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9723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x

高中语文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2019-2020年高中语文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第一课时)精品教案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说课

课文的标题指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这“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

“虚和实”,指中国艺术中表现空间上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实际上,课文重点论述的是:

中国绘画、戏曲艺术空间表现方面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这篇课文难度较大,学生在阅读中,不可能完全读懂,总有相当部分似懂非懂、半懂不懂。

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例子。

在学习中,为了把握课文内容,首先要理清全文的思路。

第1至6段,主要是提出文章的观点,即:

“全”和“粹”、“虚”和“实”辩证地统一、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

第7至12段,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空间表现方法: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第13段至结尾,主要说明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虚灵的空间。

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可以说,全文论述从抽象到具体,层层深入,最终使读者信服作者的观点。

其次有必要把课文中所引的文言文弄懂,这样有助于把握课文内容。

这些引文,包含了作者倾向和观点。

课文的不少内容,都是对这些引文的解释、发挥和分析。

弄懂了这些引文,就要进一步领悟课文中的材料与观点的关系。

例如,课文阐述中国戏曲也是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时,先加以分析:

“中国舞台动作在两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的基本风格,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练而又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接着举“趟马”这个动作,说明“我们的舞台动作,确是能通过高度的艺术真实,表现出生活的真实的”。

又如,课文在论述笪重光那一段话时,也是先略加分析,然后以川剧《刁窗》《秋江》和齐白石的画为例加以证明。

阅读课文时,把观点和材料搞清楚了,有助于把握全文的精髓,对全文内容的融会贯通。

还要做到触类旁通,用课文观点阐明其他问题。

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观赏经验和阅读经验来理解课文。

可以说,学生大都听过戏,看过画,看过书法作品,参观过建筑,欣赏过音乐、诗歌朗诵,所有这一切,都应该与理解课文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1.把握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2.领悟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

3.通过扩展,深化对文章内容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材料与观点的关系

●教学难点

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特别是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实现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与同学之间的对话。

●教学用具

古典乐曲《渔舟唱晚》,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苏园六纪》中的有关剪辑,马远名画《寒江独钓图》,褚遂良摹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序》作品。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课间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毕,上课)刚才我们听的是有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简单地说,这首曲子是由声音的高低、快慢构成的。

那大者,金鼓齐鸣,众乐齐奏,势若排山倒海,动地惊天。

小到一两声笛鸣,犹如林间细雀低低絮语,或是弦乐轻轻弹奏,似微风吹拂,牵起丝丝涟漪。

甚而至于有时音响全无,成为空白,给人以无限遐想。

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就是这声音的高低伏起,时断时续,使音乐变化无穷,气象万千。

从美学的角度上说,这就是音乐中的虚实相生的绝妙效果。

二、整体初读,感悟课文

1.提出三个问题供在通读课文时思考。

(1)本文主要阐述什么问题?

(2)虚与实之间的关系可以作怎样的概括?

(3)本文分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明确:

课文的标题指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这“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

“虚和实”,指中国艺术中表现空间上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实际上,课文重点论述的是:

中国绘画、戏曲艺术空间表现方面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与实之间的关系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

“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

或“实中存虚、以虚带实、化虚为实、虚实映带”

理清全文的思路。

第1至6段,主要是提出文章的观点,即:

“全”和“粹”、“虚”和“实”辩证地统一、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

第7至12段,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空间表现方法: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第13段至结尾,主要说明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虚灵的空间。

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可以说,全文论述从抽象到具体,层层深入,最终使读者信服作者的观点。

2.说说下列引文的含义,并说明它们在阐释课文观点方面的作用。

(1)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明确:

不是既全面丰富地表现生活,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就不能称之为美。

所阐释的观点是:

“全”“粹”结合才能形成艺术美。

(2)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明确:

去粗存精。

所阐释的观点是:

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才有“虚”。

(3)钱塘洪昉思,久于新城之门矣。

与余友。

一日,在司寇(渔洋)宅论诗,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

“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

”司寇哂之曰:

“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是雕塑绘画者耳!

