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238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docx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

河南省2000年水资源公报

一、综述

2000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95.3毫米,比上年增加65.4%,比多年均值增加26.8%,超过10年一遇,属丰水年份。

6--9月降水量773.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7.7%,比常年同期偏多58.4%。

本年度汛期降水量多且强度大,沙颍河、洪汝河、唐白河多次出现大洪水,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2000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475.9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偏多52.2%,比上年偏多345.9%。

尤其是省辖淮河、长江流域地表径流量大幅度增加,分别达298.9亿立方米、125.7亿立方米。

全省地下水资源量281.18亿立方米。

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87.13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699.95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增加61.9%。

2000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54.24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4.69亿立方米。

其中大型水库43.42亿立方米,增加20.27亿立方米;中型水库10.82亿立方米,增加4.42亿立方米。

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位与上年末相比,面平均上升1.37米,地下水储蓄量增加48.06亿立方米。

全省平原区7个浅层地下水下降漏斗区总面积为7269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2749平方公里。

2000年全省各种水利工程总供水量204.87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水源为87.53亿立方米,地下水水源117.11亿立方米,其它水源0.23亿立方米。

引黄河干流水量18.77亿立方米,跨流域调水16.65亿立方米。

全省总用水量204.87亿立方米。

其中农业用水134.2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41.7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28.94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用水量为215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402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191.3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用水量,含火电为66立方米,不含火电为52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镇为每人每日164.4升,农村65.7升(含牲畜用水)。

全省用水消耗总量120.28亿立方米。

2000年全省废污水排放量为22.77亿吨,比上年增加2.36亿吨。

在废污水排放量中,工业废水占48.0%,生活污水占52.0%。

全省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量为8.83亿吨,平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80.9%,较上年提高约10%。

据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全省13个水系、64条主要河流(控制河流总长度5094公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

全省地表水质未有明显好转,劣于五类标准的河流长度达2766公里,占评价河流总长度的54.3%。

在评价的河段中有66.1%遭受有机污染。

大部分水库水质较好,满足饮用、渔业、工业及农灌用水要求。

地下水污染持续蔓延,监测的49眼井中,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的井就有10眼,占20.4%。

二、蓄水动态

(一)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对全省19座大型水库和99座中型水库蓄水量统计,2000年末蓄水总量54.24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4.69亿立方米。

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43.4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0.27亿立方米;中型水库10.8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4.42亿立方米。

按流域片统计,淮河流域年末蓄水总量29.07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4.82亿立方米;黄河流域11.66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19亿立方米;长江流域11.27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5.91亿立方米;海河流域2.24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77亿立方米。

2000年末全省四大流域水库蓄水量与1999年比较情况详见图8。

蓄水量增加较多的水库有:

南湾水库增加3.84亿立方米;鸭河口水库增加3.61亿立方米;陆浑水库增加2.44亿立方米;昭平台水库增加1.77亿立方米;鲇鱼山水库增加1.57亿立方米;石山口水库增加1.42亿立方米;板桥水库增加1.41亿立方米。

(二)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2000年末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与上年末相比,普遍有所上升,面平均上升1.37米,年地下水储蓄量增加48.06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位上升区(升幅大于0.5米)占全省平原面积的71%;稳定区(变幅在±0.5米以内)占28%;下降区(水位降幅大于0.5米)仅占1%。

年末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小于4米的面积占平原总面积的61%,4--8米的占20%,大于8米的占9%。

(三)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2000年末全省平原区有7个浅层地下水漏斗区,总面积为7269平方公里,约占平原总面积的8.6%,比上年减少2749平方公里。

其中华北平原的安阳-鹤壁-濮阳漏斗区面积为5648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1560平方公里,漏斗中心水位埋深30.65米;武陟-温县-孟州漏斗面积910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88平方公里,漏斗中心水位埋深21.86米;许昌、商丘、新乡、临颍及南阳等漏斗面积也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各漏斗区面积变化情况见图9。

三、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2000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95.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643.5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5.4%,比多年均值增加26.8%,位于1956--1979年系列的第四位,超过10年一遇,属丰水年份。

按四大流域分析计算,海河流域降水量739.0毫米,黄河流域685.2毫米,淮河流域1129.8毫米,长江流域1122.3毫米,分别比上年增加47.0%、29.7%、74.6%、83.6%,分别比多年均值增加13.8%、6.0%、32.5%、35.6%。

2000年全省18个省辖市降水量与多年均值相比均偏大。

除洛阳市、济源市、焦作市及三门峡市偏大幅度在10%以下外,其余14市偏大幅度均在10%--60%之间,其中平顶山市偏多58.6%,漯河市偏多50.3%,许昌市偏多42.5%。

