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0966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邵寨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主井井筒箕斗装载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邵寨煤矿隶属于华能甘肃能源有限公司,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设计。

邵寨煤矿地处邵寨镇,距灵台县城25km;公路以邵寨镇为中心,西南经灵台到达陕西凤翔达虢镇,约127km;向北到泾川县城103km;向东16km至陕西省彬县亭口与312国道及西安至长武高速公路相接,达西安市约300km;向西经朝那、崇信县到安口镇120km。

工程交通十分便利,工业广场地势平坦。

由中煤一公司第二工程处承建主立井井筒及相关硐室掘砌工程,现井筒已施工接近箕斗装载硐室,马上开始进行箕斗装载硐室施工,为了确保快速、安全、优质的完成工程施工,特编制本措施指导施工,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一、概况

1、工程概况

我单位承建的邵寨煤矿主井井筒设计净直径φ5.5m,井口设计标高为+1294m,井筒实际深度为866m。

箕斗装载硐室及井筒加固段位于井筒标高+500.000m~+475.000m处。

装载硐室位于正东方向,方位角为90ο00′00″,硐室净底板标高为+477.650m,净顶板标高为+496.700,硐室净高19.05m,净宽5.2m,装载硐室施工总长度为9.1m。

箕斗装载硐室临时支护形式为锚网喷+锚索,锚杆使用Ф20×2000mm左旋高强螺纹树脂锚杆,锚索使用¢15.5×6000mm,钢筋网由Ф6.5mm圆钢加工而成,网格100×100mm,喷砼强度为C20。

永久支护形式为600∕400mm厚双层钢筋砼。

3-3断面施工长度为1.65m,净高19.05m,净宽5.2m,掘进断面为129.66m2,净断面为96.19m2。

临时支护形式为锚网喷+锚索,永久支护形式为600mm厚双层钢筋砼,铺底厚度600mm。

4-4断面施工长度为3.45m,净高13.35m,净宽5.2m,掘进断面为92.02m2,净断面为66.51m2,临时支护形式为锚网喷+锚索,永久支护形式为600mm厚双层钢筋砼,铺底厚度600mm。

5-5断面(液压站硐室)施工长度为2m,净高3.1m,净宽3m,掘进断面为16.53m2,净断面为8.33m2,临时支护形式为锚网喷+锚索,永久支护形式为400mm厚单层钢筋砼,铺底厚度200mm。

6-6断面(电气硐室)施工长度为2m,净高4.2m,净宽5.4m,掘进断面为30.37m2,净断面为19.55m2,临时支护形式为锚网喷+锚索,永久支护形式为600mm厚双层钢筋砼,铺底厚度200mm。

7-7断面施工长度为4m,净高4.2m,净宽5.2m,掘进断面为30.64m2,净断面为18.94m2,临时支护形式为锚网喷+锚索,永久支护形式为600mm厚双层钢筋砼,铺底厚度200mm。

箕斗装载硐室及井筒部分砌碹砼强度为C60,临时支护喷射砼强度为C20,铺底砼强度为C25。

2、主要技术参数

工程名称

底板标高

净宽

净高

支护

形式

支护

厚度

砼强度

3-3断面

+477.650m

5.2m

19.05m

锚网喷临时支护

100mm

C60

双层钢筋砼

600mm

C60

4-4断面

+483.350m

5.2m

13.35m

锚网喷临时支护

100mm

C60

双层钢筋砼

600mm

C60

5-5断面

+492.500m

3m

3.1m

锚网喷临时支护

100mm

C60

单层钢筋砼

400mm

C60

6-6断面

+492.500m

5.4m

4.2m

锚网喷临时支护

100mm

C60

双层钢筋砼

600mm

C60

7-7断面

+492.500m

5.2m

4.2m

锚网喷临时支护

100mm

C60

双层钢筋砼

600mm

C60

(附图1:

箕斗装载硐室平、剖、断面图)

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邵寨主立井井筒检查孔总结报告资料显示:

箕斗装载硐室位于侏罗系中统直罗组,岩性以中粒砂岩、粗粒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中粒砂岩呈褐灰-灰绿色,下部灰白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泥质胶结;粗粒砂岩呈灰绿色,分选性较差,泥质胶结,具均匀层理,含少量泥质团块,夹细砾岩薄层;粉砂岩呈灰绿色,粉粒砂状结构,含少量云母碎片,夹泥岩与中粒砂岩薄层,半坚硬。

