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0658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00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docx

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

 

51系列单片机

原理与应用实验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工程工程学院

微机教研室

20010年9月

实验须知………………………………………2

实验一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4

实验二交通灯控制实验………………………………………6

实验三定时与中断实验………………………………………8

实验四串行通信实验………………………………………11

实验五串行A/D转换实验……………………………………13

实验六现实人体视觉暂留特性测试实验……………………………………14

实验七实时时钟制作实验……………………………………17

实验八简易电子琴制作实验………………………………………18

实验九EEPROM应用—数字密码锁………………………………………20

实验十综合实验:

教学板自检程序设计………………………………………25

实验十一数据采集—火灾报警装置的软硬件设计………………………………………26

附录一实验教学板………………………………………27

附录二实验用软件使用说明……………………………………28

 

实验须知

一、预习要求

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任务。

2.实验前应做好预习报告,在报告中,要求画出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原理图、程序流程图,编写好程序,并对程序加以注释,还要拟订好实验步骤。

二、实验要求

1.按实验中心安排的时间到指定实验室上实验课,不要迟到、缺席。

有特殊原因不能在原安排时间来实验时,须提前一天通知实验中心负责教师。

2.认真完成每次实验的各项任务,实验结果要请指导教师检查。

教师对实验内容提问,并对完成者进行记录。

3.爱护设备,保持清洁,不得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不要将食物带入实验室,不擅自更换设备。

4.在实验箱(板)通电状态下,不要用手随意触摸电路板上除按键和开关以外的芯片等其它元器件。

,严禁带电操作,即所有接线、改线和拆线操作均应在不带电的状态下进行。

5.实验中若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向指导教师报告,检查原因,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情况。

6.实验完毕,请整理好实验设备后再离开实验室。

三、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必须使用实验报告专用纸,书写要工整、清楚,并在下一次实验时交给指导教师。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名称、实验人姓名、学号、班级、同组人姓名。

2.实验目的、任务(内容)。

3.各任务程序流程图、自编程序清单,对程序须给出适量注释(例如:

变量和某些寄存器的作用,关键程序段的功能等)。

4.应画出所设计的完整实验电路图。

5.记录和分析实验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以合理的解释,简述是如何解决的。

记录实验结果,

6.解答思考题。

 

实验一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教学板电路及其结构。

2.掌握利用μVisionC51软件编辑、调试(包括仿真调试、单步调试)、运行单片机程序的步骤和方法,掌握利用STC-ISPV39软件和下载线将程序写入单片机的方法。

3.通过实验熟悉51单片机的并行I/O口,并掌握它们的应用。

4.掌握矩阵键盘、LED动态显示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板一块。

三、实验准备

1.阅读实验讲义附录一、实验教学板电路图和附录二、μVision软件使用说明

2.按实验题目要求设计好硬件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设计出相应程序,并给程序加上较详细的注释。

四、实验内容

1.1.实验线路如附图所示,51单片机的P0口输出接8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P2.4经NPN三极管9011控制发光管的阳极。

P3口支持一个8位行列式键盘,其中P3.4~P3.7供键盘扫描输出,P3.2、P3.3作键盘扫描输入。

2.实验要求:

编程实现键盘对发光二极管的控制,每按一个按键,使对应的二极管点亮。

2.51单片机P0口输出同时接4个数码管的阴极,P2.0~P2.3,经NPN三极管9011接数码管的阳极,该端口用于分别控制相应数码管的导通。

实验要求:

编程实现对任意按键动作的次数进行计数(最大99次),同时将计数值实时显示。

五、实验步骤

1.将实验板与PC机通过COM口连接。

启动PC机,进入μVision软件环境,选择建立新工程文件,即可开始输入源程序。

2.完成汇编、编译、连接,若有错误,则修改源程序,直至编译、连接通过为止。

3.接上实验板上的电源。

3.运行“STC-ISPV39.EXE”,将程序代码下载到实验板的单片机中。

操作的顺序是:

1)选择单片机(MCUTYPE)型号。

如:

