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0918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docx

马克思课文章节练习题答案

马克思练习题答案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C4.A5.A6.A7.B8.C9.B10.B11.C12.A13.A14.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2.BCD3.ABC4.ABC5.AB6.ABCD7.CD8.AB9.BCD10.ABCD

三、辨析题

1、答: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根据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适时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列宁曾经结合俄国的国情变化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所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许多新的力量、观点和判断;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品质是与时俱进,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从而也不会过时。

2、答:

这一说法不准确。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力量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仅停留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力量、观点和方法的体系,那是不够的。

四、简答题

1、答: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

从其创立和发展的主体来看,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而又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和学说体系;从其阶级属性来看,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其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答:

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这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以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

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失败,使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从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3、答: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五、论述题。

答:

首先,要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它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同时,还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其次,要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以上多样阐述,都必须联系自身实际说明。

第1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2.C3.D4.B5.C6.D7.C8.A9.D10.D11.D12.A13.D14.D15.A16.C17.D18.C19.C20.C

2、多项题

1、ABC2.ABD3.AC4.BD5.ABCD6.ABD7.ABC8.ABCD9.BD10.ABCD

3、辨析题

1、答:

该命题是正确的。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还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劳动产生了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劳动创造人类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2、答:

该观点是错误的。

这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唯心主义观点。

他认为自然界的法则即规律是由人确立的,这就否认了自然界本身存在客观规律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够根据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推动事物的发展,但不能任意创造或消灭客观规律。

自然界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人们可以认识规律,也可以在法则强加给自然界,即人们不可能“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的上述观点平面夸大了人类理性的能动作用,从而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是错误的。

4、简答题

1、答:

马克思转移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概括总结科学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物质观。

列宁指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观定义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可知性,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的原则,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及其概念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2、答:

第一,实践是社会主体存在的基础。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满足人生存需要的根本条件是劳动。

人通过实践同周围环境发生联系,进行物质交换,获取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维持自己的生存;人自身生产的社会结构,即婚姻形式也是在实践中形成,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

第二,实践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

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物质生产是实践的首要形式和根本内容。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

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关系即改造社会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

这三种形式的实践即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即社会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

第四,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

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在社会外部,而在社会的内部矛盾性。

而社会基本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都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展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答:

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矛盾双方都从对方吸取和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第一,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此消彼长,造成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使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发生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才有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起作用,但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4、答:

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

因而新事物能够迅速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

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腹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因此,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的过程,就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

5、论述题

1、答: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个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

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

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

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2、答: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透过现象达到事物本质的过程,所谓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尺度去安排原来的客观世界。

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

1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合乎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世界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

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

第2章答案

1、单选题

1.D2.C3.C4.B5.D6.C7.A8.D9.A10.B11.A12.B13.D14.C15.B16.B17.D18.A19.D20.B

2、多项题

1..ABCD2ABCD3.CD4.ABCD5.ACD6.CD7.BD8.ABD9.ABCD10.ABCD

3、辨析题

1、答:

错误。

认识与实践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具有对象性。

只有成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的客观事物才是认识与实践的客体。

2、答:

错误。

绝对真理就是真理的绝对性,意思是:

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人类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

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没有绝对正确的真理。

4、简答题

1、答: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答: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成了主观自生的东西。

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如果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就会犯唯理论或经验论的错误。

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3、答:

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

第一,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或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第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4、答: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

第一,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要判定主观同客观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只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是根本无法解决的。

第二,只有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也是由实践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5、论述题

1、答:

决定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辨证统一的:

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相对真理之中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或颗粒,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第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也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因此,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坚持与发展相结合。

2、答: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的认识的过程。

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开展。

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

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3章参考答案

1、单选选择题

1.D2.A3.C4.A5.A6.A7.A8.D9.C10.A11.D12.A13.B14.D15.A16.B17.D18.D19.A20.A

2、多项选择题

1.ABCD2.BCD3.BCD4.ABCD5.ABCD6.ABD7.BCD8.ABCD9.ABD10.CD

3、辨析题

1、答:

错误。

虽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主要表现在: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的能动的反作用。