泥岩呈紫红色,具斑状,滑面发育,具参差状断口均匀层理,见碎裂现象,岩芯局部破碎,夹粉砂状泥岩薄层,风化易碎,半坚硬。

井筒内壁施工结束后进行了工作面探水,根据探孔结果显示该段井筒无涌水,但在进行箕斗装载硐室施工时仍必须坚持“有掘必探,有疑必探”的原则,确保施工安全。

二、施工方案

井筒施工至+500.00m水平处,即可开始箕斗硐室上部井筒加固段施工。

现有成套凿井设备,两套提升系统,主提为2JK-3.5/18型绞车配3m3吊桶、副提为JKZ-2.8/18型绞车配3m3吊桶,装岩:

HZ-6型中心回转抓岩机一台,相关井筒砌壁为3.6m段高大模板,现场备有1m段高组装小模板。

箕斗装载硐室及井筒加固段总高度为25m,采用与井筒同时掘进分层施工法,井筒掘进至箕斗装载硐室毛顶板上方0.5m时停止浇筑混凝土。

采用短掘短支的方法同时掘进井筒与箕斗硐室,待掘进至标高+492.050m(即7-7断面毛底板)时,停止井筒及箕斗硐室掘进,自下而上同井筒一起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

待混凝土浇筑完后,继续采用井筒与箕斗硐室同时掘进的方法向下掘进,掘进至标高+482.750m(即4-4断面毛底板)时,再次自下而上同井筒一起浇注混凝土。

待第二次混凝土浇筑结束,仍然采用井筒与箕斗硐室同时掘进的方法向下掘进,掘进至标高+477.050m(即3-3断面毛底板)时停止掘进,自下而上同井筒一起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

浇筑结束后井筒开始正常掘进。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第一部分:

井筒施工到箕斗装载硐室设计毛顶板上方0.5m位置时,井筒停止砌壁工作,继续下掘井筒,掘够足够段高后进行锚网喷支护,同时按照分层掘进的方法先掘出箕斗装载硐室3-3、4-4断面拱部及5-5、6-6、7-7三个全断面硐室,使用锚网喷+锚索支护好。

然后从下而上开始绑扎钢筋,井筒仍采用大模砌壁,硐室采用槽钢碹股配建筑用钢模板、木板,大模板落底后先拆除刃角(便于拉模施工),然后稳箕斗装载硐室3-3、4-4断面上部碹股及5-5、6-6、7-7三个全断面硐室碹股,从下至上整体浇注混凝土。

浇筑砼时,硐室内部在砼下至吊盘后使用砼输送泵浇筑,与井筒连接处直接经过分灰器进入大模板。

浇筑完成后,待砼凝固后将大模板拉起浇筑上部剩余井筒,与上部井壁合茬。

第二部分:

继续采用短掘短支的方法施工井筒与装载硐室4-4断面墙部,掘进完成后,绑扎井筒及硐室钢筋,稳井筒模板及4-4硐室碹股。

最后浇筑混凝土,具体施工方法参照第一步。

由于第二部分浇筑段高较大,在墙部混凝土浇筑一定高度后停止浇筑,利用墙部碹股安装脚手架,搭建工作平台,工作平台采用δ50mm×200mm的大板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建筑钢模板。

安装脚手架时保险带要生根牢固,专人指挥。

工作平台搭设好后继续绑扎井筒及4-4断面上部钢筋,然后拉模向上稳碹股,最后浇筑混凝土与上部合茬。

第三部分:

待井筒与装载硐室第二部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继续下掘至硐室毛底板(即3-3断面毛底板),同时采取锚网喷临时支护,然后自下而上绑扎钢筋,稳井筒模板与硐室碹股,最后整体浇筑混凝土,直至与上部连接。

具体施工步骤参照第一步。

(附图2:

装载硐室掘进支护浇筑顺序图)

三、施工方法和工艺

1、施工方法

箕斗装载硐室采用短掘短支光面爆破法施工,段高控制≤2m,周边眼距控制在300mm以内,根据岩性控制装药量,全断面分层掘进,爆破深度2.0m。

2、施工工艺

(1)掘进

井筒部分掘进同基岩段施工,采用伞钻凿眼,炮眼直径55mm,放完炮后进行出矸,出矸段高为2m,出够段高即进行临时支护,支护好后开始硐室掘进,硐室掘进每两米为一个段高,掘出后随即进行临时支护。

