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2922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docx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docx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白鹿洞书院

描写景点游记随笔写作:

白鹿洞书院

编者按:

白鹿洞书院,有白鹿,但没有洞。

因其别有洞天,自成一格,所以谓之白鹿洞。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白鹿洞书院。

【1】

从九江乘车去白鹿洞书院,天色向晚,见到了庐山的另一番景象:

夕阳余晖,给连绵峰峦镀上一层金色,云霞似锦,又似天上的高山大泽,疑有大罗神仙居住其间,诗仙太白骑鹿访仙。

是与天相接的五老峰。

山下有林木,林木间有水田,水田间有乡道,通着人家。

青瓦白墙,恬静安好。

【2】

本来,我对白鹿洞书院期许并不高。

以为,就是座书院,坐落在某座现代小城或小镇里。

书院是古式的,院门内外,两个世界:

门内古老衰朽,散发老旧气息,斯人已去,睹物怀人;门外是热闹街市,有拉客住宿吃饭的生意人,有招揽乘客的司机,有水果摊,有百货店;;和中国所有的小城小镇没啥两样。

想象中,白鹿洞书院是这样的。

然而不是。

我是把书院想象成了散落各地的春秋祠。

【3】

车是去星子镇的。

在去白鹿洞书院的路口把我撂下。

我以为走几步就到了,没想到得走老远。

但才走几步,我就兴奋了。

这地方和想象的不一样。

最不一样,是它周围不是街市,没有城镇。

它在非常安静的地方。

一条水泥路蜿蜒向前,路边草木茂盛,迎风招展,远处是庐山,缥缈如画。

暝烟四合,蛐蛐声响。

我像个负笈游学的少年,奔向心驰神往的圣地。

走着走着,走进了一片森林。

两边古木参天,森林里有潺潺流水声,有鸟鸣。

路遇老妪晚归,问:

白鹿洞书院还走多远啊奶奶?

回:

再走几步就到了。

果然再走几步,就到了。

【4】

我大概是今日最后一位客人。

管理员领我去延宾馆寻觅住处。

匆匆路过书院外,走马观花,无暇细看。

想,先歇下,明日再看吧。

到延宾馆,客房老板娘领我看房间,定下住处,说可以招呼我吃一顿晚饭和一顿早餐。

我道谢。

她说你先歇一下,一会儿去吃饭吧。

行,我说。

住处是榻榻米式的。

干净,舒适。

有个小书架,有一些艺术相关的书。

我等汗水歇干了,便冲凉洗澡,换洗衣物。

收拾毕,便去吃饭。

【5】

饭菜可口。

土豆烧肉,清蒸鱼,紫菜汤。

老板娘和我闲聊,问我哪里人,做什么的,怎么想到来这里了。

我一一作答。

她说哎呀,你也是做策划的啊,那正好,我们这边一直也在找人做策划呢,看怎么弄这个书院。

我们以前在广州经营画廊,后来才到这儿的。

现在外面也做着生意,但主要还是想把这个书院好好打造一下。

我先生刚从外面请来几位专家,都是顶有名的,您要有空,一会儿可以和他们聊聊,说不定有些新思路呢。

我说行啊,正好可以学习学习。

说话间,她先生;;也就是延宾楼的老板;;来了。

她介绍我们认识,我们握手招呼。

见我年小,说我就叫你小李了;说你就叫我老余吧。

我没叫老余,叫余老师。

【5】

我们去春风楼找杨汝清老师,喝茶聊天。

杨老师是苇杭书院山长,长期浸淫儒学,功底深厚,温文尔雅,如沐春风。

在闲谈中,能感觉是一个义理和世情都很通达的人。

余老师也是聪慧过人,受教颇多。

【6】

聊毕,夜已深沉。

便休息。

至半夜,醒来,无心睡眠。

起身,穿衣出门。

在延宾馆院坝里赏月。

深山,古木,弯月,清风,流水,虫唱,鸟鸣,书院,朱熹铜像,铜像前台阶上傻坐着的我:

物我同一,万籁俱寂。

感受着海内第一书院浩然正气,千年文脉涌动,想,这里这么好,定会发扬光大的。

想,夫子学问真大。

想,应该下下苦功,学点东西。

【7】

翌日早起。

盥洗毕,游书院。

白鹿洞书院,有白鹿,但没有洞。

因其别有洞天,自成一格,所以谓之白鹿洞。

它北倚后屏山,南面卓尔山,东临五老峰,西接左翼山,门前有溪水潺潺,一气灌入鄱阳湖,名贯道溪。

山环水绕,古木葱茏,藏风聚气,文脉浑厚。

它不在山上,少了清高和寡;也不在市井,没有凡俗喧嚣。

反过来讲,它离高山不远,可以隐而独善其身;离尘世也近,可以现而兼济天下。

游走在书院里,想先贤教书治学的场景。

想,李渤定是李太白的粉丝;;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想朱熹的学问也真高,一个“理”字说尽世间千万事。

想鹅湖之会的盛景,先生们峨冠博带,长袖善舞,不作意气之争,只谈义理。

想得最多的,是这个问题:

如何在现代发扬儒家学说。

为什么要发扬?

当然是因为它好。

好在哪?

好在它为解决社会关系问题,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

这套方案固然有它糟粕的一面,但更不能否认它精华的一面。

推而广之,这是一套可以解决国际关系的方案。

这么好的方案,怎样在这个时代发挥更大的价值,这是我思考的问题。

也是因为有了这个问题,才有了走访白鹿洞书院的念头。

【8】

以前年少无知,跟着别人骂孔夫子。

人们说那是封建,那是迷信,那是腐朽的、过时的东西。

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自然也无法判断其好坏,只是人云亦云地跟着批判。

对佛学,对易经,也是一样的感官。

及长,才知对一样事物不了解,就盲目评判,才是迷信。

这些年读得最多的儒家经典,是《大学》。

可以说,我的人生追求底层架构,就是这本书给的。

但我钻研更多的,是佛学和道学。

也对,我本来就是放逸飘荡、特立独行的人。

我追求个性化、自由,天然与道家学说相近。

年少轻狂,自然容易碰壁,然后就用佛学疗伤。

可以说,很多年里,我都没有走进人世。

是要很久以后,我才开始思考人的社会性,开始研究论理道德的成因。

慢慢的,才领悟到儒家学说的高明。

小说《蜀山剑侠传》里,剑仙齐漱溟先是学儒,后来觉得没趣,就脱儒入道,上山修行。

《道士下山》里,何安下先是上山修道,后来又入世修行。

上山下山,出世入世。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你有没有发挥你生命的潜能,让你这辈子活得尽兴。

我不想执迷于某一种学说,想诚诚恳恳,求个明白,希冀能活个明白。

【1】

从九江乘车去白鹿洞书院,天色向晚,见到了庐山的另一番景象:

夕阳余晖,给连绵峰峦镀上一层金色,云霞似锦,又似天上的高山大泽,疑有大罗神仙居住其间,诗仙太白骑鹿访仙。

是与天相接的五老峰。

山下有林木,林木间有水田,水田间有乡道,通着人家。

青瓦白墙,恬静安好。

【2】

本来,我对白鹿洞书院期许并不高。

以为,就是座书院,坐落在某座现代小城或小镇里。

书院是古式的,院门内外,两个世界:

门内古老衰朽,散发老旧气息,斯人已去,睹物怀人;门外是热闹街市,有拉客住宿吃饭的生意人,有招揽乘客的司机,有水果摊,有百货店;;和中国所有的小城小镇没啥两样。

想象中,白鹿洞书院是这样的。

然而不是。

我是把书院想象成了散落各地的春秋祠。

【3】

车是去星子镇的。

在去白鹿洞书院的路口把我撂下。

我以为走几步就到了,没想到得走老远。

但才走几步,我就兴奋了。

这地方和想象的不一样。

最不一样,是它周围不是街市,没有城镇。

它在非常安静的地方。

一条水泥路蜿蜒向前,路边草木茂盛,迎风招展,远处是庐山,缥缈如画。

暝烟四合,蛐蛐声响。

我像个负笈游学的少年,奔向心驰神往的圣地。

走着走着,走进了一片森林。

两边古木参天,森林里有潺潺流水声,有鸟鸣。

路遇老妪晚归,问:

白鹿洞书院还走多远啊奶奶?

