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0957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

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卷二含答案

江西省2020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卷

(二)

语文

 说明:

本卷共四大题,2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温馨(xīng)  技俩  千山万壑(hè)   月明风清

B.襁褓( qiǎng)  逞辩  日薄西山(bó)  睡眼惺忪

C.哂笑(shěn)  罄口  截然不同(jué)  觥筹交错

D.匀称( chèn)  家俱 面面厮觑(xù)  相辅相成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在家里极能任劳任怨,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

B.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C.面对从湖北凯旋的医务人员,我们岂能在心里无动于衷?

      

D.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工匠们,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其精神令观众深受感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台阶砌好了,九级,与之相比,老台阶的高度至少低了两倍多。

B.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C.我们讲述和搜集中国古代自强不息的故事,可以让大家获得教益。

D.他对自己能否在此次选拔中脱颖而出,充满了自信。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信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⑤①③②④  B.⑤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⑤  D.②⑤①③④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教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课题,谈到教育的态度,孔子注重向他人学习,强调借鉴,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①

韦应物

前舟巳眇眇②,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③容鬓④田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注释】①此诗作于淮上(今江苏淮阴),诗人此时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亲友都还留在广陵。

②眇眇:

辽远。

③宿昔:

从前。

④容鬓:

容颜鬓发。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写出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诗人欲行而踟蹰的情态,给人一种空旷孤寂之感。

B.颔联“起”字写傍晚时钟声响起,以喧闹的环境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C.尾联描写的小鸟,从“独”字看,是失群的;从“下”字看,是归巢的;从“东南”二字看,是飞往广陵方向去的。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寂之悲和对广陵亲故的思念。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描写的景物凄迷,色彩黯淡,钟声哀远,构成一种凄迷的气氛。

B.颔联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写景,渲染了孤寂凄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离思。

C.“离思”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人用直抒胸臆的语言非常直白地表露出离别亲故的伤感。

D.尾联写独鸟飞向东南离广陵愈近,反衬诗人前往西北离亲故愈远,突出了诗人的满腹离思。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12分)

曹玮①知镇戎军②日,尝出战小捷,虏③兵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

其下忧之,言于玮日:

“牛羊无用,徒縻④军。

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⑤。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日:

“蕃⑥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⑦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玮又使人谕之:

“歇定可相驰⑧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日: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⑨。

吾以此取之。

”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曹玮:

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名将。

②镇戎军:

地名。

③虏: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④縻(mi):

束缚。

⑤候:

侦察。

⑥蕃:

同“番”,中国古代对边境少数民族的称呼。

⑦少选:

一会儿。

⑧驰:

驱车马追逐,此处意为战斗。

⑨阑:

衰退。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乃驱/所掠牛羊辎重B.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C.蕃军/远来必甚疲D.歇定/可相弛矣

9.解释文中加点的司。

(3分)

(1)怠()

(2)谕()(3)比()

10.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4分)

(1)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2)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

11.用自己的话概括曹玮的两个反常举动及其目的,并说说曹玮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三)古诗文积累。

(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4)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8)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3~16题。

(17分)     

年夜思

冯骥才

①民间有些话真是意味无穷,比如“大年根儿”。

一年的日子即将用尽,就好比一棵树,最后只剩一点根儿——每每说到这话的时候,便会感受到岁月的空寥,还有岁月的深浓。

我总会去想,人生的年华,到底是过一天少一天,还是过一天多一天?

      

②今年算冷够劲儿了。

绝迹多年的雪挂与冰柱也都奇迹般地出现。

据说近些年温温吞吞的暖冬是厄尔尼诺之所为;而今年大地这迷人的银装素襄则归功于拉尼娜。

听起来,拉尼娜像是女性的称呼,厄尔尼诺却似男性的名字。

看来,女性比起男性总是风情万种。

在这久违的大雪里,没有污垢与阴影,夜空被照得发亮,那些点灯的窗子充满金色而幽深的温暖。

只有在这种浓密的大雪中的年,才更有情味。

中国人的年是红色的,与喜事同一颜色。

人间的红和大自然的银白相配,是年的标准色。

那飞雪中飘舞的红吊钱,被灯笼的光映红了的雪,还有雪地上一片片分外鲜红的鞭炮碎屑,深深嵌入我们儿时对年的情感里。

     