打眼采用7655型风锤,“一”字型钎花,炮眼直径φ42mm,硐室采用直眼掏槽,掏槽眼深度2200mm,其余眼深为2000mm;采用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毫秒延期电雷管引爆,药卷φ35mm,长200mm,重0.2kg/卷;每次打眼前先找掉工作面浮矸,找平底板,以便架立风锤;技术员画好轮廓线,根据断面轮廓线布置炮眼,点好眼位,从掏槽眼开始向外扩散钻眼。

装药连线:

采用反向装药,大串联连接方式。

采用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药卷直径35mm,长度200mm,采用6m脚线,毫秒延期电雷管引爆,装药结构为反向连续装药,封孔材料采用粘土制成的炮泥。

装药前必须扫眼,保证炮眼的有效深度,用扫眼器清理炮眼内杂物后,按照爆破参数装药连线,用3m的木质炮竿将炮头送至炮眼底部。

周边眼用炮泥封实,其它炮眼的封泥长度不得小于500mm。

起落吊盘时各就各位,分工明确,下层盘距迎头的距离不得小于40m。

放炮实行双保险,地面布置一台10T稳车下放放炮电缆,放炮电缆型号为18×7-28-1670。

放炮员掌握两道放炮开关的钥匙,放炮前放炮员先到集控室送电,然后启动放炮开关。

放炮:

装配起爆药卷必须符合规程有关规定。

放炮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放炮通风30分钟后方可下人验炮。

附图3:

爆破图表

(2)出矸

放炮通风结束后,瓦检员下井检测井下是否含有CO等有害气体,确认安全后人员方可下井清理净吊盘,清理完吊盘后落吊盘,落到出矸高度后调平并固定好吊盘进行出矸。

巷道施工时装岩采用挖掘机配合HZ-6型中心回转抓岩机装岩。

提升容器为3m3座钩式吊桶。

矸石经吊桶提升到倒矸台后,采用座钩式自动翻矸,矸石经溜槽直接落地,然后定时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式汽车运到业主指定地点。

抓岩机装岩工艺过程:

放炮通风后①瓦检员检查瓦斯、安检、验炮→②落吊盘→③稳吊盘→④抓岩准备→⑤抓岩、装岩。

吊盘下落高度,距工作面15m以内。

(3)支护

1)前探梁支护:

①支护目的:

为了防止岩石的掉落,暂时维护围岩稳定和保障工作面安全,保证掘进迎头在放炮后找顶时安全,用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

前探梁前端靠近岩壁的那端,挡住迎头顶上没有支护的地方,防止顶上破碎散落及顶板裂开受压。

在掘进迎头工作中,由于迎头放完炮后没有支护,顶上的浮矸活石易掉落,如果遇到顶板破碎较严重的地方就更危险,所以使用前探梁支护,保证工作面施工安全。

②支护方法:

利用圆环加马蹄形圆环链作吊挂设备,3根各长4m的2寸钢管作前探梁。

即用圆环利用螺帽固定在正顶及两侧肩窝的锚杆外露螺纹上,每付圆环链走向间距为1.5m~2.3m,排距为800mm。

前探梁穿在马蹄形圆环内,并延伸至迎头,用圆木或半圆木在前探梁上方接实顶板。

利用锚杆锚固力作为钢轨前探梁的支撑力,防止迎头空顶作业,确保空顶下方作业人员的安全。

③施工步骤:

a、打锚杆眼,安装锚杆贴钢筋网挂吊环;

b、穿2寸钢管(前探梁);

c、用木板或半圆木背接顶板。

④施工顺序:

迎头放炮——处理安全—前探梁支护(贴网)—背接空顶—迎头打锚杆。

2)临时支护:

放炮后,观察围岩情况,若围岩比较破碎,防止围岩风化脱落,必须先素喷50mm厚的混凝土,打护顶锚杆,将锚杆盖板上紧暂不挂网,待拱部锚杆打好后整体挂网支护,并进行二次喷浆支护,喷浆厚度50mm。

①打锚杆眼

打眼前,首先按照中线严格检查断面规格,不符合设计尺寸时须先进行处理;打眼前要先敲帮问顶,仔细检查顶帮围岩情况,找掉活矸、危岩,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始工作,锚杆眼采用锚索机及7655气腿式凿岩机进行打眼,采用φ28mm“一”字型钎头,中空六角钢钎杆,锚杆眼的位置要准确,眼位误差不得超过100mm,锚杆方向与井巷轮廓线切线方向≥75°。

