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356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docx

《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docx

中学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初中化学教育中学生环境保护

意识的培养

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中学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

“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初中阶段正是性格定型和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

环境保护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民族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志,是一项基本国策。

普及环保教育是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和责任。

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责任感。

并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自考察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育环境保护意识

正文在我国,前二十多年,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GDP的增长,依靠资源型经济,搞开发区建设,树面子工程,严重破坏了环境,重大的环境事件屡见于报端和头版新闻,谈之色变心惊,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动摇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绿色化学理念在全世界悄然兴起,环境保护刻不容缓,1989年,我国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巳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保护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环保部门和政府的几个文件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广大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形成习惯,只有全民参与,坚持不懈齐抓共管才能解决的问题。

2008年绿色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环保事业注入了催化剂。

近年,雾霾、PM2.5更是猖獗,席卷中国大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出行安全。

北京市提出一年之内,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必须达二百余天的宏伟目标。

现在北京市和其它大城市推行的单日单号车行驶,双日双号车行驶;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关闭一些火电厂、冶炼厂、化工厂;加强污水处理和淙水利用等,就是为了减少对空气、水和环境的污染。

201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

所谓“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吃得安全,住得舒适,山清、水秀、天蓝,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生态和谐,老有所养……。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2014年4用24日,全国人大第十二届八次会仪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并于2015年月日1月1日实施。

当然,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化学污染占有很大的比例。

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货。

应该重视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为培养更多的环保志士参加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教材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环境保护教科书,作为化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挖掘环境保护教育内容,倡导环境友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养成习惯。

1.在讲解第一单元课题1:

空气一节时,教师可结合当前大气污染状况,给学生介绍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气污染的化学反应的机理、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大气污染的防治。

在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的教学中,结合教材讲授燃料这一课题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及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对人类的危害。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主要来自于煤和石油产品的燃烧和工矿企业煅烧硫化矿石所产生的气体。

煤含硫约0.5-3%,这些硫大都以有机化合物形成存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SO2)。

当二氧化硫(SO2)沉积达0.3ppm时,就能对动植物造成严重的伤害;当二氧化硫(SO2)沉积达8ppm时,就会使人感到难受,刺激呼吸系统粘膜,引起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疾病。

二氧化硫(SO2)还能转变为三氧化硫(SO3),三氧化硫(SO3)易溶于水蒸气生成硫酸(H2SO4),其危害性比二氧化硫(SO2)更大。

在讲解二氧化硫(SO2)及酸雨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时,可例举很多事例,如: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伦敦,因为无风雾天,居民燃煤产生烟雾毒气,无法扩散,致使四天中就死亡四千多人。

后伦敦改用了电能,告别了燃煤的日子,也就摘去了“雾都”的帽子。

1961年日本某市,也由于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SO2)和粉尘引起许多人患哮喘和肺气肿病。

而二氧化氮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更大。

也是由于酸雨的危害,2000多年前雅典人创造的希腊巴台农神庄的神奇建筑和价值连城的雕塑被严重侵蚀;中国古代许多艺术石窟因为酸雨的腐蚀而面目全非。

为了证实二氧化硫(SO2)对动植物的危害,在学生探究酸雨危害的摸拟实验活动时,还可指导学生设计如下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在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

实验一,在两个玻璃钟罩内各放一只小白鼠或其它的小昆虫,然后往其中一钟罩内不断通入混有二氧化硫(SO2)空气。

一段时间后,其中吸入二氧化硫(SO2)的小白鼠出现烦躁、呼吸急促、气喘等症状。

实验二,在两个玻璃钟罩内各放一束月季花,然后往其中一钟罩内通入二氧化硫(SO2)气体。

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发现通入二氧化硫(SO2)的月季花,红花变白花,绿叶变黄叶,失去了原来的生机;将月季花取出,倒入小量水,振荡后,加入几粒大理石,可风大理石表面上有气泡冒出。

从而证明二氧化硫和酸雨能腐蚀植物和建筑物。

实验三,燃放少量烟花和爆竹,嗅一下空气中产生的刺激气味和弥漫的粉尘。

学生耳闻目睹了空气被污染后所造成的危害,深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保护大气环境的讨论。

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

如在城市减少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严禁焚烧垃圾;提倡集中供暖气,减少生活中煤的用量;对煤处理后再燃烧,对煤和石油进行脱硫处理或将煤转变为液态或气态燃料再进行燃烧;控制不合理的燃烧,改进燃烧条件,使其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的排出;对于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这些酸性污染物,可用碱性试剂如氨水(NH3•H2O)、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或氢氧化钠(NaOH)、石灰乳(Ca(OH)2)等作为吸收剂来处理,实现变废为宝。