③旧时的年夜主要是三个节目。

一是吃年饭,一是子午交接时燃放烟花炮仗,一是熬夜。

儿时的我,首先热衷的自然是鞭炮。

那时我住在旧英租界的大理道,鞭炮都是父亲遣人到宫北大街的炮市上去买,用三轮运回家。

我怀里抱着那种心爱的彩色封皮的“炮打双灯”,自然瞧不见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得意扬扬的姐姐和妹妹们。

至于熬夜,年年都是信誓旦旦,说非要熬到天明,结果年年都是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里,不胜困乏,眼皮打架,连怎么躺下、脱鞋和脱衣也不知道。

早晨睁眼,一个通红的大苹果就在眼前,由于太近而显得特别大。

那是老时候的例儿,据说年夜里放个苹果在孩子枕边,可以保平安。

      

④在儿时,我从来没把年夜饭看得特别非凡。

 只以为那顿饭菜不过更丰盛些罢了。

可是轮到我自己成人又成家,身陷生活与社会的重围里,年饭就渐渐变得格外重要了。

⑤每到年根儿,主要的事就是张罗这顿年饭。

20世纪70年代的店铺还没有市场观念,卖主是上帝。

冻鸡冻鸭以及猪头都扔在店门外的地上,猪的“后座”是用铡刀切着卖,冻成大方坨子的带鱼要在马路上摔开。

做年饭的第一项大工程,是要费很大的力气把这些带着原始气息的荤腥整理出来。

记忆中的年饭是一碗炖肉,两碟炒菜,还有炸花生米,松花蛋,凉拌海蜇和妻子拿手的辣黄瓜皮  当然每样都是一点。

此外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那是一只我们宁波人特有的红烧鸭子,但在那个年代吃这种鸭子未免奢侈,每年只能在年饭中吃到一次。

这样一顿年饭,在当时可以说达到了生活的极致。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年饭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状况最真实的上限的“水位”。

我说的中国人当然是指普通百姓,绝不是官宦人家。

年的珍贵,往往就是因为人们把生活的企望实现在此时的饭桌上。

那些岁月,年就是人生中一年一度用尽全力来实现出来的生活的理想啊!

平日里把现实理想化,过年时把理想现实化。

这是中国人对年的一个伟大的创造。

      

⑥然而,这年饭还有更深的意义。

由于年饭是团圆饭,就是这顿年饭,召唤着天南海北的家庭成员,一年一次地聚在一起。

是为了重温昨日在一起时的欢乐,还是相互祝愿在海角天涯都能前程无碍和人寿年丰?

此刻杯中的酒、碗里的菜,都是添加的一种甜蜜蜜的黏合剂罢了。

那时,父亲在世,年年都去他家,钻进他阴暗的小屋,陪他吃年饭。

他那时挨整,于是我们的年饭就有了另一层意愿——叫他暂时忘了现实!

可是我们很难使他开心地笑起来。

有时一笑,好似痉挛,反倒不如不笑为好。

父亲这奇特而痛苦的表情就被我收藏在关于年的记忆中,每年的年夜都会拿出来看一看。

⑦旧时中国人的年,总是要请诸神下界。

那无非是人生太苦,想请神仙们帮一帮人间的忙。

但人们真的相信有哪位神仙会伸手帮一下吗?

中国人在长期封建桎梏中的生存方式是麻痹自己。

1967年我给我那时居住的8平方米的小屋起名字叫宽斋。

宽是心宽,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宽慰;宽也是从宽,这是对那个残酷的时代的一种可怜的痴望。

但起了这名字之后,我的一段生活反倒像被钳子死死钳住了一样。

记得那年午夜放炮时,炸伤了右手的虎口,以致很长时候不能握笔。

      

⑧我有时奇怪,像旧时的年,不过吃一点肉,放几个炮,但人们过年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劲头?

那时没有电视春节晚会,没有新春音乐会和新商品展销,更没有全家福大餐。

可是今天有了这一切,为什么竟埋怨年味太淡?