锚杆眼打好后,应将眼内的岩渣、积水清理干净。

打眼的顺序,应由上向下的顺序依次进行。

②安装锚杆

安装前,应将眼孔内的积水、岩粉用压风吹扫干净。

吹扫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孔口一侧,眼孔方向不得有人。

拱部把2支树脂锚固剂送入眼底,把锚杆插入锚杆眼内,使锚杆顶住树脂锚固剂,外端头套上螺帽,用带有专用套筒的风马达卡住螺帽,开动风马达,使风马达带动杆体旋转将锚杆旋入树脂锚固剂,对锚固剂进行搅拌,直至锚杆达到设计深度,待凝30秒后方可撤去风马达,搅拌旋转时间为30秒,卸下螺帽,上好托盘,拧上螺帽力矩大于100N·m,确保盖板紧贴岩面。

锚杆构件齐全,紧固有力,锚固力≥50KN。

托盘规格为正方形,规格长×宽=150×150mm,用厚δ=10mm的钢板压制成盘形。

箕斗装载硐室施工过程中,视围岩稳定情况,合理使用规格为¢15.5×6000mm钢绞线锚索加强支护;锚索布置在拱基线以上,间排距为2m×2m,必须保证其深入坚硬岩层中。

钢筋网用Ф6.5圆钢焊接而成,网格100×100㎜,网幅2000×1000mm。

钢筋网搭茬为100mm,网片搭茬处每隔200mm用18#铁丝连接牢固。

③喷射砼

Ⅰ、喷射混凝土的工艺要求

喷射砼施工:

喷浆机下放至井下,地面搅拌好的料用材料吊桶下放至工作面的铁皮上,人工上料。

喷射顺序为:

自下而上进行,喷枪头与受喷面应尽量保持垂直。

喷枪头与受喷面的垂直距离以0.8~1.0m为宜。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为:

水泥:

砂:

碎石:

水:

速凝剂=1:

2.02:

2.02:

0.47:

0.04

a、水泥采用矿方指定厂商的散装水泥。

b、黄砂采用中粗砂

c、石子选用5~10mm

d、速凝剂为矿方提供。

e、水为生活水

喷射时,喷浆机的供风压力在0.2~0.3MPa,水压应比风压高0.1MPa左右,加水量凭射手的经验加以控制,最合适的水灰比是0.4~0.5之间。

喷射过程中应根据出料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给水量,保证水灰比准确,要使喷射的湿混凝土无干斑,无流淌,粘着力强,回弹料少,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30~50mm,并要及时复喷,复喷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个小时。

否则应用高压水重新冲洗受喷面。

Ⅱ、喷射工作

开机时必须先给水,后开风,再开机,最后上料;停机时,要先停料,后停机,再关水,最后停风。

当班喷射工作结束后,必须卸开喷头,清理水环和喷浆机内外部所有灰浆或材料。

3)永久支护:

箕斗装载硐室及井筒加固段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60,配合比为:

水泥︰黄沙︰石子︰水:

外加剂=1︰1.87︰2.81︰0.37:

0.15

水泥:

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

黄沙:

中砂,其细度模数、含泥量等符合要求;

石子:

粒径10—20mm灰岩碎石,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压碎指标、石材强度等满足要求;

水:

PH=7的中性水;

外加剂:

河北冀南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4)绑扎钢筋

将箕斗装载硐室两侧墙基掘出后,先绑扎墙部钢筋,组立碹股,背模板浇筑墙部混凝土,绑扎拱部钢筋,继续浇筑混凝土。

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外缘70mm,内缘50mm。

井筒及装载硐室环筋、竖筋均采用Ф25螺纹钢,内、外环筋间排距均为250×250mm,联系筋采用Ф10螺纹钢现场加工,间距500×500mm。

钢筋搭接长度不少于875mm(按35d计算,d为钢筋直径),采用18#铁丝绑扎。

钢筋绑扎要求横平竖直,不符合要求必须拆除重新绑扎,做到不合格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立模

井筒内井壁浇筑用模板为3.6m段高的单缝液压式整体下移大模板;箕斗装载硐室用[20槽钢制作碹股,背板用1500×200∕100×50mm钢模,与井筒连接处采用1500×200∕100×50mm厚木模板。