2.在讲解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中蛋白质一课题时时,可让学生通过试验证明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离子产生“变性”现象,即蛋白质会凝结起来,而且不能再溶解,同时也失去了它的生理上作用。

重金属离子是人体不需要的微量元素,进入人体,可在人体的某些器官(尤其是肝、脾、肾)中积累,导致慢性中毒,严重的可导致癌症。

所以要尽量保证生活用水和土壤不被污染。

若水质被污染,危害极大。

如1955年日本富士山神通川流域炼铝厂含镉废水污染,造成两岸居民中毒。

中毒者关节疼痛及全身骨骼萎缩,在衰弱和疼痛中死亡。

若土壤被污染,种植的农作物会吸收在植物体内,我们因吃粮食而将重金属离子摄入体内造成中毒。

我们平常丢弃的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汞,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我们现在大量使用的手机电池、照明用和车用电池都含有重金属离子,所以,我们必须回收和妥善保管好各种废旧电池并交给能处理的部门处理;汽车的尾气中也含有微量的重金属铅,所以国家规定不用或少用含铅汽油,不断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减少尾气的排放,教育学生尽量少到公路上散步。

结合永州市近几年来花大力气取缔境内不合法的锰矿厂和冶炼厂,为防冶空气污染和湘江水的污染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在讲一氧化碳毒性的教学中,针对个别学生吸烟的现象,对学生进行吸烟有害健康和污染环境的教育。

吸烟危害健康:

中国每年有六十万人死于肺癌,其中87%的人是吸烟的,并且危害周围环境,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事实。

现在吸烟低龄化,青年学生吸烟人数呈上升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震惊和忧虑。

青少年由于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好奇心强,也由于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受大人和铺天盖地的烟草广告影响,尤其受染上恶习青年的影响,很容易就吸起烟来,还认为叼着一支香烟显得很潇洒。

为了使学生更直观了解烟草对人体的危害,教师可指导学生做“烟草有害成份的化学分析”的专题实验。

实验一:

一氧化碳(CO)的检验:

在模拟吸烟装置试管中装上10ml新鲜动物血液,连续燃点三支香烟,新鲜血液由鲜红变成褐色,这就是一氧化碳(CO)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失去输送氧气的能力。

实验二:

在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有机合成材料一节,可以将一小片聚氯乙烯塑料薄膜点燃,可以轻微的刺激性气味,可知产生了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另点燃一小段乳胶管,可以看到冒出大量的黑烟,并产生特别难闻的气味,并使人感到特别的难受。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观察和体会到了一氧化碳、氯化氢气体和其它的一些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会自觉抵制吸烟和焚烧垃圾,并且还会动员家人和朋友共同参与。

此外,个人吸烟会引起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危害他人健康,有损社会公德。

所以许多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

在公共场所不得吸烟。

在燃料一单元中,还要进一步指出,煤和各种石油产品因不完全燃烧而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各类有害有机物,污染空气,损害人的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

如洛杉矶的光化学污染,就是由汽车排放的尾气在空气中进一步氧化产生二次污染。

目前,城市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

所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燃烧效率,改进发动机的性能,加强尾气的无公害处理和尾气的检测,提高尾气的排放标准,是消除空气污染的重点;使用新型无污染的燃料的汽车、充电汽车、有轨公交和地铁等已成为当今工作的重点,也是科学研究最大的方向。

二、让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习惯

在中学化学教育中,教师除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外,还要着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尽量减少化学实验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完成实验教学并收到效果的同时,无意之中将一些有害气体排到大气中,将能引起水质污染的废液排至下水道中。

其中特别是CO、NO2、SO2、SO3、Cl2、、H2S、及镉、汞、铅、等重金属离子,都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危害师生和其他人的健康。

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注重环境保护,并且采取相应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实际行动。

中学化学实验进行环境保护的范例很多,如在浓硝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教学中,硝酸的热分解、浓硝酸与铜反应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氮,严重污染空气,危害师生的健康。

通过改造实验装置,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氮,有效防止了实验过程中二氧化氮气体泄漏,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和对师生身体的伤害。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三氧化二铁的实验时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点燃,给氧化铜、三氧化铁加热,既避免了一氧化碳散逸污染环境又演示了一氧化碳能做燃料,还可以节省能源。