回:

再走几步就到了。

果然再走几步,就到了。

【4】

我大概是今日最后一位客人。

管理员领我去延宾馆寻觅住处。

匆匆路过书院外,走马观花,无暇细看。

想,先歇下,明日再看吧。

到延宾馆,客房老板娘领我看房间,定下住处,说可以招呼我吃一顿晚饭和一顿早餐。

我道谢。

她说你先歇一下,一会儿去吃饭吧。

行,我说。

住处是榻榻米式的。

干净,舒适。

有个小书架,有一些艺术相关的书。

我等汗水歇干了,便冲凉洗澡,换洗衣物。

收拾毕,便去吃饭。

【5】

饭菜可口。

土豆烧肉,清蒸鱼,紫菜汤。

老板娘和我闲聊,问我哪里人,做什么的,怎么想到来这里了。

我一一作答。

她说哎呀,你也是做策划的啊,那正好,我们这边一直也在找人做策划呢,看怎么弄这个书院。

我们以前在广州经营画廊,后来才到这儿的。

现在外面也做着生意,但主要还是想把这个书院好好打造一下。

我先生刚从外面请来几位专家,都是顶有名的,您要有空,一会儿可以和他们聊聊,说不定有些新思路呢。

我说行啊,正好可以学习学习。

说话间,她先生;;也就是延宾楼的老板;;来了。

她介绍我们认识,我们握手招呼。

见我年小,说我就叫你小李了;说你就叫我老余吧。

我没叫老余,叫余老师。

【5】

我们去春风楼找杨汝清老师,喝茶聊天。

杨老师是苇杭书院山长,长期浸淫儒学,功底深厚,温文尔雅,如沐春风。

在闲谈中,能感觉是一个义理和世情都很通达的人。

余老师也是聪慧过人,受教颇多。

【6】

聊毕,夜已深沉。

便休息。

至半夜,醒来,无心睡眠。

起身,穿衣出门。

在延宾馆院坝里赏月。

深山,古木,弯月,清风,流水,虫唱,鸟鸣,书院,朱熹铜像,铜像前台阶上傻坐着的我:

物我同一,万籁俱寂。

感受着海内第一书院浩然正气,千年文脉涌动,想,这里这么好,定会发扬光大的。

想,夫子学问真大。

想,应该下下苦功,学点东西。

【7】

翌日早起。

盥洗毕,游书院。

白鹿洞书院,有白鹿,但没有洞。

因其别有洞天,自成一格,所以谓之白鹿洞。

它北倚后屏山,南面卓尔山,东临五老峰,西接左翼山,门前有溪水潺潺,一气灌入鄱阳湖,名贯道溪。

山环水绕,古木葱茏,藏风聚气,文脉浑厚。

它不在山上,少了清高和寡;也不在市井,没有凡俗喧嚣。

反过来讲,它离高山不远,可以隐而独善其身;离尘世也近,可以现而兼济天下。

游走在书院里,想先贤教书治学的场景。

想,李渤定是李太白的粉丝;;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想朱熹的学问也真高,一个“理”字说尽世间千万事。

想鹅湖之会的盛景,先生们峨冠博带,长袖善舞,不作意气之争,只谈义理。

想得最多的,是这个问题:

如何在现代发扬儒家学说。

为什么要发扬?

当然是因为它好。

好在哪?

好在它为解决社会关系问题,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

这套方案固然有它糟粕的一面,但更不能否认它精华的一面。

推而广之,这是一套可以解决国际关系的方案。

这么好的方案,怎样在这个时代发挥更大的价值,这是我思考的问题。

也是因为有了这个问题,才有了走访白鹿洞书院的念头。

【8】

以前年少无知,跟着别人骂孔夫子。

人们说那是封建,那是迷信,那是腐朽的、过时的东西。

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自然也无法判断其好坏,只是人云亦云地跟着批判。

对佛学,对易经,也是一样的感官。

及长,才知对一样事物不了解,就盲目评判,才是迷信。

这些年读得最多的儒家经典,是《大学》。

可以说,我的人生追求底层架构,就是这本书给的。

但我钻研更多的,是佛学和道学。

也对,我本来就是放逸飘荡、特立独行的人。

我追求个性化、自由,天然与道家学说相近。

年少轻狂,自然容易碰壁,然后就用佛学疗伤。

可以说,很多年里,我都没有走进人世。

是要很久以后,我才开始思考人的社会性,开始研究论理道德的成因。

慢慢的,才领悟到儒家学说的高明。

小说《蜀山剑侠传》里,剑仙齐漱溟先是学儒,后来觉得没趣,就脱儒入道,上山修行。

《道士下山》里,何安下先是上山修道,后来又入世修行。

上山下山,出世入世。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你有没有发挥你生命的潜能,让你这辈子活得尽兴。

我不想执迷于某一种学说,想诚诚恳恳,求个明白,希冀能活个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