”余曰:

“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

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

明确:

浙江杭州人洪昉思很久以来就在山东桓台人王渔洋门下。

同我是朋友。

有一天,洪昉思与刑部尚书王渔洋一起议论诗,他痛恨当时流行的诗歌没有章法,说:

“诗好像龙,头、尾,身上的鳞片,颈上的长毛,一个不具备,就不是龙。

”刑部尚书笑他说:

“诗好像神龙,见头不见尾,或者在云雾中露一个爪子一个鳞片而已,怎么会露出全体?

那是雕塑绘画!

”我说:

“神龙屈伸变化,固然没有固定的身体,恍惚望见它的只是它的一鳞一爪,而龙的头尾完整,所以好像都在。

假如拘泥于所看到的,以为龙的全体都在这里,那么雕塑绘画者反而有话说了!

”所阐释的观点是:

就诗歌说,写出来的精粹的诗是从丰富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就是精粹从全体中来。

但就诗的本身说,又要求完整。

要写一鳞一爪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且能给人以完整的龙的感觉,这就要求作者的心目中先有一条完整的龙在。

这段文字,指出了对诗歌艺术性的三种看法。

一是洪昉思要求完整,画龙,要把整条龙画出来,连它的首尾鳞爪都不能忽略。

王士稹则认为,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只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只要把最精粹的部分画出来就行了。

赵执信则认为,完整和精粹两者是不可分的,要在全体中求精粹,离开了完整就谈不上精粹。

他们的根本分歧点就在于如何理解和处理完整(即课文所谓“全”)与精粹(即课文所谓“粹”)的辩证关系。

洪昉思强调“全”,王士稹强调“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赵执信能够不失偏颇,兼顾“全”“粹”,正好体现了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4)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

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

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明确:

虚空本来就难以画出来,实在的景物清晰,那么虚空的景显露出来了。

精神、神气很难画出来,实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产生了。

虚和实位置相反,画的景物不和谐,有画的地方大多属于多余的累赘。

虚和实互相作用、生发,没有画的地方也能构成奇妙的境界。

所阐释的观点是: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方法。

三、课文感悟

教师举出一些艺术上的实例,学生分析何者为虚,何者为实。

虚与实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1.作家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对对象本身时而采取正面描写,在形似的基础上传神地写出事物的形象特征;时而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藏头露尾、若隐若现地描绘出那些难以描绘的、富于动态变化的对象特征。

明确:

这两种写法,前者称之为“实写”,后者称之为“虚写”。

这两者手法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以实为体,以虚为用。

2.古人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明确:

草木、烟霞为实,春之精神与山之精神为虚。

虚与实之间是互相依存的。

对立存在,因相辅相成而统一。

3.我最近在火车站,看到一幅雕塑,是两只相握的手,其余别无他物,试分析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示例:

相握的手为实。

让人联想的东西很多,这是两个怎样的人,是萍水相逢,还是他乡遇故知,性别、年龄、肤色、国籍等正是因为其构图的虚,才把全部内容都涵盖进去。

其次还有表现的主题,握手是两人之间的友谊,还是表示两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些都可任人想像。

4.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四句皆实,而过访不遇之情跌宕变化,请挖掘其“虚”。

示例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而且从中还可以引申出某种哲理性的意蕴:

人们在探寻真理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近处,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或得到。

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示例2.《寻隐者不遇》,寥寥二十字,既体现了浅层的“虚”,也隐含了深层的“虚”。

浅层的“虚”表现为“问”的语句完全隐去,让读者去想像。

其深层的含义主要是靠隐在画面背后、活跃在画境深处的隐者表达的,透过画面可以看出,他出没在高山云雾中,所处的环境缥缈莫测,但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贾岛本人悠远恬淡的心境,追求高古超脱的美学思想,在此“虚”境中却如茶香四溢,令人回味。

四、拓展延伸,重点解读

1.“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

我最近看到故宫陈列的齐白石画册里的一幅画上,画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所有,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

”试再举几个绘画方面的例子,加以阐释,说明虚实是如何相生的。

示例:

如我们所熟悉的《踏花归去马蹄香》,画者只画了一个人骑着马,马蹄起落处,有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足以表现出骑马踏花的情景。

然而,若是真画一个人骑着马践踏花丛,那不但失却了美感,失却了趣味,而且也表现不出那个“归”字的含义了。

又如《蛙声十里出山泉》,若不是几只小蝌蚪在涧溪中顺流游动,又怎能十里之外听得见青蛙的鸣叫?

