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3622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docx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资料

 

教育学-试题汇总及答案

教学法单项选择题

1.教学方法的表达手段是(语言)。

2.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氛围、场景等叫做(教学氛围)。

3.当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是(教会学生学习)。

4.教学方法的物质手段是(实物)。

5.教学方法依存的形式是(活动)。

6.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得手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7.斯金纳提出的教学理论是(程序教学理论)。

8.布鲁纳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发现学习法)。

9.心理学家韦特海默,苛勒,科夫卡提出的学习理论是(格式塔学习理论)。

10.场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拓扑心理学家(勒温)。

11.“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罗杰斯)。

12.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

13.加涅提出的学习理论是(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4.结构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

15.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加涅)。

16.加涅认为学习的最主要外部条件是(教学设计)。

17.布鲁纳提出的教学理论是(结构课程理论)。

18.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斯教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

19.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提出的教学理论是(一般发展)。

20.提出教学新体系五原则的教育家是(赞科夫)。

21.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教学理论家赞科夫提出,教学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22.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23.奥苏贝尔提出的教学理论是(认知同化教学理论)。

24.认知同化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

25.布鲁纳于1960年出版的教育著作是(《教育过程》)。

26.前苏联合作派教师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教学理论称为(合作教育理论)。

27.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被称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理论)。

28.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

29.桑代克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概念说明学习过程,认为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尝试与错误的学习,因此他的理论又被称为(试误说)。

30.认为人类和高级动物的学习,根本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反应过程,这种学说被称为(顿悟说)。

31.班杜拉关于学习的理论被称为是(社会学习理论)。

32.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33.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的学习理论被称为(符号(信息)学习理论)。

34.符号(信息)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

3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掌握学习理论)。

36.掌握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姆)。

37中国社会科学院卢仲衡教授提出的教学模式是(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38湖南师范大学郑和均及其研究人员所提出的教学模式是(协同教学模式)。

39暗示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罗扎诺夫)。

40江苏省师范学校特级教师邱学化老师提出的教学模式是(尝试教学模式)。

41.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的教学模式是(范例教学模式)。

42.范例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瓦根舍因)。

43.卡尔罗杰斯提出的教学模式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44.教学模式创新必须具备的软环境是(正确的教育观念)。

45.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创建的教学模式是(情景教学模式)。

46.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提出的教学模式是(暗示教学模式)。

47.上海顾泠沅教学实验小组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总结出来的教学模式是(“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

48.教学模式的生命力所在是它的(优效性)。

49.上海北京东路小学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出的教学模式是(互动教学模式)。

50.提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育家是(罗杰斯)。

51.美国探究教育专家萨其曼提出的教育模式是(探究训练教学模式)。

52.探究训练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萨其曼)。

53.美国学者兰本达创建的教学模式是(“探究—研讨”教学模式)。

54.“探究—研讨”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兰本达)。

55.教师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讲述法)。

56.演示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

57.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分析或论述科学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的方法是(讲解法)。

58.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阅读、思考讲解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是(讲读法)。

59.教师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对事实和问题作出科学结论的方法是(讲演法)。

60.为丰富感性认识,在讲授某一课题钱组织学生实地观察的方法为(准备性参观)。

61.在学习材料有关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为(总结性参观)。

62.根据练习的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练习应包括掌握知识的练习、形成技能技巧的练习和(发现和发展潜能练习)。

63.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念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64.20世纪70年代,合作学习兴起于(美国)。

65.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学习方法是(合作学习)。

66.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是在(20世纪70年代)。

67.衡量默读能力的主要标准是对内容的(理解)。

68.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

69.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

70.在理解和不漏内容的前提下,快速吸取书中内容的读书方法是(速读)。

71.学生为社会无偿做奉献的有意的活动是(社会服务活动)。

72.根据艾宾浩斯曲线,以往具有西安快后慢的规律,因此,复习必须(及时)。

73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技能是(导入技能)。

74.用线条、箭头、符号等组成某种文字图形的板书方式是(图示式板书)。

75.备课最深入,最具体的一步是(编写教案)。

76.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幻灯、实验、图画、挂图、游戏等各种手段导入的教学称为(情境式导入)。

77.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思考的提问方式是(扩展式提问)。

78.教师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放录像等方式结尾称为(趣味式结尾)。

79.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一直达到理想结果的提问方法是(跟踪式提问法)。

多项选择题

1.中小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ABCDE)。

A.发展性B情感性C主体性D多样性E技术性

2.影响教学方法内容和结构的前提条件主要有(ABCDE)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氛围E教学素质

3.教学方法的内容要素主要有(ABC)

A语言B实物C活动D教师E学生

4.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评价标准是(ABCD)

A科学性标准B主体性标准C创造性标准D实效性标准E主观性标准

5.教学方法的选择程序是(ABCD)

A明确目标B把握精华C比较分析D进行筛选E综合运用

6.桑代克根据对动物的研究提出的学习规律是(ADE)

A效果律B消退作用  C强化作用D练习律  E准备律

7.赞科夫提出的教学新体系原则是(ABCDE)

A高难度教学原则  B高速度教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D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原则E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原则

