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极热态启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025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组极热态启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组极热态启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组极热态启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机组极热态启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机组极热态启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机组极热态启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机组极热态启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组极热态启动.docx

《机组极热态启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组极热态启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组极热态启动.docx

机组极热态启动

机组极热态启动和事故掉闸后的恢复是运行人员必须掌握的措施,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设备与人员的损害,甚至酿成弯轴、飞车等汽轮机运行人员最忌讳的事故,下面是本单位经验总结的相应措施,大家分享、讨论一下,也希望各位盟友提出问题和补充。

下面我先抛砖引玉提出两个小问题,以供初入汽轮机者分析、探讨,也希望前辈指点

1、轴封呲汽很容易发现,轴封嘬汽现象如何判别?

2、事故处理中为什么禁止使用轴封高温备用汽源?

机组极热态启动和事故掉闸后恢复措施

为保证机组事故停机后,立即恢复或在抢修后机组在极热态情况下安全启动并网,制定《机组极热态启动和事故掉闸后恢复措施》。

运行人员应经常针对《机组极热态启动和事故掉闸后后复措施》进行演练,做好机组极热态和事故情况下恢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填写好操作票、做好危险点分析,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有序的开展极热态启动和事故后恢复启动工作。

在进行机组紧急启动过程中,运行人员应全面考虑与启动工作有关的设备和人身安全问题;由机组长合理、科学的组织极热态启动和事故后恢复启动工作,并做好事故设备或系统的安全隔绝措施。

一、汽轮机发生甩负荷或掉闸事故后的事故处理原则:

在汽轮机发生甩负荷或掉闸事故后10分钟内,能查清事故原因并消除保护动作条件,进行恢复工作。

如在汽轮机发生甩负荷或掉闸事故后10分钟内,未能查清事故原因或消除保护动作条件,以及在事故处理恢复中一次启动不成功,按照紧急停机处理。

二、机组事故后恢复操作措施

1.

汽轮机发生甩负荷或掉闸事故后恢复操作要点和主要步骤

1.1.

注意汽轮机转速变化,机组掉闸后转速应明显下降,机组甩负荷转速飞升后应缓慢稳定在3000r/min,发现汽轮机转速异常升高,转速超过3300r/min应果断破坏真空打闸停机,关闭电动主汽门和各抽汽电动门,注意各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和抽汽逆止门关闭后应发出关闭信号。

1.2.

检查交流润滑油泵应联动,机组具备迅速恢复条件时,及时启动高压油泵。

1.3.

提高轴封供汽压力,维持轴封供汽压力比机组正常运行值高30~40kPa,保证轴封不发生嘬汽现象。

确认临机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及时将轴封供汽倒换为辅助蒸汽联箱带;辅助蒸汽联箱汽源倒邻机带,关闭本机二抽汽到辅助蒸汽联箱汽源门。

1.4.

关闭高、中压前轴封一漏,**轴封加热器进汽门。

监视各汽缸胀差变化,注意对比本特立3300保护框架和DAS显示的胀差距离保护动作值的关系。

事故处理中禁止使用轴封高温备用汽源。

1.5.

检查高压缸排汽通风阀应自动开启,否则手动开启;1、4号机手动开启高排通风阀手动一、二次门;注意减温水门在通风阀后温度超过80℃后开启。

1.6.

开启给水泵、凝结水再循环,关闭4号低加出口总门,保持凝汽器水位。

1.7.

关闭四抽汽至除氧器电动门,关闭厂用蒸汽门。

1.8.

关闭高加进汽电动门,关闭高加疏水到除氧器门;当机组无法立即恢复运行时,高加给水倒走高加旁路电动门,关闭高加给水出、入口电动门。

1.9.

开启各抽汽逆止门前、后疏水、高排逆止门前疏水、导管、短管和汽缸疏水。

1.10.

汽轮机转速低于1000r/min,开启顶轴油泵。

1.11.

具备下述恢复条件后,汽轮机方可挂闸,

a.

造成机组甩负荷或掉闸的原因已经查明,且保护动作条件消失。

b.

锅炉已经点火且燃烧稳定,炉侧汽温高于汽缸温度并有上升趋势。

汽机电动主汽门前蒸汽温度高于汽轮机高压缸调节级处金属温度最高点50℃以上,电动主汽门后蒸汽温度高于高压缸调节级处金属温度最高点,且再热蒸汽温度高于中压缸调节级处金属温度最高点50℃以上,过热度大于50℃;蒸汽最高温度不超过额定。

再热蒸汽压力在0.05~0.12MPa之间。

c.

检查汽轮机甩负荷或跳闸前后的轴承振动、轴承乌金温度、轴向位移、胀差、汽缸金属温度(温差)、抽汽温度的趋势曲线,没有参数超限、汽缸金属温度突降向汽缸内返冷汽、冷水现象。

d.

其他参数符合机组启动要求。

e.

完成启动其他准备工作,查汽轮机保护投入。

1.12.

汽轮机挂闸后恢复转速到3000r/min,开启低压刚喷水,注意高压缸、低压缸排汽温度的变化,控制低压缸排汽温度低于80℃,高压缸排汽温度低于390℃,当高压缸排汽温度接近390℃时,应采取降低再热蒸汽压力的方法,控制高压缸排汽温度低于390℃,采取措施无效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1.13.

机组挂闸后恢复过程中,如机组保护动作,发生机组再次掉闸或主要参数超限,禁止再次恢复,待机组静止投入连续盘车4小时后,方可再次启动。

1.14.