“STC89C51RC”要与实验板上所装单片机的型号一至。

2)打开文件(OpenFile)。

即把要下载到单片机的程序文件(已通过编译了的机器码文件——二进制(.Bin)或十六进制(.Hex)的)调到“文件缓冲区”,这时可看到右边的“文件缓冲区”有数字变化。

3)选择串行通信口。

选对时,软件上的小灯会变绿。

否则小灯是灰色。

且在左下窗口提示“出错信息”。

4)下载:

按“Download/下载”按键下载。

5)把实验板上的供电的直流电源拔掉或关掉3秒钟再插入或打开电源(为单片机上电复位)。

注意:

4)和5)顺序不能反!

4.观察单片机运行情况,验证程序是否能完成题目给出的控制要求,若不能达到要求,分析原因、查找错误,修改源程序,再次汇编、连接,重新下载、运行,直至达到题目的控制要求。

六、参考程序流程图

 

实验内容1流程图

实验内容2流程图

 

键盘处理程序流程图

七、思考题

1.在调试程序过长中,你是如何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2.按键程序为什么要有去抖动功能,如何去抖动?

3.在显示时,为什么要延时1ms,这个时间过长或过短,会出现什么现象?

实验二交通灯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51单片机的并行I/O口,并掌握它们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板一块。

一、实验内容及原理

模拟实现一个路口交通灯管理

在路口当中,一条为“干线”,另一条为“支线”。

两个方向上各设有红、黄、绿3盏交通灯。

一般情况下(初始状态),干线亮绿灯,支线亮红灯。

当支线上有三辆车到达路口(用按键按下模拟一辆车到达),则6秒后,干线亮黄灯,持续3秒后,转为干线亮红灯,支线亮绿灯,过24秒后,支线转黄灯亮,3秒后,回到初始状态。

二、思考题

如何仿真和调试单片机应用程序?

 

附:

交通灯实验程序

ORG0000H

STA:

MOVP0,#11011011B;干线亮绿灯,支线亮红灯

MOVP2,#0001000B;选通LED

MOVP3,#11101111B;K1列线置0

MOVR7,#3

STA1:

JBP3.3,$;无按键等待

LCALLDELAY30MS;去抖动

JBP3.3,STA1

JNBP3.3,$;等键释放

DJNZR7,STA1

MOVR6,#200

STA2:

LCALLDELAY30MS;延时30MS

DJNZR6,STA2;延时6秒

MOVP0,#10111011B;干线亮黄灯,支线亮红灯

MoVR6,#100

STA3:

LCALLDELAY30MS

DJNZR6,STA3;延时3秒

MOVP0,#01111110B;干线亮红灯,支线亮绿灯

MOVR5,#4

STA4:

MOVR6,#200

STA5:

LCALLDELAY30MS

DJNZR6,STA5

DJNZR5,STA4;延时24秒

MOVP0,#01111101B;干线亮绿灯,支线亮黄灯

MOVR6,#100

STA6:

LCALLDELAY30MS

DJNZR6,STA6;延时3秒

LJMPSTA

DELAY30MS:

MOVR4,#55

DELAY:

MOVR3,#250

DJNZR3,$;1.085us(指令周期)*2*250+2=547.5us

DJNZR4,DELAY

RET

 

实验三定时与中断实验

三、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的应用。

2.掌握51单片机的中断原理及应用。

3.进一步学习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四、实验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板一块。

图2-1

三、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如图2-1,通过定时器的定时,产生一定频率的波形信号,经P2.5输出,驱动蜂鸣器,便可发出某一频率的音调,若按乐曲的音调连续发出,并使其按节拍变化,便可演奏一首乐曲。

实验要求:

编程实现演奏一首乐曲

C调常用音频及其对应频率如下表:

音符

频率

T值

音符

频率

T值

SI

494

64603

5So

784

64948

1DO

523

64654

6La

880

65012

2Re

587

64751

7Si

987

65069

3Mi

659

64837

DO

1046

65095

4Fa

698

64875

RE

1174

65143

定时器初值计算方法:

由于软件是通过定时器溢出后对P2.5取反产生方波,故定时器溢出时间为1//2f,则计数器计数初值为:

X=65536—n=65536—(1/2f)/12/fosc=65536—fosc/24f

电路板上的晶振频率为11.0593MHZ,根据不同音调的频率值,就可以计算出上表的初值。

用乐曲最短的1/4拍为一个基本节拍时间,定为0.5秒,基本节拍时间由另一个定时器产生,设此定时器定时时间为50ms,定时时间常数(计数器初值)=65536—(50000*12/11.0593)=02C13H,可以分别通过该定时中断10、20、40、80次满足1/4拍、1/2拍、1拍、2拍的定时要求。

软件编程时,要先将乐谱转换成包含有音符和音长信息的代码,然后,以查表方式通过乐谱代码控制喇叭演奏出乐曲。

具体方法如下:

(1)乐谱代码用字节结构,字节高4位代表音符,从SI到RE分别用0到9表示;字节低4位代表该音符的节拍,用1、2、3、、、8分别表示1/4拍、1/2拍、1拍、、、4拍,按照这样的规则,将整段音乐变换成相应的代码数据表,最后一个字节内容为00H,代表数据表的结束。

(2)在程序执行时按顺序查表,从字节数据中取出音符代码和节拍代码,查频率表得该音符对应频率的定时初值,再根据节拍代码控制音长,启动两个定时器后,即可发出要求的音,这样就控制演奏出完整的乐曲。

四、实验参考汇编主程序:

ORG0000H

RESET:

AJMPMAIN

ORG000BH;定时器0中断入口

AJMPTT0P

ORG001BH;定时器1中断入口

AJMPTT1P

0RG0020H

MAIN:

MOVSP,#70H;设堆栈区

CLRP2.5;关声音

MOVIE,#**H;开中断(参数自己填写)

MOVR1,#0H;乐谱数据表偏移量

ACALLPTOM2;调乐曲输出子程序

CLRTR0;停止定时器的工作

CLRTR1

CLRP2.5;关声音

HERR:

AJMPHERR;程序结束

PTOM:

MOVTMOD,#****H;设定时器的工作方式(参数自己填写)

PTOM1:

MOVDPTR,#MUCI;乐曲数据表首地址送DPTR

MOVA,R1

MOVCA,@A+DPTR;取乐谱数据

JNZPTOM2

RET;数据为00时结束

PTOM2:

MOVR2,A;暂存

ANLA,#0F0H;保留音符数据

SWAPA

RLA;乘2(每个音符要2个字节的定时值)

MOVR3,A

MOVDPTR,#TABL;频率表

MOVCA,@A+DPTR;查表得定时高8位

MOVTH0,A

MOVA,R3

INCA

MOVCA,@A+DPTR;查表得定时值低8位

MOVTL0,A

MOVA,R2

ANLA,#0FH;保留节拍数据

MOVB,#8

MULAB;乘8得定时中断次数

MOVR0,A

MOVTH1,#2CH;50ms定时的初值

MOVTL1,#13H

SETBTR1;启动定时器

SETBTR0

HERE:

CJNER0,#0H,HERE;当前的节拍时间完成了?

INCR1;是,准备取下一个数据

AJMPPTOM1

TT0P:

自编定时器0中断服务程序

TT1P:

自编定时器1中断服务程序

TABL:

DW64603,64654,64751,64837……

;乐曲“送别”的数据表

MUCI:

DB54H,32H,52H,88H,64H,82H,62H,58H,54H,12H,22H,34H

DB22H,12H,2CH,54H,32H,52H,86H,72H,64H,84H,58H,54H

DB22H,32H,46H,02H,1CH,64H,84H,88H,74H,62H,72H,88H

DB62H72H,82H,62H,62H,52H,32H,12H,28H,28H,54H,32H

DB52H84H72H,64H,86H,58H,54H,22H,32H,46H,02H,1CH

DB00H

五、思考题

1.总结程序调试的方法。

2.根据实验板,设计一个任意乐曲的音乐盒子,并给出程序流程图。

 

