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1833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docx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课文,讲述了一个名叫玲玲的小女孩因不小心把已画好的画弄脏,由最开始的着急(“哇地哭了起来”),经过爸爸对她的启发,最后竟然变坏事为好事(把弄脏的地方画成一只小花狗),改后的画获得了一等奖的故事。

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文中玲玲爸爸的话: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强调要保持好的心态,才能将劣势转为优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玲、详、幅、奖、催、叭、脏、筋”,积累“端详”等词语。

  2、会写“玲、叭、楼梯”四个生字。

  3、把课文的前七自然段读正确,读通顺。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懂得“端详”等词的意思,灵活运用所学生字;

  2、写好“楼梯”二字。

  一、导入课文

  1、今天有位小朋友来到了我们二

(二)班的课堂,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

瞧,她向我们走过来了,还在向我们打招呼呢!

(PPT1)让我们认识一下她吧。

(教读“玲”的拼音)看老师写她的名字,仔细看哦,它是左右结构王字旁,但王的最后一笔变成提,右边是个“命令”的“令”,不是“今”。

会写了吗?

赶紧把她的名字端端正正写在“我会写”的田字格里吧。

  2、玲玲是位很聪明的小姑娘,她画得一手好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玲玲的画》(板书课题),来读读课题(齐读)。

  二、扫清障碍,为读通课文做准备

  1、小朋友回去都预习课文了,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看你们预习得怎样了?

(PPT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这些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下面就把它们带回到课文中去读读课文吧,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流利。

端起书本,开始吧。

  3、读完了?

老师这里有一个长长的句子,想请小朋友来教教老师怎么读,行吗?

(PPT3)自己先读读看。

指名读,教师跟读,齐读等。

  4、下面咱们再把这些生字朋友带到课文中去,同桌之间你一段我一段再把课文读一读,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5、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小朋友知道得可真多,老师要奖励你们欣赏玲玲的画,请看:

(PPT4)

  2、这幅画画得怎样呀?

自己先读读第一自然段,玲玲对这幅画的感觉是怎样的?

是很(满意的),板书:

满意。

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端详)那“端详”是什么意思呢?

像老师这样是不是端详呢?

(教师示范)哪位同学来演一演?

对,他表演得真不错,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个遍就是“端详”。

谁能读好这句话?

她读得真不错,咱们也学着她的样,把这句话读一读。

  3、就在这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赶快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学生读后出示PPT6。

  

(1)自己读读这一段,这时玲玲的心情又会怎样呢?

指名回答(板书:

难受、着急)

  

(2)指名读。

问:

玲玲你为什么那么伤心啊?

师:

“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听了爸爸的话,玲玲是怎么做的?

究竟玲玲会怎么做,咱们下次课继续学习。

  四、写字

  1、教师范写“叭”“楼梯”三字。

  2、学生观察,指出写时应注意的地方,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3、学生写,写一个看一个,争取写得一个比一个好。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

(教师板书课题:

2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⑴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

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⑶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

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

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

画弄脏,来不及画。

(坏事)

  经过:

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

得了一等奖。

(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1、游戏“大转盘”:

  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

  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⑵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①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

“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②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

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

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③爸爸看了,高兴地说:

“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

好事呢?

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

  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

然后学生进行评议:

  谁读的好?

好在哪里?

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五、做一做:

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3

  5玲玲的画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

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

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1页。

(教师板书课题:

5《玲玲的画》)

  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

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

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

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

画弄脏,来不及画。

(坏事)

  经过:

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

画变得更好了。

(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候、及、拿”这几个字。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4

  设计思路:

  __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

内容简单,语言朴实,对话较多,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浅显的故事之中。

玲玲的情感变化是__的主要线索,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揭示了课文主题,蕴涵了深刻的道理。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画画吗?

你平时都喜欢画什么?

