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0593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docx

整理土木工程造价经典范例解释

一、工程定额计价原理

一、工程建设定额的概念:

工程建设定额是在正常的生产建设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工程建设产品所需人工、材料、机械等生产要素的消耗的数量标准.

二、定额水平:

指规定消耗在单位产品上的劳动、机械和材料数量的多少,是按照一定施工程序和工艺条件下规定的施工生产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水平。

三、工程建设定额的特性:

1.真实性和科学性2.系统性和统一性

3.权威性和参考性4.稳定性和时效性

四、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

1、按生产因素分类:

劳动定额(时间和产量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机械时间和机械产量定额)

2、按照编制用途分类:

施工定额(企业施工方)、预算定额(企业对外确定工程造价)、概算定额(设计单位设计概算)、估算指标(业主方投资估算)

3、建设工程定额按照构成因素分类:

1.建筑工程定额2.设备安装工程定额3.工、器具定额

4.建设工程其他费用定额

五、各种定额间关系比较

定额分类

施工定额

预算定额

概算定额

概算指标

投资估算指标

对象

工序

分项工程

扩大的分项工程

整个建筑物

或构筑物

独立的单项工程

或完整的工程项目

用途

编制施工预算

编制施工图预算

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

编制初步设计概算

编制投资估算

项目划分

最细

较粗

很粗

定额水平

平均先进

平均

平均

平均

平均

定额性质

生产性定额

计价性定额

六、工时消耗分析与测定

1.工人工作时间消耗

1.必需消耗的时间:

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定额时间

2.损失时间:

多余和偶然的工作时间、停工时间、违背劳动纪律损失的时间

注:

在施工定额制定时,只有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给予合理考虑。

施工本身造成和违背劳动纪律造成的是不能考虑的。

2.机械工作时间消耗

3.工时测定步骤:

熟悉施工过程及其技术、质量要求、划分施工过程,并确定定时点、确定施工过程产品的计量单位、选择施工条件、选择测定对象、观察测时、整理分析

七.施工定额

1.施工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为测定对象,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2.施工定额的作用:

(1)是施工队向班组签发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依据

(2)是编制施工预算的主要依据

(3)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计划的依据

(4)是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依据

(5)是编制预算定额和单位估价表的依据

(6)是贯彻执行经济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和内部承包责任制的依据

3.制定施工定额的原则:

(1)取平均先进水平:

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多数工人或班组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少数可以接近,个别可以超过的定额水平。

它低于先进水平,略高于平均水平。

(2)产品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3)有合理的劳动组织

(4)明确劳动对象和手段

(5)简明适用:

定额项目设置齐全,项目划分合理、定额步距适当

4.定额步距:

同类一组定额中不同标准间的间隔(步距大项目少、步距小项目多)

例子:

砌筑砖墙一组定额,可按墙厚分为1/4、1/2、3/4等砖墙,则其步距就为1/4或1/2。

5.施工定额的基本形式

⏹劳动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机械消耗定额

6.劳动消耗定额简称劳动定额,它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技术条件和合理的劳动组织条件下,为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工作时间(时间定额),或在一定的工作时间中应该生产的产品数量(产量定额)

(1)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

1、时间定额(单位:

工日)----时间定额以工日为单位,便于统计总工日数、核算工人工资、编制进度计划。

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班组成员工日数总和/班组完成产品数量总和

2、产量定额----产量定额以产品数量的计量单位为单位,便于施工小组分配任务,签发施工任务单,考核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每班产量定额=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工日)

3、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

对个人,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

对小组,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之积等于小组成员数总和。

例;有一瓦工班组共4人,工作3天(每天工作10小时),共完成150m3墙体的砌筑任务。

问:

该项工程工作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是多少?

