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69373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docx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篇

  一、问题的提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

全校学生家长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

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

  16.7%,大专学历占

  34.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48.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

  19.1%,在3000元以上的占

  34.3%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

经济投入:

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

  61.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

  32.6%。

  时间投入:

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的占

  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

  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的理念:

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

  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教育子女的途径:

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

  96.8%,

  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

鼓励的占

  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

  42.7%,引导的占

  13.4%,进行陪读的占

  16.8%。

  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

  8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

  15.3%。

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

  3.6%,祖父母承担的占

  4.4%。

  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占58%。

  93.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

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习重视的倾向。

  3、特长培养情况:

  63.2%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家校联系情况:

  100%的家长希望每学期与老师沟通1次以上,联系方式一发短信、打电话、利用网络、写便条、上门家访为主。

  说明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家校合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同时也反映出家长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心理。

  四、措施与对策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建议家长多学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要尊重,但不是听之任之;要管教,但不是独断专横。

对孩子管理要把握好一个度。

细心观摩孩子,发现有异常要及时想办法给以处理。

  3、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是子女教育中的第一位老师。

父母的思想、行为、道德爱好、习惯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建议家长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多与学校保持联系,从而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

自身也适当地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创造家庭学习的良好氛围。

  4、加强家校联系。

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但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优势。

学校应加大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给家长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形成校家教育阵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

  中学生的情感的调查报告中学生的情感,在小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上,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要求,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在几个主要方面增添了新的色彩。

  充满热情,富有朝气。

情感的两极性明显。

情感内容不断丰富。

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已由学习活动和集体生活扩展到了更多的领域,如对钻研自然科学,参加社会活动的体验;对人与人的关系,对友谊和初恋的体验;对个人前途和祖国未来的体验等。

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中学生已能克服小学生体验的具体性、表面性,开始从事物的本质方面产生体验,形成内部深刻的情感。

整个中学时期,情感内容的社会性不断地深刻化。

情感的稳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

中学生的情感比小学生要稳定得多。

一旦对某门学科或某项活动有了爱好,就能达到迷恋的程度;一旦和某个同学建立了友谊,可以达到牢不可破的程度。

这些都表明,中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世界观的逐步形成,情感倾向日趋定型,同时由于调节、控制能力逐步增强,到高中阶段情感的表露开始带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

情感的效能也明显增强,即情感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激励作用显得愈益明显和重要了。

  观察中可以看到,中学生喜欢唱、哼歌曲,喜欢写诗、吟诗,遇到喜事往往欢呼跳跃,手舞足蹈。

有人曾作过一次调查,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爱唱歌的占86%,喜欢吟诗的占

  34.8%;高中生爱唱歌的占

  78.2%,喜欢吟诗的占48%。

可见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强烈,并善于表达感情,与成人相比,显示出他们生动活泼、富有朝气。

  中学生对国家、社会充满热情,在关于国家前途态度的问卷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抱着悲观态度的只占20%左右,而抱有乐观态度的则占50%以上。

中学生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和幻想。

他们往往是英雄事业、英雄行为的热烈追求者。

有人采用问卷法,对目前中学生作调查,结果见可见,教师和家长,用英雄业绩引导,有的放矢并讲究实效地教育中学生,这是符合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和他们健康成长的规律。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社会各种关系和因素的作用下,中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日益增长。

这种不断增长的个体需要时而受到社会的认可而得到满足,时而受到社会的否定而难以实现,这就是中学生发生复杂的、摇摆不定的强烈情感的主要来源和根据。

另外,由于青春发育期性腺功能显现,性激素的分泌会通过反馈增强下丘脑部位的兴奋性,使下丘脑神经过程总的趋势表现出兴奋性的亢进,这就与大脑皮质原有的调节、控制能力发生矛盾,使大脑皮质与皮下中枢暂时失去平衡,这种状况可能是中学生情感两级性明显的生理原因。

教师和家长要注意这种两极性情感的变化,逐步使中学生的感情符合社会需要,使他们的情感既热烈又有社会意义与价值。

  整个中学时期,学生的智力和意识不断发展,渐渐形成许多新观念、新观点,这些与不断增长的高级社会需要相联系,就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

而且随着年级升高,社会性情感增强,有人曾有目的地观察过两个初中班和两个高中班学生需要受挫时情感的变化。

学校在一星期前为学生订了星期日的电影票,学生盼了一星期,到星期六突然接到通知:

为参加麦收,部分学生要在星期日参加劳动。

尽管学校作了动员,但放弃看电影而投入劳动的两个初二班与两个高一班的学生情感的变化是不一样的,调查统计中学生的情感尽管两极性明显,但还是逐渐趋于稳定的。

他们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

初中生对自己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相对要差些,波动性明显,往往还不善于使自己的情感受时间、地点、场合等条件的支配,克制自己的情感表现。

高中生的控制能力则随着知识、智力的发展,意志力和个性意识倾向性的发展而提高,并逐渐地与前途、理想交织在一起,显得比较稳定、持久和善于自我控制与调节。

  但是,高中生的激情在一定场合仍表现得比较明显。

教师和家长要培养中学生的挫折耐力,使他们学会调节情感的本领。

挫折耐力就是对挫折情境的预料和对挫折的抵抗能力。

情绪、情感是能够意识到并受思想意识的调节的,但人在受挫折的时候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理智降低,做出不该做的事。

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情况,就要引导中学生加强道德意识和乐观主义修养。

同时增强挫折耐力,学会对复杂的事情进行全面分析。

对挫折的情境做好预见性的思想准备,一旦出现挫折,会冷静分析挫折的内外因而采取恰当的行为,并学会在激怒、苦闷的情况下进行情感的自我调节。

初中生尽管不像儿童那样掩盖不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极力使自己的情感不外露,但由于调节、控制能力较差,情感仍容易外露,出现一时激动的情况。

高中生在这方面就开始带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了。

他们能够根据一定条件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形成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性。

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逐步了解和掌握中学生情感稳定性的变化,不能仅仅以他们的表情作为判定其思想感情的依据,而应该综合一段时间的全部表现及其个性的特点,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作出结论,这样才比较可靠。

  中学生消费行为及观念状况的调查报告课题组长:

指导教师:

课题组成员:

一、问题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自己子女过度宠爱,所给零用钱也比较多。

那么,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呢?

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

高中生应建立怎么样的理财观念?

现在我们决定对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一些调查,进行一些研究。

  二、研究目标预设目标:

希望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大体了解现代中学生消费情况,能够找出其特点,并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找出原因,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达到目标:

了解现在中学生消费状况,分析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合理的一面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写论文,实现预设目标。

  三、研究过程我们的课题调查,采用的是调查分析法。

回收的有效问卷36份。

  调查问题全部为客观选择题,然后对答卷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

在根据结论,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

  准备阶段:

在众多课题中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我们都感兴趣的关于中学生消费状况的研究课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查询资料后,在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我们讨论并制成了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

  调查阶段:

把调查问卷派到同学们的手中。

调查对象是高一的男女生。

  统计整理:

采用人工统计法,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回收的36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

  报告撰写:

首先对统计的数据作认真彻底的分析,另外还参考查询到的资料,确定报告格式、讨论目的、分析对象,撰写成文。

  四、调查研究的结论中学生消费状况的合理性

  1、合理的消费观念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

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

消费可以分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种,每个中学生都是消费者,进行的消费主要是生活消费。

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观念有着重要意义。

据第二题的调查结果表明,约64%的中学生每月花费比较合理,只有小部分中学生的花销较大。

  同时,据第十一题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在消费时,注重质量的占

  61.1%,这说明过度追求名牌的消费观念将成为过去,理性消费渐渐成为主流。

据第十二题调查表明,50%的中学生有为自己做过财政计划,消费的有序进行也是中学生消费观念合理性的表现之一。

  2、消费内容的合理性据第三题的调查结果表明: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比例比较协调。

这表明中学生的消费不仅仅满足于衣食这种基本需求,为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比例也在上升,特别是随着internet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上网查询资料、休闲娱乐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时尚消费,这些消费是e时代的必然产物,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网络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便利和乐趣。

  学习资料是中学生消费中继食品、上网消费以后,居于第三的消费内容,这说明中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很高。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的消费是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也是中学生消费合理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

对于各种消费领域的涉猎,是中学生的眼界开阔起来。

中学生始终站在当今社会的消费前沿。

]你认为高中生的月花费应在300元以下300400元400---500元500元以上人数171234百分比

  47.2%

  33.3%

  8.33%

  11.1%

  3、消费方式的现代化据

  十四、十五题调查结果表明,约

  13.9%的中学生使用过银行卡,有50%的中学生已有或将会有属于自己的银行卡.这表明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快捷便利的消费方式深受中学生欢迎。