实验四串行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51单片机串行口的结构、串行通讯的原理。

2.掌握51单片机与PC机之间通讯的方法。

3.学习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和调试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板一块。

三、实验原理

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是全双工的,它能做异步接收器/发送器(UART),也能做同步移位寄存器使用。

在做UART使用时,相关的寄存器有SBUF、SCON、和PCON中的波特率倍增位SMOD。

SBUF是数据发送缓冲器和接收缓冲器,逻辑上用同一个地址,物理上是分开的,用读写操作来选择。

SCON是串行口控制寄存器,用于设定串行口的工作方式;保存方式2和方式3的第9位数据;存放发送、接收的中断标志。

在串行通讯的方式1和方式3中,通信的波特率是可以设置的,满足下式:

PC机的串行通讯口是借助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8250(或16C550等)实现的,可使用comdebug.exe等提供了有关串行口的收、发操作窗口的软件实现通讯。

PC机的串行通讯采用RS232电平,因此要求单片机的实验板也要配置RS232接口,解决逻辑电平的配接。

如果通讯距离较远,则要配接调制解调器。

四、实验内容

1,自发自收

用一根短路线,将实验板中RS232插口的RXD和TXD两个插孔短路。

然后编程设定串行口为工作方式1,传送55H和0AAH两个数据。

实验要求:

程序采用查询方式。

每传送、接收一个数据,做一次检查,看是否正确,若两次都正确,则在显示器上显示“GOOD”,若不正确,则不显示,并要重新传送。

2,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

先使用通讯电缆将单片机的RS232接口与PC机的COM1口连接,PC机起动并运行comdebug.exe软件,窗口上设置波特率为1200,8位数据、一个停止位。

单片机端也采用工作方式1,波特率为1200,完成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

实验要求:

编程实现先由单片机发送8个数据,01、02、03、04、05、0ABH、0CDH、0EFH。

然后进入接收状态,在PC机发送窗口上设置发送数据,点击发送按钮,单片机接收数据后将数据显示在显示器上。

五、程序参考流程图

 

 

(a)自发自收程序流程图(b)与PC机通讯程序流程图

 

六、思考题

1.波特率能否置为1000,为什么?

2.数据传输时,若要加奇偶校验,单片机和PC机要怎样做?

 

实验五串行A/D转换实验

一、实验目的

2.了解串行总线接口A/D转换器件TLC549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和编程。

3.掌握模拟数据采集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板一块。

三、实验原理

TLC549是一个串行方式传输的8位A/D芯片,可与通用微处理器、控制器通过I/OCLOCK、CS、DATAOUT三条口线进行串行连接。

其片内有4MHz的系统时钟和软、硬件控制电路,转换时间最长17μs。

总失调误差最大为±0.5LSB,典型功耗值为6mW。

TLC549的片内系统时钟与I/OCLOCK是独立工作的,无须特殊的速度或相位匹配,其工作时序如图2所示。

当CS为高时,数据输出(DATAOUT)端处于高阻状态,此时I/OCLOCK不起作用。

这种CS控制作用允许在同时使用多片TLC549时,共用I/OCLOCK,以减少多路(片)A/D并用时占用的I/O控制端口。

一组常用控制时序为:

(1)将CS置低,内部电路在测得CS下降沿后,在等待两个内部时钟上升沿和一个下降沿后,再确认这一变化,最后自动将前一次转换结果的最高位(D7)输出到DATAOUT端;

(2)在前四个I/OCLOCK周期的下降沿依次移出第2、3、4、5个转换位(D6,D5,D4,D3),片上采样保持电路在第4个I/OCLOCK下降沿开始采样模拟输入;

(3)接下来的3个I/OCLOCK周期的下降沿可移出第6、7、8(D2,D1,D0)各转换位。

然后使保持功能持续4个内部时钟周期,接着开始进行32个内部时钟周期的A/D转换。

在这第8个I/OCLOCK后,CS必须为高或I/OCLOCK保持低电平,这种状态需要维持36个内部系统时钟周期以等待保持和转换工作的完成。

如果CS为低时,I/OCLOCK上出现一个有效干扰脉冲,则微处理器/控制器将与器件的I/O时序失去同步;而在CS为高时若出现一次有效低电平,则将使引脚重新初始化,从而脱离原转换过程。