演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内装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以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同时将没有燃完的硫连同燃烧匙一起放入水中,将硫熄灭。

总之,改进实验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应不断地进行研究,结合实际,钻研教材,锐意创新,以达到控制排污量的目的。

在改进实验的过程中,可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和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这样即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妥善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化学实验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意排放,久而久之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淡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不良的习惯。

因此在实验桌上和演示实验提篮中至少准备一个可回收固体的的塑料瓶和一个可回收废液的烧杯或玻璃瓶。

常用处理化学实验废弃物的方法有:

(1)废酸可用石灰乳或碳酸钠等碱性物质中和反应后埋入地下。

在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时,一定要将反应后的废盐酸收集在一起,用于清洗仪器和金属除锈,最后用石灰乳或大理石处理呈中性后再排出,决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以免腐蚀下水道和污染水源。

(2)含锌、铜、银、汞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可加入碱、碳酸盐或硫化钠(Na2S),使金属离子转变为氢氧化物、碳酸盐或硫化物的沉淀,残渣埋入地下。

也可以用废铁屑放入废液中置换出重金属并回收。

含汞废液可用过量的硫化钠(Na2S)将Hg2+沉淀;打碎的汞液温度计,立即用硫粉处理,防止蒸发到空气中等。

(3)做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一定要将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烧杯中,集中起来,然后利用课外活动小组人员用过滤法分离得到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符合环境要求的行为习惯。

如做实验时尽量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做完实验要合理处理好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废渣。

三、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环保意识。

在学习空气这一课题中,可以播放冒烟的工厂、吐黑气的汽车和大气污染对人、动物、植物和建筑物的损坏的图像;在学习《水》的课堂教学中,播放画面: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水色发黑,河面上布满死亡的鱼,赤潮现象,人喝了被污染的水而染上严重的皮肤病……,看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被污染,学生们的表情都严肃起来,紧接着布置思考题:

我们周围是否存在空气和水污染问题?

请列举出来,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

学生争先恐后地列举自己所看到的水污染现象:

如焚烧垃圾,工厂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上学路上经过的小河池塘因被污染而发出臭味等。

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治理观点:

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水进行综合治理,不能任意排放;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应放在沼气池中发酵制成沼气和优质肥料;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节约用水;植树造林种草等。

然后,再播放画面:

通过化学、生物等方法治理后的河湖,湖水清澈,景色怡人。

这时学生又会在感受美好的大自然的同时,意识到优美的环境与自己的学习息息相关,愿意现在在学校认真学习化学知识,将来走出学校利用化学知识多做环保工作。

通过这种动态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环保的有关概念,更重要的是环保意识已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并加深了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也必将反应到他们的行为中。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已和我们子孙的硬道理。

四、成立环境保护活动小组,身体力行

成立环境保护课外活动小组,组织学生到工厂了解工业废气、废液、废渣污染和处理情况,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设计并写出解决方案。

监督学校及附近垃圾的处理,阻止焚烧和淹埋垃圾,并提出方案。

如将垃圾分类回收:

教室里可放四个不同颜色的小塑料桶,要求学生将果皮,剩余食品等到营养垃圾放入一桶内;废旧书纸、草稿纸等放入另一个桶内;塑料袋、塑料瓶等放入第三个桶内;金属制品和废旧电池等放入第四个桶内。

这样有利于分类回收和利用垃圾,使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到环保的实践活动中来,消除学生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上学、上班尽量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少坐私车、摩托车等,减少尾气的排放,实现低碳生活;少使用塑料袋,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减少白色污染和减少树木的砍伐。

还可组织学生参观附近公园,感受公园中空气的清馨和鸟语花香树绿的生态和谐之美;参观附近的养殖场,感受一下粪便露天堆放,臭气熏天,蚊蝇乱飞的恶劣环境,想象一下给人的健康带来的危害,从而自觉提出建沼气池,解决环境卫生的问题,提供优质燃气和优质有机肥一举三得的建议。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道理。

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和能力。

结束语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保护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方面,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另一方面,结合化学课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地促进绿色化学和环境友好化学在中国的实施并取得实效,众人拾柴火焰高,消除雾霾和PM2.5不再靠括风和下雨。

愿中国梦早一天实现,正如歌中唱的一样:

“我们的校园是花园……”,愿我们的地球也象花园、象公园。

以上是我个别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尚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同仁给予批评指正,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美。

谢谢!

参考文献:

1、王晶郑长龙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册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国家新课标优秀课例《化学》远程教育要程教学光盘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

2014、4、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