1)碹股架设

箕斗装载硐室碹股架设由内向外依次进行,墙部钢筋绑扎结束后,先组装碹股,碹股各部分采用螺栓连接,螺栓要紧固有力。

然后将整架碹股直接立起,利用8#铁丝临时将碹股生根在钢筋上,碹股腿部采用锚杆固定,每根腿部打注2根全螺纹锚杆,使用压板及螺帽将碹股调整并找正位置,技术员对碹股位置进行效验无误后,安设横撑(横撑用Φ108钢管加工),横撑下方安设点柱,防止在撑子上搭设工作平台时,撑子下垂。

固定好后再在外侧与岩面之间打木撑,木撑为50×50mm厚的方木。

第一架碹股架设结束后,安装并架设第二架碹股,碹股立起后,两架碹股间距1.5m,采用Φ20钢筋拉杆连接,并将第二架碹股使用铁丝临时固定,再打注锚杆,调整位置并固定,依照该方法依次架设其他碹股。

2)金属下行模板架设

箕斗装载硐室内碹股全部架设结束后,将金属模板脱模,调整模板绳使模板下口平稳下放至装载硐室毛底板位置,利用井筒中心线和水准仪将金属模板找正、调平,使用方木、钢管等辅助材料将金属模板固定牢靠,硐室与金属模板交接处碹板一定加固牢靠,防止浇筑时出现跑模、跑灰等现象。

(6)浇筑砼

井筒和箕斗装载硐室均采用C60混凝土浇筑,配合比为:

水泥︰黄沙︰石子︰水:

外加剂=1︰1.87︰2.81︰0.37:

0.15。

混凝土在地面搅拌,用3m3底卸式灰罐下放至吊盘,浇筑砼时硐室部分在砼下至吊盘后使用砼输送泵浇筑,井筒部分直接经过分灰器进入大模板。

混凝土要对称入模,防止出现模板偏移现象,风动振动棒振捣,振捣要均匀,接茬时采用粗骨料减半的接茬砼,确保接茬质量。

四、辅助作业

1、装载硐室施工供电、压风、照明、信号、通讯、通风等辅助系统同井筒基岩段。

其中砼输送泵的供电电缆使用放炮电缆。

2、装载硐室施工测量放线

根据井筒吊挂布置,结合施工要求,在施工前掘进中心线采用下放1根边线及1根井筒中心线至掘进装载硐室连接处出矸时的上吊盘位置;高程控制采用900米比长钢尺加三项改正。

首先在封口盘上用定位板把边线点做好,并实测出井中高程,结合吊挂进行布置,根据《测量规程》边线均采用14#碳素钢丝,垂球重不低于120Kg。

边线下放至上吊盘,用风钻打眼,楔入木桩,在木桩上采用拉线靠钢丝定出硐室中心线,用测钉或射钉在井筒东西方向标记。

用测钉(射钉)作为高程控制点。

注意事项:

1)铁丝下放至上吊盘位置后,一定要走慢钩查线,边线及中线采用下放信号圈的办法查线。

2)井上、下人员随时电话联系。

3)钢尺从提升孔下放时一定要均匀慢速,特别应注意钢尺的接头部位。

4)钢尺应三次读数取平均值加三项改正。

五、劳动组织

实行“一掘一支”正规循环作业方式,将施工循环分为钻眼爆破、支护、出矸三大工序,实行“三八”制作业,预计工期45天。

圆班直接工68人,辅助工30人,管辅人员20人,共计118人。

六、施工管理与技术管理

1、技术管理

(1)砼试块由技术员按规定进行做试块,工程组按期去做试块压力实验,保证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每次稳模前,技术员先检查中心线、点是否准确,有无抗线处,检查完无误后方可进行稳模,稳碹股时必须要找平找正,稳好模后需经项目部工程组及监理检查尺寸无误后方可进行浇筑砼。

(3)折模时间不少于24小时,拆完模后及时洒水养护。

(4)如果间隔2小时后再打灰,必须将前一次打灰表面凿毛。

与井壁接茬处不仅要将混凝土表面凿毛,而且必须用水冲洗干净。

(5)稳好碹股后必须加固好支撑,防止跑模。

(6)原材料必须预先作好实验,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7)钢筋绑扎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做到横平竖直,特别要注意的是内层钢筋保护层,钢筋的搭接长度。