8.布鲁纳结构课程理论的基本要点是(ABCD)

A心理倾向B知识结构C教学程序D反馈运用E教学设计

9.斯金纳从他系列基本实验中总结出了关于学习的基本规律是(ABCD)

A习得律 B条件强化C强化作用D消退作用E准备律

10.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包括(ABCDE)

A掌握学习课题B制定设想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E发展和总结

11.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有(AB)

A效果标准B时间标准C程序标准D形式标准E应用标准

12.桑代克除了提出三个主要学习律之外,还提出了一些从属的附律,或称为学习的原则,它们是(ABCDE)

A多重反应律B定势律C选择性反应律D同化律E联想性转换律

13.巴甫洛夫根据动物的实验,提出的学习规律有(ABCDE)

A习得律B消退律C泛华律D辨别律E高级条件发射律

14.班杜拉认为人类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ABDE)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回忆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E动机过程

15.格式塔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BC)

A韦特海默B苛勒C科夫卡D普雷西E艾宾浩斯

16.信号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学习都是有目的性的B学习是对“符号—完型”的认知

C中介变量D潜伏学习E学习是知觉的过程

17.罗杰斯促进自由学习的方法有(ABCDE)

A从真实的问题开始B促进学习资源C利用社会进行实践性学习D选出小老师(同伴教学)E建立会心团体

18.随机通达教学包括(ABCDE)

A呈现基本情况B随机进入学校C发展学生思维能力D小组协作学习E学习效果评价

19.范例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是(BCD)

A实践性原则B基本性原则C基础性原则D范例性原则E因材施教原则

20.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ABCD)

A优效性B参照性C可操作性D开放性E批判性

21.八字教学模式,即(ABCE)

A读读B议议C练练D考考E讲讲

22.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是(ABCDE)

A出示尝试题B自学课本C尝试练习D学生讨论E教师讲解

23.选择与运用教学模式要考虑的要素有(ABCDE)

A目标B教材C学生D教师E时间

24建构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E)

A创新的原则B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C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D突出学生主体原则E开放性原则

25.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是(BCDE)

A呈现疑难情境B阐明“个”的阶段C阐明“类”的阶段D掌握法则规律的阶段E获得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和经验的原则

26.教学模式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ABCE)

A设计预期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结构C设计教学方法D设计教学形式E设计对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27.问题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是(ABCDE)

A组织小组B开始一个新问题C后续心动D活动汇报E问题背后的反思

28.教学模式的结构包括的要素有(ABCDE)

A教学思想B教学目标C操作程序D师生角色E实现条件

29.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30.讲授法具体可划分为(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

31.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32.常用的调研学习法的形式有(参观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查阅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33.读书学习法的主要形式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

34.实践学习法的主要形式有(实习作业活动、课外与校外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生产劳动活动、科学实验活动)。

35.课后复习的主要方法有(回忆、看书、整理笔记、看参考书)。

36.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有(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

37.运用导入技能应遵循的原则有(ABCE)

A激发兴趣原则B启迪思维原则C激发情感原则D高难度原则E新奇多变的原则

38运用导入技能应注意的问题是(ABCDE)

A对象突出针对性B内容突出关联性C语言突出简明性D方式突出多样性E艺术突出趣味性

39.导入的意义与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E)

A激发学生的兴趣B诱导学生积极思维C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D起承上启下的作用E能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关注

40.理答的形式有(ABCDE)

A提示B探究C转引D回问E延伸

41.根据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提问可分为(ABCDE)

A特指式提问B泛指式提问C重复式提问D反诘式提问E自答式提问

42.板书的意义与作用是(ABCDE)

A能激发学生的兴趣B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C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D能使学生思路清晰E具有强化、启发的作用

43运用板书技能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E)

A规范性原则B迅速性原则C针对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E审美性原则

44课堂结课的基本要求是(ABCDE)

A水到渠成,自然贴切B前呼后应,首尾圆和C语言精练,收不离义D联系实际,学以致用E富于启发,善于开拓

教育学

1.根据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教育本质)。

2.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是(教育影响)。

3.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

4.美国教育家孟禄的教育起源说的观点是(心理起源说)。

5.教育家庭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凯姆佩尔)。

6.凯洛夫的教育起源说的观点是(劳动起源说)。

7.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平等性)。

8.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正式产生于(奴隶社会)。

9.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埃及)。

10.终身教育的提出者是(保罗朗格朗)。

11.古希腊具有鲜明特色的两大教育体系包括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

12.欧洲中世纪具有鲜明宗教色彩的教育是(教会教育)。

13.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六艺)。

14.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

15.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是(德国)。

16.记述孔子教育思想及言论的著作是(《论语》)。

1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18.战国后期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儒家教育理论和经验的著作是(《学记》)。

19“精神助产术”的创立者是(苏格拉底)。

20.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也称为(产婆术)。

21.柏拉图的代表作是(《理想国》)。

22.古代西方第一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的作者是(昆体良)。

23.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大教育学论》)。

24.标志教育学走向独立的著作《大教育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25.1693年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体现他完整绅士教育理论的著作是(《教育漫话》)。