我们怀念往日的年味,可是如果真的按照那种方式过一次年,一定会觉得它更加空洞乏味了吧!

      

⑨我想,这是不是因为我们一直误解了年?

我们总以为年是大吃大喝。

这种认识的反面便是,有吃有喝之后,年就没什么了。

其实,吃喝只是一种载体,更重要的是年赋予它的意义。

比如吃年饭时的团圓感、亲情、孝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与祝愿。

正为此,愈是缺憾的时候,渴望才来得更加强烈。

年是被一种渴望撑大的。

那么,年到底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当然它首先是精神的!

它绝不是民族年度的服装节与食品节,而是我们民族一年一度的生活情感的大爆发,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大团聚,是现实梦想的大表现。

正因为这样,年由来已久,年永世不绝。

只要我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紧拥不弃,年的灯笼就一定会在大年根儿红红地照亮。

     

⑩写到此处,忽有激情迸发,奔涌笔端,急忙展纸,挥笔成句,曰:

玉兔已乘百年去,

青龙又驾千岁来;

风光铺满前程地,

鲜花随我一路开。

⑪一时写得水墨淋漓,锋毫飞扬,屋内灯烛正明,窗外白雪倍儿亮。

心无块垒,胸襟浩荡是也。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9年06期)

13.作者围绕年夜叙述了哪些事件?

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

(5 分)

 

14.作者成年后为什么觉得“年饭就渐渐变得格外重要了”?

由此可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4分)

 

15. 文章结尾部分写了作者创作的诗歌,有什么作用?

 (4分)

 

16.文章的语言平淡形象,如话家常,试结合第⑥段的语句分析文章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7~20题。

(13分)      

“谢绝”的智慧

陈鲁民

①美国化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为自已订了一份通用的谢绝书:

“对您的来函表示感谢,但十分遗憾,我不能应您的盛情邀请而给您签名,赠送相片,接受采访,发表广播讲话,在电视中露面,赴宴和讲话,充当证人,阅读您的文稿,做一次报告,参加会议,担任主席,充当编辑,接受名誉学位,等等。

”克里克不无智慧的谢绝虽然少了“人情味”,但避免了无数麻烦,省却了许多无意义的社交应酬,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

②大概 名人、要人、成功人士都会遇到类似的麻烦,都需要拿出谢绝的勇气与智慧。

谢绝和拒绝还不一样。

谢绝,基本都是好事或善意,至少当事人是这样认为的;拒绝,则只要把脸往下一拉,把头一摇就行了。

谢绝,则既要把事情回掉,还要感谢人家的“好意”,既要语言委婉,合乎情理,又要坚决而不妥协,所以,如何措辞,还要一番踌躇,需要点智慧。

      

③钱锺书先生生性淡泊,最烦应酬,特别是晚年,几乎谢绝所有宴请、演讲、兼职和采访,尽管人家都是好意。

可钱先生不这样看,“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很好,就有必要去见下蛋的母鸡吗?

”他这样谢绝那些希望拜见他的读者,倒也不失幽默诙谐。

而对于种种胡吃海喝的宴请,他又这样谢绝:

不愿“花些不明不白的钱,吃些不干不净的饭,见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似乎直接有余,巧妙不足,但更见先生之清高狷介,也更有成效。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谁还好意思再上门相邀。

      

④作家茅盾是 个温和厚道的人,他的谢绝很客气,带有商量的味道。

1958 年3月,茅盾给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室写了封信说:

“现在写一点我个人的规划,可是规划是订下来了,能不能完成,要看有没有时间。

这就希望得到领导的帮助。

一、帮助我解除文化部部长的兼职和政协常委的兼职;二、帮助我解除《中国文学》和《译文》的两个兼职;三、帮助我今年没有出国任务。

如果照上面所说,一面挂名兼职这么多,一面又不得不把每星期五分之二的时间用在开会、酒会、晚会等三种‘会’.上,那么我就只能不写小说了……”正是因为他的谢绝太过客气,不够决绝,当然还有“工作需要”,所以不大奏效,他不得不日复一日地泡在开会、酒会、晚会上,写作计划基本落空,在他后半生的三十年里,没有一部有影响的作品问世。