时间定额=(3×4×10÷8)/150=0.1工日/m3

产量定额=1/0.1=10m3/工日

例:

某工程有120m3一砖基础,每天有22名专业工人投入施工,时间定额为0.89工日/m3,试计算完成该项工程的定额施工天数。

完成砖基础需要的总工日数=0.89×120=106.8(工日)

需要施工的天数=106.8/22=(5天)

例:

某抹灰班组有13名工人,抹某住宅楼混砂墙面,施工25天完成任务,已知产量定额为10.2m2/工日。

试计算抹灰班应完成的抹灰面积。

13名工人施工25天的总工日数=13×25=325工日

抹灰面积=10.2×325=3315m2。

(2)劳动定额形式

复式表示法:

时间定额/每工产量

人工时间定额/机械台班产量

(3)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

1、技术测定法:

测时法、写实记录法、工作日写实法、简易测定法

2、比较类推法

3、统计分析法

4、经验估计法

技术测定法:

定额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规范时间%)

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休息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和辅助时间占定额时间的百分比之和

例:

人工挖土方的测时资料表明,挖1M3土方需消耗基本工作时间60min,辅助工作时间占工作班延续时间的2%,准备与结束时间占2%,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占1%,休息时间占20%。

定额时间

=基本工作时间÷[1-规范时间%]

=60÷[1-(2%+2%+1%+20%)]

=80min

时间定额=80÷60÷8=0.166工日

产量定额=1÷0.166=6M3

7.材料消耗定额

(1)定义: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数量标准。

(2)材料分类:

实体消耗材料、周转性材料(脚手架、模板等)

(3)必须消耗的材料:

材料损耗量:

直接用于建筑和安装工程的材料

材料净用量:

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和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

必需消耗的材料是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数据。

(4)材料的消耗量=材料的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

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

定额损耗量包括:

现场运输损耗、现场堆放损耗、现场制作损耗

其他损耗如场外运输损耗、仓库保管损耗不包括在定额消耗量内,而计入材料预算价格。

(5)实体消耗性材料定额的制定方法:

理论计算法------适合于计算按件论块的现成制品材料。

例:

1M3砖砌体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设1m3砖砌体净用量中,标准砖为A块,砂浆为Bm3,则:

1m3=A×一块砖带砂浆体积,故:

A=1/(240+10)*(53+10)*砖宽(因墙厚为砖宽的倍数,即:

墙厚=砖宽×K、如1/2砖墙K=1;1砖墙K=2;2砖墙K=4、此处的1/2、1、2砖墙称为表示墙厚的砖数。

则1m3砖砌体砖的净块数为:

A=表示墙厚的砖块*2/(240+10)*(53+10)*墙厚

则1m3砖砌体砖的消耗量为:

A*(1+砖的损耗率)

则1m3砖砌体中砂浆的净用量为:

B=1-A×0.24×0.115×0.053

砂浆的消耗量为:

B×(1+砂浆损耗率)

例:

100m2块料面层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计算公式:

面砖的净用量=100/(块料长+灰缝)*(块料宽+灰缝)

面砖的消耗量=面砖的净用量*(1+损耗率)

例:

100m2防水卷材消耗量的计算

计算公式:

卷材用量=100/(卷材宽-长边搭接宽)*(每卷卷材长-短边搭接宽)*每卷卷材面积*层数*(1+损耗率)

例:

计算1.5标准砖外墙每m3砌体中砖和砂浆的消耗量。

(砖和砂浆损耗率均为1%)

答:

砖的净用量:

A=1.5*2/(0.24+0.01)*(0.053+0.01)*(0.24+0.115+0.01)=522块

砖的消耗量:

522*(1+1%)=527块

砂浆的净用量:

1-522*0.24*0.115*0.053=0.236m3

砂浆的消耗量:

0.236*(1+1%)=0.238m3

例:

某彩色地面砖规格为200×200×5mm,灰缝为1mm,结合层为20厚1:

2水泥砂浆,试计算100m2地面中面砖和砂浆的消耗量。

(面砖和砂浆损耗率均为1.5%)

面砖的净用量:

100/(0.2+0.001)*(0.2+0.001)=2475块

面砖的消耗量:

2475*(1+1.5%)=2512块

灰缝砂浆的净用量:

(100-2475*0.2*0.2)*0.005=0.005m3

结合层砂浆净用量:

100*0.02=2m3

砂浆的消耗量:

0.005+2)*(1+1.5%)=2.035m3

例:

已知350#石油沥青油毡的规格为宽915mm,长21.86m,按规定长边方向搭接宽80mm,短边方向搭接宽125mm,施工操作损耗为1%,试求100m2两毡三油卷材屋面油毡的消耗量。

卷材消耗量=222.6m2

(6)周转性材料定额消耗量

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8.机械台班消耗定额

(1)定义:

是指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使用施工机械的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机械工作时间。

(2)表现形式:

机械时间定额=1/机械台班产量定额

机械台班产量定额=1/机械时间定额

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小组成员日数总和/机械台班产量定额

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每台班产量/班组总工日数

(3)机械台班消耗定额

塔吊台班产量定额=52根/台班

塔吊时间定额=1/52=0.019台班/根

人工时间定额=13/52=0.25工日/根

塔吊台班产量定额=1/0.25=4根/工日

八、预算定额

(1)定义:

预算定额是指根据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正常施工条件制订的,生产一个规定计量单位合格的工程产品,即生产单位合格质量的工程构造要素,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社会平均消耗数量标准。

(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

(2)性质:

预算定额是计价性定额……这是它最重要的一个性质

(3)预算定额和施工定额的关系

联系:

施工定额是预算定额编制的基础,预算定额是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扩大编制而成的。

定额子目的综合程度大于施工定额

区别:

施工定额

预算定额

内容

三量

工序

三量三价

分项工程:

含工序及其搭接

作用

施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计价、对外结算的依据

定额水平

平均先进水平

社会平均水平

(4)编制原则:

平均合理,简明适用

(5)预算定额计量单位的确定:

1.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计量单位往往不同。

2.施工定额的计量单位一般按照工序或施工过程确定;

3.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主要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的形体特征及其变化确定。

由于工作内容综合,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具有综合的性质

注:

一般依据建筑结构构件形状的特点来确定计量单位:

1)凡建筑结构构件的断面有一定形状和大小,但是长度不定时,可按长度以延长米(M)为计量单位。

如管道线路、踢脚线、楼梯栏杆等。

2)凡建筑结构构件的厚度有一定规格,但是长度和宽度不定时,可按面积以平方米(M2)为计量单位。

如地面、楼面、墙面和天棚面抹灰等。

3)凡建筑结构构件的长度、厚(高)度和宽度都变化时,可按体积以立方米(M3)为计量单位。

如土方、钢筋混凝土构件等。

4)钢结构由于重量与价格差异很大,形状又不固定,采用重量以吨(t)为计量单位。

5)凡建筑结构没有一定规格,而其构造又较复杂时,可按个、台、座、组为计量单位。

如卫生洁具安装、铸铁水斗等

6)人工、机械按“工日”“台班”计量

7)材料贵重,多取三位小数。

钢材吨以下取三位小数,木材立方米下取三位小数。

一般材料取两位小数。

(6)确定工程量计算规则

2)、工程量计算方法规定了如何按照施工图计算工程量。

–例如:

砖墙分别清水混水,不再区分内外墙,按照墙厚以及图示尺寸计算体积。

–砖墙体积=(墙长×墙高±应增减面积)×墙厚

–±应增减体积

–应增加:

附墙砖垛,三皮砖以上的腰线……

–应扣除:

门窗洞口,嵌入墙身的钢筋砼柱、梁…

–不增加:

突出墙面的窗台砖,三皮砖以下的腰线…

–不扣除:

梁头,梁垫,0.3M2以内的孔洞……

–后两类规定是为了简化工程量计算。

(7)调查计算有关工程数据

–通过大量工程调查统计以及根据典型设计图纸计算,获得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的工程量,在编制预算定额时,有可能利用施工定额的劳动、机械和材料消耗指标确定预算定额所含工序的消耗量。

–例如:

实际工程当中的砖基础,有一砖,一砖半,二砖厚等之分,用工各不相同,预算定额不区分厚度,需要按统计得到的比例,加权平均得出用工量。

–例如:

对于1/2砖墙的调查计算,有如下数据

–外墙凸出墙面的线条占0.36%→应加比

–内墙占52.3%,外墙占47.7%→综合

(8)确定人工消耗指标

•人工工日消耗量由完成分项工程各个工序施工定额包括的基本用工、其他用工以及人工幅度差三部分组成。

(1)、基本用工。

完成单位产品必须消耗的技术工种用工

–①完成定额计量单位的基本用工

–=∑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劳动定额

–例如:

每10M3的1/2砖墙的主要用工

–=内墙5.2×1.51+外墙4.8×1.62=15.628工日

–②按劳动定额规定应增加计算的用工量。

如砖墙项目增加附墙烟囱孔、垃圾道、壁橱等零星的加工。

–据统计以及劳动定额计算,每10M3的1/2砖墙需增加0.390工日

•(3)、人工幅度差。

即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的差额,指在施工定额中未包括而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可避免但又很难准确计量的用工和各种工时损失。

–①各工种间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互相配合或影响所发生的停歇用工;

–②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工;

–③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

–④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

–⑤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

–⑥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人工幅度差=(基本工+其他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例如:

每10M3的1/2砖墙的人工幅度差用工

–=(15.628+0.390+1.498)×15%=2.627工日

•每10M3的1/2砖墙的综合用工

=15.628+0.390+1.498+2.627=20.143工日

(9)确定材料消耗指标

•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对主体消耗和施工措施消耗分别方法计算。

•施工措施消耗量按照摊销量计算。

•主体材料消耗量按照净用量加损耗量计算

•定额净用量=理论净用量

×∑综合取定的工程量×(1+应加比-应减比)

•定额消耗量=定额净用量(1+损耗率)

九、基础单价

(1)人工工资单价:

基本工资、工资性津贴、生产工人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

(2)材料预算价格:

材料原价、运杂费、采购保管费和检验试验费几项组成

材料原价:

1.预算价格中的材料原价按出厂价、批发价、市场价综合考虑

2.材料因来源地、交货地、供货商、生产商不同而有几种价格(原价),根据不同来源地供货数量比例,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

(3)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运杂费)×(1+采购保管费率)

注:

检验试验费在措施项目费用中单独计算

(4)承包方式与材料价格

十、费用组成

(1)建筑工程预算费用组成:

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2)直接费:

由直接工程费、措施费组成。

1.直接工程费:

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费用。

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

人工费=∑(工日消耗量×日工资标准)

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基价)+检验试验费

机械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

2.措施费:

是指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

(3)间接费:

由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组成。

规费指政府和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

企业管理费指施工企业为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需费用,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差旅交通费、办公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财产保险费用、财务费、税金和其他费用。

(4)利润:

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

(5)税金:

是指按国家税法规定应计入建筑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6)建筑工程费用计算规则

建筑与装饰工程的造价划分为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和税金五部分组成。

1.分部分项工程费:

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性项目的各项费用,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构成。

2.措施项目费:

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所必须发生的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费用。

由通用措施项目费和专业措施项目费两部分组成。

计算方法:

(1)按定额计算:

工程量*综合单价

(2)按费率计算:

分部分项工程费*费率(3)按工程实际情况计算

1、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费:

为满足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以及环境保护、职工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为不可竞争费用

2.夜间施工增加费:

规范、规程要求正常作业而发生的夜班补助、夜间施工降效、照明设施摊销及照明用电等费用

3.二次搬运费:

指因施工场地狭小等特殊情况而发生的二次搬运费用。

4.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在冬雨季施工期间所增加的费用。

包括冬季作业、临时取暖、建筑物门窗洞口封闭及防雨措施、排水、工效降低等费用

5.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

指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场地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个施工地点运至另一个施工地点所发生的机械进出场运输转移、机械安装、拆卸等费用

6.施工排水费:

为确保工程在正常条件下施工,采取各种排水措施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7.施工降水费:

为确保工程在正常条件下施工,采取各种降水措施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8.地上、地下设施,建筑物的临时保护设施

9.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是指竣工验收前,对已完工程及设备进行保护所需费用

专业措施:

建筑工程: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脚手架、垂直运输机械费、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费等。

2、单独装饰工程:

脚手架、垂直运输机械费、室内空气污染测试、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费等。

安全评价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技术保障,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2)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建筑与装饰工程(包工包料)造价计算程序表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序号

费用名称

(2)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标准或要求。

计算公式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一般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备注

1.准备阶段一

(1)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内容。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费用

综合单价×工程量

按《计价表》

措施项目清单费用

1)直接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DUV)是由环境资源对目前的生产或消费的直接贡献来决定的。

分部分项工程费×费率或综合单价×工程量

按《计价表》或费用计算规则

三、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基本内容其它项目费用

双方约定

规费

(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一+二+三)×费率

按规定计取

税金

(一+二+三+四)×费率

按各市规定计取

工程造价

一+二+三+四+五

建筑与装饰工程(包工不包料)造价计算程序表

序号

费用名称

计算公式

备注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人工用

计价表人工消耗量×35元/工日

按《计价表》

措施项目清单费用

(一)×费率或按计价表

按《计价表》或费用计算规则

其它项目费用

双方约定

规费(三项)

(一+二+三)×费率

按规定计取

税金

(一+二+三+四)×费率

按各市规定计取

工程造价

一+二+三+四+五

例:

某工程,套用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表算得的分部分项工程费为216.5万元,措施项目费为28.5万元,其他项目费中暂列金额为3万元,总包服务费为5.5万元,规费费率为2.84%,税率为3.44%,请根据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包工包料)的造价计算程序,计算该工程的造价。

1.分部分项工程费:

216.5

2.措施项目费:

28.5

3.其他项目费:

3+5.5=8.5

4.规费:

[

(1)+

(2)+(3)]×2.84%=7.20

5.税金:

[

(1)+

(2)+(3)+(4)]×3.44%=8.968

6.总价:

(1)+

(2)+(3)+(4)+(5)=269.668

(7)预算造价调整

1.人工费调整

例:

计价表人工费8055.29元计价表人工单价为24元/工日。

设新人工单价为30元/工日

则:

预算总工日数=8055.28÷24=335.64工日

人工费调整=335.64×(30-24)=2013.8元

2.机械费调整

3.材料费调整

十一、工程计量

(1)工程量含义:

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表示的各个具体分部分项工程细目的数量

(2)计算工程量依据:

经审定的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工程量计算规则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经审定的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文件

(3)计算工程量一般步骤:

(1)根据工程内容和预算定额项目,列出计算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2)根据一定的计算顺序和计算规则,列出计算式(3)根据施工图纸上的设计尺寸及有关数据,代入计算式进行数值计算(4)对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进行调整,使之与定额中相应分部分项工程的计量单位保持一致

(4)工程量计算项目的确定:

根据施工工种工程、工程构造部位与构件、材料品种、机械类型以及各项目工料机消耗水平不同而划分。

(5)统筹法计算工程量:

1.计算的一般顺序:

从图纸左上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计算。

例如计算外墙、地面、天棚等都可以采用此法。

先横后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计算。

例如内墙、内墙基础、间隔墙等各段都互相交错,对于这些项目可采用“先横后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计算工程量。

按照图纸上所注构件、配件的编号顺序进行计算。

如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门、窗、屋架等都可以按照这种顺序进行计算。

2.原理要点:

(1)利用基数、连续计算

外墙中心线——L中=建筑平面图中所有外墙中心线长度之和

内墙净长线——L内=建筑平面图中所有内墙长度之和

外墙外边线——L外=L中+墙厚×4

S底=建筑底层平面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

(2)统筹程序、合理安排

(3)一次计算、多次应用

(4)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6)建筑面积的组成:

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平层平面布置中的墙体、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7)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1.单层建筑物:

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1、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