26说体写成的教育著作《爱弥儿》的作者是(卢梭)。

27.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规范学科的标志是(《普通教育学》)。

28.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创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实验教育学)。

29.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30.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31.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教育家是(克鲁普斯卡娅)。

32.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理论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凯洛夫的(《教育学》)。

33.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杨贤江)。

34.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舒尔茨)。

35.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康德、欧文)。

36.直接制约教育目标制定的因素是(社会的生产力)。

37.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38.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手段和方法变革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39.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政治制度)。

40.影响国家或家庭教育投入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数量)。

41.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着(教育结构)。

42.减少人口数量并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是(教育)。

43.提高人口素质重要手段是(教育普及)。

44.人口结构合理化主要决定因素是(教育)。

45.人类所特有的在意识方面的特性称为人的(主观能动性)。

46.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个体功能)。

47.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48.教育工作必须分阶段地进行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9教育工作必须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50.人的生理或心理的某一方面行为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称为人的发展的(关键期)。

51.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取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2.一个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称为(教育方针)。

53.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称为(培养目标)

54.根据个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观点为(“个人本位论”)。

55.“个人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卢梭)。

56.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观点为(“社会本位论”)。

57.“社会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58.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9.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0.人的各种基本素质获得相对均衡和比较匀称的发展称为(和谐发展)。

61.人能够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称为(自由发展)。

62.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创立者是(布鲁姆)。

63.加涅在1992年修订出版的《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了其著名的(学生素质结构理论)。

64.我国在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称为(“三育两有”)。

65.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是(智育)。

66.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发展学生感受美。

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史(美育)。

67.盛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育家是(加里宁)。

68.学生有权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教师不得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权利是(学习权)。

6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70.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71.在对待自我上,教师是(反思实践者)。

72.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向师性和模仿性,说明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

73.教师私拆学生的信件侵犯了学生的(创造性)。

74.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执业许可制度是指(教师资格制度)。

7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力是(人身权)。

76.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是(教师素质)。

77.学生个体在生理、心理上接近成熟的时期一般称之为(青年初期)。

78.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在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而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称(教师培训)。

79.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称(教师职业道德)。

80.从中小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看,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性断乳期”的是(少年期)。

81.实践证明,在几种类型师生关系中,教育效果最佳的当属(民主性)。

8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既不指导也不控制,任其自然发展,此种类型师生关系属(放任自流型)。

83.教师工作方式专断,不讲民主,不尊重学生意愿,此种类型师生关系属(专制型)。

84.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教育者操心的时期是(少年期)。

85.从中小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看,学生的身体发展相对稳定和平衡,速度比较均匀时期是(童年期)。

86.1979年提出课程层次理论的美国学者是(古德拉德)。

87课程理论建立的标志是1918年博比特出版了她的代表作(《课程》)。

88.后现代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多尔)。

89.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地活动就是(显性课程)。

90.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国家是(德国)。

91.行为目标的创始人是美国学者(泰勒)。

92.生长性目标的创始人物是英国学者(泰藤浩斯)。

93.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课程目标是(表现性目标)。

94.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叫做(课程内容)。

95.规定课程门类、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并对学校的教学、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的是(课程计划)。

96整体上规定者某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及其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内容选编的依据以及课程实施建议的是(课程标准)。

97.泰勒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八年研究”时运用的评价模式是(目标达成模式)。

98.外貌课程评价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斯塔克)。

99.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

100.核心课程于20世纪初最早出现在(美国)。

101.课程标准的主体部分是(内容标准)。

102.基于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是(模块)。

103.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叫做(教学系统)。

104.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05.主张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是(儿童中心说)。

106.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施瓦布)。

107.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108.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原则是(启发性原则)。

10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创建的(京师同文馆)。

110.由贝尔和兰卡斯特于19世纪初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导生制)。

111.20世纪后半叶出现在美国,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学习结合在一起,并以灵活的时间单位来代替传统国定上课时间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特朗普制)。

112.由美国人华虚朋与1919年在芝加哥创建的教学组织形式叫做(文纳卡特制)。

113.文纳卡特制的创建人是(华虚朋)。

114.道尔顿制的创建人是(帕克赫斯特)。

115.20世纪30年代开始流行于英国,后再美国等国幼儿园及小学所采用的一种非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是(开放教学)。

116.从1997年9月起率先在上海市的10所小学起始年级中进行首轮试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叫做(小班教学)。

117.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18.教师教学工作的准备环节是(备课)。

119.教师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20.以个体的价值认识、理性觉识为核心,对人的各方面的态度、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教育是(思想教育)。

121.主要通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教育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教育是(政治教育)。

122.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是(道德)。

123.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是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叫做(品德)。

124.1882年,率先以法令的形式将“道德课”l列入学校正式课程的国家是(法国)。

12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126.把道德认知的发展确定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科尔伯格)。

127.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教育目标叫做(德育任务)。

128.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叫做(德育内容)。

129.以教师的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表达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德育方法叫做(讲授法)。

130.以师生交谈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和价值辅导的德育方法叫做(谈话法)。

131.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秀业绩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132.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德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是(行为训练法)。

133.20世纪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