畅游的小蝌蚪是实,但实中存虚,待蝌蚪游出十里之外,不也就长成青蛙了么。

虽说这游到十里之外的景象以及蛙声是“虚”,但已经完全可以想像得出了。

至于脍炙人口的《深山藏古寺》,更是令人叫绝。

画面上只见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边汲水……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僧担水又去何处?

自然是自古寺而来,再回古寺而去了。

这也是实中存虚。

人们可以想见古寺就藏在山的深处。

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名画《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上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上独坐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正是这片空白表现出的烟波浩淼的江水和极大的空间,才烘托出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氛围。

对这种寒意的感受,既是画面人物的,也是画家自己的,它是作者心灵感受的外化。

这里的“虚”已不再是“无”,而是由“无”升华而成的艺术境界,是艺术品的精髓。

2.作者说:

“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的,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

”结合自己对印章或建筑或其他艺术样式的认识,谈谈其中的虚实。

示例1.治印,以着字处为实体,以其配字、偏旁、点画间的空隙为虚处。

其一,治印讲究虚实的对立、调和、生发。

其二,既要讲字画线条、偏旁实体的安排,又要注重于字画线条分割出的所有空间(诸如形态、部位、大小等)的安排;其三,既要讲究空间大分割块面的虚实顾盼,又要讲究包括每个小分割空间在内的全部的虚实顾盼。

虚实之说,体现在线条处理上就是断而气连,晦而透明。

这类有虚实的线条,表现为粗细有主次,节奏有轻重,表里有起伏。

钤于平面纸上能产生出浮雕般的立体感、层次感。

此外,一印刻就,在钤盖时要注意虚实的运用。

初学钤印如同治印,只关注于文字实体,而忽视空间虚部。

重实轻虚,是一大通病。

其实,钤印时也应该实中见虚,如果惟恐印面不清晰,印泥丰而湿,用力实且重,则事与愿违,钤出的印蜕,势必会“逃掉”许多迷蒙空灵,可资玩味的东西。

示例2.中国建筑的虚与实的处理:

由小见大,移远就近,由小空间进入无限时空,就使中国建筑产生空间美感。

天坛的祭台,面对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

颐和园的亭子称“画中游”,亭本身不是画,外面的空间才如同一幅大画。

苏州留园冠云楼,借虎丘山景,丰富了自身景致。

拙政园两宜亭,突破围墙局限,隔壁景色尽收眼底。

楼台亭阁这类建筑实体,都是“移远就近”,将无限的空间纳入了有限的空间。

示例3.名曲《渔舟唱晚》,一曲将终时,乐曲节奏渐渐疏缓,声音渐渐远去直至曲终。

给人的听觉效果是,船桨划水渐划渐远,最后消失在暮色苍茫中,幻化为一片迷蒙……虽然有声的音乐在纯生理上的听觉已无法感知,但听者心理上的感官却处于极度兴奋状态,美妙的“有”如炊烟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或许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余音绕梁”吧。

示例4.《兰亭序》的虚与实的处理:

《兰亭序》中有十八个“之”字,每个结体不同,神态各异,暗示着变化,却又贯穿和联系着全篇。

既执行着管领的任务,又于变化中前后相互相应,构成全篇的脉络,使全篇从第一字“永”到末一字“文”一气贯注,风神潇洒,不粘不脱,表现出王羲之的精神风度。

示例5.被誉为中国二十世纪舞蹈之一的《荷花舞》,运用戏曲的水上漂似的圆场舞步,舞者的双脚被荷花筐遮住,看上去有如荷花在水面上漂游。

腰肢的摇曳和臂膀的左右晃动,更给人以荷花随风摇摆的美感。

舞蹈者以优美的箅姿,营造出清新、典雅的意境,观者眼里无荷花,但心里却有无比美丽的一片荷花。

五、延伸阅读,难点突破

赏析古典诗歌中的虚实辩证处理的手法。

教师讲解:

一般地说,“虚”是指抒情,“实”是指写景。

抽象的抒情和纯粹的写景都没有生气和韵味,必须避免,故写诗历来重视虚实相生之法。

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引《四虚序》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即是虚实相生的一法。

“以实为虚”之法的要点在于“化景物为情思”,也就是要景中寓情,托物言志,把外在的客体物景与内在的主体情志依附在一起,沟通成整体。

试赏析下面的诗句:

1.杜甫《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示例:

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他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愁绪,既形象又深刻。

有些诗句以内在的逻辑之序排列景物,看似纯景,实则寓情。

2.温庭筠《商山早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示例:

这六种景物是按“晨起”“客行”的特定时空感组合而成的,从而透出了客行的辛苦。

搞乱了它们之间的序列,就不能化实为虚。

另外一法是化虚为实,即作者把情绪、心境和感触等物化,变无形为有形。

3.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示例:

把“愁”物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多而不绝的愁绪被形容得淋漓尽致。

这一手法,也见于诗人通过物境描写表现对时空的特殊感受,从而反映他在特定环境的曲折心态。

4.杜甫诗:

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示例:

老杜以颜色字置第一字,却引实事来。

不如此,则语既弱而气亦馁。

“红”本属于客观景物,诗人把它置第一字,就成了感觉、情感里的“红”。

它首先引起“我”的感觉情趣,由情感里的“红”再进一步见到实在的桃花。

经过这样从情感到实物,“红”就加重了,提高了。

实化成虚,虚实结合,情感和景物结合,就提高了艺术的境界。

5.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赖客思家。

示例:

这里情感好比是水,上面漂浮着景物。

一种忧郁美丽的基本情调,把几种景致联系了起来。

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于是成就了一首空灵优美的抒情诗。

6.《诗经·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示例:

前五句堆满了形象,非常“实”,是“错采镂金、雕绘满眼”的工笔画。

后二句是白描,是不可捉摸的笑,是空灵,是“虚”。

这二句不用比喻的白描,使前面五句形象活动起来了。

没有这二句,前面五句可以使人感到是一个庙里的观音菩萨。

有了这二句,就完成了一个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人形象。

●板书设计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

以虚为用、实中存虚、以虚带实、化虚为实、虚实映带

诗歌

戏曲

绘画

书法

建筑

印章

音乐

舞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6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演练·促提升(A)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徘徊/脚踝  哽咽/咽喉  伶俜/聘娶

B.葳蕤/祥瑞玳瑁/逮捕蒲苇/公仆

C.窈窕/杳然娇逸/骄纵婀娜/挪动

D.踯躅/踌躇梧桐/醒悟宝藏/心脏

解析:

A项,分别读huái,yè/yān,pīng/pìn;B项,分别读ruí/ruì,dài,pú;C项,分别读yǎo,jiāo,nuó;D项,分别读zhú/chú,wú/wù,zàng。

答案:

C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伶俜萦苦辛    伶俜:

孤单的样子。

B.感君区区怀区区:

情意真挚。

C.叶叶相交通交通:

交错相通。

D.多谢后世人多谢:

多多致谢。

解析:

D项,多谢:

多多告诉。

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徒留无所施(用)    大人故嫌迟(起得晚)

B.何意致(招来)不厚卿但(只是)暂还家

C.红罗复(又,加上)斗帐事事四五通(遍)

D.却(但是)与小姑别逆(预想)以煎我怀

解析:

A项,“迟”,慢;C项,“复”,双层;D项,“却”,退出来。

答案:

B

4.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为仲卿母所遣 ②十七为君妇 ③为诗云尔 ④非为织作迟 ⑤阿母为汝求 ⑥始尔未为久 ⑦慎勿为妇死

⑧君家妇难为

A.①⑦   B.②③   C.④⑥   D.⑤⑧

解析:

①被,介词,读wéi;②做,成为,动词,读wéi;③作,写,动词,读wéi;④是,动词,读wéi;⑤替,给,介词,读wèi;⑥是,算是,动词,读wéi;⑦为了,介词,读wèi;⑧做,担任,动词,读wéi。

