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9814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docx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2

章末质量检测

(二)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物体在4N、6N、8N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撤去其中8N的力,那么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

A.4NB.6N  

C.8ND.10N

解析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撤去其中一个力,那么其余两个力的合力与撤去的力等大反向。

答案 C

2.(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如图1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B对A的摩擦力向右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

解析 压缩的弹簧对B有向左的弹力,B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选项A错误;A对B的摩擦力向右,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摩擦力向左,选项B错误;对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

3.如图2,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v0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

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Sv2,其中v为风速,S为物块迎风面积。

当风速变为2v0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  )

图2

A.4mB.8m  

C.32mD.64m

解析 根据题意知F=kSv2,其中k为常量,根据水平方向二力平衡有μmg=kSv2,设物块的密度为ρ,正方体物块的边长为L,则m=ρL3,S=L2,得μmg=k(

v2,即m∝v6,根据比值法,当风速为2v0时,该物块的质量为64m,选项D正确。

答案 D

4.(2018·四川绵阳诊断)如图3所示,一固定的细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15°,一个质量忽略不计的小轻环C套在直杆上,一根轻质细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直杆上的A、B两点,细线依次穿过小环甲、小轻环C和小环乙,且小环甲和小环乙分居在小轻环C的两侧。

调节A、B间细线的长度,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β=45°。

不计一切摩擦,设小环甲的质量为m1,小环乙的质量为m2,则m1∶m2等于(  )

图3

A.tan15°B.tan30°

C.tan60°D.tan75°

解析 小环C为轻环,重力不计,故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故穿过C环、乙环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穿过C环、甲环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A点与甲环间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30°,乙环与B点间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根据平衡条件,对甲环,有:

2Tcos30°=m1g;

对乙环,根据平衡条件,有:

2Tcos60°=m2g;

故m1∶m2=tan60°。

答案 C

5.(2018·江苏扬州高三检测)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在它上面放有质量为m的木块,用一根平行于斜面的细线连接一个轻环,并将轻环套在一根两端固定、粗糙的水平直杆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4所示,则杆对环的摩擦力大小为(  )

图4

A.mgsinθB.mgcosθ  

C.mgtanθD.mgsinθcosθ

解析 设细线的弹力为F,对斜面上的物块由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mgsinθ=0,对轻环由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cosθ-f=0,解得杆对环的摩擦力大小为f=mgsinθcosθ。

答案 D

6.(2018·四川乐山一诊)如图5所示,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块m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M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

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过一较小的距离,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  )

图5

A.滑块对球的弹力增大

B.挡板对球的弹力减小

C.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增大

D.拉力F不变

解析 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a),球只受三个力的作用,挡板对球的力F1方向不变,作出力的矢量图,挡板上移时,F2与竖直方向夹角减小,最小时F2垂直于F1,可以知道挡板弹力F1和滑块对球的作用力F2都减小,故A错误,B正确;再对滑块和球整体受力分析,如图(b),其中N=Gcosθ不变,F+F1不变,F1减小,则拉力F增大,故C、D错误。

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7.如图6所示,手推车的篮子里装有一篮球,女孩把手推车沿斜面向上匀速推动,篮子的底面平行于斜面,靠近女孩的一侧面垂直于底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不计摩擦力)(  )

图6

A.篮子底面受到的压力大于篮球的重力

B.篮子底面受到的压力小于篮球的重力

C.篮子右侧面受到的压力大于篮球的重力

D.篮子右侧面受到的压力小于篮球的重力

解析 设斜面倾角为θ,篮球质量为m,篮子底面、右侧面对篮球的弹力分别为N1、N2,不计摩擦力,对篮球由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1-mgcosθ=0,N2-mgsinθ=0。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篮球对篮子底面、右侧面的压力均小于重力。

选项A、C错误,B、D正确。

答案 BD

8.(2018·四川资阳一诊)如图7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A,底面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B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时,系统还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A所受合外力增大