作为新一代青年,当代中学生是不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的。

  关于银行卡使用情况经常使用偶尔使用没用过没见过人数512181百分比

  13.9%

  33.350%

  2.8%拥有情况有偶尔有没有很快就会有人数187110百分比50%

  19.4%

  30.6%0

  4、对于消费的正确思考第一题调查结果显示,

  94.4%的中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这种经济来源稳定可靠数目可观。

据第六题的调查结果显示,

  94.4%的中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考虑过家庭的经济情况,他们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

  这说明中学生再也不是过去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太阳,而逐渐成为能为父母家庭分担责任的主人翁。

另外,第十题显示,有

  66.7%的中学生在心理上做好了自食其力的准备,更有

  61.1%的中学生已进行过实践。

这也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对消费的思考正趋于理性化,对于将来消费的思考逐渐趋于成熟。

  经济来源父母其他亲属你的储蓄自己的劳动所得人数34232百分比

  94.4%

  5.6%

  8.3%

  5.6%对高中生进行理财教育的必要性有无人数315百分比

  86.1%

  13.9%消费时是否考虑家庭状况是否人数342百分比

  94.4%

  5.6%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消费结构仍有片面性首先,部分中学生的消费内容过于集中。

其次,追求品牌的中学生也占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的消费观念显然进入了误区,这也反映了中学生消费中不合理的一面。

当一个中学生满身名牌、穿戴时髦的时候,所显示的并不是那个中学生的个人价值,却是虚荣和不合适宜。

  作为一个中学生,其个人价值在于勇敢向上、勤奋、智慧、活跃的思想以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于他的独立性。

这样的中学生充满自信,无论是否穿戴名牌,都不影响他们的个人魅力。

相反,如果一个中学生只能靠外表在名牌来支撑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的话,说明这个中学生毫无自信,已经一无所有了。

  你认为你的消费合理吗?

合理一般不合理

  2212361.1%

  33.3%

  8.3%

  2、攀比现象严重据第七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是十分严重的。

  这种不好的现象会使中学生的消费走向歧路,不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另外,要注意的是

  94.4%的中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过攀比会使中学生的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为了满足这些中学生的虚荣心,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只得一再尽力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而对于这些中学生来说,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真正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和自省,若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变得歪曲,消费很难再正常化,会影响他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

有无攀比现象有无不知道人数1998百分比

  52.8%25%

  22.2%

  3、家长对于中学生的理财教育不够到位据第八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约

  38.9%的中学生家长不经常甚至从不对其进行理财教育,这也是中学生的消费有片面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第九题的调查结果显示,

  86.1%的中学生认为需要对自己进行理财教育,这体现了对中学生对理财教育的渴望。

  家长是否进行过理财教育正常不经常没有人数14148百分比

  38.9%

  38.9%

  22.2%自食其力的准备情况心理上有无人数2412百分比

  66.7%

  33.3%行动上人数2214百分比

  61.1%

  38.9%自己认为是否懂得理财是否人数2115百分比

  58.3%

  41.7%对于培养中学生合理消费习惯的几点建议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攀比,不过分追求名牌,提倡艰苦奋斗精神。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消费前沿,能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消费信息,所以,对于社会上的新兴事物要学会辨别好坏是非,增强消费意识,提高自主消费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说得少了,浪费现象由此滋生。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不能亏着孩子,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对孩子过分宠爱,使他们过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学生中攀比、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当小康生活向我们招手之际,当太平盛世向我们走来之时,我们更须永葆艰苦奋斗的本色。

惟有如此,方可民族兴盛,大业有成。

为此,希望学校和家长加强教育引导,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经常抓,这样中学生才能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尊重和珍惜大人们的劳动成果、不追求奢侈、不贪图享乐的正确消费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中学生的家长应该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理财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不要过度溺爱,严防中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化,要经常作适当的引导,做好中学生合理消费的第一任老师。

引导学生把零花钱存起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家庭理财。

  对于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合理消费习惯,中学生所在学校也应该积极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教育。

  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和家庭教育中,理财教育是热门的话题。

他们根据孩子年龄不同的特点,学校和家长按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理财教育。

面向新世纪,我国却加入世贸组织,外国人可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才和我们赛跑。

如果还意识不到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后果不难想象。

所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中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合理消费习惯的养成,才能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五、研究反思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让我们不仅了解了现代中学生的小状况,并且提高了我们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

  为做好中学生消费状况分析,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内容涉及:

经济来源、每月花费、消费内容,以及同学的一些想法和消费方式等内容。

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同学们的消费理念较为合理。

大部分人在消费时更注重质量和实用,并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

看来,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中学生消费也是同我国的国情相统一的。

并且,同学们也同时保持着艰苦朴素、不乱花钱的优良作风,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一些问题,有些同学仍然有攀比心理,而且比较严重,这与许多因素有关,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

还有,有些同学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偏重在玩乐上,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既然已经出现问题,就应该拿出积极的措施来改正。

  在这方面,我们希望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加强理财教育,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中学生的消费问题。

  在研究学习中,我们自身也有很大的收获,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学习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我们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学习态度更加严谨认真,在困难面前我么学会了坚持与忍耐,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会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我们发现自己遇事更冷静,处事也多了一份成熟。

  一份辛苦,一份甘甜,通过大家努力,获取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这次研究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特殊而有意义的经历,我们克服了胆怯,拥有了更多自信和成熟。

  关于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中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消费也逐步增加,虽然中学生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在有些地方已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

那么我们的同学消费观念如何?

消费状况到底怎样?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其中潜伏着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就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明了的调查问卷表,对本校同学做一次调查,共发放110份调查问卷,收回100份,整个调查过程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配合,进展顺利,本文摘取几方面作重点报告。

  零用钱的来源从来自100份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98%的中学生零用钱都来自父母,基本是父母或其他长辈主动给予,很多家长可能有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念头,对子女的消费要求都尽量满足,即使是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有的家庭。

在调查中,约有28%的同学表明假期有参加打工赚钱,但那远不能用来交学费及平时的日常花销,长期的开支主要是依赖父母,对于月零用钱,50%的中学生零用钱的数额每月在职10-50元;

  有42%的中学生表明够用;30%的中学生认为还可以,只有28%的中学生认为不够用。

由此可看出,大部份的家庭给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还是足够,认为不够手的可能是花销太大或家庭困难及家长有意限制。

  关于假期打工,50%的中学生有这种想法,30%的中学生打工过,其实只要去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子劳力,所获得的报酬都是会欣喜且倍受鼓舞的。

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不光彩的。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一个将要面对社会种种挑战和考验的人,树立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消费行为不无裨益。

  零用钱的流向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中学生主要消费有两大去向:

一是买零食占42%,充分体现了少年嘴馋的天性;二是买学习用品占37%,说明这些同学在享受口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给自己添置些课外学习资料和文具用品。

此外,衣着消费也占了总消费的一定比例,尽管调查中发现相当部份中学生在购买衣服,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时选择普通标准,但由于更新换代频繁,毕竟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

玩方面的消费,在当前的中学生消费中不容忽视,占7%。

虽然是农村中学生,但有的同学追潮流,赶时髦,随身佩带手机、cd、md等;有的同学迷恋网吧,把所有的零用钱都花在上网;调查中还发现人情交往也是学生中一笔不少的开支,如交朋友,生日派对,封建节日相互宴请,甚至过早地涉入爱河。

人情交往太多、太频,既耗费钱财,也影响学习。

作为中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过早和过多地涉及人情世故方面的问题。

  世界上什么事最容易?

相信许多人都会说花钱,而且花钱的过程中充满着莫名的快感,真不知道当前中学生到底想得到什么?

是自由?

  是快乐?

抑或其他?

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无意识地花掉不该花的钱。

或许,这一代的中学生实在太前沿,遗失了本应有的那份纯真,消费趋势体现出成人化的特点,在这里真想对同学们说,保留一点纯真,保存一点少年与成年之间的距离美,多花一些精力在学习上思考,多花一点时间在个人素质修养的提高上,不要浪费钱,更不要浪费青春啊。

  用钱是门学问用钱与花钱从深层次的角度理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花钱有随意性强,用钱指把钱用在必需上,充分体现钱的真正功能。

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零用钱的使用全部由自己支配,但使用的计划性、节制性不强。

有计划的只有

  26、7%,其他都无计划或无节制。

调查中还发现部份家长对中学生处理零用钱的态度不明朗,或许并不关注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状况;或许忙于工作、家务无暇顾及,听之任之;

  还有部份家长把零用钱的多寡,作为激励的筹码,学习好,就多给一点零用钱,学习差就少给点,这样,有些中学生为了多拿点零用钱就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法。

当被问及如果有人向你借钱,你会借给他吗?

88%的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