      

⑤与茅盾相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斯自认其成功的最大诀窍就是“善于谢绝各种邀请和应酬,成功地关上了自己的门”。

他一向谢绝采访,谢绝各种会议,谢绝入选名人辞典之类,以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外国文学卷、《东欧国家文学史》、几种版本的《世界文化名人辞典》,都查不到他的名字。

也正是因为他谢绝了几乎所有与写作无关的活动,才得以集中精力去从事他钟爱的文学创作,卧薪尝胆默默无闻地耕耘了大半辈子,最终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⑥人生苦短,转眼百年。

学会谢绝,可以帮你节约时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集中精力干事情。

⑦那么,就请适时关闭电话和电子信箱,以减少各种“热情”干扰。

那些可有可无的应酬,充当“花瓶”的作秀,五花八门的研讨会、颁奖会、演讲会,电视台的名人访谈,名目繁多的大赛评委,能谢绝就坚决谢绝,不妨学学钱锺书先生幽默而决绝的精神,学学克里克先生的巧妙措辞和不妥协态度。

      

(选自《小品文选刊》)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8.简要分析选文第④⑤⑥段的论证思路。

(3分)

 

19.“谢绝”与“拒绝"有什么区别?

你认为成功的“谢绝”要具备哪些智慧?

 (4 分)

 

20.简要品析弗朗西斯·克里克、茅盾两人谢绝的语言各有怎样的特点。

(4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你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小说人物大家谈”这一-环节中对小说人物采用比较异同法进行比较评价。

请你参照示例,对《水浒传》中的“林冲与武松”这一组人物进行评价。

(写出共同点、不同点,150字左右)      

示例:

诸葛亮与杨修。

两人都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很有聪明才智的人。

但两者的智慧

有本质的区别,诸葛亮是大智慧,他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退敌,以他的大智大勇助刘备创立蜀国;而杨修耍的是小聪明,他恃才傲物,猜透主子心事,干涉曹操家事,泄漏军事机密,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落得斩首的下场。

 

(二)写作(50分)

22.在客车上你给别人让座,在校园里你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在运动场上你奋力为班级争光…………

你的表现给人温暖,让人赞赏,你的行为也许是不经意的,但你在他人眼中已经成为一道风景。

请以《我也是一道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项中“馨”读xīn,“技”应写作“伎”; C项中“罄”应写作“磬”,“截”读“jié”; D项中“俱”应写作“具”,“觑"读qù。

      

2. 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C项“无动于衷"的意思是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与前面的“在心里”语意重复。

      

3.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

A项搭配不当,“低”不能与倍数相搭配;C项语序不当,应将“讲述” 和“搜集”互换;D项两面对- -面,可将“能否”删去。

      

4.D 【解析】本题考查组句成段。

阅读语段可知,此题是对“智能高铁”的介绍。

通读句段可以发现,②句首先指出说明对象“高铁”,故置于首位。

⑤句紧跟上句,解释说明什么是“智能高铁”。

①句从性能的角度进行介绍。

③句从综合运输的角度,分别介绍“智能高铁"的情况,注意“同时”这一-提示性信息。

④句总结“智能高铁”的意义。

      

5.A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注重语意的前后联系,前文指出“注重向他人学习,强调借鉴”,与此句意思相同的是A项。

6.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的内容的理解。

颔联写钟声是以声衬静,以寂静的环境反衬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7. 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的赏析。

这首诗不是用直抒胸臆的语言非常直白地表露情感,而是用了颇为含蓄的语言。

8.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节奏的划分。

B项是动宾句,应在动词“闻”后停顿,正确停顿应为: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9. 

(1)疲倦 

(2)告诉  (3)等到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解释。

分析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用课内迁移法和语境猜译法。

‘怠”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弗之怠”中“怠”的意思相同,“比”与《陈涉世家》中的“比至陈"的“比”意思相同,“谕”结合语境可猜译为“告诉,晓谕”。

10.