在画画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烦恼的事?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中的主人公玲玲就在画参赛画时遇到了一件让她急得哭起来的烦心事,那是一件什么样的烦心事,玲玲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玲玲的画》。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想想你怎样记玲玲的“玲”字(齐读课题两遍,说说怎样记住“玲”字)。

  3.过渡:

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玲玲遇到什么烦心事。

  二、初读课文,扫清读文障碍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生字、生词,抽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人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全班交流,大家评议)

  2.多媒体演示符合课文内容的三幅画——玲玲刚画好的画、弄上墨渍的画、把墨渍变成了小花狗的画,引导学生理清__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玲玲心情发生变化的语句,并说说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板书:

满意(完成画作)→伤心(弄脏画面)→满意(巧添小狗)

  2.齐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

  3.多媒体演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

  4.指名在全班分角色读对话,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

爸爸和玲玲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展开三次对话的?

爸爸的话和玲玲的话应该怎样读呢?

(第一次对话:

爸爸的话要用关心、催促的语气来读,玲玲的话要表现出玲玲为自己画好了参赛画而感到满意的语气;第二次对话:

玲玲的话要读出紧张、着急、伤心的语气,爸爸的话要用沉稳、安慰的语气来读;

  第三次对话:

爸爸的话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5.男女生对读。

  6.师生合作,男生读爸爸说的话,女生读玲玲说的话,老师读叙述。

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插图的段落。

(第九自然段)

  2.齐读第九自然段,想想爸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3.多媒体演示句子: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齐读,边读边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2)四人小组、全班交流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

“好事”又指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归纳:

这里的“坏事”是泛指做得不如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这里的“好事”泛指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把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变成令人满意的事情,并不是指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事。

(板书:

好事、坏事、获一等奖)

  (4)教师小结。

  爸爸说的这两句话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在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成是坏事,因为好坏是可以转化的;二是指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而应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

  六、回归整体,进一步体会__表达的情感

  1.启发学生思考: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对玲玲和自己说?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遇到过的话,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2.教师总结谈话:

是啊,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

弄脏画面的一块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花狗;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因为自己长得丑而遭到别人欺负、讥笑的丑小鸭,原来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就是这样,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

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板书:

开动脑筋

  3.同学们喜不喜欢课文中的玲玲?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玲玲的喜爱和赞美的心情齐读全文。

  七、实践活动

  回到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自己从书刊中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中、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麻烦,本来花费很多心血准备好的东西突然遭到破坏,让我们感到很是伤心。

那么怎么办呢?

(课件出示单元导读语)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是啊,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走进第七单元,从刚才的那段话中,你了解了这个单元着重选了关于哪方面内容的__?

(如何正确看待问题方面)

  接下来,我们要走进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也遇到了一个麻烦,她是怎样解决的呢?

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关于她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通过预习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写在黑板上。

  2、听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记忆字音。

  3、指读,进一步正音。

  4、同桌互读。

  4、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三、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小组讨论,哪个字比较难记?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1、小组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2、小组间开展识字竞赛。

  三、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本课中所写生字的特点:

七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短下长。

  2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糟肯脑楼

  3、学生认真对照田字格,临摹一遍。

  4、展示,评议。

  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6、积累词语。

  7、把喜欢的词语积累在词语本上。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玲、详”等生字,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端详、啪的一声”等词语的意思,书写“评、奖、拿、及”等字。

  2、借助图画理清课文顺序,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3、研读关键句,感受人物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识字写字。

  2、难点:

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三、教学过程:

  

(一)识字导入,认识人物

  1、学校里要举行书画大赛了,有位小姑娘要去参加,谁能叫出她的名字?

(玲玲)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

  2、引导识字:

“玲”是个形声字,左形右声,王字旁,通常用来表示非常珍贵、美好的东西。

“玲玲”用来形容玉器碰击的时候发出的清脆的声音。

  3、齐读课题。

指导书写“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2)边读边画出生字,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词语

  端详这幅画评奖啪的一声弄脏报纸

  来不及懒洋洋并不像那么糟肯动脑筋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读好长句,体会心情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这幅画明天就要就要参加评奖了。

(理解“端详”)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地上,把画弄脏了。

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玲玲满意地笑了。

(得意―伤心―满意)

  (三)图文对照,试讲故事

  1、出示图片,引导排序:

要是把这三幅图当做是课文的插图,应该谁在前,谁在后呢?