发电机并列后,机组尽快接带负荷,到汽缸金属温度对应的工况点,按照机组启动顺序继续其他操作。

二、机组极热态停机后注意事项

1.

机组惰走过程中,注意倾听机内声音,检查有无动静摩擦现象。

必须监视轴承振动、乌金温度和汽缸金属温度、温差的趋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查明原因。

2.

机组极热态停机后,转子静止应立即投入盘车,测量转子幌度和高点相位,并与原始数值进行比较。

3.

就地设专人监视盘车运行情况,测量大轴幌度。

每20分钟测量大轴幌度一次,每小时测量大轴幌度相位一次,并记录《盘车运行记录》。

4.

机组因振动大停机或在停机过程中发生蒸汽参数大幅下降、汽缸金属温度或温差大幅变化等现象停机后,应在投入盘车后立即测量转子幌度高点的相位,并就地设专人连续监视、每5分钟记录大轴幌度一次,待幌度和幌度相位稳定后;改为每20分钟测量大轴幌度一次,每小时测量大轴幌度相位一次。

5.

单元加强对汽缸温差和各换热器的水位的监视。

就地注意倾听机内声音。

6.

发现盘车运行中电流摆动、掉闸或汽轮机内有动静摩擦声时,及时汇报专业和运行值长。

7.

盘车运行中,电流摆动,同时汽轮机内动静部分有清晰的摩擦声,应停止盘车运行,将转子高点置于垂直向下的位置。

8.

盘车运行中掉闸,如掉闸前电流增大或电流摆动,禁止继续盘车;如盘车掉闸原因不明,应手动盘动转子一周,确认动静部分没有摩擦后,可试投连续盘车;发现动静部分有明显摩擦现象,严禁强行盘动转子。

9.

盘车装置故障,无法投入连续电动盘车时,在转子上做好标记,1、2瓦架好百分表并调“0”,改为间隔30分钟盘动转子180°一次。

盘车装置修复后,在确保转子两方向停留时间一致的情况下,可投入连续盘车。

三、机组极热态启动操作措施

1.

机组极热态启动前准备

1.1.

汽机专业极热态启动前准备

按照《汽轮机运行规程》热态启动,准备启动前系统。

关闭高、中压前轴封一漏。

全开高压缸排汽逆止门前疏水门。

应根据锅炉汽包金属壁温匹配上水温度需要,及时调整除氧器水温满足锅炉需求。

按照《汽轮机运行规程》根据各启动阶段和状态的要求,根据启动操作顺序启动汽机各辅机。

系统准备完后锅炉点火前2小时轴封蒸汽暖管,锅炉点火前30min投入轴封供汽;注意轴封蒸汽温度与汽缸金属温度相匹配,轴封供汽先供低压、再供高压。

查阅停机和停机后的振动、金属温度、转子惰走、抽汽温度、蒸汽参数等的相关趋势,判断在停机过程中有无异常。

2.

机组极热态启动操作步骤

2.1.

机组启动前根据规程规定投入所有主、辅机保护、联锁,注意各设备的状态反馈正确,软、硬光字牌反馈状态正确,DCS中的各参数、状态、指示等正确。

2.2.

汽机专业极热态启动操作要点和主要步骤

锅炉启动辅机过程中,汽机启动射水泵,机组抽真空;注意随凝汽器真空的增高及时调整轴封供汽压力,避免出现因供汽压力不足出现轴封嘬气现象和轴封冒汽现象。

汽机专业极热态启动过程中,高、中压缸出现负胀差并接近保护动作值时,必须轴封高温汽源充分暖管疏水后,在专业人员的监护指导下投入轴封高温备用汽源。

根据锅炉需求投入汽机旁路系统。

汽机电动主汽门前蒸汽温度与电动主汽门后和汽缸金属温度接近时,或启动前30min,汽机主汽二段暖管。

汽轮机启动冲转前应符合以下条件

a.

汽机电动主汽门前蒸汽温度高于汽轮机高压缸调节级处金属温度最高点50℃以上,电动主汽门后蒸汽温度高于高压缸调节级处金属温度最高点,且再热蒸汽温度高于中压缸调节级处金属温度最高点50℃以上,过热度大于50℃。

b.

其他参数符合机组启动要求;汽水品质和抗燃油、润滑油油质合格。

c.

完成启动其他准备工作,投入汽轮机保护。

汽轮机冲转前,将汽轮机二级旁路全开,用一级旁路控制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压力在0.05~0.12MPa之间。

开启高压缸排汽通风阀同时投入减温水。

根据汽缸金属温度和运行规程的要求选择合理升速速率,汽机进行冲转工作。

汽轮机冲动后,各项检查和试验工作应做到快速有序,确认工作完成,机组运转无异常后,机组应尽快升速。

汽轮机转速1000r/min后,就地进行全面检查,单元记录机组启动记录一次;记录完毕后,机组升速到3000r/min,原则上只做远方手打闸试验,无问题后等待发电机并列;汽轮机升速到3000r/min后,应尽快并列接带负荷到高压缸金属温度对应的负荷;3000r/min后注意监视高压缸排汽温度,不超过390℃;应检查高排通风阀是否开启,同时调整旁路的匹配或尽快并列控制高压缸排汽温度的上长。

发电机并列后,机组尽快接带负荷,到汽缸金属温度对应的工况点,关闭汽机旁路。

三、在机组事故处理、极热态启动过程中,运行值长、机组长必须加强工作联系与沟通,遇到难题或必须采取其它应急措施时,必须及时向公司有关领导请示后执行。

生产指挥命令必须通过运行值长、机组长下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