B.A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

C.B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增大

D.墙面对A的摩擦力可能变为零

解析 由题设条件可知,A仍处于静止状态,其合力为零,选项A错误;当增加力F时,利用整体法受力分析可知,墙壁受到的压力变大,选项B正确;分别隔离A和B,可知A、B间的弹力变大,故B对地面的压力增大,选项C正确;由整体法可知,当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等于整体的重力时,墙面对A无摩擦力,选项D正确。

答案 BCD

9.如图8所示,斜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两物体间用一根细线连接,在细线的中点加一与斜面垂直的拉力F,使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8

A.a、b两物体的受力个数一定相同

B.a、b两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相同

C.a、b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相等

D.当逐渐增大拉力F时,物体b先开始滑动

解析 对a、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当细线沿斜面向上的分量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相等时,摩擦力为零,所以b可能只受3个力作用,而物体a必定受到摩擦力作用,肯定受4个力作用,选项A错误;a、b两个物体,垂直于斜面方向受力都平衡,则有:

N+Tsinθ=mgcosα,解得:

N=mgcosα-Tsinθ,则a、b两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相同,选项B正确;因为b的摩擦力可以为零,而a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故选项C正确;对a沿斜面方向有:

Tcosθ+mgsinα=fa,对b沿斜面方向有:

Tcosθ-mgsinα=fb,又因为正压力相等,所以最大静摩擦力相等,则a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先滑动,故选项D错误。

答案 BC

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6分。

计算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10.(15分)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记下的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的实验情况如图9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示意图。

图9

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10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关于F1、F2与F、θ1和θ2关系正确的有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图10

A.F1=4NB.F=12N

C.θ1=45°D.θ1<θ2

解析 

(1)两细绳套不要太短,但是不一定要等长,选项A错误;橡皮条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是否在同一直线上,由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选项B错误;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必须平行,选项C正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测量分力大小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一定要相等,选项D错误;在同一次实验中,需要保持F1和F2的作用效果与合力F的作用效果相同,即拉到同一位置,所以选项E正确,答案为C、E。

(2)F′是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拉到结点O位置的力,F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与F′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所以沿AO方向的力一定是F′。

本实验中,需要保证单个拉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3)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其对角线表示合力F,由图可知,F1=4

N,F=12N,θ1=45°,θ1>θ2,所以选项B、C正确。

答案 

(1)CE 

(2)①F′ ②B (3)BC

11.(15分)如图11所示,用三条完全相同的轻质细绳1、2、3将A、B两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轻绳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轻绳3水平,求轻质细绳上1、2、3的拉力分别为多大?

图11

解析 设三条绳上的拉力分别为T1,T2,T3,把A、B两个小球视为整体,受力分析如图甲,由平衡条件可得2mg=T1cos45°

T3=T1sin45°

解得T1=2

mg,T3=2mg

隔离球B,受力分析如图乙:

T2=

mg

答案 2

mg 

mg 2mg

12.(16分)(2018·安徽安庆模拟)如图12所示,有一个重量为20N的小物体放在斜面上,斜面底边长AB=40cm,高BC=30cm,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物体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刚好处于静止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将力F顺时针转动至水平向右并保持不变,求此时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

图12

解析 当力F沿斜面向上,物体恰好不向上滑动时对物体受力分析,有F=Gsinθ+μGcosθ,

由几何关系得:

sinθ=0.6,cosθ=0.8,F=20N;

力F顺时针转动至水平向右时物体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Fcosθ+f-Gsinθ=0,

解得f=Gsinθ-Fcosθ=20×0.6N-20×0.8N=-4N,负号表示方向沿斜面向下。

当力F沿斜面向上,物体恰好不向下滑动时,对物体受力分析,有F=Gsinθ-μGcosθ=4N;力F顺时针转动至水平向右时,有Fcosθ+f-Gsinθ=0,解得,f=8.8N,方向沿斜面向上。

答案 4N,方向沿斜面向下或8.8N,方向沿斜面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