  2、请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3、小组合作:

借助图画顺序,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讲故事。

  (四)练写生字,学习小结

  1、指导书写“幅、评、奖”。

  2、玲玲能把一幅弄脏的画变得更好,是怎样做到的?

下节课我们再来接着学习。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7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的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玲玲的画》以人物情绪变化为脉络,抓住关键词“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5课《玲玲的画》初读了课文,结识了生字朋友。

今天呢,老师又把他们带来了。

看看你还认识他们吗?

老师请同学开火车读词语,大家认真听。

如果她读的不准,我们就一起帮帮她!

  师:

“真不错,同学们读的字正腔圆”。

  2.回顾课文大意。

  师:

好了,同学们。

下面我们一起走近《玲玲的画》这篇课文。

一起找找看玲玲有什么特殊之处吧!

为什么玲玲的画能够写成一篇课文,而我们的画却只是一幅画呢?

  师:

根据大屏幕上的三幅图,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试试看你能不能说出来。

(PPT展示图片)

  二、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师:

通过以上三幅图,我们知道了玲玲的画都经历了什么。

下面呢,我们再思考一下,既然精心准备的画被弄脏了,后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好了。

那在这个过程中玲玲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呢?

  师:

我们一起用笔在文中画出来表示玲玲心情的词语。

  板书:

得意、伤心、满意。

  师: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词语,得意。

从哪个自然段中看出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呢?

  

(1)课件出示:

玲玲得意的端详….

  师:

这里,老师有一点不明白,端详是什么意思呢?

谁能演一演?

  生:

(同学们做出动作)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看

  师:

嗯,原来通过动作也能学习词语的意思,你们真是厉害。

  师:

那文中还说了,“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玲玲在端详这幅即将参加评奖的画作时,心里会怎样想呢?

(明天肯定得第一)。

  师:

下面,谁来读一读,体会一下玲玲得意的心情?

  师:

嗯,你读的很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就是玲玲本人呢。

  师:

接下来,我们看这句话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2)“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觉吧!

”爸爸又在催她了。

  师:

“又”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之前催过了,爸爸的疼爱,画了很长时间)

  师:

谁能读一下,体会父亲对玲玲是怎样疼爱的?

  师:

嗯,你读完之后,让我也觉得玲玲的父亲的确是个好爸爸。

  (3)在爸爸又催了一次之后,玲玲终于准备睡觉了。

这时,玲玲遇到了麻烦,一起告诉我:

遇到了什么麻烦啊?

  生:

画弄脏了。

  师:

然后玲玲看到画脏了,就伤心的……哭了!

  师:

那这,老师又不明白了,脏了,脏了你哭什么啊?

再画一幅就行了呗!

  生:

“我的画弄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师:

没错,明天就要评奖了,今天却弄脏了,如果是你的话,除了伤心还会怎么样?

  生:

着急。

  师:

对,着急。

玲玲和你的心情是一样的。

  师:

现在,同学们谁来朗读一下,读出玲玲的伤心和着急?

师:

嗯,我听着也怪着急的!

  师:

那同学们,我们接着往下看故事是怎样发展的。

作为玲玲的爸爸,自己的女儿又伤心又着急,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

爸爸说:

“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师:

后来,玲玲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原文”

  师:

最后一句是,“玲玲满意的笑了”。

  师:

这个时候的心情是——开心的。

  师:

下面,谁来读一下这句话!

体会一下玲玲有多开心。

  师:

嗯,那玲玲是开心了,还有一个人我们不能忘,这个人就是——

  生:

我的爸爸。

  师;爸爸怎么样啊?

  生:

高兴。

  师:

说了什么?

“…….”

  师:

好,我们一起把爸爸说的话再读一遍。

  师;你们觉得爸爸说的对吗?

  三、小结

  师:

那以后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应该怎样啊?

  生:

多动脑筋!

  师:

好,非常棒!

多动脑筋。

我们班的同学这么棒。

没有什么事儿是动动脑筋还完不成的。

对不对?

好,老师对你们有信心。

也希望你们以后像今天说的。

遇事不害怕,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

  四、作业: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下面留一个小作业。

  想一想你遇到的,跟玲玲比较相似的事。

然后组织组织语言,想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