因此,虽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并不是社会存在的点滴变化都会立刻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2、答:

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群众,因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而历史人物的历史的历史作用也离不开广大群众。

因此,只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简答题

1、答: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答: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是处于发展过程相同阶段的各个国家或民族具有共同的结构和特征,服从共同的、普遍的发展规律。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发展变革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二,处于相同社会形态上的各个国家或民族,具有性质相同的社会结构,即具有性质大致相同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第三,社会形态发展变革的历史总过程是一致的。

3、答: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第一,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第二,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第三,它不是对历史表象的经验描述,而是对历史本质的逻辑把握。

4、答: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第一,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第二,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第三,它不是对历史表象的经验描述,而是对历史本质的逻辑把握。

五、论述题

1、答: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变革。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在不断改革中前进和发展的。

因为第一,改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

第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答: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是指处于发展过程相同阶段的各个国家或民族具有共同的结构和特征,服从共同的、普遍的发展规律。

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指各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有其各自独立的、特殊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构成了各国发展的特殊性并使整个社会形态的发展呈现出差异性、多样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欲多样性是辨证统一的。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了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又决定了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强调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并不排斥其多样性;同样,强调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也不排斥其统一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寓于其多样性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体现了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第4章参考答案

1、单选题

1.D2.D3.B4.B5.B6.C7.B8.B9.D10.C11.A12.B13.B14.D15.D16.C17.D18.B19.A20.B

2、多项选择题

1.ABC2.ABCD3.ACD4.CD5.BCD6.ABD7.ABCD8.BC9.AB10.ABCD

3、辨析题

1、答: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因此,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类商品所用的劳动时间不同,个别劳动时间较低的商品生产者可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商品,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市场供求关系各有不同。

因此,商品的价格也不尽相同。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的观点是对的,但笼统地认为相同的商品卖同样的价钱是片面的。

2、答:

在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资本家支付劳动力价值。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活劳动创造出劳动力价值。

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劳动时间。

如果工人的劳动时间到此为止,就不会有剩余价值产生,仅是价值形成过程。

如果劳动时间超过这一点延长下去,便会产生剩余价值,价值形成过程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

3、答:

(1)随着科技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西方学者提出了“知识价值论”,认为“过去是劳动创造价值,现在是知识创造价值”,主张“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这种观点是肤浅甚至是错误的。

(2)科技知识是人的劳动特点是复杂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凝结,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延展了人的体力和智力,科学技术增强了人的劳动能力,但劳动能力不等于劳动,科技知识本身不创造价值。

(3)创造价值是人类劳动。

人类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劳动这个中介环节,科学技术自身是不能创造价值的。

离开了人,科学技术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我们既要看到科技工作者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日益突出的重大作用,又要反对主张知识、技术本身创造价值的“知识价值论”,充分调动包括科技工作者在内的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简答题

1、答:

价值的本质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因为:

1价值的决定反映了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的关系(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的关系),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价值量不仅取决于他自己的生产状况,而且取决于同一生产部门的所有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状况,即同一生产部门的各个生产者,通过价值决定,同其他商品生产者发生了经济关系。

2价值的实现反映了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交换时,具体劳动要转化为抽象劳动,复杂劳动要转化为简单劳动,价值将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差别同一化,从而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商品生产者发生了经济关系。

2、答: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表现为资本主义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表现为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可见,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要消灭经济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3、答:

(1)资产阶级的民主制是金钱操纵下的虚伪的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骨干分子统治下的民主;

(2)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3)资本主义的分权制衡实际上的资产阶级内部各个利益集团对国家权力的“分赃”;(4)资本主义的选举制是资本主义特有的金钱游戏;(5)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平衡制度。

因此,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5、论述题

1、答: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首先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在资本家支配下劳动。

第二,工人的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在消耗生产资料生产出新产品的同时,转移和保存生产资料的价值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作为抽象劳动,创造了新价值。

如果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正好等于资本家支持的劳动力价值,资本价值没有增殖,这个生产过程就还仅仅是价值的形成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更重要的是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只要资本主义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就能生产出剩余价值来。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乎是超过一定点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再生产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