2000年全省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降水量详见图1及图3。

在区域分布上,除豫北太行山和豫西洛阳、三门峡局部地区与多年均值相比减少10%--20%外,全省其它地区均偏多,偏多幅度在10%--100%之间。

其中许昌以北地区偏多10%--20%,延津、滑县局部偏多达40%;许昌以南的漯河、平顶山、驻马店及南阳东部、信阳淮河干流以北的大部分区域降水量较多年均值偏多40%--80%。

2000年全省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详见图2。

2000年全省降水年内分布极不均衡。

1--5月降水量90.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4.3%。

汛期降水量多且强度大,先后出现了四次大的强降雨过程,局部24小时点雨量达千年一遇,沙颍河、洪汝河、唐白河连续多次出现大洪水。

全省6--9月降水量773.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7.7%,较常年同期偏多58.4%,尤其是6、7、9三个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40.9%、63.9%、51.5%。

部分地区在短时间内出现高强度的连续暴雨及大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二)地表水资源量

2000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475.9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88.2毫米,比多年均值312.7亿立方米偏多52.2%,比上年偏多345.9%。

省辖淮河、长江流域多处河段发生较大洪水,沙颍河水系的澧河、干江河、沙河出现仅次于“75.8”洪水的最高水位或最大流量。

淮河、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298.9亿立方米、125.7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增多67.4%、87.8%;海河、黄河流域为14.71亿立方米、36.56亿立方米,分别减少26.3%、22.8%。

与多年均值相比,沙颍河、洪汝河平原和南阳盆地增幅超过100%;而卫河山区则减少61.5%。

全省18个省辖市中,黄河以南多数市的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均值有所增加,其中漯河、平顶山、南阳市增幅分别达192.5%、176.9%、103.6%,其余在35%以上。

沿黄及北部市普遍减少,安阳市减幅最大为34.6%,其余减幅在0.5%—8.5%之间。

全省流域分区、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详见图4、图5及表1。

  

2000年全省入境水量216.1亿立方米。

其中黄河流域179.4亿立方米(黄河干流162.1亿立方米);淮河流域10.25亿立方米;海河流域10.88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入15.51亿立方米。

全省出境水量548.5亿立方米,其中黄河流域144.0亿立方米;淮河流域253.2亿立方米;长江流域127.6亿立方米;海河流域21.72亿立方米。

(三)地下水资源量

2000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为281.18亿立方米。

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92.69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03.79亿立方米,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15.30亿立方米。

在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中,山丘区河川基流量73.36亿立方米,山前侧向径流量3.90亿立方米,开采净消耗量15.43亿立方米,合计为92.69亿立方米;在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中,降水入渗补给量174.74亿立方米,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25.15亿立方米,山前侧渗量3.90亿立方米,井灌回归量8.76亿立方米,合计总补给量为212.55亿立方米,扣除井灌回归量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03.79亿立方米;在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中,山前侧向径流量3.90亿立方米,山丘区河川基流流经平原时因灌溉而形成的地表水体补给量11.40亿立方米,合计为15.30亿立方米。

全省行政分区及流域分区的地下水资源量见表1、图6及图7。

2000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比多年均值增加37.4%。

其中长江流域增加46.4%;淮河流域增加42.3%;黄河流域增加23.7%;海河流域增加20.0%。

2000年全省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6.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四)水资源总量

2000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475.9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81.18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87.13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670.0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增加61.9%。

其中长江流域增加104.4%;淮河流域增加72.4%;海河流域增加5.5%;黄河流域减少1.4%。

2000年全省平均产水模数为40.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产水系数为0.41。

全省行政分区及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详见表1。

表12000年河南省行政、流域分区水资源量表    降水量:

毫米 水量:

亿立方米

四、供用水量

(一)供水量

2000年全省总供水量为204.87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为87.53亿立方米,占42.7%;地下水源117.11亿立方米,占57.2%;其它水源0.23亿立方米(其中污水处理回用量0.20亿立方米,集雨工程供水量0.03亿立方米),只占0.1%。

引黄河干流水量18.77亿立方米,流域间相互调水16.65亿立方米。

与上年比较,总供水量减少23.70亿立方米,减幅10.4%。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比上年减少11.07亿立方米,减幅11.2%;地下水源供水量比上年减少12.59亿立方米,减幅12.6%;其它水源供水量比上年减少0.04亿立方米。

全省行政分区及流域分区供水量详见表2。

表2 2000年河南省行政分区供用耗水统计表表2    水量单位:

亿立方米

2000年省辖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流域地下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分别为65.5%、58.5%、57.5%、39.0%。

按行政分区,濮阳、信阳、和济源等市地表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都在50%以上,信阳市最高达91.9%;安阳、鹤壁、商丘、许昌、周口、驻马店等市地下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在70%以上,鹤壁市最高达79.1%。

全省行政分区供水量水源组成见图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