在36个内部系统时钟周期结束之前,实施步骤

(1)~(4),可重新启动一次新的A/D转换,与此同时,正在进行的转换将终止。

但应注意,此时的输出是前一次的转换结果而不是正在进行的转换结果。

若要在特定的时刻采样模拟信号,则应使第8个I/OCLOCK时钟的下降沿与该时刻对应。

因为芯片虽在第4个I/OCLOCK时钟的下降沿开始采样,却在第8个I/OCLOCK的下降沿才开始保存。

四、实验内容

1.编程采集模拟数据,并进行A/D转换,采集周期为0.1秒,时间要求用定时器来控制,每次定时结束,启动一次A/D,并将转换值用二十进制数方式在数码管上显示。

实验要求:

程序运行后先将A/D的输入置0(接地),观察显示值是否为0,再将A/D的输入端接5V,观察A/D显示值是否为255,然后用手直接接触A/D的输入端,用人体感应作为A/D的输入,观察显示器上显示数值的变化。

 

五、实验参考程序流程图

六、思考题

1.给出A/D转换的程序流程图

2.说明A/D转换值与输入电压的关系。

主程序流程框图

实验六人体视觉暂留特性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利用KeilC51软件编辑、调试(包括仿真调试、单步调试)和运行单片机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2.学习运用单片机完成一个较为简单的一应用系统的设计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板一块。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编程从一个I/O口输出一扫频信号,驱动一支LED灯闪动,频率范围为10HZ~99HZ,扫描时间为30秒,在LED闪动期间观察,一旦发现无法识别LED灯闪动时,按下按键K1,立即停止输出,并将此时的信号频率显示在数码管上,该信号的周期为测试者的视觉暂留时间。

四、实验要求

1.按实验题目要求设计好硬件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

2.要求画出主程序、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设计出相应程序并给程序加上较详细的注释。

3.在KeilC51编译环境下完成程序编译。

4.通过下载线和下载软件STC-ISPV39将编译后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

5.运行程序,用实验结果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若不能达到要求,分析原因、查找错误,修改源程序,再次汇编、连接,重新下载、运行,直至达到题目的要求。

五、思考题

1、实验中频率数据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2、总结数码管动态显示方法。

 

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

 

 

输出波形

输出频率与定时器初值关系表

偏移地址

定时器初值

频率值

TABL+0

TH

4CH

10HZ

TL

00H

TABL+2

TH

5CH

11HZ

TL

5DH

TABL+4

TH

6AH

12HZ

TL

00H

TABL+6

TH

75H

13HZ

TL

89H

TABL+8

TH

7FH

14HZ

TL

6DH

TABL+194

TH

EDH

97HZ

TL

71H

TABL+196

TH

EDH

98HZ

TL

A1H

TABL+198

TH

EDH

99HZ

TL

D1H

 

实验七实时时钟制作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键盘、LED显示的综合运用。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板一块。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在内存中设置若干个单元存放时钟参数:

年、月、日、时、分、秒,开机时所有参数设定一起始值。

编程利用定时器T0或T1定时,在定时中断服务程序中修改时钟参数,而主程序则完成按键处理和时钟显示。

要求:

可通过按键对各参数进行修改,并可根据按键循环设置时钟显示内容,显示格式如下:

年2008

月日XX.XX

时分XX.XX

分秒XX.XX.

按键的设置和使用方法自行决定。

四、实验要求

1.按实验题目要求设计好硬件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

2.制定按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要求画出主程序、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设计出相应程序并给程序加上较详细的注释。

4.在KeilC51编译环境下完成程序编译。

5.通过下载线和下载软件STC-ISPV39将编译后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

6.运行程序,用实验结果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若不能达到要求,分析原因、查找错误,修改源程序,再次汇编、连接,重新下载、运行,直至达到题目的要求。

五、思考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