(1)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来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待敌军。

      

(2)走远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就腿脚疼痛麻木站不起来。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可用“对”“换”“留”“补”“调”"选”六字诀,将文言单词用换词、组词法换成双(多)音节词语。

翻译时注意两句中的关键词。

(1)句关键词及意思如下:

愈——更加,缓——缓慢,地利——地势有利,止——停止;

(2)句关键词及意思如下:

若——如果,憩——休息,痹——麻痹、麻木,立——站立。

11.反常举动及目的:

命令军队驱赶缴获的牛羊、辎重车辆缓慢返回,队伍不整,以便引诱敌人来袭。

派人请敌人休息好了再决战,以便避敌锋芒,耗敌士气。

人物形象:

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睿智。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信息的筛选及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能力。

题干有两问,一问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曹玮的两个反常举动及其目的,答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表明反常举动和目的的关键语句 “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遽还袭之”“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为贪利以诱之”“吾以此取之”,然后进行翻译和整合;另一问是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答题时结合文中事件来分析概括,即可得出“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睿智”的答案。

【参考译文】      

曹玮主管镇戎军时,曾出战小胜,敌兵退去。

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驱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车辆,缓慢地驱赶着返回,很是不成军队行列。

他的部下担忧此事,对曹玮说:

“牛羊无用,只是束缚军队。

不如抛弃它们,整肃队伍返回。

”曹玮没回答,派人去侦察。

敌兵离开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而军队不整齐,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

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来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待敌军。

      

敌军将要来到,曹玮派人对敌军说:

“你们远来一定很疲劳,我不想趁着别人疲倦时作战,请你们让战士和马休息一下,隔一会儿就决战。

”敌人正苦于疲劳极了,都很高兴,使军队严整地休息了很长时间。

曹玮又派人告知他们:

“休息好了,可以战斗了。

”于是各自击鼓发兵进攻,一交战就把敌军打得大败,于是抛弃了牛羊返回。

曹玮慢慢地对他的部下说“我知道敌人已很疲劳,故意做贪利的事来引诱他们。

等到他们再来,几乎行走百里了,如果趁着他们锐气便交战,还会有胜负的悬念。

走远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就腿脚疼痛麻木站不起来,人气也衰退了。

我凭这些打败了敌人。

12. 

(1)学而不思则罔

(2)山岛竦峙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愁云惨淡万里凝(5)晴川历历汉阳树(6)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

(7)黑云压城城欲摧 (8)雉从梁 上飞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积累。

(1)出自《<论 语)十二章》;

(2)出自曹操《观沧海》;(3)出自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出自崔颢《登黄鹤楼》;(6)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7)出自李贺《雁门太守行》;(8)出自《十五从军征》。

13.①儿时热衷于燃放鞭炮;②儿时熬夜却很困乏,早晨睁眼醒来大苹果在眼前;③成年后在年根儿张罗年夜饭;④父亲在世时钻进他阴暗的小屋陪他吃年饭;⑤1967年午夜放炮时炸伤了右手的虎口。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题干要求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围绕“年夜"叙述的事件,答题时要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要点有五个,然后回到原文中圈画,可圈画出第③段的“儿时的我,首先热衷的自然是鞭炮”“熬夜”“不胜困乏”“早晨睁眼,一个通红的大苹果就在眼前”,第⑤段“每到年根儿,主要的事就是张罗这顿年饭”,第⑥段“父亲在世,年年都去他家,钻进他阴暗的小屋,陪他吃年饭”,第⑦段“1967年”“那年午夜放炮时,炸伤了右手的虎口”,最后按照文章叙述的先后顺序整合、概括即可。

14.原因:

一是因为年饭意味着生活企望的实现;二是因为年饭代表着团圆、亲情、孝心;三是因为年饭是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与祝愿。

生活态度:

对美好生活不懈的向往与追求,乐观豁达。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概括和作者生活态度的把握能力。

第一问的答案在第⑤至①段,可找到第⑤段“年的珍贵,往往就是因为人们把生活的企望实现在此时的饭桌上”,第⑨段“更重要的是年赋予它的意义。

比如吃年饭时的团圆感、亲情、孝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与祝愿”这些文字,然后再进行整合、概括。

第二问要回到原文找到体现作者生活态度的语句,如第⑨段“只要我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紧拥不弃,年的灯笼就一-定会在大年根儿红红地照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