井筒环筋与硐室的横筋应安设计要求进行搭接。

2、质量要求

(1)掘进时的光爆要求

1)打眼时必须严格控制中腰线,画出掘进轮廓线眼位,起爆、装药、联线严格按爆破图表执行。

2)各炮眼必须与巷道坡度一致,眼位准确,眼底落在同一水平,即“准、直、平、齐”。

3)要求爆破后周边眼眼痕率不小于50﹪,超挖不超过200mm,不得欠挖,表面不应出现明显的爆破裂隙。

4)稳模前墙基一定要挖至设计深度。

(2)浇注墙、拱要求

1)立模前应对中、腰线进行检查,严格按中、腰线进行立模;

2)墙部模板应安设牢固,板面应平整;

3)碹股的架设应与巷道中心线垂直;

4)碹股两边拱的基点应在同一水平;

5)碹股的架设必须牢固,拱部模板的强度应能满足荷载要求;

6)巷道净宽:

中线至任何一帮的距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净高:

腰线上下要符合设计要求。

8)浇筑砼时分层加强振捣,防止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

七、安全管理

(一)、通风系统

1、通风路线

进风流:

局部通风机→风筒→井筒掘进工作面

乏风流:

井筒掘进工作面→地面

采用对旋式通风机,直径700mm玻璃钢风筒,向工作面压入式通风。

2、风量计算和风机选型

施工过程中,采用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架设在井架20m处新鲜风流中。

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应按人数或二氧化碳涌出量、同时爆破后排除炮烟所需风量计算、风速演算等规定要求分别进行计算,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实际需要风量。

已知条件:

井筒净直径5.5m,深度810m

每循环炸药91.4kg

选用直径Φ700玻璃钢,每节10米

风量备用系数p=1.3

①根据排除炮烟计算风量

Q=0.465/t3√kAbS2L2/Pq2Cp

Q=

/30

=2.25×3√0.3×91.4×(23.76×810)2/30

=162.4m3/min

t——通风时间,取30min

b——每公斤炸药有害气体生成量,取b=40L/kg=0.04m3/kg

A——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68Kg。

K——淋水系数,取0.3

CP——允许当量CO浓度,取0.02%

Pq——吸入风量和工作面风量比,取P=1.1

L——井筒长度,取810m

②供人员呼吸所需风量:

Q=4×N=4×40=160m3/min

N——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取40

③风速验算风量

岩巷允许最小需风量Q=9S=9×23.76=214m3/min

岩巷最大允许风量Q=240S=240×23.76=5702.4m3/min

S——井筒巷道断面

④通过以上计算,取岩巷允许最小需风量作为工作面风量,即214m3/min。

考虑风筒漏风Qm=1.2×Q=214×1.2=256.8m3/min

2)计算风筒通风阻力

①风筒的摩擦风阻由公式Rf=5.5×aL/D5

风筒摩擦系数取a取0.0023;L取810m

Rf=5.5×0.0023×810/0.75=60.97N·S2/m8

②总通风风阻

R=Rp×

=60.97×1.2

=73.16NS2/m8

——通风风阻附加系数,取1.2

3)局部通风机理论工作风压

ht=R×Q工×Q效

=73.16×214/2/60×256.8/2/60

=279.20Pa

根据计算,现有的FBDNO7.1/2×37kw型对旋式扇风机2台(一台备用)风量范围(480-740m3/min)风压范围(1200-6800pa)可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附图4:

立井通风示意图

(二)综合防尘

1、井筒在掘进时,吊盘下安装喷雾降尘,净化水幕要雾化良好,覆盖全断面;

2、打眼使用湿式打眼,工人佩戴防护口罩;

3、采用水炮泥封孔;

4、井筒浇注混凝土7天以内的、每班洒水一次进行养护,浇注28天以内的,每天洒水一次养护。

(三)防火防爆

1、防火设施

(1)工作面静压水管“三通”必须留有消防管口。

(2)井口必须配备2个灭火器及消防铁锹备用。

(3)井口必须配备沙箱,装沙体积不能小于0.2m3,消防钩、消防钗、消防斧必备齐全。

2、防火管理

(1)井下消除明火。

(2)井下电气设备必须隔爆,电缆垂吊整齐。

(3)电气设备保护齐全。

(4)井下严禁私拆开矿灯。

(5)经常检查灭火器完好情况,保证使用有效,定期更换。

(6)严禁带电检修和搬运电气设备。

(7)加强对易燃物品的管理,严禁将废油、剩油泼洒在工作面,用过的棉纱、布、纸等必须回收至地面。

(四)爆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每次打眼前必须清除工作面的浮矸、活矸,画好轮廓线,点好眼位,方可打眼,严禁套残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