称: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的企图。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1)宣读这篇咨文的美国总统是谁?

这一政策被人们称为什么?

(2)这篇咨文的实质是什么?

(3)这项政策的出台对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答案】

(1)杜鲁门;杜鲁门主义。

(2)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

(3)冷战开始。

(4)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材料“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的企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篇咨文的美国总统是杜鲁门,这一政策被人们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的开始。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和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社会女性就业情况仍然相当严峻。

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

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

有些用人单位对男性的偏向十分明显。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基于此种现象,国际上和我国颁布哪些法律保障妇女权益?

【答案】就业性别歧视现象。

受历史、文化传统、男尊女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我国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

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

”可知,材料反映了就业性别歧视现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历史、文化传统、男尊女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基于此种现象,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我国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

材料二1992年克林顿上台后,适应世界新形势,调整经济政策。

其主要措施是:

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科研机构;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积极推进多边经济合作,并谋求在其中的霸权地位。

——以上材料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l)依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处于什么地位?

(2)材料二克林顿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3)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要真正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飞跃,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请问克林顿时期调整经济的措施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l)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或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2)最重要的是重视教育科研,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特点:

重视高科技的开发和应用,经济高速增长。

(3)重视教育和科研,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重视对外贸易,以出口带动经济发展。

重视多边国际经济合作等等(任答2点)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储备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据首位,,成为经济超级大国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2)依据材料二“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科研机构;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可见材料二克林顿发展经济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重视教育科研,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重视高科技的开发和应用,经济高速增长。

(3)据材料二“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科研机构”“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得出要重视教育和科研,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据材料二“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得出重视对外贸易,以出口带动经济发展;据材料二“积极推进多边经济合作”得出重视多边国际经济合作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