答案:

C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因求假暂归    ②于今无会因

B.①蹑履相逢迎②怅然遥相望

C.①以我应他人②足以荣汝身

D.①黄泉下相见②渐见愁煎迫

解析:

A项,①副词,于是、就;②名词,缘由。

B项,都是指代性副词,可译作“他”。

C项,①介词,把;②连词,用来。

D项,①动词,见面;②表被动。

答案:

B

6.与“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秦时明月汉时关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解析:

D项,用的是比兴手法,其余是互文。

答案:

D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7~9题。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

“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7.对文段中焦仲卿和焦母的对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焦仲卿听到刘兰芝的一番陈述后,他马上去找母亲询问,并表达了自己对兰芝的看法,此时的仲卿是想采用一定的方法,挽救濒危的婆媳关系。

B.仲卿对母亲一开始是尊敬的,对刘兰芝说的“大人故嫌迟”的说法是怀疑的,这可以从“何意致不厚”一句中可以看出。

C.仲卿的母亲一听到焦仲卿来问及此事,已经怒火中烧,把自己对刘兰芝由来已久的“愤恨”立即发泄出来,并命令仲卿速遣兰芝。

D.焦母的“遣”意已决,焦仲卿的“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决绝表态,把矛盾推向了顶峰。

但此后仲卿的妥协正反映了封建家长制度的威力。

解析:

B项,诗中仲卿对兰芝的话并没有怀疑,他对母亲说的“何意致不厚”只是想试探母亲的态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答案:

B

8.仲卿、兰芝二人凄楚话别时,兰芝为什么要赠物于仲卿?

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

从“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句中可以看出赠物的目的。

赠物之多,赠物之美,可见兰芝才德之好,也是夫妻情感深厚的表现。

据此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从兰芝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赠物之多之美,这衬托了兰芝的才德,也表现其对仲卿的挚爱之情。

9.从“新妇谓府吏”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刘兰芝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解析:

这段夫妻话别中,刘兰芝的话可以分成两部分:

前面分析了自己来焦家的操劳情况,目的是说明自己没有过错,被驱遣后不可能再回来;后半部分表现了对仲卿的爱。

参考答案:

勤劳善良、孝顺婆婆、忠于爱情(注重感情)等优秀品质。

(二)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第10~13题。

汉乐府

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①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②。

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③!

注:

①躞蹀:

徘徊的样子。

②簁簁(shī):

羽毛沾湿的样子。

③钱刀:

钱币。

刀,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刀币。

10.从整首诗歌看,诗歌的前两句属于什么表现手法?

解析:

从整首诗的内容看,诗歌写的是一个爱情悲剧;而开始的两句写的是山上的雪与云中的月。

因此,应从“兴”的手法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诗歌的前两句用的是“兴”的手法,意思是说爱情应该像高山之雪和云间之月那样高洁,引出对亵渎爱情的男子的指责。

11.在这首诗中,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

试举出两处加以分析其作用。

解析:

这首诗中至少使用了三处对比:

“今日”与“明旦”对比,“闻君有两意”与“愿得一心人”的现实和理想对比;“重义气”的“男儿”和重“钱刀”的“君”相比。

能选出其中两个,结合诗歌的主旨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把今朝的饮酒相会和明天的如水分流对比,表达了决绝的决心。

“闻君有两意”和“愿得一心人”的现实和理想相比,表达了对负心男子的指斥之情。

结发为夫妻①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②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③,起视夜何其④。

参辰⑤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摘自《汉魏六朝诗鉴赏》)

注:

①这首诗在徐陵的《玉台新咏》中题作《留别妻》,旧传为苏武初出使时留别妻子之作。

结发:

束发,借指男女始成年时。

古时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束发,以示成年。

②嬿婉:

夫妻恩爱的样子。

③怀往路:

想着出行的事。

“往路”一作“远路”。

④夜何其:

语出《诗经·庭燎》:

“夜如何其”是说“夜晚何时”。

⑤参(shēn)辰:

二星名,代指所有星宿。

12.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